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知乎 花费
日本人来中国旅游,都买些什么 知乎
美月时光给您回答:中国地大物博,日本人扫的货也是品类繁多花样百出,那么他们到底最喜欢买些啥?带你一起来看看日本人最爱的中国特产排行榜。1
日本人来中国旅游,都买些什么 知乎
美月时光给您回答:中国地大物博,日本人扫的货也是品类繁多花样百出,那么他们到底最喜欢买些啥?带你一起来看看日本人最爱的中国特产排行榜。
1. 中国茶中国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2.杂货中国的杂货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各大市场周边。
3.白酒、绍兴酒中国的名酒很多,茅台、五粮液、汾酒、竹叶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加饭酒、张裕葡萄酒、长城干红葡萄酒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名酒。
4.散装点心在中国的街道随处可见可以按照重量贩卖的点心,很多品种味道都很不错!方便的是可以先试着买一点尝尝味道,喜欢的话即可买回作为手信送人。
5.扇子扇子的种类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折扇、绢宫扇、泥金扇、黑纸扇、檀香扇等等。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扇技艺有江苏苏州檀香扇。
浙江杭州王星记扇子、重庆荣昌折扇、四川自贡龚扇、广东新会葵扇、湖州羽毛扇。
6.中国限定Pocky7.旗袍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8.外销杂货简约又非常时尚的中国时尚杂货。
不过,外销杂货因为涵盖了各式各样的种类,是选择困难症的高发区。
9.熊猫小精品你无法想象日本人对熊猫的喜爱达到何种狂热的程度。
熊猫周边产品在中国随处可见,这么可爱的东西游客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10.丝绸制品丝绸是中国的特产。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
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为什么日本人欢迎中国人旅游,知乎
去日本度蜜月去哪里好要看楼主想怎么玩了,去东京或者大阪可以到各个商圈购物,还能去东京迪士尼或者大阪环球影城,喜欢美食的话可以去大阪道顿崛美食街;如果想去景色漂亮的地方拍照片的话,可以去富士山;喜欢自然风光或者小清新的地方的话,可以去北海道,洞爷湖、小樽、函馆这些地方都很适合度蜜月;想感受日本传统文化或者古建筑的话,可以去京都、奈良;喜欢海边的话,就去冲绳.......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喜欢去日本旅游?
1.时间成本:相比于欧美澳,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在旅行时间上相对容易控制,从北上广飞到日本主要机场基本都在2-4小时,从上海到福冈只要2小时都不到,比起动辄飞十个个小时、下来还得倒时差无疑要舒服不少。
另外最现实的时间问题是,不同于时间充裕的学生和老人,大多数苦逼上班族的假期有限(知乎上那些一年随便出门几十次还能拿高薪的大佬当我没说),大多数像我这样工作时间不长但又喜欢出游的年轻人,除了几个法定节假日之外,每年能自由利用的也只有好不容易挤出的5天年休假,和头尾两个周末拼成9天的长假出门玩玩(和两个黄金周拼假单位未必同意,而且黄金周的花费和体验谁都懂),9天的时间去远一点的欧美旅行,刨去来回撑死也就玩个5、6天,去日本的话第一天上午出发则可以玩满7、8天,哪边能玩的更爽不言而喻。
2.经济开销: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的旅游消费水平比较高,人均一次怎么也得一两万,正常情况下确实也是这样,除了极端的穷游外,虽然日本的旅游成本比起价廉物美的东南亚明显高了一截,但同时也是可以合理控制成本的。
机票上坐春秋航空,每季度的促销可以抢到最低9块的机票,加上燃油基建行李额来回1000左右就可以搞定;交通上有JR PASS等各种通票,长途巴士也很多;住宿上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一人一晚两三百是完全够的,同时日本的胶囊旅馆和青年旅社非常多,民宿也比酒店便宜,选择空间非常大;吃饭上想省钱的话松屋、吉野家这种连锁快餐店遍地都是,再抠门点就便利店买点热食,种类多味道也不差;门票上比起国内动辄一人上百的景点实在是良心多了,大多都是三五百日元就能进。
总结下来,如果懂得合理规划路线与控制支出的话,不算购物这个无底洞的话日本旅游的人均消费其实没那么夸张,比不上东南亚这么实惠,但肯定比远行欧美省钱不少。
3.旅行满足度:出门旅行无非就是图个乐呵,日本在旅行体验上属于既好玩又耐玩,吃喝上精致而不乏多元,日料、中餐、法餐都有,从三星米其林到街头小吃样样俱全;玩乐上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花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基本一年四季都有东西可看;服务上不用多说,不说是前倨后恭,反正不可能有国内那种收了钱还拽的不行的情况;消费上买买买,各种药妆、生活用品和黑科技用了都说好;安全系数有目共睹,暴力与混乱几乎为零;语言上汉字的优势大大降低了阅读障碍;另外特色主题线路也很多,比如圣地巡礼、铁道旅行、纪念章收集等等,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爱好。
综合下来,在众多出境游的目的地中,日本可能相比国内不是最方便的,相比东南亚不是最便宜的,相比欧美也不是最好玩的,但是从各单项权重总和后的综合性价比而言,日本作为旅行地的优先度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数一数二的。
这就好比考试的时候,我的语数外、政史地成绩在班里都不是最高的,但是我每门课的分数都能考到中上水准而且没有任何偏科,那么在总分上就有拿第一的资格。
日本在旅游的各项性价比上就是这么个情况,时间成本、经济开销、旅游满足度等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没什么短板,综合考虑下来,如果自己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的话,那么从大众化的角度而言日本确实是非常理性的选择,能成为国人的热门出境地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我身边的不少同学朋友这两年都去了日本,而且回来之后纷纷表示以后有机会还会再去,毕竟普通老百姓都是用脚投票的,东西好不好自己心里都有数,好不容易挤出个假期出门旅行一趟,谁都想开开心心地放松几天,没人想成心给自己添堵,去日本总之两个字,不亏。
去日本旅游jcb和visa哪个好知乎
虽然这道题回答了也没有什么市场(因为正如 @小欣所述,中国人很难拥有在日本驾驶的资格),但因为对我来说这个实在是太好答了。
。
所以。
。
也算是对我之前2年多来开车环游日本的一些总结吧。
??其实到2013年底,我的自驾路线就已经基本覆盖了日本全境。
所以这张路线图到那时就没再更新了。
实际上在日本自驾当然不需要像我那样各种一次性跑长途。
以下推荐的路线都可以在一两天时间内完成。
(因为我十分理解上班族的痛。
在日本的朋友们可以参考。
) 因为会超长,所以很多图打算慢慢补。
重申要点【非持有日本驾照或日内瓦公约国国际驾照人士在日本均不可能有开车的机会;日内瓦公约国国际驾照在中国大陆无法取得】 日本在大家的眼中虽然是个公共交通异常发达的国家,但那只限于东京京都大阪等主要城市圈——事实上从国内过来旅游的基本上也就只去这些方便的地方,无车等于残疾的其他地区你都看不到。
而这些需要有车才能去的地方,你自然也就看不到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东京湾的海水永远不会有新泻的海岸漂亮,京都的红叶也永远不会有长野的自然。
这也是我对同在日本常住的朋友们一直以来都主张先考驾照再去尝试旅游的原因——2012年的时候我交了一帮爱旅游的朋友,一个人开车载七个人出去玩,玩完以后到了2014年这7个人已经全部各自有了驾照,每到周末都会有人蹿出去了。
----- 以下按照日本各地区来整理路线: 北海道(最佳时期:6-8月) 整个北海道都是自驾天堂!有条件的话一定要车游北海道,公共交通非常蛋疼。
我曾经为写北海道攻略( http://zhuanlan.zhihu.com/travelacrossjapan/19756293)在公交时间表和衔接上花费了无数脑细胞,实在是太痛苦了。
如果不能驾车,在北海道你将错过很多好地方,但是如果能驾车,除了冬季冰雪锁路,你的旅行将变成绝对的享受。
??12年和基友两个人去北海道时的路线,从东京一路走国道蹭过去的,开了一天一夜。
。
最后从苫小牧坐轮渡回来。
实际上北海道正确的自驾方式应该是飞机过去然后租车,日本人这么做的比较多。
当然当年为了省钱,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过夜,所以现在想想也蛮值得。
北海道路线1:富良野★★★★ 虽然没车也能去,但是有车绝对要比没车方便。
具体区间是北竜町(大片向日葵田)- 旭川(如果想看旭川动物园)-上富良野-中富良野-富良野 从札幌出发的话,速度快的话可以一整天走完;如果在旭川停留,则需要一天半到两天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富良野的薰衣草田里的观光列车,其实坐起来没啥意思,但是如果开车去的话,可以开着汽车追火车,然后停下来拍摄花田中的火车! 此外富良野周边也有很多不是景点的花田,可以完美避开蜂拥而至的游客,拥有蓝天之下正片向日葵: 北海道路线2:钏路湿原-阿寒湖线★★★★ 啥都不说了,上一张钏路湿原的图: 有没有一种《国家地理》的直视感! 这个展望台在湿原深处的一座山包上,没有车不可能到达。
(除非你土豪到能出上万日元打车前往) 阿寒湖(就是《非诚勿扰》里葛优他们住的温泉酒店边上的那个湖)有非常好的温泉,位于钏路湿原北部不远,傍晚可以往那边去过夜。
北海道路线3:摩周湖-屈斜路湖-网走-能取★★★ 摩周湖和屈斜路湖是北海道非常有名的两个湖,都非常有特色;网走是北边海岸小城,能取在网走北郊,是一个海角,电影里舒淇跳海的地方。
北海道路线4:知床半岛★★★★★ 绝对的自然宝库,在路上看见狐狸和鹿不是梦想,甚至能看到黑熊(不过那就比较危险了) 其他路线: 洞爷湖-登别温泉 札幌-小樽 函馆-大沼公园 不值得去的路线: 北上去往稚内 ——比起其他地方风景就不怎么样了,除非纯粹是像我13年7月追求去满日本的东西南北,没有其他任何意义。
。
12年那次旅行的回忆真的非常美好,恐怕这辈子都难有能与之媲美的旅行了。
因为心态问题。
视频总结: 道:北海道——3000公里的公路旅行 ----------- 东北(最佳时期:4-5月雪山未化季节或秋季) 日本的东北也是一块相对广袤的地方,但是相对而言看点就比较稀疏了。
主要路线如下: 1. 青森县白神山地★★★★ 世界遗产,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去,但是路况较差,要做好心理准备。
2. 福岛县猪苗代湖-磐梯山一线★★★★ 景点较为密集的一段,尤其是磐梯山北麓地区,很多不错的看点。
不过这一块也算是很冷门的地方了。
福岛县道70号线是日本道路百选之一,经过高原和火山地区,也可以并入这条路线中。
从福岛市往返的话,一天可以走完。
3. 秋田县田泽湖-乳头温泉★★★ 很短的一个区间,但是湖号温泉也好,适合新干线到秋田然后租车前往,一个周末就够了,绝对的治愈+缓解工作压力。
不适合自驾的地区: 仙台-松岛 公共交通已经够用了,而且因为松岛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很火的地方,节假日基本堵车堵到抑郁症复发。
-------- 关东地区(最佳时期:不一定) 包含首都圈在内的关东地区,其实有非常多的自驾好去处,适合在东京上学上班的同学周末尝试: 1. 轻井泽-群马县草津温泉★★★★ 轻井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度假圣地,在清里、热海、汤沢等度假区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一蹶不振的同时这里简直是越来越火。
这个在高原上的小镇确实...
一只呱娃子的旅行图片日语是什么意思,知乎
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0dd1b75307f431adbc874b3f7b068097/908fa0ec08fa513d99f13e1f366d55fbb3fbd99c.jpg" esrc="http://h.hiphotos.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908fa0ec08fa513d99f13e1f366d55fbb3fbd99c.baidu://h?t=510" rel="nofollow" class="iknow-ueditor-link" target="_blank" title="bilibili av18389136">bilibili  ...
学日语有什么实质的用处?
我们经常说多学一门语言总是好的。
可以拓宽眼界,可以增加找工作的砝码,可以见识到不同国家的风情……那具体学日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同的际遇呢,来听听知乎网友“程序猎人”的经历吧。
我想说,我现在得到的一切,有一大半都是学习日语带给我的。
另一半是学习计算机带来的。
如果没有学习日语,我可能会过着和现在截然不同,但绝对不会比现在幸福的生活。
那或许是我很不喜欢的平庸生活吧。
从小学到大学,我也是跟大多数人一样,没学过日语的,也跟大多数人一样仇日,也一样对学日语的同学投以鄙视的目光。
大学寝室里那小胖子,就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八嘎”。
大学里,跟同学们一样玩电脑、逃课,然后必然地挂科。
整个一吊儿郎当的学生。
你可以说我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所以不认真学习,但我现在不会用这个做借口来给当年的自己翻案。
我那时候就是堕落,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或者说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整天就想着,明天还能跟大家一起组队玩游戏就行。
然而我的游戏也一直玩得很烂很烂,很多人都不愿意跟我一起玩……总之就是,要成绩没成绩,要游戏没游戏,也没有女人缘……那个路人甲乙丙丁里面,最啥啥也不是的那个就是我。
但要说我一无是处,也有点冤枉当年的自己。
我一直在计算机相关学科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由于没人愿意跟我玩游戏,我也就自然把兴趣转移到了写程序上。
所以,对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比起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同学还是有些优势的。
然后,我的狗屎运来了。
学校为了顺应社会潮流,新开设了软件学院,四处搜罗人头,当年的大四学生,只要交了学费,不用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学院学习。
虽然,大家都疯传软件学院跟计算机系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我认为那是我的机会,父母也支持我。
于是我就进了软件学院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那个浑浑噩噩的我根本不知道找工作是个什么东西,如何去找工作,如何工作。
还是躲在学校再学学比较好,更何况这还是我自己喜欢学的东西。
进入软件学院之后,我立刻翻身成了学霸。
因为都是从各个院系吸收过来的散兵,我在里面还算计算机功底不错的了。
至少那时候会Basic和FORTRAN两门编程语言,还跟过C语言的课(只是跟过,根本没学会),在那一群人里,算很了不起的了。
“哇!你居然会两门编程语言,学过三门!”同学们都投来这样羡慕的目光。
在软件学院这段时间,我重新回到了考试不需要作弊,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的状态。
(我自创的几乎不会穿帮的作弊方法也就此失传了……)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找回了自信并对学习的真谛有了朦胧的领悟。
然而,对于人生,还是浑浑噩噩,也不知道找个什么工作,也还是没想这个事儿。
我知道你们在问,这跟学日语有啥关系?别急,日语来了。
就在我开始做软件学院第二学位的毕业设计的时候,我的狗屎运又来了。
父亲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因为日本的老师有个指标,想介绍一个人去日本留学,学习食物学。
刚好和我学计算机之前的那个化工专业有关。
由于我浑浑噩噩,完全没想过自己的未来应该如何,也一直都是父母安排的,所以我就糊里糊涂地坐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那时候,我凭借自己的能力,已经提前半年完成了毕业设计,跟导师商量一下,就等着答辩了。
所以,倒算是无牵无挂地踏上了岛国。
不仅无牵无挂,而且是一穷二白。
临走的时候,花一个星期把假名突击了一下,就这么“啪嗒”一下掉进了鬼子的包围圈。
然后,我开始了人生第一艰苦的学习历程。
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光宗耀祖,只是为了生存。
在《独立日》电影里,美国总统在对外星人发起总攻的时候,发表了一番演讲,其中一句话说:We're fighting for our right to live, toexist.我当时就是那个状态。
而且,由于我比较缺心眼,一本中文的书籍或者其他的可供消遣的东西都没带。
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学校给复印的教材(《みんなの日本语》初级)是当时在我的世界里唯一能看懂的东西。
学习日语这件事情,我在大学的时候试过一次,跟风报了一个日语二外,没学两天就扔一边了。
然而,这一次,学习日语成了我唯一的消遣。
虽然是经人介绍,但是一把我带到地方,安顿好了,那个介绍人就自己忙自己的去了。
导致我当时举目无亲,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
唯一相熟的,就算是上日语课的5位老师了。
(学校的课程安排很有趣,一个日语课5个老师上,周一到周五轮番上阵。
)人在真无聊的时候,是会变着方去折腾唯一可以做的事情的。
我就在那种境况下开始尝试用各种方式学习日语,统计和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
每天跑回家去看日本的幼儿教育节目(电视是从垃圾堆捡回来的),每次多听懂一个词,都自己给自己庆祝一下。
后来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看懂了《忍者乱太郎》的一整集。
那一个礼拜我基本就靠那点事儿活着了。
然而,即便变着方学日语,还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不知道干什么好。
于是我开始写作文。
课程要求一个星期写一篇作文,我天天写,交给老师改。
老师给改了,我就问为什么那样改。
当然这些问答,除了刚学会的一点点日语,就是靠我那点四级刚好及格线的英语。
现在回想起来,估计老师都快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