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贝格旅行
班贝格 -罗滕堡有着明媚阳光的早晨,一切都那么美好。早饭后先生去停车场取车,趁着这个功夫,我又沿着河边一路散步走到普普大酒店沿河是糖果色的各式建筑在这个有着晴朗天气又不
班贝格 -罗滕堡
有着明媚阳光的早晨,一切都那么美好。
早饭后先生去停车场取车,趁着这个功夫,我又沿着河边一路散步走到普普大酒店
沿河是糖果色的各式建筑
在这个有着晴朗天气又不炎热的上午,沿河漫步,感受着放松与悠闲。想起行前,那么多的同事和朋友强烈推荐,其中一位见多识广的同事认为捷克一定要去的只有两个地方,一是布拉格,一是卡罗维发利。其他地方包括国人特别推捧的CK小镇,他连提都没有提。CK小镇与布拉格还都没有去,不能评说,但是卡罗维发利确实值得一住。
不急不慌地再走回酒店,先生已将行李装好,那么就出发吧,虽然很不舍得,但想着前路的精彩,便也就走得果决。
离开市区又是Windows桌面风景。当草垛再次出现在一片不起眼的野花丛中,虽比不上昨天来得强烈和震撼,但也让我这个久居城市的人新奇不矣,又开始不断地停车、停车
计划中第二天的行程是从卡罗维发利继续向西到德国的班贝格(车程1小时30分钟)午餐,之后到车程50分钟的浪漫之路起点维尔茨堡游玩,晚上住车程40分钟罗滕堡。当然上述的所谓车程都是MAPSME上的理想状态,鉴于自驾第一天捷克的路况,道路平整,车辆不多,全程没有堵车发生。想着今天大部分时间又是在以有着良好高速公路的德国开车,所以对这个略显紧张的日程还是充满信心
第一次跨国自驾陆路通过边境还是蛮兴奋的。虽然知道欧盟一体后,边境什么的已完全虚化,不会有什么边关或是检查站。但毕竟是分界,总该有醒目的标牌来标识存在和拥有吧。还在以走马观花的行走为主要方式的我自然对实时实地的跨越分外在意,少见多怪地期待。在地图显示快要跨境的时候,便开始留心和注意。只是一路顺畅地开着车,没有经验的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不同,直到手机中收到中国联通的提醒短信,我们才知道到德国了。
两侧的风景没有特别的变化,但路是明显的平整。
经过的小镇居然这么安静
一律的整洁精致
不设任何减速装置,车辆也都不减速,高速通过城镇
极其整洁,甚至没有异味。
风景更是美到”令人发指“。6年前,初至德国只去了两个城市,柏林和汉堡。柏林不喜欢,汉堡略好些,但也没觉得特别好。那次旅行的深刻记忆是坐火车从柏林到汉堡的路上,只有"羡慕"两个字,人家怎么可以有那般精良的生活环境!和高纬度的北德比起来,我们现在自驾的巴伐利亚不知要美上几个等级。
窗外的诗意田园让我们一次次的偏离主路。
进入班贝格已是下午1时,1个半小时的路,生生走成4个小时
没有去过日本,德国的整洁也是”令人发指“的
时过正午,路上并不多见行人。
从事先找好的地下停车场出来,最多50米,就是这地标性的老市政厅,现在的班贝格历史博物馆。联想到后来旅程中寻找停车场的种种不顺,先前细致的功课还是可以让旅行的舒适与好感度大为提升的。停车费应该说也不很贵,好像是1.5欧/小时
老市政厅建在河水里的人工岛上,两侧通过石桥与陆地连接。据说当年的主教不愿意分割自己的地盘给人民建造市政厅,于是当地人就在雷格尼茨河中造出了这样一个的建筑。站在南侧的木桥上,看着湍急的河水哗哗地冲刷着屹立河中数百年的老市政厅,不由得感慨和赞叹。不得已选取的位置成就了他的别致,想必这样的结果是当年的主教与市民都没有料到的结果。
这座鲜花 装点的小木桥是观赏老市政厅的最佳位置,停车场的出口就在桥边,为此被”靠技术吃饭“的先生大为赞扬,尤其是旅行后期,全无细致功课情况下的各种无目标绕圈。
毕竟是小镇的地标性建筑,游人还是有一些的。从小木桥过河,绕过这一小片漂亮房子,班贝格特色水上市政厅就到了
近看市政厅还是不由自主地赞美,繁重的彩绘
有着精细雕塑的水上市政厅的入口,也是通向班贝格中心地区的城门
老市政厅的另一侧
始终没有找到说明的雕塑,和周边的环境似不太搭
班贝格也是很早便全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Schlenkerla,小镇的百年酒窖餐厅,据说是仅存的两家烟熏啤酒(Rauchbier)作坊之一。人极多,门外是大批的拿着啤酒的客人,生意极为火爆。热闹的场面让没有预订的我们有些灰心,硬着头皮进了门。酒馆与餐厅分列两边,酒馆已没有空位子了,买酒后只能端着酒杯站着喝。餐厅也是客人满满,可居然被我们找到了唯一的一桌空位,赶紧座下。
要了著名的烟熏啤酒、烤肘子和蔬菜沙拉,20欧,当真不错的价位。上菜速度极快,看来这几个招牌菜早已是流水作业,并预作准备,好在味道并不坏,菜量也大。烟熏啤酒似较常规的啤酒味道重些,不善饮酒的我就只觉得苦。开车的先生用严重怀疑和轻蔑的目光看着我,就差说暴敛天物啦
餐厅位于水上市政厅与主教堂的中间,一点都不必绕路,这对于时间紧的我们是最好的选择。
主教堂的外观相当老旧,隔着停满车子的空场就是旧皇宫,穿过旧皇宫的门,便是玫瑰墙
玫瑰花园,除了数十种红的黄的玫瑰外,还可以俯瞰班贝格,仰望圣米歇尔修道院
红屋顶的班贝格。当然,此处不算太高。如果想看更为开阔的全貌,可以继续向上走去圣米歇尔修道院
小威尼斯,班贝格的另一名胜。鉴于已去过意大利原版威尼斯,那些以水边建筑为特色并被冠以各种“威尼斯”的地方就不打算去啦
我更喜欢在这弯曲的街巷里闲走,看着晴空下的各色铁艺招牌,吃着1.2欧1个球的冰淇凌
班贝格不大,除了圣米歇尔修道院略远,步行略显辛苦外,其他地方均可轻松步行到达。小镇里的建筑相当规整,铁艺的招牌特别,游人也不多,非常适合慢慢游。
由于对路上风景严重缺乏免疫力和自控力,自驾前两日在路上用去了过多的时间,不得不对难得作出的行程作了两处调整。一是放弃维尔茨堡,二是改走高速。
刚上高速不久就遇到修路,一侧道路封闭,单边2车道再加上路肩,中间做简易隔离就变成了双向4车道,限速80。在这么窄的路上,实际能开到100。并不只我们,所有的车都保持着这样的速度,简直不可思议。
一路畅通很快就到了罗滕堡,按着导航指示到了一个很小很古老也很清静的城门,受意大利自驾不能进入老城中心圈影响,虽然导航明确指示,我们也没敢从这个小城门开时去,想沿着城外走,找到一个能走车的门。谁知这一走便越来越冷清,离城镇越来越远。两车道的山路想调头也难,10分钟后,意外地看到了那个标志性的如古罗马引水槽的双桥。 一个不小心,我们走到了陶伯河谷
双桥
陶伯河已经没有水啦,谷地里绿意盎然,红色屋顶的房子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整齐的葡萄园里。远处,罗滕堡在越来越沉重的云层下高高低低地错落着
在双桥上调了头,再沿着原路返回。一路小心,但确实没有发现进城的门。不一会儿,又回到我们最先到达的那个古老的城门。不知怎么办的时候,看到对面来车大摇大摆地一辆接着一辆开进了城门。没有别的选择,冒着收到罚单的危险,准备从开车进城。
可那个城门也真是古老,有着非常明确的防御功能,一重门套着一重门。犹犹豫豫的还没开到最外层的门边,有汽车坦坦地从里面开出来。老城门相当窄,根本不可能错车,我们只好一点点退回来。不想这出城的车还挺多,一辆接着一辆。等待的时候, 我们的身后排起了车队。被堵在这个老城门口,突然有些安稳,这么多车出出进进的,想必是不限行的。堵车也能够带给人愉快的感觉,还是头一次遇到
果然,老城内各种车辆来来往往。
城里游人特别特别多,一边小心翼翼地开车像在北京一样避让着行人,一边找着酒店。Glocke Weingut und Hotel(贝尔酒店及酿酒厂)没有明显的招牌,我们按导航走到酒店的位置,左右看了半天,没有发现酒店的标志,向对面的住家询问,被告之还有一段距离。继续向前开,不得要领,停车问路,又被告要返回。问路的过程中,发现德国人的英语相当不错,特别善良。都是先安慰我们不要着急,再出来详细解说,不知道的还用他们的手机导航帮忙找。最后,一位老者特意提醒我们要从餐厅进去。于是,在返返复复多次之后,我们回到了最初到达的地方。
放下行李,还是要趁着天黑前在小镇里转转。四处都是游人,亚洲面孔特别多,中国、韩国、日本。步云莱前是各种姿态,根本无法拍照。小酒馆的餐桌椅摆在路边,但悠闲喝酒的人并不多。甜品店里出出进进,满街都是捧着“雪球”的游人。工艺品店、香肠店、纪念品的橱窗前是猎奇的游人,指指点点。还有许多的人拖着行李箱,磕磕绊绊、嘎嘎达达走来这里。
比较刚刚到过的班贝格,罗滕堡更袖珍,建筑更老旧,中世纪范。
我们一路向着清静的地方乱逛就走到了城墙上面,斑驳而沧桑。
德国山墙,好陡
从城墙下来后,在市政厅附近的餐厅要了快餐,正吃饭时,下起了不急不缓的雨。在伞下躲雨的时候,见对面有许多人集结,正在好奇,看到穿着一身黑衣的大胡子男子拿着长枪,站在喷泉前面大声讲着什么。原来是罗滕堡大名鼎鼎的“更夫环城巡游”。由于雨一直在下,我们就懒在伞下继续吃着薯条喝着啤酒
雨夜步云莱。作为德国旅游象征印在lonely planet的封面上,我也是被这个景致吸引而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