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募捐
被疑诈捐女童家属称将起诉作家陈岚及造谣者,陈岚可能在哪些地方有诱导大众之嫌?目前小凤雅事件在公众讨论领域引发极大争论,构成造谣的两个重点,第一是诈捐,通过众筹得款十五万,但
被疑诈捐女童家属称将起诉作家陈岚及造谣者,陈岚可能在哪些地方有诱导大众之嫌?
目前小凤雅事件在公众讨论领域引发极大争论,构成造谣的两个重点,第一是诈捐,通过众筹得款十五万,但是未对孩子积极进行治疗,第二个点是重男轻女,筹款后不给小凤雅治重病,反而带儿子去北京治疗唇腭裂。也正是因为这两个重点,导致凤雅的家人遭受到了严重的网络舆论暴力,那么这两个谣言最初是由谁提出来的呢?
当然是陈岚女士了。
陈岚女士在2018年4月9日在微博发文,实名报警,虽然她自己已经悄悄删除了文章,不过感谢互联网,凡所作为,必留下痕迹。原文中有如下描述
3岁女婴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
王凤雅,被确诊患上眼母细胞瘤后,其父母多次利用孩子的惨况,在水滴筹、火山小视频、快手上公开募款,公开自己微信账号接受善心人士捐款。筹款数万以上,后被多方举报后,被水滴筹中断疑似骗捐行为。却从未给孩子进行过正规治疗。
不给重病的女儿治病,筹款后,却给儿子送去大医院治疗唇腭裂。
不过陈岚女士当时造谣的内容,其实不局限于上述两点,还包括如下内容
2018年4月6日,在多位爱心人士上门走访,强烈要求必须送医后,万般催促下,王凤雅才被其母其爷爷送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在医院眼母细胞瘤专家确诊并肯定孩子还有救后,其母立即在医院撒泼大闹(可以调取监控录像),随后将孩子强行抱走消失。
请警方积极介入,立即封存孩子尸体!请查明死因,查清疑似涉嫌诈捐的款项!
时至今日,我觉得也可以说点儿内幕消息了,实际上陈岚4月9日的公开举报,引起了河南省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太康当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开展调查工作,最初确实是奔着刑事案件的方向走的,但是初步调查之后发现陈岚所举报事项与事实不符,本着谨慎负责的态度,经过十余天的调查之后,才由当地政府接受媒体采访,发出不构成诈捐,大部分募得款项用于小凤雅治疗的结论,而我当时也非常关注这一事件,鉴于陈岚在多起社会热点事件中,如天津无肛女婴事件、榆林产妇自杀事件中习惯性的煽动行为,我对她的言论始终是保持高度质疑的,果不其然,小凤雅事件,又只是她的一次“习惯性”操作罢了。我大概是在4月15号左右就了解到了小凤雅事件的有关基础事实,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工作较为繁忙,没有及时站出来揭穿陈岚的嘴脸,深感自责。
而近期的舆论攻击,实际上是由公众号有槽和陈岚共同发起的,因为有槽在陈岚造谣的基础上,进一步填充了事实,使谣言更具有迷惑性了
在有槽发布的《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一文中,有如下描述
目前在小凤雅救助项目上,已知的到账款项达到了15万元2017年12月……
关心着小凤雅的热心人们意外地发现,孩子妈妈确实去了北京,确实去了医院,但带去治疗的不是凤雅,而是她的哥哥。此次出远门为的是给这个男孩子治疗兔唇。可以看出,一家是打车去的医院,医院的环境还相当高大上,貌似高端民营或外资医院。相比之下,很多捐款人恐怕还要带孩子去拥挤的公立儿童医院看病。
当然了,有槽在造谣上也有自己的创新
正在商讨方案时,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小凤雅的奶奶抢走了志愿者的手机,并开始殴打志愿者,接着,其他家属也参与了殴打。最终,志愿者只能报警后无奈离开。
我和有槽算是“老朋友”了,有槽当年成名的《魏则西,一个被百度杀死的年轻人》一文,逻辑混乱,主次不分,我就曾经对其进行过批评,有槽能写出这种谣言来,同样是习惯使然罢了。
实际上陈岚和有槽的做法,已经不是诱导公众了,而是赤裸裸的欺骗公众,煽动情绪,他们要么虚构不存在的事实,15万,重男轻女;要么故意对事实断章取义,隐瞒部分不利于其煽动的内容,比如在小凤雅事件中,将家属与志愿者之间发生的冲突,扭曲成家属监禁志愿者,殴打志愿者,这样的自媒体人,大概只能称之为自媒体,而不能再称之为“人”了,他们习惯于通过攻击他人、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去误导公众,从中攫取流量,换得名声和财富。
在今天,仅仅支持家属起诉陈岚和有槽是不够的,我觉得更重要的,司法机关应当全面清查陈岚及其公益组织,是否在公益事件中骗取公众捐款,毕竟陈岚的公益组织的财务问题至今也没有透明过,陈岚女士左手女权,右手公益,炒热点炒得不亦乐乎,背后必然有利益的驱动,这才叫合理质疑,至于有槽,到现在连道歉都还欠奉,结果如何,最终都是咎由自取罢了。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我这些年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第一个跳出来指责别人是坏人的人,往往比他们所指责的“坏人”更邪恶,望广大网友睁大双眼,不要再被这些双面人所迷惑。
如何看待“同一天生日”网络募捐主办方被立案调查?
今天包大人的朋友圈被一张一张不同孩子举着“谢谢和我同一天生的您”牌子的图片刷了屏...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看到朋友圈满满的正能量,还有热心市民王女士,包大人也喝了一碗碗鸡汤,直到看到了这一张照片:
包大人可是读过小学的,小学数学就告诉我们:
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但不可被100整除)为闰年,但是正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So,2009???2月29日??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虚构一个2009年2月29日一个不存在的日子出生的小女孩???我说服自己可能是程序员不小心输出了日期,可是这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科学的探索欲。包大人决定化身福尔摩斯,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一下这个慈善项目。
结果随着在朋友圈看得越多,包大人看得越多,就发现越不对劲,简直漏洞百出:
同一个小朋友,却有两个不同的出生日期。。。
穿着羽绒服洗衣服袖子都不用卷起来是真的会洗衣服的好孩子吗?
很贫困但是却买得起电子表的尖子生。。。
我相信这些孩子纯真的笑容,可是他们在拍这张感谢的照片的时候到底是在感谢谁?他们又是否知道这个活动?每一个孩子的故事是真的吗?恰好在云南这个慈善组织能找到一年三百六十六天每一个生日都不一样的孩子。然后他们说的这些话都一摸一样“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希望摆脱贫困。”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我曾经去湖南乡下做过支教,他们这么小的小朋友,其实愿望都是非常纯粹非常简单的。我曾经问过当地的小朋友,你们想要什么?他们回答各种各样,有的想要衣服,有的想要一个书包,有的想要一台电脑,而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小的小朋友说:"我想要摆脱贫困。。。"
这一天里,朋友圈里无数人转发着他们的爱心之举。我相信这些朋友都是饱含爱心的人士,我也希望整个慈善事件是真的。只是我从小所受的科学教育告诉我,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很多骗子的行为都是滥用了人们的善良:街边要饭的小孩,路旁残疾的老人,曾经的大家疯狂转发和打赏的罗一笑。。。
当然,包大人也不能完全证明这是一个诈骗行为。可是至少,在活动组织者出来澄清这些显而易见的漏洞并给出合理真实的解释之前,我建议各位不要被道德绑架,被爱心绑架,而被无辜利用。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善的一面,只是现实中太多人利用这一点去做恶的事,而到善发现被欺骗,最后就变成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带你三分钟解开鸡与蛋的千古之谜……
据说马云爸爸要让孩子们都失业……
一个科学杰克苏的故事:他把上帝赶出了宇宙
一个瘫痪的人瘫痪了剑桥的网络...
他是被黑得最厉害的中国科学家,却也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男人...
安德烈斯.鲁索:12年后我终于找到那条传说中神秘的亚马逊沸腾河
请别为我哭泣,“长江女神”白鱀豚
这不是科幻,30年后我们人类将会被人工智能控制!
共济会:如果撇开阴谋论,我们会从这中看到什么?(一)
遇到熟人在朋友圈里转发募捐,这种情况下你会帮忙吗?
募捐需谨慎,不要让爱心浪费
可能大家都知道一些网络上的募捐的事件 家里可以承担费用 但是还是进行包装病情 新闻网络渲染 有的被暴露 让那些好心人的心一次凉一次 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没钱去医院 在家慢慢死去
我的朋友圈也有很多 有的真的需要帮助 我就会捐一些 虽然不多但是心思到了 愿上帝纪念吧
也曾经历过一个学校的校友 也是我同学的哥哥 病情急剧恶化 微信朋友圈转发了 我姐姐也捐钱了 他家的情况一般 在市里打工 买了房子 正在装修 不知道有钱没钱 募捐了6万多 目标是10万 但是到了6万左右的时候 人就走了 对我震撼很大 如果实在困难帮就帮一下 只要不心凉就行啦 人生难测 过好每一下 善待每一个人 上帝是公义的 感谢你的阅读 可能有些没有逻辑 但是表达一个观点 如果真的需要帮助那就帮一下 钱没什么用 多了让人变坏 少了让人自卑 你说是不?
学校多次就同一事件号召小学生捐款,并说是自愿,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
学校的这种脑残行为就差喊出“不捐不是好学生”了,跟QQ空间、微博、朋友圈“不转不是中国人”那种智商余额不足的傻帽行为有什么区别?
让学生现场捐款,并且公布了每位学生的捐款数额。截止目前,有的学生甚至三次、四次捐款。很多家长私下表达了不满:这种诱导式的语言,好像不捐几次就是不乐于助人。
又是道德绑架!
捐款本来就应该是自愿的,从学生时代起就最烦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明示暗示学生一定要捐款的逼捐行为了,特别是那些家境不佳的学生,你叫他们情可以堪?
很多学校往往就是这样子,为了政绩,为了名声,为了往脸上贴金,一遇到有什么事情,恨不得捐个天文数字,然后大肆报道宣扬得天下皆知,名利兼收,好处都被你得到了,最终还是学生背锅!
有本事把你们的教师捐款一个个列出来啊,我就不信每个人都捐了那么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全校老师能够把他们的捐款数额都公布出来没意见,那我相信公布学生的捐款家长的意见也就不会那么大了!
你们学校领导和老师自己都不公布,凭什么要求学生公布?就你们特殊?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广东茂名一名学生家长患上重病,老师组织小学生捐款。当时有学生没有捐款,一位老师就把这10个学生学生叫上讲台站成一排拍了照羞辱,并发到了微信群里。
当地教育部门随即派出工作组进入学校进行调查核实。调查中,涉事老师被暂停教学工作,学校也对这10名被拍照学生开展了心理辅导工作。同时,当地教育部门也正式向全市发文规范此类捐款活动。
希望这件事能给这种混账行为敲个警钟吧!
如何评价河南女童王凤雅事件中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的表现?
角色有两种,一是【救助者】,二是【人权斗士】。
【救助者】会按照被救助方的主观意愿提供帮助,让被救助方改善境遇减少痛苦,这种善举会得到被救助方的感激和全社会的尊重。【救助者】的核心特点是尊重被救助方的主观意愿。
例如对于癌症晚期生命垂危病人,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主张,有的家庭砸锅卖铁也要在ICU里吊着口气,有的家庭选择放弃治疗直接拉回家。
其实这两种态度没有对错,【救助者】的做法是:对于前者,他们捐钱帮助支付ICU的费用,对于后者,他们帮着雇车把病人拉回家。
而【人权斗士】非常不同,救助只是个实现他们人权理念的过程,贯彻自己坚定的人权理念是才是目标。
如果病患家属的主张跟他们的人权理念发生了冲突,他们就会与之做激烈的斗争。
例如这个事件的主角陈岚,她曾经救助过一个先天肛门闭锁的女婴,其实医生已经对这个女婴宣判了死刑,婴儿父母在悲痛之下也做出了放弃决定。
但这个决定惹恼了陈岚,于是对这对可怜的夫妻使用了人权大棒攻击,居然把婴儿抢了过来,越俎代庖地给婴儿喂奶。
由于女婴先天肛门闭锁,喂了奶以后无法消化排出,使孩子承受了无法缓释的巨大痛苦,并最终死亡。
陈岚的人权理念伸张了,背后是这个可怜家庭承受了更多的痛苦。
对于王凤雅的救助也是这样,实际上孩子双眼都有癌症且已扩散,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其实并不算伤天害理。
但这个主张又违背了【人权斗士】的理念,于是对王凤雅家人进行了道德大棒攻击。农村贫苦人虽然卑微,但做人的尊严丝毫也不比城里人少,从节目中可以看出王凤雅爷爷感受到了巨大的羞辱。
为什么现在所谓的这些爱心妈妈等民间救助组织引起了这么多的社会非议?为什么看似好心却办了坏事,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定位者错误,他们不是【救助者】,而是【人权斗士】。
他们通过这一个个救助事件来实现他们的道德主张,而且用学识、财力和影响力的优势,残酷地羞辱打击了与他们理念不一致的弱势被救助方,从而搞得天怒人怨。
这些人要反省,社会要警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