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喜马拉雅酒店

怎么用喜马拉雅赚钱?1.内容付费。需要有足够优秀的内容,可以做收费的一些项目,比如说付费课程什么的2.广告收入。
喜马拉雅收费过高吗?https://shimo.im/docs/LEjjFeei2jkbf1La/

怎么用喜马拉雅赚钱?

1.内容付费。需要有足够优秀的内容,可以做收费的一些项目,比如说付费课程什么的

2.广告收入。


喜马拉雅收费过高吗?

https://shimo.im/docs/LEjjFeei2jkbf1La/ 点击链接查看「喜马拉雅FM」,或复制链接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这里面有喜马拉雅的大部分课程,而且很便宜。

喜马拉雅播音怎么赚钱?

1、弄个专辑,开通广告收益,如果播放量高,也是能有点收入的。

2、有声平台可以录制有声小说,有偿的。

喜马拉雅听书怎么样?

喜马拉雅听书是用了一些听书软件,唯一保留到现在的一个听书软件,它还是很好用的。

1.首先喜马拉雅fm同时支持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车载终端、台式电脑、笔记本等各类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可以让你在多个终端使用,方便快捷。

2.节目分类很多,同时,也有很多原创节目,也拥有很多优质的主播。

1)有声小说:武动乾坤、吞噬星空、遮天、甄嬛传、凡人修仙传、穿越小说、校园小说…

2)新闻谈话:飞鱼秀、锵锵三人行、zao间新闻、海峡新干线、军情解码、直播港澳台、东方夜新闻、可凡倾听…

3)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康熙来了、天天向上、今晚80后、我爱记歌词、壹周立波秀、本山快乐营…

4)相声评书小品:郭德纲2012最新相声、单田芳评书、三国演义、赵本山小品、侯宝林相全集…

5)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快乐女声、美国Billboard单曲榜、英国UK单曲榜…

6)教育培训:经济学人、疯狂英语900句、新概念英语全集、余世维讲座、翟鸿燊讲座…

7)财经证券:波士堂、财经郎眼、财富人生、头脑风暴、新财富非常道…

8)儿童故事:哈利波特、童话大王、灰姑娘、睡美人、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

9)笑话大全:冷笑话、幽默笑话、爆笑笑话、笑话故事、经典笑话…

10)健康养生:养生堂、食全食美、健康北京、百科全说、中医养生、职场健康、运动保健…

11)个性电台:萤火虫电台、花开电台、喜马拉雅好声音、声优女王山新、自撰自播的神秘…


3.同时,喜马拉雅听书也会根据你平时所听的节目,在后台整理数据,给你推荐你可能会喜欢的节目。

喜马拉雅山上有没有蚊子?

哈哈,蚊子出现的地方必须具备它的生存和繁殖条件。

喜马拉雅山上有吗?

除非是被登山爱好者无意把它关到了包裹中,带到了山上,它一定是蚊子中的幸运儿,只可惜,回来也是僵尸一具。是一段用生命做代价的旅游,我想也不是蚊子情愿的。

最最基本的条件都没有,当然就不可能存在。

喜马拉雅里的哪个节目最好?

明朝那些事,我就是因为这本书才接触这个喜马拉雅的

听喜马拉雅你获得了什么?

听郭德纲,京剧,百家讲坛,听歌

蜻蜓FM和喜马拉雅哪个好?

个人更喜欢喜马拉雅多点
分类很多也很全,什么样的风格都有,比如咨询、娱乐、人文、科技、戏曲、儿童、音乐等等,不论是内容上还是风格上,都有种大平台的感觉。
比较喜欢田艺苗的古典音乐很难吗、高晓松的晓松奇谈、推荐给你~

蜻蜓FM听的不算多,内容方面没有喜马拉雅那么全,不算很丰富,让我选的话还是喜马拉雅啦~

喜马拉雅和蜻蜓哪个内容更丰富?

个人觉得喜马拉雅更丰富一点吧。蜻蜓FM更偏向有声读物吧。

你觉得喜马拉雅FM怎么样?

发展速度非常快,融资也比较厉害。

NM知本产融服务区 对这个公司有专门的分析:

小声音,大市场。

刚发生的一件事儿,又将喜马拉雅这家做移动电台的公司,推上风口浪尖。

近日,网上出现大量消息,传闻喜马拉雅完成了新一轮4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腾讯、高盛、泛大西洋资本参与,投前估值200亿,投后估值240亿。

这则消息还称,喜马拉雅已经启动港股上市准备工作,将于2019年下半年正式登陆港交所。

消息传得有模有样,NM知本产融服务区注意到,7月份的时候,一样的消息也曾经在网上流传,相当于又被拿出来炒剩饭,顺带刷屏。

而且在5月份的时候,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在一次演讲时透露,喜马拉雅FM今年估值已经达到200亿元,明年希望能够在A股上市。

这个证大集团是喜马拉雅早期投资人,2011年时就给了钱,2016年又补充了一轮,目前持有喜马拉雅10.36%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喜马拉雅做的事儿,本质上来讲,就是把传统的收音机搬到网上。

比收音机更有优势的是,在喜马拉雅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开通自己的电台,在移动端完成声音的录制、剪辑、配乐、发布等操作,然后发表自己的音频,圈粉。

就跟抖音、微博、公众号等玩法差不多,只不过,在喜马拉雅上,发表的是音频,不是图片、视频与文字。

另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收听不同板块不同栏目下的电台内容。

就是这种看起来简单的模式,喜马拉雅用几年时间圈了4.7亿手机用户,其中还拥有超过3500万的海外用户,估值已经超过200亿人民币。

而且它还不光做音频,在完成影响力塑造与粉丝沉淀后,顺势杀入了智能硬件领域,用户据说也已超过3000万。

壹|

要想看清楚喜马拉雅的经营逻辑,自然离不开它的创办人余建军。

这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曾经十多次开公司,涉及多个领域,基本上都没有大成,直到盯上音频行业,重新all in喜马拉雅,才算赢得了一席地位。

早年的时候,余建军曾做过一个名叫“那里世界”的项目,基于街景技术制作一个虚拟社区,用户可以在里面交流、换装、送礼物。但投资没跟上,盈利困难,很快失败。

据媒体报道,2012年的时候,余建军为了寻找出路,尝试多个方向,结果80多人的团队,走得只剩下不到10人。就在绝望之际,移动视频闯入视野,并在当年8月份成立“喜马拉雅FM”。

他一头扎进音频行业,潜心调研,分析各类人群的喜好,将有声小说、音乐、培训讲座等19种类别的内容都放到平台上。

喜马拉雅FM局限于网站的时候,虽然还没有火,但积累了一定的用户量。

几个月后,大概是2013年3月,“喜马拉雅FM”手机客户端上线,抓住了智能手机普及与移动电台的风口。

刚开始的时候,徐建军身上的钱也不多,怎么低成本引爆成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尝试拉一些电台DJ与网络主播进来,毕竟这些主播本身就有一些粉丝。

他找了很多人,比如找来一位做了10多年却一直不愠不火的电台DJ,名叫谢涛,讲解中国历史,余建军介绍的时候说,“一会扮皇帝,一会扮大臣,一会又扮谋士。”谢涛的粉丝3个月就超过了50万。

他还找了很多领域的主播,比如汽车栏目主播,销售经验丰富的4S店销售,每期讲解一辆车,很受欢迎。

逐渐积累下,喜马拉雅FM的主播数量突破1万,用户数量更是滚雪球似地增长,上线半年就完成了1000万用户的目标,一年后,用户更是突破5000万大关。

伴随用户增长的同时,余建军融资之路变得顺利,仅仅是2014年里,就完成了两轮高额融资,当年5月份,A轮风投1150万美元到位,SIG(海纳亚洲)、KPCB(凯鹏华盈)、Sierra Ventures等联合入股。

同一年末的时候,B轮5000万美元到手,同时,用户量已突破1个亿。

用户增长快速,但规模化盈利的难度却丝毫没有变小,喜马拉雅一直是亏损运营。

管理层力图开辟多个收入来源,后来形成了流量广告、社群与硬件三个创收渠道。

其中的智能硬件有几种,比如:

随车听,一个车载的声音盒子,车子点火就能播放。

听书宝,一款蓝牙音箱,其实就是听书,内容来源于喜马拉雅FM上的那些频道。

还有一种舒克智能儿童故事机,与童话大王郑渊洁合作。

2016年后又成功打开了内容付费的局面。

据高管透露,内容付费收入超过了流量广告、社群、硬件三块的总和。但具体的营收规模,并没有公开。

一路走来,感觉还是比较艰辛的。

更悬的是,2015年时,喜马拉雅FM遭遇一次严重危机,APP因为涉嫌刷榜被苹果下架。

投诉无果之后,据说余建军找到苹果CEO蒂姆·库克的邮箱,给他发了一封邮件,力证自己的清白,事情才最终得以解决。

大概从2014年开始,整个音频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荔枝FM、蜻蜓FM、考拉FM等,都不是省油的灯。

余建军连续搞了一些大手笔的行动,试图坐稳行业头把交椅。

比如网上流传了一组非常有影响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喜马拉雅fm音频总量已超过1500万条,单日累计播放次数超过5000万次。在移动音频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达73%。

而且喜马拉雅不断释放出用户量增长情况的数据,据NM知本产融服务区查询,从2015年1月份开始,网上至少能了解到该平台这后3年多时间的详细用户情况,比如2015年1月,用户量1.2亿,同年9月,用户量增长到2亿。

而且有不少第三方调研机构提供了背书,据艾媒咨询在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1月份,中国在线音频渗透率(App活跃用户数/全网用户规模)显示,喜马拉雅FM的渗透率为5.12%排名第一,其后是蜻蜓FM和荔枝,渗透率分别为2.29%和2.18%。

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采用这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先入为主式宣传,提前抢位,无疑会影响人们对音频平台的选择。

在庞大的用户群里,主播与知名IP是喜马拉雅费了不少力量拉来的。这种主动邀约的做法,在早期圈粉阶段还是挺有作用的。

几年间,喜马拉雅聚集了400多万主播入驻,并从中选出了8万认证主播,开设了一个喜马拉雅大学进行培养。

另一方面,喜马拉雅选择了微博曾经走过的路线,力邀人气IP入驻,比如马东、吴晓波、葛剑雄、龚琳娜等,后来成为内容变现的主力军。郭德纲、罗辑思维等音频内容,还签了独家。

为了维持在内容上的优势,喜马拉雅FM在版权上重金投入,同样是2015年,与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签署了版权合作协议,拿到大量版权作品的有声改编权。之后又陆续与多家图书公司签订独家内容合作协议。

整个格局形成,UGC负责吸引大众用户,实现内容广度,贡献流量与曝光。PGC作为专业生产,维持内容深度,树立品牌、圈粉、实现变现。

在用户体验方面,喜马拉雅做足功课,比如启动“猜你喜欢”等个性化推送服务,用户粘性大幅提升,据说活跃用户的日均收听时长达到103分钟。

在抢占用户时间方面,这无疑是一个让竞争对手羡慕的数据。

NM知本产融服务区分析认为,喜马拉雅FM可观的用户量增长,背后的关键推动力除了有效营销外,功不可没的应该是强大的内容量,以及知名人物的明星效应。

2016年时,知识付费斜刺里杀出,一时成为热点。

余建军抓住风口,推出付费产品:马东奇葩说团队的《好好说话》,每天6-8分钟音频,全年定价198元。

据公开报道,《好好说话》上线24小时就卖出2.5万套,10天后销售额超过1000万。 随后,吴晓波、乐嘉、陈志武等,陆续在喜马拉雅FM做付费音频。

截至2016年底,平台上已经汇集了2000位知识网红和超过10000节付费课程,付费营收占总营收的50%。 另一个大手笔时,当年办了第一届123知识狂欢节,销售总额5000多万。

随后2017年12月份,喜马拉雅办了第二届123知识狂欢节,官方公布的战报显示,为期3天的知识狂欢节内容消费总额达到1.96亿元,是去年首届123知识狂欢节消费总额的近4倍。

从榜单来看,教育培训、人文历史、儿童、女性情感的课程销售额增速引人瞩目。

其中,《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销售额超过千万,位列榜首。排在第二是新东方前教研组长刘东欣的《不一样的新概念2+3合集》,蒙曼、陈志武、肖星等多位高校名师的课程均刷新了销售纪录。

NM知本产融服务区发现,抓知识付费风口的公司很多,比如小鹅通、知乎、分答、千聊、得到等,但能够把势造得如此足够的,也就喜马拉雅。势能足,则有机会抢到第一的位置,能抢第一,对估值的推动作用自然明显。

单看喜马拉雅FM的融资额度,几个亿人民币,这个资金额度,放到独角兽公司里,根本算不了什么。

即使到2016年时,喜马拉雅完成了C轮融资,也不过6000万元。

当时,城市传媒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与前海兴旺签订有限合伙协议,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6000万元,通过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完成本轮融资后,公司出资比例约占喜马拉雅1.45%的股权。

作为音频行业的头部公司,喜马拉雅才拿到这个数量级的投资,无疑显得有些沉闷。毕竟它的直接竞争对手蜻蜓FM,可能占的市场份额要少一些,但最近一笔融资将近10亿。

2013年创新工场投资,之后,成为资本、中金公司再投。2015年吸引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浙报传媒、东方证券、优酷土豆、江苏广电等。 接着是2017年,声称完成将近10亿元融资。

另一家荔枝FM,年初时声称D轮融资到位,5000万美元。但前面曾经拿到小米、顺为资本、经纬创投、晨兴资本等机构的投资,其中的C轮就有2000万美元。

比较起来,喜马拉雅FM的融资数额是比较靠后的。但是,与融资规模对比,喜马拉雅FM公开的用户量却最为耀眼。

除了上面提到的数据之外,还有几个亮点,比如今年7月份时,其副总裁周晓晗对外表示,喜马拉雅FM累计用户约4.7亿,付费用户超过3500万。

同月,喜马拉雅FM公开了一份成绩单,从里面能看出这家公司的估值有它牢固的基石。

1. 今年的423听书节,创意相当不错,而且让大伙儿领教了听书市场的想像力,出人意料的是,销售人气榜上,音频课程《中国通史大师课》位列第二。

2. 仅仅2018年上半年,用户累积收听总时长超过30.8亿小时,平均每名用户收听18本有声书,13%的用户每天收听时长超过226分钟。

3. 在有声书中,花费最高的用户投入的开支超过1.34万元,77.5%的用户愿意花钱,其中63.6%的用户接受10元以上的付费。

如果按照这个公开数据去核算,喜马拉雅FM的生意确实具备相当大的想像空间。

NM知本产融服务区,产融经典案例、经营韬略、新鲜商业模式,挖掘趋势大潮里的财富机会! 赋能在路上的企业家、创业者与中高层管理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