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材料的施行箱适合旅行
台湾旅游N个想不到(2016.4)作者 卫创新 由太行旅行社组织的赴台湾旅游团,一行38人,由晋城﹑长治﹑高平﹑阳城四地人员组成,其中阳城21人,从4月9日至16日环岛八日游。价格分3680

台湾旅游N个想不到
(2016.4)
作者 卫创新
由太行旅行社组织的赴台湾旅游团,一行38人,由晋城﹑长治﹑高平﹑阳城四地人员组成,其中阳城21人,从4月9日至16日环岛八日游。价格分3680元和4190元两档,我选是后者。这是民进党蔡英文5月20日上台之前的末班车。沿途所见所闻,感慨多多,摘其要点,记录如下:
一. 想不到台北市那么拥挤,道路那么狭窄。我们从郑州新郑机场飞往台北,由旅游大巴接送,行驶在台北市区公路上,多数为双向二车道,连四车道都极为少见,其狭窄程度堪比阳城老城区,还不如阳城新城区。导游介绍,台北市区是日本人侵占台湾时规划设计的,老蒋败逃台湾后全盘接收,并沒有重新改造。台湾当时仅600万人口,而现在已增至2300万人,所以感到拥挤﹑逼仄【ze四声】。如此狭窄道路,竟未见一个交警,也未见道路拥塞情况。更令人称奇的是旅游八天,未听见一声汽车鸣笛,台湾行人和司机的素质可见一斑。
二. 想不到台湾闹市区竟还有闲散土地,杂草丛生。我等惊问导游,为何不起高楼或不种蔬菜?答:这是私人土地,政府尊重私有财产。现在台北地价已飚升至一坪米(等于3.3平方米)400万台币,(人民币和台币比价为1﹕5,但有浮动,我们赴台时为1﹕4.8) 地主在待价而沽,还想等价格再涨高了才出手。至于说种菜,那是天价蔬菜,谁吃得起?
三. 想不到路边的摩托车和电动车摆放的那么整齐,像军人站队一样,不像我们这儿杂乱无序。
四. 想不到摩托车骑手全部戴着头盔,沒有一个不戴的。
五. 想不到公共卫生间全都备有卫生纸,这是一个地区发达和文明的标志。上海市静安区有个统计,公共卫生间全部备上卫生纸,一年约需支出80万元,毎人次平均耗用3.6米。我想这是没有完全普及的缘故,如果全上海﹑全中国的卫生间全都备上卫生纸,人均耗用量肯定会下降。
六. 想不到台北市没有垃圾箱。台湾实行垃圾不落地管理,即到了规定时间,市民把家中分类后的垃圾直接送到垃圾车上拉走,避免二次污染。不像我们那儿,专门设一垃圾点,成了臭气熏天的散发地,细菌苍蝇的滋生地,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台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七. 想不到日本的痕迹随处可见。1894年甲午海战,淸廷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台湾回归祖国,日本霸占了台湾50年。出于统治掠夺需要,他们在台湾有所建设,那也是用台湾人民的血汗甚至生命堆砌的。走到一发电厂附近,导游说这是日本人那时建的;走到一个县的火车站,导游说这也是日本人修的。就是豋上阿里山山顶,有一个小塔,上写“树灵墓”三字,导游说这也是日本人修的。因阿里山长有桧树,笔直挺拔,木质细密,且散发幽香,像笔直的水泥电杆,是建筑的上好材料。﹙写到这儿,我感到秦桧的父亲真有才呀!给儿子起了这么一个好名字。恨只恨秦桧这个挨千刀该万剮的,玷污了这个“桧”字,后人再也无人用它命名了。﹚日本人当年砍伐走3万棵直径在1.2米以上的桧木,运回日本,作为庙宇﹑祠堂等重要建筑用。有一天他们伐木工人做的饭菜全部変为红色,日本人大惊,请教当地山民是何缘故,山民吿知:桧树是有灵性的,你们砍了那么多桧树,树神发怒了,把饭菜变红是给你们的警示。日本人很迷信,吓坏了,生怕遭到报应,于是修了“树灵墓”来安慰树灵。日本人侵华时留下的毎一个痕迹,都印证着他们的罪恶史,都记载着他们的掠夺史。八年之中,不!从1931年的“9.18”事变起,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4年中,他们杀害了多少中国人民?掠夺了多少中国财富?1972年中日建交时,一句免予向日本的战争索赔,就把这一切一笔勾销了。我国的宽大为怀,能换回日本的感恩戴德吗?对于这样无信无义的小人,只有把他打趴下了,他才会服你!他不认良心,不认报恩,只认拳头!只认原子弹!
八. 想不到金门的三宝中菜刀竟为一宝。金门有三宝:1. 金门高梁酒,因为金门有一口水井,水质甘甜醇绵,特别适宜酿酒。2. 金门“一条根”,是当地的一种植物,可提炼出防晕药,做成药贴,贴于耳根后,可防晕车晕船。3. 金门菜刀,锋利无比。说来颇有戏剧性,1958年大陆炮轰金门,共发射炮弹4万多发,导游介绍时精确到了个位,(我心中暗暗称奇,这些数字不知怎么统计出来的)我不好意思踩住脚后根问,只记了个约数4万多发,所以金门岛上到处都有炮弹碎片。工匠尝试着用炮弹片打成菜刀,想不到特别锋利,特别服手,于是金门菜刀竟成了金门一宝,成了台湾一个名牌。金门人民変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令人感动。
九.想不到台湾,尤其是台南,空气那么潮湿,身上一直是粘乎乎的,毎天都得洗澡。这是缘于台湾四面环海,北回归线﹙在北纬23.27度有修建的北回归线地标,酷似一个巨大的“几”字,中间有10厘米空隙,像征着地标以南为热带,以北为亚热带。﹚以南处于热带,又热又潮,我们北方人不适应。
十.想不到台湾计划经济的成份那么浓。我原先以为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资本主义经济以市场为主。但台湾虽为资本主义社会,却有強烈的计划经济成分,在政府的指导安排下,毎个县都有自已的主导经济。有的县以加工大理石建材为主,有的以加工钻石为主,有的以电子产品为主,有的以生产水果为主。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免一拥而上,恶性竞争。
十一.想不到台湾老兵会受到特别尊重。据导游介绍,当年老蒋败逃到台湾后,带来了60万国军。不打仗了,这批人就成了建设台湾的生力军,修铁路,筑公路,挖隧道,架桥梁,这批军人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年龄渐大,他们步入老年,丧失了劳动能力,政府为他们发了退休养老金,并为他们建起了养老院,让他们安度晚年,养老院大都建在花莲县。虽然他们生活无忧,但精神空虚,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之情使他们倍受煎熬。尤其是老家在福建沿海一带的老兵,他们在台湾站岗放哨﹑修桥铺路一辈子,眼看着对岸就是自己的故乡,自己的亲人,但就是有家难归,有亲难见。他们交待生前不能回大陆,死后也要把骨灰运回故乡,与亲人在一起。一位台湾的里长,相等于我们的村长或乡长吧,视老兵为亲人,视托付为泰山,一次一次往返于台湾和大陆两地,费尽周折不辞劳苦把老兵骨灰送回故乡。其中就有我们山西临汾的一位,这些故亊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我们今次旅游景点之一,是去看望一位94岁的老兵“彩虹爷爷”,他是老蒋在福建抓的壮丁。他现在所住的地方是一片棚户区。老人家爱画画,闲暇常在墙壁上﹑地面上用彩色涂料画人物﹑画小鸟﹑画山水﹑画花草等,邻近的大学生尊称他为“彩虹爷爷”。后来他住的地方政府要拆迁盖新楼,老人家恋旧不想搬迁,邻近的大学生自发的为老人呼吁,恳请政府尊重老人的居住权,不要强拆。政府尊重民意,做出让步,把他的老房子留了下来。我们去拜访老人时,周边都盖起了新楼,只有他这儿还有几幢老房子。和老人合影留念的一个接一个,我问老人家现在生活如何,经济来源?他说政府毎月给他发两万多台币,可保生活无忧。台湾民众对这些老兵相当尊重,认为他们确实为台湾出了力,造了福。只要你为人民办了实亊,做了贡献,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十二. 想不到蒋经国会受到台湾民众如此爱戴。老蒋因为镇压了台湾的“二.二八”起义,所以受到后人指责抨击。而蒋经国则不然,连专门在囯民党的鸡蛋里挑骨头﹑专门在国民党的磨道里寻驴蹄﹑专门与国民党对着干的民进党,都无刺可挑,无贬可言。至于一般民众,对蒋经国更是倍加尊敬。他的务实亲民作风,他脚踏实地联系实际的干练,他振兴台湾发展经济的谋略,令人佩服。这些我原先在书本上就有所了解,这次赴台游有了更深体会。我曾和老友调侃,蒋经国若在大陆,可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桂冠。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蒋经国晚年选了李登辉作为接班人,纵容坐大了民进党,亲手培植了一个劲敌,而使国民党江河日下,日渐颓退,则是他的一大过失。民主自由是个好东西,但什么也不能过了头,物极必反。正像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所言:“民主和自由如果无限度的扩张,毎个人都可能成为希特勒。”现在的台湾政治生态,就是民主和自由过了头了。
十三. 想不到台湾的城市都有中山路﹑中正路﹑经国路﹑光华路。前三好理解,是为了纪念国民党的三位领袖。第四的“光华”就是“光复中华”的简称。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从老蒋到小蒋,从大会到小会,都念念不忘要“光复大陆”,也就是反攻大陆。但直到蒋家父子俩都去孙中山那儿报到了,光复大陆还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动不了大陆一根毫毛。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在新中国建国后,一直喊了几十年“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至今也是壮志未酬,饮恨连连。连毛泽东主席都承认,沒有抓住最有利的时机攻打台湾是“我党七大后所犯的第一个大的历史错误……这是不能挽回的错误,是百分之百地错了。”他虽然沒有说这是抗美援朝带来的一个后果,但人们的心里都是淸楚的,将来的历史书也会讲淸楚。(见2013.12.《炎黄春秋》︰《抗美援朝的得与失》,作者︰何方。)
十四. 想不到老蒋小蒋的遗体至今还未下葬,盼望回大陆老家安葬。老蒋逝世于1975年,小蒋逝世于1987年。两人遗嘱要安葬回老家浙江宁波奉化县溪口镇。千丈树木,落叶归根,似乎是一切华人的夙愿。同时反映了他俩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主张,如果蒋家后代还继续执掌政坛,哪能容下陈水扁﹑蔡英文这些台独小丑去肆虐跳梁?
十五.想不到传统文化在台湾深入人心。毎年的淸明节﹑中秋节﹑春节,台湾人都要全家团聚,祭奠祖先,尽享天伦之乐。毎年孔子的诞辰日,中小学生都要穿上汉代服装,举行隆重仪式,跳古代舞蹈,纪念﹑缅怀孔子。我自认为读了几本书,肚子里多少有点墨水,却不知道孔子的诞辰日是九月二十八,令人汗颜,从导游介绍后方才得知。台湾在历史上曾两次取缔了淸明节,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认为淸明节“清”在“明”之前,长淸朝威风,灭明朝志气,故取缔之。二是蒋介石逝世后。因蒋逝于1975年4月5日,这天正好是淸明节。国民党为了纪念蒋,就把淸明节改为“中正先生逝世纪念日”。陈水扁上台后,为了去中国化,去蒋化,又改为淸眀节。
十六.想不到台北市长如此狼狈,好比龟孙。有一天旅行团夜宿台北,晚上打开电视,也不知那是什么台,四个民意代表正在批评数落台北市长柯文哲,言辞激烈,火药味甚浓,唾沫星子几乎喷溅到柯的脸上。因我不了解台湾社情,所以也不知道民意代表为何发飚。只见柯文哲低着头,像个做错了事的小孩子,任凭大人训斥,像个龟孙。这和大陆上的情况大相径庭。我们的电视镜头中,领导永远是衣冠楚楚,神气十足,在作报告,在发指示,在指手划脚,在颐使气使。好像一当了领导就无所不能﹑万事皆通了,而民众只有俯首听命﹑遵照执行的份,哪能把领导训得跟龟孙一样?
十七. 想不到台湾实行民国纪年,而不用公元纪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始于公元1911年,也就是民国的元年,说明公元纪年比民国纪年大1911。我们在台湾的庙宇中、石碑上、题辞落款上看到86年、102年等,一开始如坠云雾,不明底细,后来才悟到这是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再加上1911,86年、102年分别是1997年、2013年。这些导游未讲,是我独自悟出来的。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
十七.想不到两岸文化﹑观念差异越来越大。大陆叫卫生间,台湾叫化粧室。大陆叫出租车,台湾叫计程车。大陆叫旅游,台湾叫观光。大陆叫司机师傅,台湾叫司机大哥。(我弄不淸,也不好意思去问导游︰像我这个60多岁的糟老头,也该称年轻司机叫“大哥”吗?)大陆不时兴小费,台湾流行小费。我把购物后剩下的台币100元赠予了司机,也算入乡随俗吧。大陆计算建筑面积用“平方米”,台湾用“坪米”。大陆一市斤等于10两,台湾一市斤等于16两。大陆用简化字,台湾用繁体字。大陆书写香烟的“烟”是“火”和“因”的组合,而台湾则写为草头下加“於”字。写到这儿我五味杂陈,难以言说。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統一度量衡,而今却出现了分歧。历史的吊诡让人难以想像。对那些好吃懒坐靠卖皮肉生意的大陆叫小姐,而台湾则是对年轻女子的礼貌称呼。大陆视张学良为民族英雄,而台湾人视他为乱臣贼子。张在一首诗中称自己是“孽子孤臣”,言谈中称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与大陆观念完全相反……两岸人民虽同属炎黄子孙,同根同宗。两岸文化都源自儒﹑道﹑释,同源同渊,但分流出来的两支河流,一为大陆,二为台湾。两支河流流的河径越远,差异就会越来越大,而文化是凝聚两岸民众的粘合剂。龙应台曾言:“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強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龙应台︰《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当两岸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时,这个粘合剂就会失效。毋需讳言的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台湾的老一代越来越少,新生代越来越多,粘合剂的粘合力就会下降,两岸统一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李敖曾言:“台湾是中国的睾丸。台湾一旦独立,等于在中国的家门囗竖起了一座炮楼。”两岸急需统一,让这两条河流逐步合并﹑融汇,合为一体。
十八.想不到台湾的导游那么有才,那么幽默。此次旅游引领我们的是台湾一位32岁的姑娘,叫郭晓倩,毕业于台湾国立大学历史专业,她已带过近600个旅游团。一路上她给我们讲台湾历史,讲地理气候,讲老蒋小蒋,讲蓝营绿营,讲政界大佬,讲地方经济,讲风土人情,讲黑道帮派……像给我们上了一堂台湾综合立体课。讲到动情处,我们潸然泪下。讲到幽默处,我们哈哈大笑。讲到泡温泉时,她说你们要先试试水温再下水,不然的话贸然下水,女的会烫成红屁股猴,至于男的嘛,恐怕还有一处也会被烫红的——点到不说透,让你自己去想,不可言传,只可意会,全车人吃吃笑个不停。过了几天她讲解时又冒了一句︰这几天我陪你们吃,我陪你们转,可是对不起,我不能陪你们睡了!不能当三陪了!——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正像蒋子龙在《笑谈“黄笑话”》一文中所言,现代人都活得紧张﹑压抑,尤其出门在外,像戴着一副假面具,假眉三道,装模作样。一个黄笑话讲下去,逗得人们开怀大笑,露出了人性的本真,谁也不用再装蒜了,大家都彼此彼此了,关系亲近了很多。
结 束 语
什么叫旅游?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我们不仅要看到山有多么巍峨,水有多么壮美,庙宇有多么宏伟,古迹有多么悠久,我们还应了解这些表象之中潜藏的內涵。当年余秋雨能够一夜成名,还不是靠着那本涉及旅游的《文化苦旅》吗?金钱决定旅游的长度,身体决定旅游的高度,视野决定旅游的广度,学识决定旅游的深度。对于同一次旅游,同一个景点,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视角,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感悟。八天的台湾之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文中所述,大都为台湾导游郭小姐所讲,难免有以偏概全﹑盲人摸象之嫌,敬请饱学之士和去过台湾的游客斧正,以免误导读者,罪该万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