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旅行作文
今日热门微博报道让每一个家庭都陷入了深思。央视新闻:高材生老爸逼10岁女儿每天写4篇作文,妻子劝阻果凌晨报警...父亲曾是浙大学霸,想女儿和他一样优秀报警的女士告诉警察孩子
今日热门微博报道让每一个家庭都陷入了深思。
央视新闻:高材生老爸逼10岁女儿每天写4篇作文,妻子劝阻果凌晨报警...

父亲曾是浙大学霸,想女儿和他一样优秀
报警的女士告诉警察孩子的爸爸经常不让孩子睡觉,已经好多次了,但是问到原因却吞吞吐吐不愿多说。民警立即到达报警人徐女士(化名)家中了解情况。
原来,吴先生毕业于浙大,年轻时学习成绩就非常优秀的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像他一样,成为学霸。于是,他给女儿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每天要写四篇有质量的作文。
“每天都这样,我们实在熬得受不了了”,徐女士说道。这个作业量,年仅10岁的孩子倍感吃力,经常写到凌晨1、2点钟,如果完不成,吴先生就陪在边上,不允许她睡觉,有时甚至会打骂她。
面对这样的情况,徐女士和丈夫沟通无果,经常因此吵架甚至打架,而这次徐女士实在无奈才去报警。

应试教育下,望女成凤的愿望摧毁了孩子的天性
新闻发出后,网友纷纷谴责吴先生的做法,认为他自身的认知就有问题无法教育孩子。也有网友调侃道:“要不让他老爸每天写四篇学术论文不许抄,写不完不许睡觉,看他能受得了不!”
小编认为吴先生的做法跟他所处的环境有关。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只有不断的做习题、考试,一遍一遍熟练所有题型,才能通过应试考试。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出的人也会有惯性思维认为熟能生巧,学习就该这样。
吴先生对女儿的要求明显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这不但会让女儿在心理上产生厌学的情绪,还使她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不利。
不得不说,我国现在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身为父母的人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于是,他们拼命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让孩子从小背负起自己当年没有完成的心愿。家长们总想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去学了,自己家的孩子不学的话,总觉得是亏了。长久下去,孩子根本没有找到真正的兴趣,也没有对学习产生任何好感,更不用说学习方法正确与否了。
美国的教育优势正是中国教育欠缺的
多数人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好,基础教育无法让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识。
其实这是国人的普遍误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导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比让他背会一本教科书要好的多。也正是这样的基础教育才能撑得起世界顶级高等教育。
美国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美国老师会经常布置课题研究作业,让学生阅读大量文献,并作出属于自己想法的作业,想得高分就必须自己钻研。
美国教育才真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你对某一面感兴趣或者擅长,学校会去全力支持你,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
美国教育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第一,信息量庞大:美国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比我们国内的学生来得好很多。美国各种前沿的信息资源非常多,不论是电视、电影、互联网、书店、图书馆。好奇心和上进心强烈的小孩就不断受各种最新信息带来的视觉和内容刺激,因此想法和点子就很多。
第二,与社会接轨早:美国小孩很早就通过打工、义工进入社会,与社会接触。初中和高中的设置的一些课程,比如修车、理财、电视制作,也直接与社会接轨。并且,在中学学校里,大家就像生活在一个外面真正社会的雏形中。在学校同学之间、老师眼中最好的学生并不是学习最成功的。成功的学生首先要有personal charisma(个人魅力),他能和周围的同学相处很好,能感召和影响身边的人。
第三,全球化的视野:很多美国高中生常常打起一个旅行包自己一个人去世界各国走走,不断给自己注入一些新鲜的东西,不断获得新的视野。在美国,即使家庭条件一般的小孩也会自己上旅行网站,一个人定出又好又经济的旅游计划。
第四,品质教育:在美国学校的不同场合,有各种细节会引导你要讲究诚信,要时时为他人着想。在学校里,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在进门时也会顺手扶一下门,让后面的人都好进。
第五,领导他人的能力:学校有非常多的社团活动,并且鼓励学生参加,除了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外也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尤其在升学方面具有领导力的学生更受到名校的青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