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山西地理气候与旅行

本文素材来源:国家地理旅行 | 重返森林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删除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这个世界给予了我们去遇见、去探险的旅途与美景走过、看过心灵向往的地方想必

本文素材来源:国家地理旅行 | 重返森林

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删除

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这个世界给予了我们去遇见、去探险的旅途与美景

走过、看过心灵向往的地方

想必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事吧

我们可以去爬山

去看日出,观云海,去拍摄野生动物

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去做一切我们曾经或现在也很想做的事情

世界那么美,你不想去看看吗?

东非、加拉帕戈斯、勘察加、阿拉斯加……

搜索这些名字,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物种丰富、充满异域新奇感...一切美好与向往早已随心远行...

金丝猴 摄影:奚自农

绿尾虹雉 摄影:吴秀山

直到这部来自青川唐家河的短片出现

改变了“国家地理旅行”拍摄动物的主题旅行

搜索:唐家河 川河之灵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邓建新/摄

中国最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对国家地理摄影师们说:

“中国有这么多独一无二值得拍摄的地方,我不想去国外。”看动物的话,青川唐家河是目前中国境内看到野生动物概率最高的保护区。

唐家河羚牛 摄影:奚志农

奚老师与羚牛的奇遇

当时他正在和团队成员拍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通常羚牛会和人类保持100米左右的安全距离。一开始他们和羚牛的距离比较远,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一只羚牛注意到他们,朝奚老师走过来。同行的团队成员看见镜头里的羚牛头越来越大,最后超出了长焦镜头的取景框,都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扭身逃走,羚牛很可能会发动攻击,所以只好像奚老师一样稳稳当当地继续拍摄。奚老师不慌不忙掏出了手机,记录下了这神奇的一幕。羚牛和奚老师对视了一阵,好像在和朋友打招呼一样,最后扬蹄,转身,来了一个帅气的亮相,施施然走了。

团队成员恰巧拍下了奚老师和羚牛(右侧)

奚老师手机镜头中的唐家河羚牛

奚老师与唐家河绿尾虹稚小屋

2009年奚老师带领志愿者们为唐家河保护区修建了一间小木屋,以唐家河珍稀鸟类绿尾虹雉命名,叫做“绿尾虹雉小屋”,作为科研人员落脚的地方。有了绿尾虹雉小屋,爱好摄影的人们才得以进入保护区更深的区域,拍摄野生动物、神奇的自然风光。

绿尾虹雉小屋

关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处于岷山山系龙门山西北段、摩天岭南麓,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狭谷地带,介于亚热带低地和西部及北部的温带高原之间,区内地层古老,曾为古地中海的东岸。

几十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仅有山岳被冰川侵袭,而广大河谷地带未受影响,因此河谷地带成了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难所,既成为活化石大熊猫的最佳生息地,是岷山山系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形成了既古老又复杂的动植物区系,自然生态系统和森林植被保存较为完好,区内生物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程度极高。

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总面积400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7000公顷。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较多。植被垂直带谱较为显著。被联合国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评为A级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他是真正的摄影大师,一个令人敬佩的人。

2007年,奚老师将自己伪装成植被的样子,笼罩在唐家河山脊线上的佛光中。佛光出现后,他拍到了灰冠鸦雀一百多年来的第一张照片。

奚自农老师是自然摄影界的传奇,从八十年代起开始摄影生涯,三十多年以来在国内外获得的各种头衔和荣誉无数。他不仅拍摄到了无数珍贵的野生动物影像资料,同时也不遗余力地为野生动物保护这一特殊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奔走努力。他提出用影像保护自然,启动“中国濒危物种影像计划”,抢救性地拍摄中国濒危特有物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