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旅行自行车
旅行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的区别是什么?
一:山地车山地车:山地车适合多种复杂的路况。车身结实,控制灵活,轮胎宽大,通过性好,可变速,胎粗抓地力好适合越野,山地车整体强度较大、抗冲击
旅行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的区别是什么?
一:山地车山地车:山地车适合多种复杂的路况。
车身结实,控制灵活,轮胎宽大,通过性好,可变速,胎粗抓地力好适合越野,山地车整体强度较大、抗冲击能力强,骑行较舒适,相比其它自行车强力骑行时更不易损坏。
适合用途:山地竞赛,挑战自我,骑行坏境:山地,林道,多种路况。
二:旅行车旅行车:由山地车演变而来,专门为长途旅行而设计的,强调的是骑行的舒适性,采用类似于公路车但有所加强的车架,轻减震的和无减震的都有,公路车圈,但是轮胎为稍宽些的细纹胎,蝶形车把,具有更好的舒适性,车座也较宽,采用山地变速套件,有挡泥板,有前后行李架,有衣架,高档些的也用碟刹,一般无自锁,配备最少两个水壶架,适合长途骑行使用。
但旅行车太笨重、爬坡和下坡性能差、缺乏运动感,骑行姿势固定,无法发力,那种姿势只能慢慢悠悠的骑。
旅行车更强调舒适性,而山地车则更着重于对崎岖路面的通过性。
适合用途:如果用于长途骑行,建议选择旅行车,因为旅行车的定位在于长途骑行,比较山地车来说,较轻便、舒适,较公路车车身强度与车身强度较高,通常使用大众化配件,便于维护,驮载功能客观,可适应大多数地形,且易加装骑行安全配件,握把舒适。
骑单车长途旅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进行自行车长途骑行前应该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在硬件方面要作到以下几点:选一辆好车;作好必要的调试;准备好常用工具;带足合适的服装和必需品。
其次就是骑行技术方面的事了。
一、选车。
最好是27英寸的平把全地貌车,这是专为长途自行车旅行设计的。
该车前后均有车架,21速,可载重150公斤(含骑行者体重),且车带可根据路面、载重情况自选,从1.25-1.50(指粗细)都有。
这类车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很难买到,只是私人手里有从国外带回来的。
可替代全地貌车的是山地车型中的一种(它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长途旅行的问题):26英寸,21速,可载重120-150公斤,车带从1.50-1.75之间任选,有后架,可加装前架,水壶架有3个(当然还可加)。
如果你要走的是柏油公路,也可用一般弯把27英寸细纹旅行车,车带宽度为1.25,有后架,骑上它很轻快,适合载物不多的长途旅行。
二、调车。
一般自行车旅行是边骑边看,自由自在,速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舒适。
按这个要求调车。
车座:以骑行者的腋部放在车座中间,用手去摸轮盘轴心部,以摸到为准,这就是骑行者正确的车座高度。
车把与车座在同一水平面上为好,高低在半寸之间。
检查一下传动是否连惯,前后制动是否灵敏。
可在前后带内胎里放一些补漏液,如有漏气,要检查并拔除刺入物,将破孔朝地,充足气就可以自动补带。
还有一个办法,是在内带与外带之间放一条较厚的帆布。
我92年春放的一帆布,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这些工作做好了,这辆车就不会在路上给你添麻烦了。
三、工具。
只要你在旅行前准备得充分,车也调整正确,那么在路上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为防万一,还应带一些与你选用的自行车相配的工具及零件。
如剪刀、小木锉、多用搬手、旅行气筒(可架车上)、胶水、剪锉好的小块胶皮,内带、外带各一条,以备应急。
四、服装。
一般长途自行车旅行多选择夏天,那最好选用短装骑行服,它的优点是紧身,不额外增加阻力。
骑行裤内有真皮垫,或仿真皮垫,防磨、透气。
如果是雨季,当然少不了防雨设备。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骑行服是既保温又挡风还防雨,最适合去气候多变的地区,当然价格较昂贵。
如果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也可穿高弹力的平滑短裤。
直接与身体接触,里面不要再穿任何服装。
最好在常磨的部位,涂一些凡士林之类的油。
如遇天冷,可在胸内衬一两张报纸,保温效果极佳。
为了防风和小飞虫,还要戴上骑行眼镜。
无色的,适用于阴天;有色的,可防阳光直射;还有浅黄色的,是为夜间设计的。
头盔,有些外国人喜欢在旅行时戴它,以防出交通事故。
其实自行车小帽更实用,更舒服,经济实惠。
骑行手套是为了防滑防磨,这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
脚套除了能帮助你有一个正确的放脚姿式外,它还可以帮你节省体力。
当然不会用或者用不习惯者不如不用,不然会造成紧张,反而不安全了。
五、骑行。
上述可称为硬件,骑行是软件,所以掌握正确的骑行技术很重要。
掌握骑行速度,以鼻吸鼻呼为准备。
在干燥地区旅行,可在鼻腔内适量涂一些凡士林油,可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
如果需要用口呼吸,那么就是强度大了,或是累了。
这时应当减速,调整变速器。
上坡下坡时,使用变速器不要一下变好几个档位(常见不太会用变速器者常这么用),这样会一下不适应,更累。
下坡可放松一下身体,溜下来。
如果太陡,速度过快,用后闸制动减速。
不是紧急情况,不要一下把闸抱死,不然外带损失很大。
最后,在做长途自行车旅行之前,最好利用节假日做些一两日之内的短途自行车旅行,以便逐步适应。
骑单车长途旅行,最好是什么车?
看骑多远,走的是什么路如果里程200+ 最好不要选择公路车,尤其是很贵的公路车(1W+),700C*23的车胎单位面积受压力太大,而且越贵的公路车越追求轻量化和牺牲强度和耐用,越不适合长途旅行。
如果你是修车狂热爱好者除外……山地车变速的变比大,前叉行程长,性能好,所以爬坡和非柏油公路上行驶性能好。
装上货架,换上光头胎,载重能力和公路行驶性能也能满足长途旅行需要。
山地车前叉最好能够线控锁死。
旅行车变速的变比较小,前叉行程较短,所以公路行驶性能比山地好些,而且载重能力和舒适度好于山地车。
但是遇到连续上坡和较差路况时稍显力不从心。
关于减震,是不应该要后减震,后减震会使骑行者踩踏的力量一部分被减震所吸收,使骑行产生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不利于长途骑行。
当然如果是全地形车后减震可调另当别论。
关于蝴蝶把,很多人的车就是山地车的把横和把立,没有和蝴蝶把,一样骑车数千公里进藏,所以有没有都可以的。
入门的话选整车,Giant/Merida/UCC都是不错的品牌,看你有多少资金可以用于买车了。
如果很有钱的话,闪电,崔克,梅花之类的也可以考虑…………
请问为什么自行车又会被称为单车的?
总觉得2000左右的旅行车不太对头,所以你还是买个山地车吧。
如果身体上有什么伤病的话,就用旅行车,更适合长时间骑行,不易疲劳。
说优缺点的话,山地车要轻得多,速度快,但是载重小,长途骑行舒适感差,不好加货架之类的东西。
旅行车则正好相反。
如果山路爬坡多的话,骑旅行车挺考验体力的。
(万恶的蜀道- -)论维修的话,我个人比较喜欢修旅行车,一般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有一回在路上车圈坏了跑了若干家车店都说没有700C现成的车圈,让我郁闷了很久。
而且一般公路车的车圈还不敢乱用,报废率高得很。
据说川藏线进藏的标配是GIANT ATX 770级别的车,估计开玩笑的成分比较大,不过那条线确实是山地车多,一天100KM的爬坡还是有点吓人的。
另外,今天见到那辆传说中翻喜马拉雅山进尼泊尔的OCR3500了,果然是神人啊~~~
骑自行车跑长途应该注意什么,准备什么?
出发前的准备 首先要收集、查阅、整理沿途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相关信息,包括较新版本的地图、交通图,沿途的地理、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气象资料等。
再根据你或你的团队的体力状况、假期长短、旅行季节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旅行计划。
一般而言,长途自行车旅行的最佳季节为每年的五至十月份为宜。
长途自行车旅行最好能结伴而行,但长途旅行人数不宜太多,理想的人数为3到5人,且最好有异性同行。
人数过多,沿途食宿困难较大,偏远的小地方接待有困难。
由于人们之间的性格爱好存在差异,人数过多时很难统一行动。
人数太少,安全保证较差。
并且万一途中出现特殊情况,人数过少,难以相互照应。
另外,人数过少,每一个人的相对负担就会加重,有些物资装备无论一人或多人只需一份,如修车工具、宿营装备等。
有关的物质准备 做自行车旅行,首先要准备的就是自行车。
如果有条件,最好选用专门为自行车旅行而设计的27英寸全地貌车。
该类型车一般配有前后车架,能载重150公斤(包括骑行者)以上,避震性能较好,轻便结实,能适应各种道路状况。
缺点是价格昂贵,零配件目前在国内较难买到。
我们一般骑行的26英寸以下的轻便自行车不太适合于自行车长途旅行。
可选用比较老式的28英寸加重自行车。
如是新车,在你出发前一定要磨合200到300公里,重新全面调整后再上路。
如是旧车,要经过全面大修,特别要对车座进行加工改造。
车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最好加上一个3到5厘米厚的海绵坐垫。
注意一定要保持坐垫表面干燥且不能有褶皱和缝合接缝,长时间骑行时方不至于磨破皮肤或长痱子。
车座不宜太高或太低,以个人骑行舒适为宜。
车把基本上应与车座高低相等,高低差距在3到5厘米以内为好。
还应在自行车前后安装好挂包架。
背着背包长途骑行非常疲劳和不舒服。
最好还应在自行车大梁上安装一个水壶架,以便在骑行中可随时方便取用饮水。
另外,在车胎内注入一些补漏剂,一旦车胎被刺破,只需将刺入物拔除,破孔向下打足气,即可自动将破孔堵住,保证继续骑行。
出发前,你一定要掌握自行车的调整和修理,包括;补胎、更换车条、更换刹车块,修理、调整前中后轴、修理飞轮等。
其他物质准备 服装:如果是在夏季或在较暖和的季节骑行,最好能购置专门设计的短骑行服。
它具有保温、透气、挡风、防雨等功能。
骑行裤内还有真皮垫,防磨且透气。
可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下骑行。
只是价格比较昂贵。
如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时,可直接穿着有弹力的紧身裤,里面不要再穿着其它服装,并且在经常摩擦的部位涂抹一些能起润滑作用的油脂。
夏季骑行应穿着长袖上衣和遮阳帽,以免晒伤皮肤。
冬季或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骑行时,除注意保温外,还要注意防止衣裤或鞋袜过紧而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引起冻伤的发生。
另外,骑行时不能戴口罩,如果戴上口罩,因呼出的热气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口罩外面结成薄冰,造成面部冻伤。
冬季最容易冻伤的部位是耳朵、鼻子和手脚,要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温。
可采取骑行和推车步行结合的方法,以促进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还要准备一件雨批,除防雨外,还有其他许多用途。
其他装备:为防风吹和小飞虫侵入眼睛,要准备好骑行眼镜。
有色的可防强烈的阳光照射,无色的适用于阴天,还有一种浅黄色的专门适用于夜间。
准备一个小药箱也是必不可少的。
长备药品包括:治疗腹泻、肠胃不适、感冒、水土不服、消炎、外伤,眼药水等药品。
如是夏季还应准备一些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痱子粉等。
冬季则要准备一些冻疮膏、"寒痛乐"、姜茶等。
如是在西北、新疆等地,要多准备一些饮用水(每天需5到10升) 在骑行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骑行速度问题。
骑行速度要根据全队的身体状况、路途远近和假期长短来决定。
一般来说;如果路面平坦,每小时骑行20公里左右。
山地或丘陵地形,每小时骑行10到15公里左右较为合适。
每天骑行的时间,在开始的3天到一周内,不宜太长。
已每天6到7小时,骑行120到130公里较为合适。
身体适应后,每天增加20到30公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长途骑行后两脚会充血肿胀。
休息时要平躺,尽可能把脚垫高,以促使血液循环。
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头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脚放在自行车上休息一下。
夏季,由于气温太高,白天骑行体力消耗极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骑行。
最好选择在早晚骑行。
如必须露宿时,应随身带一个防潮垫。
换上干燥的衣裤,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垫上。
并且时间不宜过长。
切不可穿着汗湿的衣服就地随意躺卧。
在比较干燥的地区骑行时,应在鼻腔内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
夏季骑行时,如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舌干口渴、出虚汗、心跳加快等症状,要迅速到阴凉处躺下休息,马上服用一些十滴水。
等身体恢复后在逐渐活动。
切记不可用扇风法降温。
冬季骑行时,如感到皮肤发痒、红肿、麻木甚至起水疱时,要尽快用冻疮膏轻轻涂抹并做好局部保温。
切不可因发痒而使劲搓揉。
长途自行车旅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半路病倒,自己遭罪不说,还会连累同伴。
长...
骑自行车长途远行大概需要什么装备?
骑自行车长途旅行的准备:1、头盔、太阳镜、手套,骑行内裤或者骑行裤还有松软的坐垫(三者选一)2、水壶、简单的修车工具、如六角扳手微型气筒和补胎工具,最好带一条内胎和一根链条还有链条用润滑油3、雨具必备、如果考虑露营的话帐篷、睡袋祛蚊虫药剂还有简单的生活洗漱用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人多路很远还可以带上些简易炉灶炊具等,人多省力,带的全方便还省钱4、强光手电、充电器、移动电源也是必备品,考虑露营的话需要带太阳能充电器用来给移动电源充电5、带gps功能的手机和离线地图并学会熟练使用,不能全靠问路,有的地方想问路却找不到人。
6、常用的应急药品、如干净的纱布、创可贴、消炎药、止泻药、退烧药等7、时刻牢记安全的头脑和一颗用不放弃的心
自行车的分类
公路自行车(Roadbicycle)用来在平滑公路路面上使用的车种,由于平滑路面阻力较小,公路自行车的设计更大考量高速,往往使用可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较窄的高气压低阻力外胎,挡位较高,且轮径比一般的登山越野车都大,由于车架和配件不须像山地车一样需要加强,所以往往重量较轻,在公路上骑行时效率很高。
由于车架无需加强又往往采用简单高效的菱形设计,公路车是最为优美的自行车。
场地自行车(Trackbicycle)用于在室内极其平滑的椭圆形赛道上使用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没有车闸(煞车),没有变速器,且没有可逆转的飞轮。
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Triathlon/TimeTrialbicycle)在三项赛和计时赛运动中使用的公路自行车,三项赛和计时赛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允许使用牵引气流(draft),也就是说选手必须完全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克服空气阻力,而不须骑在其他选手后面,所以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在设计时非常注重让选手保持一个减小空气阻力的骑行姿势,同时注意减小自行车自身的空气阻力。
三项赛自行车还让选手在骑行时使用和跑步时相近的肌肉组,这样使从骑行到跑步的转换更容易。
山地自行车(Mountainbike)山地自行车起源于1977年美国旧金山。
设计为骑乘于山区的车种,通常具有变速器可变换省力或快速的档位,有些会在车架安装避震器,部分的轮胎胎皮是巧克力胎纹以便于在无铺面的路面骑乘。
山地车零件的尺寸一般为英制单位。
车圈为24/26/29英寸,轮胎尺寸一般为1.0-2.5英寸。
车架尺寸也以英制为单位,例如14"、17"、19"来表示车架尺寸的大小。
速降自行车(DownHillbike)速降自行车,也称落山自行车。
英文简称DH。
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活动。
骑手利用特制的DH自行车在山坡上滑翔,甚至坠山来寻求刺激。
活动多在山脊、矿洞、雪地等地带开展。
奥地利人利用DH创造出210.4KM/H的世界纪录。
速降自行车的车架角度与山地自行车有所区别,零件与山地自行车一样都为英制单位。
进行此项活动时必须佩戴头盔、护甲等装备。
前叉减震的行程比山地自行车及XC自行车要长。
轮胎宽度一般超过2英寸。
斜躺自行车(Recumbent)与传统设计上较不一样的自行车。
通常有较大且舒适的座椅,两轮或三轮。
优点是舒适,且风阻低。
旅行自行车(Touringbicycle)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适合超远程自给自足的旅行,有较舒适放松的车架几何设计,能够负重,有很低的最低档位,使用较宽的车胎,配件选择方面追求可靠耐用而不太侧重减轻重量,往往是用山地车脚踏板。
广告自行车(Advertisingbike)广告自行车是由中国国家专利局授(ZL200720312144.6)的薄壳型车架制作的特殊自行车,利用车架表面积发布广告的专业广告自行车。
越野公路车(Cross-countrycycling)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起源于骑手们想用一辆自行车同时征服公路和山地,于是骑手们选用较结实的公路车架和轮子,再安装上更强的车闸和很宽的车胎,使用山地车脚踏板。
越野公路车既可以在公路上实现较高速度,也有一定越野能力。
双人/多人自行车(Tandembicycle)又称为协力车,由两人以上协同出力,由第一位控制方向。
折叠车(Foldingbicycle)是为了便于携带与装进车内而设计的车种,有些地方的铁路及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允许旅客随身携带可折叠收合并装袋的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Motorizedbicycle)一种以一半电力驱动和一半人力驱动的环保电动交通工具。
电动自行车可以自动侦测双脚施力状况,在需要时以适当的动力辅助踏踩,自动调节动力。
在中国广州等地区,因为电池回收等问题,禁止使用电动自行车。
小轮车(CyclingBMX)一种专门用于极限运动的自行车,这类车为了更适合特技表演而作出了不少改造,比如更轻量化的车身,没有刹车,车把可以360°旋转。
展开
骑单车旅游需要带什么装备,注意事项
1872公里啊孩子,不停的话124.8小时就到了……如果每天能骑上15小时(24-6睡觉-3休息=15)的话,8天左右就到了。
要带的东西嘛:背包在旅行携带的行李越少越好,所以背包的选择,根据你带东西的多少来选择,一大一小两个背包应该是最合理的选择。
最好带个腰包,放一些小东西方便,但是在城镇里小心,不要把腰包放在身体的后面。
背包选择的几要素:背包使用的材料经过防水处理,而且十分耐磨;常见的背包类型有:登山包(按容量分大小两种,旅行包,自行车专用包和背架包。
我们最好选择行车专用包。
服装因为不知道你要去哪,这个就不太好说了,你自己掌握吧。
还应该准备一套排汗内衣。
在野外,有汗粘在身上是很麻烦的,而且它会迅速带走身上的热量。
全身的装备,包括上衣、裤子、鞋子都应具备防水性质。
服装的防水性一定要好睡袋如果是去西藏那么要买80%以上绒的,如果是去其他南方城市,那就随便点了。
压缩后体积比大瓶可乐大不了多少,携带非常方便。
防潮垫最好也带着。
有些地方,需要借宿在老百姓家里,能向你提供的只是一间空空荡荡的石头房子,即便有睡袋,也不能直接睡在地上。
鞋最好选择隔水、保暖、坚固的鞋。
推荐选择硬底高帮的登山鞋。
路面往往不怎么好,高帮硬底鞋不容易进沙石,这就避免了硌脚或磕踩,过泥泞地时也不易脱落。
而且登山鞋的隔水和保暖比较好,且非常坚固。
以棉袜配登山鞋为好,使脚与鞋更贴紧。
如果是新鞋,最好提前穿些日子磨合一下。
同时建议你也带一双拖鞋,以便不在浴室里光着脚洗澡带东西的详细清单:一、自行车类1、自行车(不能太差,胎最好是那种边沿带齿的光头胎,必须安装挡泥板)2、自行车防雨驮包(必须要) 小腰包(装各种常用的小型物品)3、头盔(必须要)4、手套(长指,短指各一双)5、眼镜(带护绳)6、单车码表,7、水壶(备两个)8、高亮度自行车灯,头灯防雨罩。
9、备用内胎(2条),折叠外胎(1条)、刹车皮、刹车线、自行车油一瓶。
(一套自行车工具、气筒,这些我们到了成都再买,或买自行车时是否能送一套。
)二、生活类1、睡袋、防潮垫(必须要)2、尼龙绳(10米,这个我会带上)3、毛巾、香皂、牙膏、牙刷、手纸、洗发水、湿纸巾、润唇膏、防晒霜等日用品。
4、换洗衣物 冲锋衣裤(根据各人喜好选带)、绒衣、短袖T恤(2件)、长袖衬衣(2件、快干衣)、宽松长裤(1条)、宽松短裤(1条)、内衣裤若干、袜子(3双)、雨衣(1套)、相关证件(身份证等证件)。
5、数码相机及手机充电器、电池。
6、太阳帽 (1个)、围巾(1条)、口罩(多带几个)。
7、羽绒服 1套最好用带帽子的那种。
三,药品类1、镇痛药2、感冒药3、消炎药(云南白药、万花油、创可贴、药棉、纱布、绷带、白胶布)4、红花油5、高锰酸钾6、抗生素类药物7、牛黄解毒片8、维生素片(金施尔康、善存片、其他维生素片)四,食物类1,高热食品(巧克力,牛肉干等)2,咸菜或者榨菜(调味剂喔)3,沿途根据条件采购五、生存类1,火柴(万次火柴)2,瑞士军刀(选带)3,指南针,口哨(用于呼叫)4、地图。
大概就这些……注意事项呢,更多……: 一、先是做好心理准备 确定下旅行的目的和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路再长也有终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中国奇特女子风情录 直通财富,一键直达 探访中国的少数民族 黄金周出境线路特辑 定的骑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二、出发前的准备 首先要收集、查阅、整理沿途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相关信息,包括较新版本的地图、交通图,沿途的地理、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气象资料等。
再根据你或你的团队的体力状况、假期长短、旅行季节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旅行计划。
一般而言,长途自行车旅行的最佳季节为每年的五至十月份为宜。
长途自行车旅行最好能结伴而行,但长途旅行人数不宜太多,理想的人数为3到5人,且最好有异性同行。
人数过多,沿途食宿困难较大,偏远的小地方接待有困难。
由于人们之间的性格爱好存在差异,人数过多时很难统一行动。
人数太少,安全保证较差。
并且万一途中出现特殊情况,人数过少,难以相互照应。
另外,人数过少,每一个人的相对负担就会加重,有些物资装备无论一人或多人只需一份,如修车工具、宿营装备等。
三、有关的物质准备 做自行车旅行,首先要准备的就是自行车。
如果有条件,最好选用专门为自行车旅行而设计的27英寸全地貌车。
该类型车一般配有前后车架,能载重150公斤(包括骑行者)以上,避震性能较好,轻便结实,能适应各种道路状况。
缺点是价格昂贵,零配件目前在国内较难买到。
我们一般骑行的26英寸以下的轻便自行车不太适合于自行车长途旅行。
可选用比较老式的28英寸加重自行车。
如是新车,在你出发前一定要磨合200到300公里,重新全面调整后再上路。
如是旧车,要经过全面大修,特别要对车座进行加工改造。
车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最好加上一个3到5厘米厚的海绵坐垫。
注意一定要保持坐垫表面干燥且不能有褶皱和缝合接缝,长时间骑行时方不至于磨破皮肤或长痱子。
车座不宜太高或太低,以个人骑行舒适为宜。
...
一般单车远行是骑公路车还是山地车?
一般来说山地车比较多,因为有几个优势:1、不怕地形复杂,因为你的全球定位系统肯定不会比GPS更好,GPS也看不到哪个公路是坑坑洼洼的,不用太深,5厘米的坑就可以让公路的轮胎告别轮组了。
2、载重比较好,看着公路纤细的造型就不是给载重旅行设计的。
3、轮胎宽大,循迹性好。
这一点在川藏路这种长距离下坡中很重要,不用滑出公路,滑到对面车道也是很危险的。
4、操控安全,视野良好。
5、配件容易找,以轮胎为例,哪个修车摊上都有26的轮胎,但是700C的就不好找了。
当然,个案各分析。
如果是在东部城市间旅行的,米多一族,可以选择公路车+信用卡的方式,所谓信用卡骑士。
只要一个尾包就可以上路了,带上备胎和补胎工具等应付突发事件即可。
如果往西走越过了陕西和四川,还是山地吧,西部的车店估计没有东部那么好找,城市之间也远到一日之间难于到达,所以信用卡骑士有机会面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
祝骑行愉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