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旅行要带些什么
故事从去西安的动车上开始,那天,我和朋友正在看圆桌派,正好说到一个观点“一个人读的书、走的路,也许在短时间里并不会起多大的作用,但这些东西会养成一个人,不经意地影响着一个人
故事从去西安的动车上开始,那天,我和朋友正在看圆桌派,正好说到一个观点“一个人读的书、走的路,也许在短时间里并不会起多大的作用,但这些东西会养成一个人,不经意地影响着一个人今后的人生态度,关于抉择,关于理想。”

一个人读的书、走的路
有时候想想,为什么我们会那么需要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还是太过蔽塞,碎片化的时间让我们只能零星地接受二手讯息,来自各种自媒体的信息被过滤以后常常会失真,而到达我们面前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它最初的样子了。不想被提炼,也不想被误导,所以我宁愿选择最笨拙的方式去接近相对真实的答案。也许迂回,也许繁琐,但经历过的所有也会慢慢在我身体里扎根,养成一种态度,一种回望来时的我的态度。
初来乍到,几个小tips给大家:
补水用品:西安真的非常干燥,特别是对于翻越 秦岭 奔过去的南方人,当时在城墙上风大得都快把我吹成肉干了。所以去西安一定要带上你身边所有的补水用品,不管是面膜、身体乳、护手霜等等等等(女生一定要注意,男士自由发挥啦)。

西安
地铁:西安 整个城市构图 方正 ,正南正北很好分辨,所以交通一点都不是问题。只是提醒坐地铁的小伙伴们, 西安的地铁是可以用支付宝的!不要再去排队买票了,支付宝-城市服务-定位西安 ,就可以下载地铁二维码了,每次使用的时候打开付款界面直接扫码就可以。这个功能在节假日人特别多的时候优势非常明显!

西安地铁支付宝乘车
美食:如果是像我们一样,奔着西安美食来的,嗯~要注意的就是看我这篇游记就对了!啊哈哈哈
这是一篇【嘴巴的旅行系列】
顾名思义就是重点是美食的游记啦,其实不是对文化古都没有兴趣,只是无奈时间太紧张,兵马俑都快挤垮了,博物馆下午一点免费票就没有了(想去陕西博物馆的小伙伴可以提前一周在官网申请入场券,否则就只有来现场排队领取),权衡一下,还是美食更值得期待…

大唐芙蓉园
当然,我们饭后为了消消食,还是去大唐芙蓉园、古城墙、钟鼓楼领略了十三朝古都的悠久历史痕迹。不过本次将以吃货的视角来带大家游玩。隆重拉开序幕,以下介绍的美食确实是作为外地人的角度,因为要找到藏在巷子深处不得了的美食还是需要时间慢慢摸索的。仅此不到三天的时间,我们的肚子和脚步已经竭尽全力了~~~
1.子午路张记凉皮及肉夹馍、水盆羊肉、牛肉胡辣汤、油馍头、冰峰汽水
红油味的凉皮,油很香,和 四川 的红油很类似。凉皮软糯,被切成细的方条状,入味清爽,一咬即断。特别之处是有一种因人而异的酸味在里面,细细品尝以后应该不是醋,而是发酵出来的酸味。很特别,好这一口酸的朋友应该会很爱。本是去大雁塔看音乐喷泉的,远远望见街对面有一家魏家凉皮,喷泉还没结束就拉着朋友赶紧跑过去排队。没有选传统的也没有选秘制的,而是选的麻酱味的,出乎意料的好吃,酸味没有张记的浓,凉皮本身比张记的更有韧性,辣椒油配合麻酱包裹的味道,浓郁而不油腻,唇之留香,欲罢不能。因为我是打包带回酒店吃的,虽然麻酱是独立包装,但不知道路上耽搁的时间会不会影响口味,下次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当场吃吃看。这是我们到西安吃的第一家店,兴致勃勃地就点了最贵的那种肉夹馍,想着贵一点肯定更好吃。殊不知这完全是个错误,真诚地建议大家无论什么美食面前,就点最普通的那种,最普通的(敲黑板三下)!馍是好馍,但肉~太精瘦了,没有油汁没有卤汁,而且还有点咸~~ 份量是够的,一个肉夹馍下肚顶一天。但实话说,真的还不及学校后门的好吃。

水盆羊肉

冰峰汽水
因为肉夹馍口太咸,我们从张记出来,意外发现隔壁有一家好评的水盆羊肉,迫不及待地进去解解腻。汤鲜味淡,配肉夹馍刚刚好。这家水盆羊肉放的胡椒香菜略多,羊肉是竖切偏肥一些,就着大蒜吃更有风味。粉丝应该是这几天吃过里头最细滑的,不硬不软,粗细合适。一口羊肉一口蒜一口汤~~ 嗯~满足!
牛肉胡辣汤:这是我第一次吃胡辣汤,看过太多关于它的介绍,吃之前我甚至有点紧张。内容非常丰富,第一口下去,香料的味道会溢出直上脑门,比我想象的更丰满,配油馍头真的会让人上瘾。这东西得趁热吃,左手一个馍右手一个勺,一口下去有牛肉有面筋有小蘑菇有粉条还有浓稠的汤汁充满整个口腔,瞬间打通七窍八脉,热血窜满全身,像是被太阳包裹着,要是大冬天吃的话应该更棒!油馍头,主要作用就是当胡辣汤的陪衬,不过单吃也不乏味,撸一下胡辣汤则更带劲。最重要的是性价比高啊,很大一盘才两块钱。冰峰汽水,一定要喝玻璃瓶儿装的,就是小时候橘子汽水的味道。我一个不喜爱碳酸饮料的人,也爱不释手,可能就在于它是小时候的味道吧。拿着它在手中,想象着有云朵飘动的蓝蓝夏天,知了吵叫,树叶悉娑,水流滴答,阳光从树叶缝中穿过,落成身上变成小光斑…

牛肉胡辣汤
2.回民街
前一天吃了那么多东西,今日早起居然还觉得有些饿意。出门已经开始狂风大作了,没顾上那么多,加了件衣服直奔回民街去。幸得来得早,回民街也刚刚苏醒,小部分店铺的门还关着,一些早起的摊贩在慢慢收拾门前的锅碗瓢盆,虽然狂风不断,但阳光也是很执着地落在回民街窄窄的石板路上。渐渐地,有许多商户门前都升起了寥寥炊烟,剁肉声和叫卖声此起彼伏,转了个街角,老远就望见了贾三门口的大旗子。节假日期间好像商户都更愿意接受现金支付,幸好身上备了足够现金,不然因为没有现金而吃不到食物,可真的是很沮丧的。昨天排队的经历犹在眼前,我指点了朋友要点些什么以后,就飞快地冲上二楼占位置,没想到食客寥寥无几,看来早起的优势体现的很明显嘛。没等包子落桌,二楼就被人潮挤满了,看着大家缓慢的排队等位置,我内心窃喜,哈哈,终于可以开始大快朵颐了。

灌汤包
灌汤包,小伙伴点了一笼羊肉馅儿和一笼三鲜馅儿的,差别只在于里面的内容,对比一下我还是觉得羊肉的更好吃。和华北的灌汤包不同,皮薄肉却不多,大量的汤汁充溢了内在,典型的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小心翼翼地拈起,先把汤汁吸掉,再轻蘸一下老板调的红油醋汁,一口一个,很快一笼就被我俩解决光光了。抹一抹嘴,走出店门,回民街上的游客也是越来越多了。出门往前没走两步,就看到了老米家的旗子,心想怎么这么快,我还没喘口气呢。这次我变聪明了,就点了最普通的羊肉泡馍,付完钱老板娘就扔给我一个碗,里面装着两个馍、一小碟糖蒜和一个号码牌。我愣愣的端着碗去找位置,坐下后我和小伙伴说:“你看这个馍多好看,等下羊肉汤上来以后我们一起拍吧。”“嗯嗯~好呀!”等了一会儿,看到隔壁桌的食客都在掰馍,我说我也试试吧。然后我就开始像掰馒头一样的把馍大块大块地扣下来,很快,一个馍就被我四分五裂地掰完了。小伙伴拿起第二块馍正准备掰,隔壁桌的客人看不下去了,走过来说:“小伙子,不是这样掰的,要先这样分开,再一粒粒的剥下来”吼~~结果我刚刚掰的是人家的10倍大!!难怪店里的食客都在永无止境的掰馍,因为必须把馍掰的很小很小,像绿豆粒儿一样小,这样才是正常的泡馍吃法。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之前我掰过的还得全部返工,大概又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全部的馍掰完了,我们筋疲力尽地看着对方,真累啊,要不是刚刚吃了两笼包子,大清早的这个体力怕是撑不下来啊。

羊肉泡馍
等到思绪恢复,突然想起怎么我们的汤还没来,这都快一个小时了。看着老板无动于衷,我们跑去一问,人家才说“你馍都没掰完,碗都没拿过来,怎么给你盛啊?!”吼!!原来正确步骤是食客自己先掰馍,再把装馍的汤碗拿过去,老板才会把馍和汤一起加热了再端上桌。如果~如果不是我一时兴起先掰了两下馍,也许我们会一直让这两块原始状态的馍放在我们中间,一边等着汤一边责怪这家店动作太慢了… 不过幸好,阴差阳错没有闹出这样的笑话。为什么非要把馍掰的这么小?因为只有这样,馍才能充分的吸入汤汁,一口下去饱满又扎实。胡椒味略浓,不爱这个味儿的可能吃不惯,羊肉是横切,比虎子水盆羊肉的更易入口,但粉丝没有虎子的细滑,搭配糖蒜的吃法更加爽口,只能说各有千秋。虽然掰馍已经耗尽了半分力气,但胜在味道的确惊艳,多半颗星星给横切的羊肉和我酸痛的双手。油泼biangbiang面,比我想象中的好吃,也不知道是不是饿了的缘故,面宽厚也很劲道,油泼的做法更加充分吸收了酱汁,比汤面更入味,面裹了酱汁以后顺滑浓郁,越吃越有味。就是份量有点少,有点意犹未尽。看来我们对这 陕北 的面食还是很信手拈来的。

油泼biangbiang面
时间是真的快呀,还没怎么玩,三天就结束了,望着,还未曾尝试的美食,略感遗憾啊!心想一定要在下次吃个边。亏待啥也不能亏待自己的嘴巴,毕竟我的旅行是从嘴巴开始的,哇哈哈!好了,不说了由于时间关系我这次就先说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想继续看,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关注,后续的美食旅行会及时更新送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