幼儿园小班文明旅行教案
幼儿园小班备课教案《我要去旅行》(语言)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
幼儿园小班备课教案《我要去旅行》(语言)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导入新课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五)作业安排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
光彩幼儿园'小班小叶子去旅行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尝试学说"XX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2.学习仿编儿歌,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火车的声音》。
2.电脑课件。
3.动物图片挂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倾听火车声音,导入新课。
二、分段熟悉儿歌内容。
1. 师:"谁在火车上?"(大象)"大象爷爷在说话呢,我们来听听大象爷爷说了什么。
" (大象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旅行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原来大象爷爷开着火车出去玩,火车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2. 师:"大象爷爷还请了其他小动物一起去旅行,我们来看看他请了谁。
" (青蛙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请个别幼儿练习说。
3.猜谜,引出新朋友小兔,"小兔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4.根据动物叫声引出新朋友小猫,"小猫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三、完整欣赏儿歌,学习朗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
2.幼儿学习儿歌。
四、仿编儿歌。
提问:"最后一节车厢是空的,你猜会是哪个小动物要去旅行呢?" 五、游戏"动物宝宝去旅行"。
附儿歌: 动物宝宝去旅行 大象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青蛙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小兔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小猫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咔嚓咔嚓咔嚓嚓,动物宝宝去旅行。
...
幼儿园小小班 故事《妈妈我要去旅行》完整教案怎么写
春天到了,不仅仅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我们小朋友们该出去感受春天,拥抱自然的时候,我们也鼓励家长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去外出踏青旅行,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因此我们就生成了这样一个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初步的具备一些旅行的小常识。
活动目标: 1.理解“旅行”的含义,了解“旅行”需要准备的物品和用途。
2.尝试观察画面中的细节,初步理解故事的情节。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与成人旅行的经验。
2.幼儿与父母外出旅行的照片。
3.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迁移已有经验,引入主题。
1.出示幼儿与父母外出游玩的照片,请幼儿介绍照片中的自己和父母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理解“旅行”含义。
提问:你和谁一块儿出去玩的?出去游玩需要带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情节。
1.出示封面:“今天有一个宝宝也要去旅行,他会带什么东西呢?” 2.出示第一页画面。
(1)引导宝宝从人物形象和服饰上观察,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妈妈和宝宝) (2)引导幼儿观察宝宝家里有什么?(水壶、小熊、毛毛虫)它们在哪儿呢?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 3.阅读第3—7页画面,通过对前一页画面的观察预测下一页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宝宝的服饰与前一页比较有什么变化?(穿上了小外套) (2)提问:宝宝穿上了小外套,还要带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右侧的小背包。
) (3)小背包有什么用呢?背上小包包,宝宝还要带什么?(水壶)水壶有什么用呢?(宝宝要记得多多喝水哦!) (4)宝宝还要带什么?(小喇叭)带小喇叭有什么用呢?(宝宝一吹小喇叭妈妈就能找到你啦!)...
幼儿园绘本9只小熊去旅行的教案
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表示感谢。
2.体会到感谢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谢意。
4.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活动准备:1.故事《小熊旅行》。
2.歌曲《感恩的心》.3.爱心墙背景、画有红纸的爱心。
4.剪刀、勾线笔。
活动过程:1.教师讲故事《小熊旅行》。
2.根据故事提问。
① 小熊旅行时都遇到了那些事情需要帮助?② 当大家帮助小熊后,小熊是怎样说的?③ 大家为什么都愿帮助小熊呢?3.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①在生活中你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大家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大家帮你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回答:感动、高兴、开心、幸福……)②有没有哪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却没人愿意帮助你?这时侯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很难过、想哭、生气、着急、害怕……)③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觉得是有人帮助的感觉好还是没有人帮助的感觉好?④看来你们在遇到困难时,都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那我们应该对那些帮助我们的人说些什么呢?(幼儿回答:谢谢你;谢谢你帮助我;真的很感谢你;我喜欢你;你有困难我也愿意帮助你;你真好……)⑤ 你们现在特别想对谁说声“谢谢你”?请你大声的说出来吧,我想他们会听到的。
⑥刚才你们在感谢别人帮助的时候,你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笑眯眯的、开心的、咧着嘴笑……)心情又是什么样的?(激动、快乐……)4.现在谁想说说你还特别想感谢谁?(这次幼儿的回答更积极了,内容更丰富了,感激之情更真切、发自内心了。
)5.除了用语言来表示感谢,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幼儿回答:给关心自己的妈妈唱首歌;亲一下帮自己的小朋友;帮小录音机擦灰尘;给陪自己的小狗拿好吃的;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让清洁工阿姨那么累……)6.教师小结:原来不仅被别人帮助是件开心的事,感谢别人同样也是一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呀!7.通过爱心墙引导幼儿设计爱心将自己特别想要感谢的人或事记录在爱心里并粘贴到爱心墙上(幼儿设计爱心,同时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幼儿每人一张画有爱心的红色纸,请小朋友帮爱心边缘装扮好看然后用剪刀剪下来请你们的爸爸妈妈把你特别感谢的人或事记录下来,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到爱心墙上去,并和同伴老师一起交流。
幼儿园教案 小点点去太阳旅行
活动目标:1. 欣赏并理解故事《小点点去旅行》。
2. 初步了解太阳的特征。
活动准备:课件《小点点去旅行》。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1.教师点击【谜语】,请幼儿猜一猜谜语中说的是什么。
2.教师点击【谜底】动画,给幼儿展示太阳的动画,帮助幼儿了解答案为什么是太阳。
二.故事欣赏1.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太阳上是什么样子的吗?现在,有一位叫做点点的小朋友想到太阳上去旅行,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吧!点击播放【引入】2.教师点击播放【点点和小狗】。
教师:小狗为什么不愿意跟点点到太阳上去?3.教师点击播放【点点和小猫】。
教师:小猫同意和点点一起去吗?为什么?4.教师点击播放【点点和鼹鼠】、【点点和小熊】。
教师:鼹鼠和小熊去了吗?为什么?5.教师总结:小动物们不愿意和点点一起到太阳上去旅行的原因是因为太阳太大了,太热了,太阳上也没有小动物,所以小动物们不愿意去。
幼儿园数学13教案
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 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 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
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 看实物和圆点连线。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 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
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 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掷骰子名 称掷 骰 子区 别数 学 区价值取向:利用放面霜的正方体空盒子制作骰子,投放到数学区域中,供孩子们投掷,观察、讲述。
发展幼儿目测、投准的能力,提高手部的精细动作。
能根据画面列10以内的加减算式,寓教寓乐,使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材料设计:在数学区提供若干个放面霜的正方体空盒子,把空盒子的六面涂成红色或绿色,在空盒子的六面分别贴上10以内数字或10以内物体的图案也可以贴上10以内的点子,记录单若干份,记录笔。
玩法提示:让幼儿选择两只相同图案的绿色骰子任意掷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几和几,合起来是几,讲讲、说说、再算算然后在记录纸上列加法算式。
让幼儿选择一只绿骰子和一只红骰子,任意掷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几和几,比比谁多谁少,讲讲、说说、再算算然后在记录纸上列减法算式。
指导要点:1、活动刚开始时,可由两位幼儿各持一骰子进行投掷,再共同观察、讲述,待熟悉后可由一位幼儿独立操作并记录。
2、鼓励幼儿选择多种骰子进行投掷活动。
3、在操作中,如果遇到不能确定的现象可向老师或同伴请教。
4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七只小猴在哪里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
幼儿园新教师成长的故事
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行业有1个多月了,对于一个刚踏入幼儿教育事业的新教师来说,什么都要从零开始,在环境创设、幼儿教学、常规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我在老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明白要做一个好的幼儿教师真的很不容易,我从心底里开始佩服这些老教师了,同时也在虚心的向他们学习。
在生活中,我跟这帮孩子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好朋友,喜欢他们早上来幼儿园热情的叫老师好,在路上看到我礼貌的打招呼,给我说今天又穿新衣服了周末去哪里玩了,自己的弟弟又长到41斤了,那些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是34个孩子的妈了。
在班上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和他们做朋友,发现他们真的太可爱了,“老师,我给你讲个笑话吧”时不时的会逗我笑一下,但有时也会气的让你哭笑不得。
怎样做一个让小朋友怕你但又喜欢你的老师,我琢磨了半天也琢磨不出来,也许以后我会慢慢的体会到吧。
新教师面临的第一个便是如何把课上好。
记得第一次给幼儿上《格尔尼卡》这个课时,只听见教室一片乱哄哄的声音,有的自己在说话,有的在打闹,有的在告状,尽管我的声音很大,但是没有多少孩子真正在听我讲,当时心情很沮丧,觉得自己课堂都管不好,谈什么上课都是白谈。
从那一 节课开始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还很多,于是有意识的去听别人是怎样上课和管理孩子的,再把以前用于上英语的积分方式用在我的课堂管理上,效果还不错。
从第二节课开始我们开始认真准备我的课,尽量有趣,加上积分的课堂管理方式,孩子开始认真听我的课,看到孩子一双双发亮的眼睛,心里轻松了一些。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我们幼儿园从开学便开始教研上公开课,于是从第二个周开始,每个周都有我的公开课,面对一节节的公开课,我有些心惊胆战,每次活动来临对我来说都是如临大敌。
我的第一堂公开课是大班科学《种子的旅行方式》,上课前去请教了其他老师,让他们给我一些建议,帮我看教具教案,自己也在网上查资料,看其他人是怎么上这堂课的。
在忐忑中上完课,谢谢各位老师给我第一节课的鼓励,总体还是不错的。
后来又去听其他老师上课,自己也陆续上了数学的《相邻数》,音乐《小熊过桥》的公开课。
在一次次公开课和听评课的过程中,渐渐熟悉了解了幼儿园上课的方式方法了。
在一个多的时间里,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从不知道怎么上课到能把一节课完整地上下来,从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到现在不断邀请我到他们家去玩,中间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但孩子带给我的快乐是其他行业所没法得到的。
孩子都是一颗颗的种子,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以后我会尽我所能,给予阳光,让我的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彭春敏)【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1、要有良好的心态2、课前认真研究教材,课后做好教学反思3、多听其他教师的课,学会模仿,取长补短,为我所用4、制订短期计划目标,体验成功喜悦5、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6、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幼儿园中班社会课做文明小游课教案
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随着天气的转暖。
幼儿出去游玩的机会多了,社会上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也影响着我们的幼儿。
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此我设计了文明小乘客这个主题活动,可以培养幼儿遵守乘车的基本规则,了解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做一个文明小乘客。
活动目标 1 理解并遵守乘车的基本规则,正当文明小乘客。
2 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坐公交车的过程。
3 了解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遵守乘车的基本规则,正当文明小乘客和了解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
难点: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坐公交车的过程。
活动准备 无线视频点读笔·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导入活动 1 教师扮演司机,幼儿班言笑乘客,玩开汽车的游戏。
2 让幼儿讲述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 师:小朋友,你乘坐过公共汽车吗?跟大家说说吧!让幼儿讲述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教师在旁边给予提示与鼓励。
3 引导幼儿观看幼儿乘车动画, 1 点击幼儿动画图一,所有人物及车子。
师:滴滴答答…车子来了,小朋友,公共汽车来了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动画中的小朋友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别的幼儿补充表达不充足的地方。
最后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动画所要表达的意义:我们要做个文明小乘客,上下车时要排队,要讲文明,懂礼貌。
2 点击幼儿动画图二,小男孩和投币箱。
师:上车后,我们要做什么?让幼儿回答,教师给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与鼓励,并让幼儿明白,年龄·身高够了要主动买票,使人们乘车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图三,两个人。
师:在车上小女孩是怎么表现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什么?鼓励幼儿看图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帮助幼儿总结:我们应该向小女孩学习,主动给老人和病人·残疾人让座位,是尊重,爱护,是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
二、幼儿分组讨论 你看到那些不文明的行为。
让幼儿通过动画对比,说说平时都看到那些儿的那些不文明行为,通过对比让幼儿明白理解,并自觉地遵守乘车的基本规则,正当文明小乘客。
...
幼儿园小班教案礼仪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礼仪,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一、结合活动,礼仪教育课程化,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
我们可以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
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通过孩子与家长和老师自编及收集,使孩子们知道了那些是礼仪,礼仪都有那些行为,也了解了礼仪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快乐。
如:《学做小客人》让幼儿知道到了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
《礼貌用语我知道》这首儿歌让孩子们知道“请”“对不起”“别客气”等礼貌的用语要常用。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手工课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用,象剪刀、胶水等。
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需要别人帮忙时“请帮帮我”。
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知识的运用,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因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了,老师可以随机教育,让幼儿向别人说“对不起”。
二.结合生活,礼仪教育实用化。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而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
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
就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包括餐前礼仪、使用餐具礼仪、就餐时的礼仪、餐后礼仪。
仪表仪态礼仪包括:仪容、形体礼仪、穿着礼仪、坐立行的姿态。
因此,礼仪的内容决定了礼仪教育应是在生活中习得,并应用于生活中。
如:来园、离园能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能友好和同伴相处;能文明用餐;能安静入睡,不影响他人睡眠等等。
虽然生活是自然、随意、漫不经心和未经系统设计安排的,所以在在教育教学效果,没有集体教学来得立竿见影。
但是生活又是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长期的规则,并日积月累的形成和巩固良好的礼仪。
三、结合游戏,礼仪教育轻松化。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教育,并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意义。
在游戏中,幼儿为了把游戏玩好,在与同伴交往,与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乐意抑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角色游戏。
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经验,从而易习得该角色的行为。
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
如:为了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学习说不同的礼貌用语。
我们开设了“娃娃商场”游戏,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 “做客”游戏,让幼儿学会说:“请进,请坐,请喝茶”,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为了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孩子们真正养成习惯,我们指导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晨间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让孩子习得良好行为规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