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不过是邮差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有的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不少“有志之士”毅然抛开所谓人生牵挂,潇洒去到远方。然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所有的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不少“有志之士”毅然抛开所谓人生牵挂,潇洒去到远方。

然而……

缺少了对美背后文化的理解,远方的美也不过是留在照片里的静默存在。

苟且不止是眼前,远方也有苟且(日本的成田机场,也被称为“分手机场”,相传很多情侣和夫妻旅程归来在此分手,因为旅行中的苟且,最试验得出你和对方的契合度。)

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所以……

不如打开《AR语言地图》这本充满奇思妙想的大书。和孩子一起跟随150种问候语去到世界各个地方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借着语言这一窗口,了解世界各地背后的历史文化。

[法]乔纳森·立顿/文

[法]地图绘制工作室/图

白天惠/译

初拿到《AR语言地图》样书,便被封面迷住了,忍不住看了很久。

来自全世界各个民族的人360°围成一个圈,似乎象征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且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他们的眼神总能与你相遇(以他们的方式和你问好)。

大红的底色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红色也是孩子的最偏好的色彩之一

对于孩子来说,封面的艺术美感往往直接决定了他会不会在一大堆图画书中拿起它。而长期的经验也告诉我,拥有漂亮封面的作品,内容也是杠杠滴。

忍不住翻阅了好几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再一次证明了对这本书的期待:《AR语言地图》帮助孩子以语言作为切入口,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

然而……

为什么在所有语言中,选择了“你好”呢?

《AR》语言地图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书中有写到:说一句“你好”,结交一个朋友;说一句“你好”,开启一扇大门;说一句“你好”,赢得一个笑容……要是读完了整本书,你就能向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问好啦……

这似乎是很好的一个答案,但总觉得还不能完全让我信服。

终于,在一次长城之行中,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还记得“北京下大雨,耕林偷偷搞事情”那篇推文里提到的,我们接到了墙书的绘者安迪,为了两国团队更好的打造墙书”系列之《中国通史》(长城的绘制),一个有很多阳光的周五,我们陪同安迪去到了长城。

在爬长城的沿途,我们遇到了很多学生。大多数学生会比较腼腆,但是突然遇到了一个学生主动和安迪sayhello,安迪高兴坏了,像个受宠若惊的孩子,期待着接下来的问好惊喜,甚至为了回应一个孩子的问好差点摔倒。

沿途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群初中的孩子停下来除了主动和安迪打招呼,还询问安迪对中国的初次印象。

当谈论到安迪是一位画家时,安迪还在孩子们的笔记本上绘制了一只恐龙……(期待我们即将要上市的《中国通史》)

△点击观看“安迪在长城为孩子画恐龙”视频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无WiFi建议先收藏)

简单的一句“你好”,开启了一段有意思的对话和经历。

而就在这简短的邂逅中,我突然顿悟到“你好”的意义。

一句简单的问候语--你好,不仅仅只是一种社交上的礼貌,更是一种能力--是否能主动与人沟通的能力。不管是在孩子的世界还是成人的世界,这一点都尤为重要。审视那些在孩童阶段受欢迎的孩子,其共有的特质有:自信、勇敢、主动……而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孩子都拥有的特质。(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幸福)

所以……

《AR语言地图》不仅让孩子习得不同的语言、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更希望潜移默化培养孩子主动与人沟通的能力。

因为,不同语言的问候语,往往就是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把钥匙。

同时,对“你好”的进一步理解也解答了我的第二个疑问:《AR语言地图》并不是一本教语言的书,而是让孩子以语言为切入口,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走好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就像那个主动与安迪问好的孩子,一句“hello”了解到一个初次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而这次交谈也正向强化了他对自己的认知)。

对于未来的预测: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想,唯一不变的就是意想不到的变化吧。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单一的民族,不像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我们平日里见到更多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也很难在这样“单一”的环境中获得所谓全球视野。

而等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成长起来,他们所面对的是更多元文化的交流。

所以,……

借由《AR语言地图》这一大书,帮助孩子了解语言背后的故事,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你心怀着世界,就不会轻易被狭隘所“绑架”)

那如何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去看到更多呢?

相比纸质的原版书,中文版《AR语言地图》增加了AR技术,而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所谓AR即“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将原本在现实世界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如视觉、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而这一点也契合了孩子的学习方式:多感官的参与

就这本书来说,孩子可以在家长的辅助下,通过手机app软件,在书中相应位置扫一扫,书中的部分小人儿和各种补充性讲解就会“跃然屏上”。

还会听到一段有关某一语言和地理、文化等百科知识的介绍,轻轻松松实现知识拓展。

比如:冰岛人对于冰岛语感到很骄傲,而且全国几乎所有的人都识字,也爱读书。根据统计,每五个冰岛人就有一人会写书并出版作品,再加上外来的书,冰岛市面上的书籍非常多。冰岛的冬天很冷、黑夜又长,居民大都待在室内活动,因此每到圣诞节就会有大量的新书上市,让人们尽情阅读……

所以……

当书中静止的图片、文字在手机上变幻成动画,对于在电子产品时代下成长的孩子们来说,无非是既熟悉又陌生。

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语言学家安东尼拉·索拉奇教授对罕见语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学习多种语言不仅提高人们的认知和语言能力,更能使这些受到威胁的古老文化得以继续流传。”这篇报道还提到,“会说两种以上语言的儿童更容易理解他人,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也更擅长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多语言的能力也可以推迟成年人在衰老过程中认知水平的下降,以及一些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语言是了解世界的工具,孩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不管学什么语言,激发孩子的兴趣是最为重要的

《AR语言地图》不是一本教孩子学语言的书,而且是一本教孩子认识世界的书。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有什么能比激发孩子求知的兴趣和给他丰富的选择更为重要呢?

(微店首发)

微博:@耕林童书馆

投稿/合作:genglinbook@163.com

耕林发行电话:010-57241768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