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冬天南方旅行哪好

2017年1月中旬我受邀去罗马尼亚比斯特里察市参加国际诗歌节,下旬去德国耶拿大学访学。中间有5、6天空闲时间,我决定去趟希腊,那是我从中学时代起就梦寐以求的旅行目的地。在雅

2017年1月中旬我受邀去罗马尼亚比斯特里察市参加国际诗歌节,下旬去德国耶拿大学访学。中间有5、6天空闲时间,我决定去趟希腊,那是我从中学时代起就梦寐以求的旅行目的地。

在雅典的时候,有人听说我要去克里特岛,立即说:“到了岛上,当地人会用一种特殊的酒款待您,您可一定要喝啊,如若不然,他们会哭的。”我还了解到:那酒俗名Raki,是葡萄做的,但不是我们平常所熟悉的葡萄酒(红葡萄酒或白葡萄酒),而是真正的白酒,烈酒,烧酒。

我平素好杯中物,岂不正中下怀?!我一路上都在期盼与这酒相会,就好像老大不小的某青年,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他前去相亲似的。我琢磨着如何来翻译它的名字。我跟同行的两位诗友邵建国和黄吉韬开玩笑说,咱们就谐音叫它“垃圾酒”吧;他们说,这可使不得,那不糟践了希腊的美酒啊?!这名听起来又像英语的lucky,我说那我们把它命名为“辣吉”吧,酒嘛肯定有点“辣”,不过,这辣酒应该能带来吉运。

此番去希腊,除了去中国游客蜂拥而至的圣托里尼岛,我独选中国人不大青睐的克里特岛。我之所以独钟克里特,因为她是希腊最大的岛屿,更因为她的历史文化最复杂多样(曾被好几个外族先后侵略),最重要的是因为她是古希腊灿烂文明的源头之一,比雅典文明还早。

但克里特的好处居然有“青州从事”热情以待,是我所始料未及的。我将信将疑:真有那么好的酒事?

我们下榻的旅馆叫“君须记”(YOURMEMORIESHOTEL),位于克里特岛上最大的城市伊拉克利翁(HERAKLION)的郊外,庭院式的,安静、干净、宽敞、漂亮。一入房间,我就注意到:一张小桌子上赫然放着酒壶、酒杯,酒杯是玻璃做的,比我们平常喝白酒的要大一倍,但比北京爷们喝二锅头的则要小许多。酒壶如茶壶,并不大,我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有大半壶白色液体,清澈而清香。我想,这肯定是雅典人说的克里特人招待我们的葡萄烧酒了。我放下行李,就倒了一杯,喝了。我感觉不是很香,也不是很辣,微甜,上口,滑润,估计酒精度数40左右,比同类度数的洋酒,比如威士忌、白兰地等,口感更顺爽一些。

我连喝了三杯,但不敢继续喝了。因为,一,我们要去伊拉克利翁市区转转,不知这酒后劲如何,喝多了的话,怕影响出行。二,虽说是招待的,可到底是不是全部免费提供,我还吃不准。三,要是把那壶喝光了,晚上、明天、后天,他们还给续上吗?如果没有续的,不知道商店里好不好买?我想了想,还是留着吧。

然后,我去宾馆前台,向当班的宾馆总经理安娜小姐(AnnaChalkiadaki)咨询市区的景点和线路情况。接着,我假装不经意地问宾馆里桌子上的酒是否叫辣吉酒,她说,正是。她问我尝了吗,感觉味道如何。我说尝了,味道相当不错。我有点忸怩地问是真的免费吗。她非常干脆肯定地回答说,是免费提供给客人的。当服务员发现酒壶空了的时候,就会马上续满,客人可以放心喝。

她见我对这酒有兴趣,就干脆打开了话匣子。她说,那酒是她父亲自己酿制的。我马上反应过来,原来她是酿酒师的女儿,那应该很了解这种酒;于是,我开始向她详细请教有关这酒的情况。

我一下子问了一连串问题:这酒到底为什么叫Raki,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它用的是什么原料,起源于何地等等。

安娜小姐跟我说:“您大概熟悉葡萄酒吧?酿制葡萄酒之前,首先要榨汁。榨完之后,会留下一大堆渣渣(kazánisma),主要是葡萄皮、未发酵葡萄汁(must),还包括一些枝叶。在世界很多地方,人们把这些渣渣当作垃圾扔掉了,但在我们这里,这些渣渣会被送到蒸馏坊(kazáni)里,去酿成度数更高的酒,一般的葡萄酒(grapewine)只有一、二十度,而这种酒有三、四十度,甚至五、六十度,因此是葡萄烈酒(grapealcohol)。”

如此说来,这酒还真的是用垃圾做的,属于垃圾回收性质的行为的美好成果。看来我把它翻译为“垃圾酒”,也有三分道理。不过,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讨口彩,我下文还是把它翻译为“辣吉酒”吧。

安娜还告诉我:

有人说这个名称来自一种叫做拉扎吉(razaki)的葡萄。

这种酒不仅克里特有,有些近东和中东国家也有,有着几个不同的名称,相互间非常接近,如Araka,Araki,Ariki等。

有人认为,在阿拉伯语里,“arak”的意思是“汗水”,“araki”则意为“流汗”。这种酒毕竟是烈性酒,饮者稍一喝多,就可能出汗;这种酒是蒸馏出来的,而蒸馏时一滴滴的液体看起来也像流汗。因此它起源于阿拉伯国家。公元824-1204年,克里特成为阿拉伯人的附属国,他们建立了自己的首都埃尔·坎达克(ElKhandak),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利翁。

有人声称它原来叫伊拉吉(Iraqi),源自伊拉克(Iraq),后来传到周边国家,远至希腊。

一般人都认为,Raki这个词其实来自土耳其语,从1669-1889年,克里特岛曾被土耳其人占领。不过,土耳其的辣吉酒跟克里特的有三点差异。

1,成分有差异。在土耳其,酿制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茴香(aniseed),

因此,酒味中有很浓的茴香味。也因此,可以叫做茴香酒。而克里特的辣吉酒在酿制过程中则少用甚至不用茴香。希腊另有一种叫Ouzo(乌佐)的酒倒是跟土耳其辣吉酒很相像,也含有大量茴香。

2,喝的时间有差异。土耳其辣吉酒任何时候都可以喝;而克里特的辣吉

酒一般只在两个时间用:客人刚刚抵达的时候(用以洗尘,如同有些地方的下马酒)和饭后。而乌佐酒则完全是饭后的饮料。

3,喝的方式有差异。土耳其辣吉酒一般先倒半杯,然后兑半杯水,就像发生化学反应一样,清水与清酒融合,立刻变乳白色。因此,土耳其Raki就被称为“狮子奶”。看着像奶,喝着是酒(酒劲能让人变得像狮子一样孔武有力)。克里特人则喜欢在酒里兑放蜂蜜,多少比例则各人各定。如果加的料更多,如肉桂、豆蔻、丁香和一些草本植物等,便会成为另一种偏甜的酒,叫做Rakomelo。

安娜强调指出:“尽管我们的语言跟希腊语很接近,我们现在属于希腊这个国家;但这里的人们喜欢称自己为克里特人(Cretan),而不是希腊人(Greek)。连我们吃的萨拉也叫做克里特萨拉,而不叫希腊萨拉。我们有自己的语言,甚至在历史上有过自己的国家;要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比雅典还早呢。在我们自己的语言里,这种酒叫做tsikoudiá;在希腊语里,则叫做tsípouro。您瞧,两个词差别挺大的吧?当然您在这儿说Raki也没问题。在我们这里,跟在土耳其一样,它都被隆重地称为‘国酒’。我们克里特有许多种好酒,尤其是葡萄酒;但偏偏它是我们的国酒。您要是喜欢喝,就多喝,一般不容易醉人的。在克里特,几乎任何一家餐馆都会提供辣吉,免费的。”

安娜所言不虚。此后数日,我们在不同的餐馆用餐,无论大小,我们不用说,服务生会主动问要不要辣吉。我印象中,他们没有说tsikoudiá,也没有说tsípouro。大概他们看出来我们既不是克里特人,也不是希腊人,而是外国人,所以相应地用辣吉这个外来语。

我越喝辣吉酒越喜欢喝,饭前饭中饭后都想喝几杯。不过,我发现,在克里特,至少在餐馆里,这似乎属于饭后饮料。服务生一般都是在看着我们快要吃完甚至买单的时候,才会奉送赠品(bonus)。赠品可不只辣吉酒,还有水果、酸奶甚至蛋糕或冰激淋等。不像在中国,饭馆老板送点不太新鲜的西瓜,算是不错了。

希腊以美食著称,克里特的美味佳肴尤其多,可以说,任何一家餐馆,无论是闹市的还是乡野的,无论是几把凳子的还是几层楼的,都不会让你失望。文明的最重要特点是精细,农业是精耕细作的,艺术是精雕细刻的,烹饪是精打细算的,从食材到配料到调料,多少、比例、火候等等,无不见出精细的功夫。

品尝着这样的美食,我所渴盼的辣吉酒却迟迟不上来,我可等不及,往往先来一两瓶葡萄酒喝着。有时我要红葡萄,更多时候要的是白葡萄。我发现,克里特的白葡萄酒比红的更好喝。其实,以我的舌头来说,整个东欧、包括东南欧以及南欧,都是白的胜于红的。希腊盛产葡萄,其葡萄酒酿造史非常古老,神话传说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实际上是葡萄酒神,其雕像身上往往缠着许多串葡萄。大概是无论他走到哪儿,都要顺手牵一些葡萄,回家去酿酒喝。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荷马史诗》中许多次提到葡萄酒,无论是在宫廷里还是军营里,人们都喝此不疲。

一瓶白葡萄酒下肚之后,再来几杯力道更大的葡萄白酒,带劲!真带劲!

辣吉酒还可以温着喝,那是冬天取暖的良物。尽管处于南方,但1月份的克里特岛,在有风的时候,还是相当冷,早晚甚至穿着羽绒服也不觉得多余。克里特人将配好的佐料,跟辣吉酒一起,放入锅中加热,酒香随着蒸汽扑鼻,热烘烘的,帮你驱走周围一半的寒气。喝了这样的辣吉酒之后,浑身发热,走出餐馆,寒风袭来,也觉如春风拂面。犹如回到我的江南家乡,在三九寒天,喝足了温热的绍兴老黄酒(也会加入姜、红枣、枸杞等佐料),顿觉热气流转全身的每个毛孔、每个细胞、每根血管,在冰天雪地里走夜路都不怕被冻着。

只是餐后喝那么几小杯,显然不能满足我们。但那是饭馆免费赠予的,我们哪好意思多要?于是,我们去超市找,结果发现,并不容易买到。好在宾馆里有,而且敞开供应。每晚睡觉前,我们几个爷们就着花生米、黄瓜、香肠等小菜,痛饮辣吉酒,海阔天空地神聊。快哉快哉!

在整个克里特的行程中,我没有让任何慷慨热情的主人哭过;天天有美酒陪伴,谁还哭啊?离开希腊之后,我对辣吉酒念念不忘。但在北京一直没有找到。

2017年9月初,我奉中国作协之命,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之一员,出访东南欧的黑山共和国并参加在彼国之白地城举行的第47届拉托特克维奇国际诗歌节。在从首都波德戈里察(Podgorica)到耶洛波列市(BijeloPolje,是我按照原文原意首度将它译为“白地城”,以与中国之白帝城相匹)的路上,主办方在一家非常有民族民俗特色的乡村饭馆里请我们吃午餐,席间宾主双方说起酒,我就又聊起希腊的辣吉酒;没想到饭馆老板说:“俺们这里也有Raki啊!”原来安娜说得对,希腊周边的国家都有此酒。我感觉像他乡遇故知!于是,将出;于是,痛饮。快哉快哉!

收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