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大学之道

教育之本在于哪里?何为大学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

教育之本在于哪里?何为大学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因此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意思是: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怎么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出自《大学》,原文较长,择录一二: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知止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性。

从现代人的思想来解读,这句话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高尚美好的愿望。

二,要按步就班循序渐进的做事才能成功。

老汉就这么点认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古人把德字,做为修身养性的头等大事,德字为先、德字为重、希望以德作为维护国家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实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这样家家可以安居乐业 ,国家可以长治久安。

大学之大,何为大学之道,大学之大?

大学之“大”的意思是相对于“小”而言的,清朝以前15岁之前的学习叫小学,15岁之后的学习叫大学。小学的孩子基本就相当于现在的初中之前,大学就是高中以后。

《大学》这本书里开篇名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一个人读大学就是要明白并且弘扬高明的德性,要爱每一个人,亲近每一个人,就是要让人生达到至善的境界。

可是,当今大学生大部分读完大学也读不完,弄不懂一本《大学》。

上联:大学明德,奚弃中心显匿慝?请对下联?

大学明德,奚弃中心显匿慝,

小智识人,慧眼善举辨美丑。

《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何为大学之道,何为明德,何为新民,其中有什么逻辑?

这里面有十分严密的逻辑,也有十分广泛的含义,只是篇幅太长,不好在此写明,如果你需要,可以点击我的账号,里面的文章正好讲完你提出的问题。谢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大学”是什么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语出《大学》开篇,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关于什么是大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目前关于大学是什么,大学教育该如何开展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大学到底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是一项谋生的技能还是良好的品德修养,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校园文化以及培养目标。

目前比较中庸的说法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也就是培养学生既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又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是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就职演讲时说的,也是大家经常谈论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大学,并不是只有高大的建筑的学校,而是要有名师。引申起来说就是。大学并不是空有大的教育规模(硬件方面),而是要有大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教育系统。

欢迎大家关注交大女博士,有其他观点,欢迎和我补充和讨论。有关于教育、文化、历史的问题,欢迎大家向我提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