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版滤镜
用什么滤镜?snapseed,HDR>>>斑粒胶片,就可以了摄影师常用什么滤镜?滤镜产品众多,我只能粗略聊聊。好的,让我们直奔主题吧。UV镜和保护镜UV镜即紫外线滤镜,作用是阻挡紫外线,说起来和
用什么滤镜?
snapseed,H
DR>>>斑粒胶片,就可以了摄影师常用什么滤镜?
滤镜产品众多,我只能粗略聊聊。好的,让我们直奔主题吧。
UV镜和保护镜
UV镜即紫外线滤镜,作用是阻挡紫外线,说起来和我们涂抹的防晒霜功能差不多。由于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对紫外线并不敏感,所以今天我们使用UV镜主要是为了保护镜头,免于水渍、油污、风沙或者意外磕碰。
那么保护镜又是什么呢?UV镜能够过滤紫外线是因为它的玻璃成分中含有铅,而保护镜则是使用无铅玻璃制成的。理论上,保护镜比UV镜对色彩、亮度的影响更小,但实际上这点影响是感受不出来的——ET偏爱保护镜,其实也只是追求心理感受。
UV镜和保护镜的品牌有上百种,同规格的售价也有上百倍的差别——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阿里巴巴(不是淘宝)上搜一下,俗称“白片”的无牌、“低”仿UV镜只要几块钱一片。劣质UV镜虽然也能起到保护作用,但可能会对画质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分辨率,容易出现眩光),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对焦精度。
ET能接受的UV镜/保护镜,77mm规格通常在300元以上。如果你的镜头不到2000元,其实裸奔也无所谓。产品方面,B+W知名度最高,但假货也最多。个人青睐肯高产品。以77mm规格为例,低端Air UV约160元、中档Realpro约320元,高档Zeta Quint约700元。
▲REALPRO是Pro1D的升级版,具备ASC防污镀膜
CPL镜
CPL全称CIR-PL,即圆形偏光(振)镜。它的作用是消除玻璃等非金属表面的反射光,让水面变得更清澈。伴随技术发展和后期处理的普及,很多原本需要使用滤镜才能完成的拍摄,现在都有了替代方案,但CPL消除反射光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当然,使用CPL拍摄风景也能让天空变得更蓝。但如果你只是想让天空更蓝,更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后期软件里调节蓝色的饱和度和亮度。
CPL是一个双层滤镜,使用时需要旋转前端以调节消除反光的效果。这里不用记什么方向口诀,直接通过取景器或者液晶屏观看就可以了。需要说明的是,CPL会降低约1挡快门速度,因此不适合当成UV镜、保护镜一样长期挂在镜头前面。同时,为了避免暗角和降低画质,建议直接在镜头上安装CPL,而不是在UV镜上叠加CPL。
产品方面,如果您对暗角问题特别在意,可以考虑高坚纯极薄CPL,77mm规格约1100元,真的是非常非常薄。一般用户推荐肯高Pro1D超薄CPL,77mm规格约550元。
▲高坚纯极薄CPL标称厚度仅3mm,大多数产品则在5.5mm以上。
ND镜
ND镜即中灰镜(也称作减光镜),目的是降低通光量,放慢快门速度。我们通常会在两个情况下使用中灰镜:户外晴朗光线,使用大光圈进行拍摄;有云、水、行人的风景拍摄,通过延长曝光时间获得超越人眼所见的效果。
描述ND镜的减光能力,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即:
ND 0.3 = ND2 = 降低1挡快门
ND 0.6 = ND4 =降低2挡快门
ND 0.9 = ND8 = 降低3挡快门
ND 3.0 = ND1000 = 降低10挡快门
一般来说,防止大光圈拍摄时快门速度爆表,用ND8就可以了。想要在日出日落时获得水面如雾如纱的效果,则要考虑ND500或者ND1000。ND滤镜可以买圆的,也可以买方的。其实,只要镜头不是前组突出的(比如佳能11-24、适马12-24、尼康14-24、腾龙15-30),ET都建议尽量选择圆形ND。方形滤镜系统真的很烧钱,镜片贵,镜架也贵。
品牌方面,圆形滤镜可以看看肯高、百诺、海大;方形滤镜则是海泰(Hitech)和Lee,Lee的Big Stopper口碑非常好,除了贵没什么缺点了。
*方形滤镜有树脂、玻璃两种材质。树脂滤镜价格相对便宜,特点是耐摔不耐划,可能降低分辨率,不容易出现眩光;玻璃滤镜价格相对较高,特点是耐划不耐摔,对分辨率影响小,但是容易出现眩光。总之,两种材质各有优劣,没办法做到两全其美。
补充一句,ET个人不看好可变ND镜(NDX)。这种滤镜虽然可以灵活调整减光等级,但有偏色、X型光、价格贵等先天不足,总体来说弊大于利。
▲HOYA有一个滤镜套装,包括UV、CPL和ND8,77mm规格约470元,适合初学者体验CPL、ND效果——价格在那里,别对产品要求太高,另外那个CPL不是很推荐用在超广角镜头上。
GND镜
ND镜是全画面无差别降低通光量,整片滤镜都是黑灰色的;而GND(中灰渐变)镜则是区域性的降低通光量,镜片一部分是黑灰的,一部分是透明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画面亮暗,相当于是硬件HDR。
不同拍摄场景对应不同的GND镜:软边GND适合建筑、山脉等不规则边界场景,硬边GND适合海平面等规则边界场景,反向GND则适合日出日落场景。
GND和ND的减光等级描述方法是一样的,这里不再赘述。尺寸方面,100mm滤镜适用于绝大多数前组不突出的镜头;150mm滤镜可以满足尼康14-24、腾龙15-30和佳能17移轴;至于佳能11-24,目前150mm滤镜只能支持到12.5mm左右,想要充分发挥11mm端的视觉冲击力,估计要用到170mm滤镜——滤镜、支架的价格会显著提升。
刚才说ND镜可以买圆的,也可以买方的,而GND滤镜则必须买方的——市面上也有圆形GND滤镜,由于不能调节明暗过渡的分界线,对构图的局限性非常大。选择GND滤镜,意味着你一定要添置插片滤镜支架,要考虑转换器和滤镜包——嗯,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大坑,需要用很多Money来填满。
▲百诺FH150插片滤镜架和超薄CPL的组合不错,并且有对应几款灯泡头的接环。不过百诺自己的插片滤镜并不算特别优秀,在意品质的朋友可以考虑LEE、海泰“炎龙”系列。
色彩滤镜
数码相机可以灵活调节白平衡,后期处理中校正颜色也非常简单,所以大部分色彩滤镜都被淘汰了——红镜除外,如果你开始了解潜水摄影,一定会用到红镜。
附加镜
目前,市售镜头附加镜主要有鱼眼、广角、远摄和微距几种,分别对应鱼眼效果,或者增强镜头在广角、长焦、近摄方面的能力。
鱼眼、广角、远摄附加镜,如果没有原厂对应产品就不要买了,第三方产品就好像给手机配外置镜头一样。可以玩玩,但是不要苛求画质好坏。像富士为X100系列设计的两款附加镜,索尼为SEL16F28、SEL28F20设计的广角、鱼眼附加镜,因为与镜头本身的光学特性更切合,所以画质方面更有保证。
对了,增距镜和远摄附加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增距镜安装在镜头和机身之间,有1.4x、2.0x两种,需要对应具体型号镜头;而远摄附加镜则安装在镜头前端,就像安装UV镜、CPL镜一样。
近摄镜到是一种很实用的附加镜。用在长焦镜头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真正的微距镜头;用在真正的微距镜头上,则可以进一步提升放大特写能力。青岛乐拓光电出品的XPRO系列近摄镜是价廉物美的选择,在微距摄影爱好者圈子里有很好的口碑。
▲索尼为SEL28F20推出的广角、鱼眼附加镜,让1只镜头具备3种玩法
“和相机、镜头、三脚架等产品相比,滤镜的技术含量是比较低的,所以市面上才会有那么多品牌,只是在同等价位下,还是会优先考虑B+W、肯高、HOYA、高坚、海泰、百诺这些大品牌、传统品牌。
摄影一定需要滤镜吗?
在摄影中,特别是风光摄影中。我们要对滤镜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不能“唯滤镜论”,也不能“去滤镜论”。合理使用,摆好滤镜和后期处理之间的关系。
CPL偏振镜重要,是目前最不容易被后期替代的。它可以强化天空和云层,处理摄影中倒影、彩虹的关系。
GND中灰渐变滤镜,可以起到平衡天地之间光比的作用。
但我们可以通过后期包围曝光的功能来实现这个功能。特别是现在RAW格式的包围曝光,功能强大,画质完美,让你画面自己高光和暗部细节的能力,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应用更加灵活,不用顾及到天地之间的突兀物体,可以更好的处理画面中的局部高光和阴影。
ND滤镜可以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实现长时间的曝光和慢门。
这个功能,我们可以使用前期换一个机位多张拍摄,后期堆栈的方式来模拟慢门。
这张图拍呢,我拍摄于冰岛首都,是不是慢门的效果?雷克雅未克的HAPA音乐厅。
单张的拍摄时这样:ISO200,F9光圈,1/6秒一张。我拍摄了200张左右。
选取了拍摄的80张照片,作为堆栈的素材来模拟慢门的效果。用堆栈来模拟慢门的要点是间隔要短,拍摄的数量要多。否则雾化的效果不自然。
使用滤镜,来解决前期拍好的问题;后期处理,来提升作品的更好层次,是锦上添花。能在前期解决的,不留给后期。我在摄影总使用滤镜,也会进行后期处理,二者结合好才是王道。
镜头一定要装滤镜吗?
滤镜不是万能的。但会让你的摄影更加简单。冰岛东南部的冰河湖入海口,有一片沙滩,被大家称之为“钻石沙滩”。“钻石”从何而来? 其实就是冰川融化的冰块,在这里被海浪冲上了黑沙滩,在晨光的照耀下,宛若钻石,因此得名。
这里是冰岛著名的拍摄场景,但并不代表随便一拍都是好作品。给大家看一个案例说明。这里面对东,是拍摄日出的好地方。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可以拍出这样的照片:
大家可以看到,天边有一点泛红了。随着太阳的升起,天边越来越亮了,这个时候,你拍出的照片就变成这样了:
大家注意我画红色边框的位置,这里已经惨白一片了。这个是PS ACR中的高光溢出提示。
能否在PS的ACR中进行修复调整了。我把高光和白色部分都拉到最低。
看看现在的样子吧,虽然高光不再溢出了,可是天空的细节太不好看了。这样的片子,是绝对不能“惊爆”朋友圈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主要的就是天和海之间的光比太大了,虽然相机的宽容度已经非常强大了,但仍然不足以记录画面中所有细节。
用包围曝光是否可以解决大光比的问题?当然可以。但冰块是随着海水的冲击而漂动的。这样就不能在PS的ACR中直接HDR处理。这个时候需要后期进行不同曝光的多张图片进行“图层-蒙版”的操作。
有没有简单使用的办法,直接拍出曝光均衡的作品?当然,针对海边日出这种情况,一片反向GND滤镜,直接搞定大光比。
刚才的例图,最大问题是天边太亮。而反向GND滤镜中间位置,是最暗的部分,我也用红框来标记了,用它来遮挡画面高光部分,从而实现均衡曝光。
来看看直接用滤镜拍出来的效果吧,怎么样?画面的曝光是不是一下好了很多?前景不死黑,天空有细节,有颜色。
前期拍的好,后期就简单多了,主要调整一下色温,局部曝光和局部颜色,轻轻松松一分钟出大片。来看看最终的效果吧:
滤镜,是风光摄影的神器。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是出好作品的保障。外出摄影,滤镜系统是我摄影包中的必备,让我的摄影和后期更简单。
再来分享几张本次冰岛飞侠摄影团其他几位同学的作品吧。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飞侠的头条号。
什么相机滤镜好看?
飞侠用一个在冰岛拍摄的视频案例,来和大家说说风光摄影中最实用的三种滤镜使用方法。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4b7000a41d1f1e1a117", "vname": "", "vid": "bba49de12a5a4a848ae71efdb0355204",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44b7000a41d1f1e1a117",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4b7000a41d1f1e1a117",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16623163},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38723647},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1132521}}, "md5": "f27120ba8a39f2625459822b33851429", "duration": 361.68, "file_sign": "f27120ba8a39f2625459822b33851429", "thumb_uri": "44b7000a41d1f1e1a117", "vu": "bba49de12a5a4a848ae71efdb0355204"} --}
单反相机必须要配UV滤镜嘛?
也有人不喜欢用UV滤镜的,但是,不喜欢用镜头盖的人更多,比如说,虽然我很不喜欢UV滤镜,但是我还是要用这个的,只是,我确实是一个非常不喜欢用镜头盖的人。
以上这个意思,就是如果你的镜头很便宜,2000块钱以内,其实也可以不配UV镜片的了,当然,那你总还是需要一个镜头盖的了,至于你究竟是喜欢UV镜片还是喜欢镜头盖,这个因人而异,我更不喜欢镜头盖,因为影响抓拍
对我来说,UV滤镜就是我的镜头盖,有了UV滤镜,我基本上很少用镜头盖了,真的。大不了,过几年,换个UV滤镜就是了。
关于UV滤镜,我有如下看法和建议:
一、在某宝购买机身和镜头的时候,要只买裸机裸镜
也就是说,不要在某宝上的同一个店里面购买镜头和滤镜。
千真万确,最好最好不要这么干。
我建议在某宝的某个店单独购买镜头,然后再到别的店购买滤镜、存储卡、三脚架这些东西。
二、滤镜和存储卡,只建议在某东自营、某林自营、某宝官方旗舰店购买
嗯,不建议随便找个某宝店购买,千万不要,不要因为价格稍微便宜,就放弃了,就动摇了。
说起来,前几天我在苏州,也差一点动摇了,因为我每到一个园子,门口都有卖10块钱门票的,其实门票没有这么便宜。后来我在悟空问答问了,这种十块钱门票究竟怎么回事呀?哈哈,果然都是套路,都是骗子。
好吧,贪便宜,这个是正常的心理。
总之,某宝上面,如果你要购买存储卡和滤镜,我真的只推荐官方旗舰店,嗯,其他一律不推荐,这些其他渠道,往往几乎都和苏州园林门口卖10块钱门票的大同小异了。
三、在拍摄逆光或者夜景的时候,再好的UV镜片,也一样有多余的眩光甚至重影
这个时候,你可以临时拆卸UV滤镜,等拍摄完毕,再安装上去就可以了。
对于风光摄影来说,这样做虽然有点麻烦,但是往往确实是必须的。
四、看你是不是喜欢抓拍了
如果你不喜欢抓拍,我觉得,还是镜头盖更实用。
如果你喜欢抓拍,那么,我觉得还是UV滤镜更实在。
怎么选购单反滤镜?
对于单反和微单来说,选购滤镜都是一个问题,我谈谈我的一些观点,有些观点可能会得罪一些风光摄影大师,有些观点可能会得罪一些厂商或者经销商,还请理解:
对于UV镜来说,门当户对很重要。专业摄影镜头,还是要买贵的UV镜
一、在某宝购买照相机或者镜头的时候,千万不要购买“套餐”,一定要买裸机裸镜
是的,某宝上眼花缭乱的套餐,看似非常吸引人,其实,送的全都是一些没啥用的东西,或者说,送的都是不太好的东西,甚至假冒伪劣的东西。
因此,在某宝购物,千万不要购买套餐。
二、对于经典品牌的滤镜来说,只建议在某东或者某林的自营购买
不建议在其他任何渠道购买。
那么,何谓经典品牌呢?hoya,肯高,马露美,b+w,蔡司,这些都是经典品牌。
经典品牌的假冒伪劣产品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实体店,以及某宝,基本上都是假冒伪劣。
三、对于UV镜来说,这个要和你的镜头的档次匹配
如果你只是一个不到3000块钱的镜头,你买个nisi或者肯高的廉价产品就可以呢。
但是,如果你是神马大三元啊,超过5000块钱的,那么,你的滤镜,价格不能低于250块钱。当然,随便都是超过300百块钱的了。
偏振镜,一般来说,只有少部分风光摄影发烧友才需
至于说ND滤镜,这个基本上就更是不推荐轻易购买了,除非你真的是需要这个
以上这种一整套的ND中灰渐变镜,真心是毫无必要的了,即便是骨灰级的也不推荐购买这种一整套了,新手小白、初学者更是坚决不要被忽悠购买啊!
四、CPL滤镜,不能够使得蓝天更蓝,不要被骗了
千真万确,CPL偏振镜,是用来消除反光。不是来使得蓝天更蓝的。
使得蓝天更蓝,这个是ps的简单神奇作用。
而且CPL滤镜,也不能一直都安在镜头前面,需要用的才装上,不需要用的必须卸下来。
因为麻烦,所以,干脆,一般都不推荐购买CPL滤镜了。
当然,风光摄影发烧友除外。对于风光摄影发烧友来说,这个还是必须的。
五、ND滤镜,这个,如果热衷于慢速快门摄影,可以考虑
怎么说呢?一般也是不推荐购买ND滤镜的。
当然,风光摄影发烧友除外。对于风光摄影发烧友来说,这个还是必须的。
要注意的是,这个滤镜,必须要和三脚架一起使用。
如果你很讨厌三脚架,那我劝你一定不要买这个ND滤镜。
六、ND中灰渐变滤镜,这个,其实用处并不是太大
只有极少数的风光摄影发烧友才需要的了。
大部分的风景,用RAW格式,或者包围曝光就解决呢。
ND中灰渐变滤镜,我最最讨厌的就是那种一整套的套装了,卖四五千块钱的那种!
真的是毫无必要,有那么1-2片,真心是够用了!
花4、5000买一套ND中灰渐变滤镜,除非你是世界顶级的骨灰级的风光摄影大师,我看,基本上都是脑子有问题的了。
七、柔光镜
这个,如果热衷于星空摄影,确实是值得购买的。
对于一流的星空摄影来说,柔光镜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如果是拍摄美女,还是别用,美女的效果,基本上主要靠ps的了。
八、星光镜
这个,基本上也是没有意义的了。
效果太假呢。
九、黄色滤镜或者红色滤镜
如果你是玩胶片摄影的,玩黑白胶片的,那么,准备一个黄色或者红色的滤镜是非常有必要的。
甚至,黄色的滤镜是可以永久安装在镜头前面的了。
综上所述,其实,基本上是不推荐购买除了UV镜以外的其他滤镜的了。
在购买UV镜以外的滤镜的时候,我劝大家慎重考虑,能不买就不买。
除非你真的是,思考了很久,观摩了很久,觉得确实需要,那个再买也不迟。
千万不要在新手小白的阶段,在初学的阶段,就一股脑的买一堆滤镜回来,那样,基本上纯粹就是浪费钱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