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真人秀《充电旅行

浙江卫视中国首档机器人格斗科技真人秀《铁甲雄心》已经播出三期,来自中外的48支队伍经过初赛的对决留下了一半,他们还将通过后续的半决赛、总决赛和表演赛,争夺“铁甲雄心杯”

浙江卫视中国首档机器人格斗科技真人秀《铁甲雄心》已经播出三期,来自中外的48支队伍经过初赛的对决留下了一半,他们还将通过后续的半决赛、总决赛和表演赛,争夺“铁甲雄心杯”和百万赛事奖金。

节目由李连杰担任发起人及全球推广大使,黄健翔、吴大维担任解说,罗希、周玲安主持。在观众对韩式游戏类、旅行类真人秀审美疲劳的当下,格斗竞技属性的《铁甲雄心》这时候出现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带给我们全新的观感。但从题材、体量上来看完全可以放在周末的这档节目,却被放在了周一晚上,播到第三期还没有冠名,也几乎没有声量。

说到机器人格斗比赛,最经典的当属英国的《机器人大擂台(Robot Wars)》和美国的《博茨大战(Battle Bots)》。《机器人大擂台》自1998年首播以来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节目鼎盛时期连续六年获得英国的收视冠军,并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播出,我国也在2000年左右引进播出了译制版本。

但历经7季之后,由于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其他类型节目的兴起,节目一度停播,后于2016年4月再次回归,17年播出了第九季。《博茨大战》也有着类似的命运,在1999年至2002年间举办了五届,直至2015年由美国广播公司重新制作再次播出。

随着欧美机器人格斗比赛的短暂回暖,18年国内也有几档机器人格斗真人秀将陆续播出。除了浙江卫视的《铁甲雄心》,还有爱奇艺的《机器人争霸》和优酷的《这就是铁甲》,再一次同题材同档对打。那么就先来看一看已经播出的《铁甲雄心》,是否还原了机器人格斗的精髓。

战斗舱具备科技感,机器人格斗实力稍显不足

《铁甲雄心》的赛制基本上跟《博茨大战》相同,参赛的机器人均为110公斤级。中国知名格斗裁判赵自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家良,两届《机器人大擂台》冠军、 “利箭”制造者伊恩·路易斯担任裁判。每组比赛时间3分钟,一方机器人因严重损坏停止运动10秒即为出局;若双方持续战斗至比赛结束,则由裁判从进攻性、技巧、破坏力等维度评判。

核心场地“战斗舱”是一个长宽十五米、高七米的封闭空间。为了抵抗机器人对战时的冲击力和破坏力,舱体使用了一百吨高强度的钢材,玻璃幕墙和顶棚使用二十五毫米的防弹玻璃建造,能够抵抗九毫米手枪连续的近距离射击。

除了要跟对手格斗之外,战斗舱里还布满了陷阱,左右两侧60公斤的大锤,墙边15公斤的钢铸铆钉刺,高速狼牙棒,以及弹射、穿刺、火焰等机关都会对比赛造成影响。战斗舱外侧是操控机器人的选手,观战的裁判、解说和观众。这个极具金属质感和科技感的透明战斗舱为赛事的视觉呈现提供了保障,也能够看出制作的成本和难度。

战斗舱达到了国际水准,但是参赛的机器人格斗能力却参差不齐。三期下来,只有俄罗斯的韦伯智能战队的黄貂鱼、美国机械终结战队的极速代码,以及澳大利亚缠绕者战队的大白鲨、美国飞毂猎团战队的旋转博士,两组的机器人对决达到了“格斗”的水准。

由于缺少了《机器人大擂台》里强大的主场机器人,让比赛的悬念感和观赏性大大降低。机器人格斗比赛最核心的看点比赛过程中呈现的暴力美学,通过各种极具破坏性的武器给对手造成伤害,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除了场地、拍摄的加分之外,机器人本身的格斗实力更为关键。

而参赛的中国战队不管是机器人的制造,还是现场的操控,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分机器人借鉴国外经典作品过于明显,有的选手还会犯下上场前没有给机器人充电,导致武器无法转动的失误。参赛选手之间的实力差距需要承认,也相信国内的机器人爱好者们一定会达到新的高度。

欧美赛事真人秀的本土化操作

每期节目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长,前三期每期7至9支战队比拼,能够撑满3分钟的队伍没有多少,导致机器人格斗的时间占据不足一半的时间。赛况激烈的队伍可以进行慢动作回放,不到一分钟就出局的机器人就真的很遗憾了。

在这种情况下,后期还将比赛的部分进行剪辑,让比赛的进展变成略显诡异的人为操纵。即便两台机器人没有激烈的碰撞打斗,也应该给它们完整的比赛过程。而精彩的对决更应该保持其观赏的延续性,在中途回放慢动作只会打断观众的情绪。

除了必要的每支战队成员、机器人的介绍之外,为了填补剩下的时长,只好让两位不太专业的解说从战斗舱到演播室来回地跑,让两位女主持重复没有意义又尴尬的开场白。

初赛的分组没有进行交代,从最终的呈现来看,基本上都是在为后续的叙事服务。中国战队戏剧冲突表达都很明显。年仅12岁的学生,制造钢铁侠的农民,还有平均年龄七十岁的退休工人,他们背后的故事,对机器人的热爱,想要圆梦的情结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伸。这些标签鲜明的选手也给人留下了印象,但不合时宜的煽情也会让不少观众反感。

机器人格斗也是一个小众题材,《机器人大擂台》备受青少年及成年男性观众的喜爱。《铁甲雄心》会吸引军事、科技、体育爱好者,但对于国内综艺主要的年轻女性用户来说,就不太符合其收视习惯了。

于是加重真人秀部分的叙事,用情感来弥补赛事的不足,可能是节目组试图扩大受众群的尝试,这是国内综艺惯有的手法,也是很多欧美真人秀被引进之后会面临的问题。

将近二十年后,国内有了这样一档机器人格斗真人秀。不仅有中国选手参加,还有国外获得多次大奖的战队一起较量,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种进步。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滚筒式、液压穿刺式、弹射式等形式的格斗机器人,也看到了子母机、双子机、多子机的组合方式。

《铁甲雄心》是国内机器人格斗真人秀的一个开始,相信《机器人争霸》和《这就是铁甲》应该会有更好的呈现。也希望借助这类节目的播出,能够让更多人关注到机器人,关注到科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