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旅行孤儿院
如果你也是热爱动物的人,大概也注意到了前不久网络中转发量极高的这样一条新闻--象牙贸易与盗猎2018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禁止象牙贸易。中国作为一个象牙贸易大国,这条禁令的颁
如果你也是热爱动物的人,大概也注意到了前不久网络中转发量极高的这样一条新闻--
象牙贸易与盗猎
2018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禁止象牙贸易。
中国作为一个象牙贸易大国,这条禁令的颁布势必对大象这个物种的保护起到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中国全面禁止象牙贸易的行动,WWF等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走访了15个象牙消费活动相对活跃的城市,发现在顽固的象牙买家群体中,只有62%的人得知禁贸令后准备重新考虑他们未来的购买计划,也就是说,未来仍有38%的买家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购买象牙。
这种现象证明大象的危机还远没有结束。而几十年来的象牙盗猎已经对这个物种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过,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国境内所有形式的象牙贸易宣告终结,这对于象牙贸易世界大国而言,的确是非凡的一步。
其实,除了象牙禁贸的话题意外,前段时间泰国大象伤人的新闻也在网上引起热议,不管结论是游客“冒犯”了大象,还是训象员的失误,从动物保护的原则上讲,以商业利益为驱动的动物表演训练,尤其是对大象这种高智能动物进行驼物、杂耍等各种类型的动物训练都是有悖野生动物天性的残忍虐待。
针对这种现象,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减缓措施,比如泰国的动物表演有时间限制或某些国家的海洋公关逐渐停止野生动物的人工繁殖。但在巨大的利益影响之下,真正停止动物表演还需要人们认知的不断进步与各方组织的努力,而在旅游观光过程中拒绝动物表演,也是新观念影响下更多旅行者的选择。

在旅途中,我们有许多种方式去亲近自然中的动物们,而外形高大、却无比聪明的大象,除了在动物园观赏之外,是不是有一些更好的方式,去亲近它们呢?
以下这些目的地,或许就能够陪你走到大象身边,却不必改变它们原本的生活状态。万物皆有灵,这一次,让我们“为它去旅行”。
清迈Ran Tong大象救护中心Ran Tong大象救护中心,位于泰国清迈,这是专为保护亚洲象设立的大象营地,也是泰国北部最知名的大象营地之一。获救的每头大象,都被带到清迈的避难所并得到良好的照顾。从2009年成立至今,已帮助和拯救了40多头大象。
Ran Tong提供半日/一日/两日/夜间等不同时长的学习,以及照顾幼象等项目,让游客与大象零距离接触。你可以在这里喂大象、给它们洗澡,学习骑大象(对于Rantong而言,无鞍的骑象不会对大象造成伤害,并且这是与大象交流的一种方式),并和它们一同穿过森林,开启一场原始般的漫步。
而幼象项目中,不仅可以了解小象的生活,还可以了解如何制造药品和如何照顾它们。要知道,大象喜欢在泥里打滚,把泥土撒在自己身上,这两者都可以保护自己免受阳光和昆虫的伤害。泥土、灰尘和污垢是大象皮肤的临时防晒霜,所以,项目中还包含--带它们到泥地里洗个澡:)
而义工项目,对于很多想更了解大象、为它们做些事情的旅行者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在这里,不仅可以拯救和了解大象,学习如何制造草药,也可以与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大象、还有泰国少数民族进行互动。大象营地的存在,需要志愿者协助当地的工作人员,一起确保大象在自然环境中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而这样的旅行体验,一定会终生难忘。
对于西方游客来说,在清迈它们更为推崇的保护营,当属大象自然公园Elephant nature park。2016年,世界级环境期刊《 Global Citizen》杂志也将这里评选为世界最好的大象保护公园。这里的创始人Sangdeaun Lek Chailert女士曾获得2005年《时代周刊》年度“亚洲英雄”的称号,这里也与探索频道、国家地理、动物星球、BBC、CNN等国际频道合作。
大象自然公园位于清迈湄登附近的河谷之间,除了几十头亚洲象之外,还有许多遗弃或流浪的动物在这里自由地生活着,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照顾。对于旅行者来说,这里最与众不同的,是它为参与者建立了一整套关于亚洲象的教育体系。从进入园区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将通过各种方式、资料、信息,来了解这些庞大却急需保护的动物。
你可以选择最短的半日游,来参观这个公园,并看看大象是如何洗澡的。两天一夜的行程,则可以在繁盛的大象群中看看夜空,感受泰国北部质朴的乡村风情。
如果想成为志愿者,也可以停留七天时间,帮助工作人员保育大象,带着自豪的成就感和一种深深的满足感,真正地帮助改善亚洲象的困境,为泰国北部的保护做出贡献。
官网:www.elephantnaturepark.org
肯尼亚 内罗毕国家公园大象孤儿院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过,许多幼象在母象被偷猎者杀害后,被送往位于肯尼亚内罗比国家公园的大象孤儿院,与那里的人类护工和大象朋友们一起生活玩耍。
一份197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时整个非洲的大象约有130万头,而如今只剩下50万头。然而即使大象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人类和它们的冲突仍然在加剧。在非洲,当地村民和大象的冲突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肯尼亚境内生活着大约2.3万头非洲象,在这里大象是被誉为国宝的“五大动物”之一。然而,由于人为的破坏,肯尼亚大象死于偷猎、过度放牧和干旱的事故层出不穷,因而也存在不少急需救助的小象,否则它们将在烈日下过早夭亡。
这家肯尼亚大象孤儿院,是由大卫·谢尔德里克野生动物基金会设立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比的动物救助中心。这是目前世界上在救援和治疗大象孤儿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公益机构。这里的大象孤儿来自肯尼亚各地。它们有的父母被盗猎者杀害,有的因干旱被困在干涸的水源地,有的因和人类发生冲突而失去亲人。这些小象在孤儿院里被人们精心照料,当它们被治愈且情况稳定后,就会送往一百多英里外的察沃国家公园。它们在哪里会逐渐适应野外的生活,并最终被放归大自然。
大象孤儿院每天向公众开放一小时,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小象亲密接触。除了筹集资金外,更重要的是向更多人、特别是儿童传播保护大象的理念。
上午11点,将是供餐时间和一个向公众开放的泥浴,其中包括负责人的介绍环节,主持人会为游客一一讲解每一只小象的来历,它们经历过的残忍事实以及它们现在的状况。随后,游客可以观看象群玩耍或者和小象们互动。
下午3点。是供游客专用的喂食时间和泥浴,也可以在那里与大象们互动。下午5点,工作人员会带领小象回去吃饭和睡觉。肯尼亚大象孤儿院最多可供40人和小象呆在一起,因此每天的参观都是限流的。
在参观过后,你还可以购买当地人制作的大象工艺品,收入都将会为保护这些可怜的小象使用。
斯里兰卡 大象孤儿院1975年,斯里兰卡野生动物局为无家可归的幼象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大象孤儿院”。要知道,斯里兰卡以大象为图腾的古老传统深深根植于当地文化中,从阿努拉德普拉舍利塔下的石雕象群到如今的工艺品上,憨厚可爱的大象形象无处不在。
但是,在斯里兰卡条件恶劣的丛林中,仍然有许多失去双亲的小象在死亡线上挣扎。为拯救这些“孤儿”,斯里兰卡野生动物局于1975年在兰卡盖克拉镇西北部的品纳维拉建造这所“大象孤儿院”,主要收养那些在丛林中失去母亲的幼象。
建成后的这些年来,入选孤儿院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那些掉入陷阱受重伤的、脱离群体迷途的、因战火负伤的及患病的幼象都有资格住进孤儿院。生活在这里的大象均受到精心照顾,过着悠闲的生活。
斯里兰卡大象是全球大象家族中较为独特的分支,它们不如非洲大象块头大,耳朵尤其小。成年后,象耳朵、脸和鼻子周围的皮肤甚至还会显出一块与众不同的粉红色斑。
为减少政府财政负担,大象孤儿院定时向游人开放,一些经过训练的大象还会表演节目,以吸引游人募捐。在这里,游人可自由地给大象喂食,与这些庞然大物进行“零距离接触”。现在,大象孤儿院在斯里兰卡已经成为一处游客必去的著名景点,如果你刚好要去旅行的话,大概也不会错过吧。
看过了这么多可以参观的公益性质的大象机构,你是不是也觉得骑大象,或者看大象表演其实没有什么意思呢?
野生动物在野外有着归于天性的生存状况,人类的管理和训练势必对它们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也是两面性的。对于小朋友们来说,也许到这些大象的保育机构了解一下它们的身世,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种非凡的教育经历,是一种更好的认识到人与动物关系的途径,也能引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思考。
拒绝动物表演,还原动物们原本的天性,你愿不愿意这样做呢?
ߚ�
你还在哪里与动物亲密接触过?
就有机会获得来自《时尚旅游》的神秘礼物 。
每周一将公布上周名单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