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行结束心情
4月24日晚,召开“西安旅行社同业走进渭南”座谈会及景区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合作形式,实现互利共赢。记者 张耀锋 摄陕西网渭南站(记者 张耀锋)“今时即是古时
4月24日晚,召开“西安旅行社同业走进渭南”座谈会及景区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合作形式,实现互利共赢。记者 张耀锋 摄
陕西网渭南站(记者 张耀锋)“今时即是古时,古时即是今时。讲皇家陵园背后的故事,讲石碑石狮背后的故事,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这一幕精彩的讲解让在场者回味无穷。4月24日至25日,50多西安旅行社走进渭南,进行为期两天的旅游踩点考察,共赏文史渭南,山水渭南,共同谋划渭南旅游发展。
一条线路走过5县8景区
这次考察活动行程包括富平陶艺村景区、白水仓颉庙景区、蒲城唐桥陵、唐惠陵景区、清代考院、杨虎城纪念馆、合阳洽川处女泉风景区、华州区少华山景区,涉及渭南5个县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的旅游接待情况。
两天的行程跨5县8景区,看似紧张万分,然而只要计划得当,结果还是令人神往的。24日,行程的第一天,踩线团一行70余人驱车先后走进富平陶艺村、白水仓颉庙景区、蒲城唐桥陵、唐惠陵景区、清代考院、杨虎城纪念馆。在欣赏了13000件陶艺作品,浏览了仓颉造字的神话,观看了桥陵惠陵石刻艺术的宏大、壮丽,瞻仰一代名将杨虎城古朴和清代考院的书香之后,当日的行程顺利结束。
25日,虽说天空不时转换着频道,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在富有“诗经文化之乡,中华情诗之源”的洽川,让考察团人员着实感受一番“小江南”;少华山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90%以上,生态环境近乎原始,让经历两天旅程的客人们感受到一丝大自然的恩惠。
至此,两日行程顺利结束。一条链接5县8景区的线路,也让踩线团感受到渭南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兴旺的旅游市场。
共同探讨实现互利共赢
为加深对渭南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的了解,扩大渭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推介渭南景区,为渭南旅游地接业务打好基础。24日晚,召开“西安旅行社同业走进渭南”座谈会及景区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合作形式,实现互利共赢。
座谈会上,渭南市文物旅游局长刘忠生对踩线团到来表示欢迎,并提出了共谋发展的方向与思路。“旅游局作为政府部门,要做好服务。做好服务则需要通过旅行社及导游带给游客,让游客满意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望周边各旅行社结合我市旅游景区的特色,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策划包装,开辟旅游线路,把更多的游客带到渭南,把渭南旅游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我们也将出台奖励政策及优惠政策鼓励旅行社,共同带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陕西旅游作出贡献。”
西安市旅游协会副会长,陕西华商旅行社总经理席运良谈道对蒲城桥陵、惠陵的历史文化以及唐文化底蕴的深刻印象,感受到渭南旅游资源的丰富,今后将让更多的西安旅行社同业多宣传渭南,了解渭南,将更多游客带到渭南,密切加强合作。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今后要将渭南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纳入旅行社各种旅游产品当中,积极宣传推广,不断提升与渭南旅游合作的黏度和高度。
踩线团走进富平陶艺村。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富平陶艺村。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富平陶艺村。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富平陶艺村。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富平陶艺村。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富平陶艺村。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桥陵。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桥陵。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桥陵。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惠陵。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惠陵。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清代考院。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杨虎城故居。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清代考院。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清代考院。记者 张耀锋 摄
召开座谈会。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洽川。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洽川。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洽川。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洽川。记者 张耀锋 摄
踩线团走进洽川。记者 张耀锋 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