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制乒乓球发球次序
乒乓球发球方将身体置于球桌底线以内,符合发球规则吗?我不会打乒乓球,但看比赛多了,也知道一些规则,比赛时,发球方身体置于台球底线以下,肯定犯规,不允许的,这是后来国际乒联制定的规
乒乓球发球方将身体置于球桌底线以内,符合发球规则吗?
我不会打乒乓球,但看比赛多了,也知道一些规则,比赛时,发球方身体置于台球底线以下,肯定犯规,不允许的,这是后来国际乒联制定的规则,大概90年代前是允许的!为了公平起见,制定了新规则,对于乒乓球这项运动,国际乒联在不断的修改规则!
乒乓球的哪种发球方式会让别人接不住?
不知道这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或许是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如果是真问题,答案是我用违反规则的方式发球别人接不住,例如我把球在自己案子上一摔,直接扣杀。
如果是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答案是我用发球不上案子的方式别人接不住。
乒乓球怎么才能接好发球?
接发球作为比赛时接发球方的第一板球,对于此球、此局、此场比赛的胜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打好比赛就一定要在接发球上下足心思。
下面小编从业余初级和业余进阶两个层次来解读如何才能把发球接得更好。
业余初级:
一判断:业余初级在接发球时最大的难题是对旋转的判断,明明是侧下旋当成侧上旋来攻、明明是不转球却看成了强下旋去搓。至于如何增强判断旋转的能力一是多查阅资料(篇幅有限不多做赘述);二是多打,打得多了凭感觉就能对旋转有大致的判断。
二步法:最难的旋转看准了然后就是对落点要有准确的判断,撅着屁股伸手够球、碰球,歪着身子抡大臂都是步法没有及时到位的表现,想要步法好一得不断提醒自己含胸收腹、身子微微前倾,二得多练没有捷径。
三手法:明知道是下旋但最基本的搓球技术却不过关,明知是侧上奔球拉攻技术却不过硬,神仙也就救了你。所以削、搓、撇、推、攻、拉这些最基本的技术一定要下苦功练。
小编常去球馆打球,遇见一些球友有一些通病:正手只会拉不会攻,正手位的下旋球拉得极其漂亮,但遇见侧上旋长球却傻眼了,这往往是正手攻球没练扎实急于练拉球的后遗症。反手发力不够集中,接反手位长球时只会大动作发力甩,对方借上力快怼一板结果自己人仰马翻,其实动作小点发力紧凑些回个好落点即可。
很多爱好者可能是电视转播和业余顶级高手的比赛看多了,接发球时潜意识里总是在模仿,不是硬生生的想摆短不给对方上手就是发死力拉冲。能力不在一个层次解决办法也不能一样,说难听点只要不是接成半高球就没什么可怕的,越是害怕对方上手越容易出高球,慢搓到底线、削到底线、推撇到大角度然后积极防御未尝不是很好地解决办法,要知道现在的塑料球想要一板定乾坤越来越困难,让对手跑起来攻你可比对方趴在台面上冲你好防多了。总而言之不要过于追求精密,多做多板数的准备。
业余进阶:
一:过硬的正手拉冲和正手推挑技术,真正大型比赛看的还是正手,正手2/3台出台长球别说发力拉冲如果连积极吊起来打相持的能力都没有,那对方想往哪发就往哪发,反手照顾面积相对较小,站不住位威力也会不够,然后你会觉得到处都是漏洞。如果正手过硬有足够的威慑力,对方发球基本都是到你的反手,反手技术种类较多,即使不能发力进攻也能积极控制积极防御。所以说正手过硬可以让你的反手更加自信,反手再好正手一般到处都是突破点。
至于正手短球的挑打小编推荐推挑,至于发力暴挑和翻挑技术难度较大,对步法到位要求极高,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处理好长球,短球遇见不转和侧上只要能够借力推挑落点而不是搓或者碰把进攻机会让给对手即可。
乒乓球中如何计算是哪方发球?
如何计算哪方发球?既然是问计算的话,那意思就是打到中途忘记该谁发球了,然后通过计算来确定谁发球是吧?
比赛之前的分主客队,挑边挑发球我就不说了,其他回答有涉及到。
在单打比赛途中,如果忘记该谁发球了,那么首先要确定这一局是谁先发球的,然后看比分,如果双方局分相加是4的整数倍或者4的整数倍加一,那么就该本局先发球的那个人发球,否则就该本局先接发球的那个人发球。如果比分到了十比十以上了,那么如果是平分,就该本局先发球的那个人发球,否则就该对方发球。
在双打比赛途中,如果忘记该谁发球了,计算起来稍微复杂一点儿。首先要确定本局先发球的人以及先接发球的人,假设A、B对C、D,A先发球,C先接发球。局分相加如果是4的整数倍或者加一,就该A、B方发球,同时如果是是8的整数倍或者加一,就该A发球。到了十比十以上,如果是平分,就该A、B方发球,同时这个平分是奇数的话(比如11平、13平),就该A发球,偶数平B发球。
双打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决胜局交换场地之后,接发球的顺序也要交换,比如A发C接就变成了A发D接。
另外,球友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发球顺序搞错了,但是裁判和选手都没有注意到,已经打了好几分才发现,那么这几分怎么算,要不要重打?根据比赛规则,如果遇到种情况,已经打出的分数都是有效的,然后在发现错误的时候,立即暂停,按照正确的发球顺序继续比赛。
乒乓球如何接发球?
你好,这个我根据个人理解简单说一下,希望能有借鉴。
接发球时,当对方抛球时,记住要启动一下重心,而不是仍然站着不动。业余里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等球在自己球台上跳起来了,才动身体,晚了很多。
如何动?就是预判线路的问题。根据他的发球动作和手型触板来预判。一般来说,当你接对方几个以后,就会有一个初级判断,球台虽然大,但是每个人都会有线路习惯。记住他的习惯很重要。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预判准确,即使马龙也会被对方欺骗。
根据拍形预判旋转,盯紧拍子触球时的动作和拍形,不要被他的假动作迷惑。
每种发球理论上都有至少两种接发或者更多。这个要根据你的水平和技术特点来。比如你搓球很好,对下旋球你就可以稳稳的搓住。控制住。如果你的拉球好,出台的下旋你自然要拉起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根据球的速度和弧线来预判旋转。一般速度快的感觉向前拱的球是上旋或者侧旋,用推,拨,挡,拉都可以,看你的技术特点。一般比较慢的来球结合他的板形,用力方向,初步判断是下旋。可以搓,可以拉等。
还有一些短球,要有步伐,比如正手小三角,有不转,下旋,上旋等,一是有步伐,根据不同球,可以挑打,也可以搓控等。
接发球最难,因为每个人发出来的球都不一样。所以总结一下是:盯球,盯板形,盯动作,记球,结合自己技术特点,要有一定步伐,要提前启动重心。
另外,还要适当打实战比赛,在比赛里不断总结。
业余里有一句话叫,吃发球,吃吧吃吧,吃饱了就不吃了。
就说这么多,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乒乓球一共有多少种发球?
在乒乓球运动中,发球是比赛的开端,无论是对于前三板的争夺还是对整场比赛的走势,发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发球的套路与选手的打法风格互为唇齿,一个好的发球可以帮助选手在关键时刻旗开得胜,反之发球一般则会被对手控制甚至直接上手。
就目前来说,常见的发球有如下几种。
一:侧上侧下发球
侧上侧下发球是目前乒乓球比赛中经常见到的一种发球,选手通过相似的动作在触球瞬间改变摩擦方向,发出侧上旋和侧下旋两种不同的发球,例如丁宁的站立式半高抛正手发球就是典型的侧上侧下发球。
二:勾手发球
勾手发球是指引拍方向和顺旋转相反的一种发球方式,发球时手肘由内向外打开,摩擦方向与顺旋转发球相反,因此被称为逆旋转发球。逆旋转发球旋转也有侧上和侧下旋之分,常见的勾手发球以张继科、樊振东和波尔三人为代表,许多女选手的勾手发球引拍动作和男子差别较大,“铲”的动作更为明显。
三:反手发球
随着正手抢攻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以衔接相持为主的反手发球越来越少。反手发球常见于擅长打相持的选手以及削球打法中,反手发球摩擦方向和勾手发球相似,主要代表类型有中国传奇选手张怡宁的反手低抛发球以及韩国削球手徐孝元为代表的反手高抛发球。
四:转不转发球
转不转发球是中国队最为经典的发球套路,发球通过相似的动作发出旋转度差异较大的下旋球,即转或不太转的球,因此被称为转不转发球,大部分中国选手的发球体系中几乎都有转不转套路。
五、下蹲发球
下蹲发球指选手在发球时通过下蹲来降低重心,借助球下落的势能增加出手的旋转,主要代表人物有丁宁的下蹲砍式发球、日本选手松平健太的下蹲发球以及德国选手奥恰洛夫的下蹲反手发球。
现在乒乓球中高抛发球为什么很少见了?
现在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中使用高抛发球确实很少,主要原因是高抛发球比较难练,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高抛发球是由我国运动员刘玉成于1964年发明,成为风靡世界的一项发球技术。其最明显的特点是,抛球可达2至3米,甚至更高,由于增加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使球发得急、快、转,飞行弧线亦与低抛发球有别。
乒乓球由38毫米增加到40+,发球的速度、旋转都下降,高抛发球的威胁不如以前,但使用难度确很大要求抛球又高又直,所以现在高水平运动员很少使用。
2018卡塔尔公开赛巴西小将雨果.卡尔德拉诺使用高抛发球技惊四座,张本智和、林高远等人纷纷吃球落败,高抛发球的威力依然很强。中国乒乓球队虽然技术和理念都是最先进的,但如今国内的运动员对于发球的钻研越来越少,发球的威胁也随之减小。
相比之下,日本队对发球的研究还是很深入的,很多选手的发球都很好。松平健太发球非常有特色,练就了下蹲砍式发球的绝技。石川佳纯的高抛发球抢攻套路也实战中经常使用的战术。可惜日本队其他技术照中国队还有不小差距,没有体现出来发球优势。
高抛发球理论上可以结合任何一种低抛发球变成高抛发球模式,对于改变比赛节奏,打乱对方接发球套路有很大作用。特别是高抛发球的长球对现在流行的反手拧拉有一定的克制作用。所以高抛发球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多学习学习。
为什么乒乓球的发球相对来说较难练?
乒乓球比赛获胜的关键,如何让高手都接不好你的发球
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想提高水平很困难,往往苦练基本功后出去打比赛输多赢少,特别是对付一些高手毫无办法。这时候想突破瓶颈战胜高手的最有较方法就是练一手好发球,让高手都接不好你的发球,这样你获胜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好的发球并不是越转越好,而是要让对方判断错误。如果你发的下旋转对方当成上旋来接肯定下网;如果你发的上旋转对方当成下旋来接肯定冒高。再结合左右侧旋对方肯定被绕糊涂了。同样旋转的发球,以不同的发球姿势发出,对方的判断也会出现差异,所以乒乓球爱好者要尽量多学一些发球姿势以迷惑对手。不要学习专业选手那种一个姿势无限变化的发球,因为你的手感达不到那种程度。比如马龙同样的正手侧身位发球,至少能发出十多种落点、旋转和速度的变化,而且后续都有进攻手段,这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达成的。
乒乓球爱好者的发球要诀就是以姿势吓唬人,以相似的动作迷惑人。这里主要讲一讲侧上侧下发球、转与不转发球。这两种发球都要求发球动作尽量相似,旋转差别明显。
一、转与不转发球
转与不转发球最重要的是发出的下旋球要非常转,这样才能逼迫对手后仰拍型用力搓过来。等再以相同的动作发不转球时,对手仍然按上述的手法接肯定冒高或出界。转与不转发球主要是用球拍前部触球增加摩擦距离发出强烈下旋球,用球拍后部触球摩擦距离很短所以发出不转球。还可以用球拍前部触球后不摩擦只是撞击,这样也可以发出不转球。增加了对手判断的难度。
姿势方面可以采取正手位侧身发球,也可以采取反手位反手发球。这样你就有两套姿势全面不同的转与不转发球了。别小看仅仅换个姿势,对手往往因此判断出现偏差。
二、侧上侧下发球
侧上侧下发球要求发球动作尽量相似。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是动作尽量相似也很简单,就是在发完球后手臂加上一个向上甩的动作,这样给对手的感觉都是在发侧上旋。发球时在接触球时向侧上摩擦是侧上旋,向侧下摩擦是侧下旋。
姿势方面可以采取正手位侧身发左侧上侧下旋球,也可以采取反手位反手发右侧上侧下旋球。这样两套侧上侧下旋转相反,对手更不容易判断。以右手执拍为例,正手发左侧上下旋时,发到对方的反手偏中路一点对方更容易吃旋转;反手发右侧上下旋时,发到对方正手编中路一点对方更容易吃旋转。
在学会动作尽量相似的这两种发球后,还要练习不同的落点变化。同样一种发球,不同的落后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必须掌握落点有:对方反手小三角,反手长,正手短,正手长,中路短和中路长等。发球后一定要结合一板抢攻,这样可以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更不容易接好发球。
在比赛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手对其中一种发球很不适应,那么在比分领先或胶着的时候先不要使用。等打到9:9、8:8等关键分时使用,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