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最需要国际合作的气候领域

诺奖具有争议性的归属恰好 反应 了列国 在气象 问题上的不合 与博弈在如今 和将来 很长的时代 内,“减排”会是列国 经济成长 面对 的主要 问题。图/视觉中国气象 变更 经济

诺奖具有争议性的归属

恰好 反应 了列国 在气象 问题上的不合 与博弈

在如今 和将来 很长的时代 内,“减排”会是列国 经济成长 面对 的主要 问题。图/视觉中国


气象 变更 经济学:诺贝尔奖来得恰逢当时

本刊记者/霍思伊

本文首发于总第875期《中国消息 周刊》


10月8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耶鲁年夜 学的经济学传授 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是获奖人之一,其获奖来由 是:“将气象 变更 整合进了历久 的宏不雅 经济剖析 中。”


从1969年算起,在49次将该奖颁给79人之后,这一经济学界的至高声誉 ,初次 被授予了一个充斥 争议和不肯定 性、随同 着年夜 国间的政治博弈而赓续 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分支——气象 变更 经济学。


美国密歇根年夜 学经济和公共政策传授 贾斯丁·沃尔弗斯在颁奖典礼后以奥妙 的口气 感叹 ,在IPCC(结合 国当局 间气象 变更 专门委员会)方才 警告人们必需 要采用 行为 之后,诺德豪斯即获诺奖,“这个机会 ,堪称完善 。”


对特朗普的抗议


就在统一 天,IPCC宣布 了《全球升温1.5℃特殊 申报 》,在《巴黎协议 》明白 了列国 应将升温掌握 在2℃以内的目的 后,特殊 申报 专门比拟 了升温2℃与升温1.5℃所带来的风险差别 。


申报 得出结论,与1.5℃比拟 ,温升达到 2℃度时将带来更具损坏 性的效果 。一组令人心惊的比较 数据显示:在升温1.5℃的情形 下,每一百年可能会涌现 一个北极无冰之夏;而温度到达 2℃,这一频率会上升到至少每十年一次。


威廉·诺德豪斯。图/视觉中国


申报 中还专门引用了诺德豪斯的研讨 结果 。


一向 声称气象 变更 是一场“圈套 ”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10月14日接收 采访时初次 改口,称“我不以为 它是一个圈套 ,但我认为 可能会有所分歧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工资 导致的”。


他在另一个采访中仍然强调,“不想为此消耗 数万亿美元、导致数百万人掉 业”,“我不否定 气象 变更 ,但它可能会再变回来。”


特朗普上台后,周全 否认 了奥巴马当局 较为积极的气象 政策。


2017年3 月28 日,在他入主白宫仅仅两个月后,就签订 了《能源自力 行政令》,撤销了奥巴马时代 一系列的能源和环保政策律例 ,尤其破除 了奥巴马当局 气象 政策的症结 结果 ——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掌握 温室气体排放最为严厉 的《干净 电力筹划 》,该筹划 请求 美国发电厂到2030年要在2005年基本 上减排32%。


在宣告 破除 《干净 电力筹划 》的现场,特朗普声称:“对于我们的矿工、能源工作者和企业而言,没有一项律例 造成的威逼 会跨越 这份对美国工业造成严重冲击的筹划 。”


作为中西部化石能源好处 代表的共和党,其在美国气象 政策上的保守并非一朝一夕。即便如斯 ,当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告 美国退出应对全球气象 变更 的《巴黎气象 协议 》时,照样 引起了美国官场 、常识 界甚至 通俗 平易近 众的恼怒 。


特朗普的来由 ,与16年前小布什当局 退出《京都议定书》时的来由 类似 。他指出,《巴黎协议 》“是一项对美国企业晦气 的协议 ”,“对美国经济增加 发生 了负面影响,使美国处于晦气 的竞争位置 。”


特朗普当局 提出的2018财年联邦当局 预算,也提议停滞 向一些结合 国应对气象 变更 项目拨款,并年夜 幅削减美国环保署的预算。


随后,包含 诺德豪斯在内的美国近百名经济学家结合 揭橥 声明,训斥 特朗普当局 在气象 变更 问题上的“倒退”。


复旦年夜 学情况 经济研讨 中间 副主任李志青对《中国消息 周刊》指出,在诺德豪斯理论框架下得出的结论,与特朗普的不雅 点存在显著 差别 ,其更接近 欧洲的立场,即认同必需 为应对当前的气象 变更 而采用 行为 。


据他不雅 察,诺德豪斯作为美国经济学界的泰斗人物,学生 遍布政策界和经济界,其理论在美国甚至 国际上影响较年夜 。并且 每当一个新的国际气象 协议 颁布 后,他都邑 依据 个中 的症结 政策条目 ,用本身 的模子 进行测算,并对社会颁布 其政策评估成果 。


李志青以为 ,奥巴马当局 对气象 变更 应对的政策基本 ,总体上和诺德豪斯的政策不雅 点相契合,例如制订 碳社会成本,碳价和碳生意业务 ,甚至奥巴马还斟酌 过实施 每吨12美元的碳税,其设计的价钱 也与诺德豪斯的建议一致。但这些政策在特朗普被选 总统后年夜 多被否认 。


诺德豪斯在获奖后的消息 宣布 会上,专门批驳 了特朗普当局 的气象 政策,直言“如今 的政策异常 、异常 落伍 ,距离应当 做的工作 ,还稀有 英里远”。


模子 的政策导向


在中国社科院城市成长 与情况 研讨 所所长、国度 气象 变更 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家华看来,此次诺德豪斯获奖实至名归。


1992年,诺德豪斯创立 了DICE模子 ,全称是动态整合的气象 变更 经济(Dynamic Integrated Climate Change Economy)模子 ,初次 将天然 体系 与经济体系 耦合在一路 ,试图追求 一个整合和综合的解决计划 。


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区总裁邹骥对《中国消息 周刊》指出,蓬勃 国度 在战后重建进程 中发生 了许多 情况 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存眷 ,资本 与情况 经济学由此发生 。在这个配景 下,经济学家开端 存眷 更细化的情况 范畴 ,好比 渔业、丛林 、泥土 或水资本 。诺德豪斯的进献 在于,初次 把专门的气象 问题综合纳入到传统的经济学增加 模子 中。


潘家华指出,在诺德豪斯之前,经济学研讨 只是从纯真 的成本—收益视角来剖析 ,没有斟酌 到排放的外部性问题。例如,一个工场 排放污染气领会 对全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即负外部性,但工场 却没有承担这部门 成本。


诺德豪斯模子 在惯例 的经济剖析 以外,参加 了经济运动 的外部性,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后对天然 体系 的影响,由此构建出一个气象 变更 综合评估模子 (IAM)。


潘家华表现 ,诺德豪斯构建的气象 变更 综合评估模子 ,是气象 变更 经济学范畴 真正意义上的肇端 点。此后的IAM模子 年夜 多以Dice为模板,在同样的框架和理念之下,进行拓展和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诺德豪斯首创 了一个先河”。


邹骥也指出,此后的模子 在概念上没有太年夜 的冲破 ,但因为 实际 的政策须要 ,在运用 上飞速成长 。


转折产生 在上世纪90年月 末。


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 。划定 到2010年,所有蓬勃 国度 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削减 5.2%。具体而言,各蓬勃 国度 从2008年到2012年必需 完成的削减目的 是:与1990年比拟 ,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年夜 削减6%、东欧列国 削减5%至8%。


曾介入 第三、四、五次IPCC评估申报 编写工作的国度 发改委能源研讨 所研讨 员、国务院能源研讨 会理事姜克隽告知 《中国消息 周刊》,以《京都议定书》的签署 为标记 ,国际上对于是否应当 减排至少在公开层面已经没有太年夜 的争议,核心 开端 转向若何 实现减排,是以 对具体若何 减排的政策需求逐渐 增多,客不雅 上给模子 的扩大 提出了请求 。


他指出,早期一代模子 仍然是一个简化模子 ,将天然 和社会经济运动 之间的联系关系 过火 简化。第一代综合评估模子 的重要 汗青 感化 ,是答复 了“毕竟 要不要响应气象 变更 ”这个问题。因为在90年月 中期,国际上对气象 变更 的认知,还存在较年夜 争议。以诺德豪斯为代表的气象 变更 经济学家,经由过程 模子 剖析 得出的结论是,当局 之间必需 要合作,配合 对气象 变更 做出有用 反响 ,掌握 碳排放。


“这一思惟 主导了IPCC从1995年开端 编写的历次气象 变更 评估申报 ,和此后每年的《结合 国气象 变更 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COP)。”姜克隽说道。


而拓展后的模子 与政策制订 的联合 加倍 慎密 ,涉及的范畴 也加倍 周全 。以第五次评估申报 的章节结构 为例,包含 了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地盘 应用 等多种范畴 ,每个范畴 都对应具体的政策。


据潘家华不雅 察,在2007年IPCC编写第四次评估申报 时,采用 的模子 年夜 部门 是“目的 导向”的综合评估模子 。


姜克隽则以为 ,更早在2000年,《京都议定书》签订 后不久,以IPCC宣布 的《排放情景特殊 申报 》为基点,其评估申报 应用 的模子 逐渐年夜 型化、政策和目的 偏向 愈创造 显,诺德豪斯模子 逐渐 退出IPCC的舞台。


在这个意义上,与一般经济学理论的成长 轨迹分歧 ,气象 变更 经济学的成长 ,尤其到后期,紧紧环绕 着实际 世界,其政策导向特点 显著 ,政策的背后离不开好处 博弈。而当这个问题上升到国度 与国度 之间时,变得加倍 庞杂 。


激进与保守之争


蓬勃 国度 内部,美欧阵营之间一向 存在不合 。


2006年,英国有名 的气象 变更 研讨 专家、时任英国当局 气象 变更 与成长 经济学参谋 的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H.Stern),在英国辅弼 布莱尔的邀请下,经由 一年调研后,宣布 了一份长达700页的《斯特恩气象 变更 经济学评论》(简称《斯特恩评论》)。


斯特恩依据 本身 的估算得出结论:假如 不实时 采用 办法 ,在往后 的200年内,全球可能因气象 变暖丧失 的成本,占GDP的5%~20%。他用一个相当直不雅 形象的表述总结了上述数字:相当于两次世界年夜 战和年夜 萧条丧失 的总和。


他以为 ,气象 变更 的风险与成本被年夜 年夜 低估了。


 《斯特恩评论》在其时 引起了年夜 范围 的评论辩论 和争议,对其的意见 形成了判然不同 的两派。以诺德豪斯为首的否决 派,以为 斯特恩的研讨 办法 存在一个最年夜 的缺点 ,即在其模子 中应用 了只有0.1%的极低贴现率。


时光 贴现率是一个器量 将来 福利相对于当前价值的参数。简而言之,反应 了对将来 的看重 水平 。贴现率越低,意味着越存眷 将来 ,零贴现率则相当于一致 地看待 子女 与现代 。而对于许多 急切 须要 成长 的国度 ,好比 美国,当下的经济成长 更为症结 。归根结底,照样 指向应对气象 变更 的一个焦点 问题:经济可连续 成长 与减排的抵触 。


诺德豪斯一派以为 ,常见的贴现率应当 是3%~5%,而斯特恩从分歧 年月 的人应当 平等的伦理视角动身 ,将贴现率下降 了近30倍,过度强化了人们对将来 的看重 水平 ,从而为了抵消将来 的风险,当前所要支付 的价值 就要年夜 许多 。


“斯特恩更看重 将来 。”潘家华在总结斯特恩和诺德豪斯两派的差别 时说。


斯特恩将此称为是一种“对子孙子女 所肩负的伦理义务 ”。他指出,之前年夜 部门 气象 变更 经济学研讨 ,没能合理测评需要 的减排范围 和减排机会 ,原因在于没有同时斟酌 风险和伦理的主要 性。一旦将两者同时纳入模子 中,得出的结论就是:应当 立刻 采用 年夜 幅度的减排,他是以 被称为“激进派”。


与之相对,诺德豪斯一派则建议“渐进式的气象 政策”,即最优减排模式应当 是初期小幅削减,中、后等待 经济和技巧 进一步成长 后再较年夜 幅度削减,被称为“保守派”。


他们批驳 该研讨 申报 是一个政治申报 ,而非学术申报 。暂且岂论 其对参数的选择背后是否有政治考量,这份申报 的出生 ,确切 是英国当局 的行动 。


作为这份申报 中国部门 的课题负责人,邹骥对《中国消息 周刊》强调,这个评论又被称为小IPCC申报 ,是时任英国当局 气象 变更 与成长 经济学参谋 的斯特恩,在英国当局 的牵头下进行的项目。而申报 出生 后,英国当局 应用 本身 在全球的流传 才能 ,将其普遍 推广,试图将其酿成 一种社会共鸣 。


“它在政策界的影响异常 年夜 ,气象 会谈 的代表都知道斯特恩申报 。”邹骥说。


而且 ,英国国内不少学术研讨 机构直接或间接地介入 了《斯特恩评论》的编写工作,对研讨 申报 多持积极立场 。


从全部 欧洲来看,欧洲配景 学者固然 对申报 的办法 论和具体数据提出质疑,但并不否认 气象 变更 问题的严格 性和应对的急切 性。另一方面,以耶鲁年夜 学诺德豪斯传授 为首的美国粹 者,年夜 多赞成 “渐进式”的减排计划 。


这种欧美的不合 一向 连续 至今。


纵不雅 数次国际气象 会谈 ,欧盟在减排问题上一向 表示 得异常 积极,处于主导位置 ,而美国自小布什当局 退出《京都议定书》后,一向 游离于国际气象 合作之外,直到奥巴马时代 才迈出一步,转变 了此前孤立的做法。奥巴马在 2009 年哥本哈根气象 年夜 会上初次 许诺 ,到2020 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要在2005年的基本 上削减 17%。2014 年11月,奥巴马在访华时代 进一步宣告 ,2025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会在2005年的基本 上削减 26%~28%。


但总体而言,奥巴马当局 仍然秉承了自20世纪90年月 以来美国历届当局 的主流立场,具有必定 的延续性,与欧洲比拟 ,在减排的路径选择上倾向 保守。


潘家华剖析 ,欧洲年夜 多半 国度 已经处于超饱和状况 ,生齿 稳中有降,花费 程度 几乎少有增加 ,基本 举措措施 的扶植 也趋于稳固 ,到达 饱和。而美国仍处于经济连续 成长 的扩大 阶段,与欧洲比拟 ,还有更年夜 的成长 空间,也是以 对当下的经济成长 有更强烈的需求。别的 ,欧洲以地中海为基本 的海洋气象 特点 ,也使得他们在气象 问题上更具有忧患意识。


几十年来,环绕 着减排目的 ,列国 的责任 与义务 ,国际社会在气象 问题上阅历 了各类 争辩 与曲折 。2015年12月签署 的《巴黎协议 》代替 了《京都议定书》,在将成长 中国度 纳入国际减排框架的同时,明白 了列国 “配合 但有差别 的义务 ”,列国 实施 “自立 进献 ”,必定 水平 上是蓬勃 国度 和成长 中国度 两边 在博弈数年后的一种让步 ,也可以算作 是在实际 层面,独一 可能在全球规模 内广泛 形成“共鸣 ”的策略。


“共鸣 ”杀青 后,更症结 的问题在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可以或许 深刻 到什么水平 。


《1.5℃特殊 申报 》显然对此提出了更高请求 。


美国有名 的经济学博主年夜 卫·瓦尔许说,在结合 国对气象 变更 问题发出更强烈的警报之时,诺奖被授予了一个气象 变更 经济学家,这不是一个偶合 。“他们(诺奖评审)在转达 一个旌旗灯号 。”


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戈兰·K·汉森说:“这个旌旗灯号 就是,列国 须要 进行国际合作,去解决这些重年夜 问题。”


值班编纂 :张茹


▼ 

推举 浏览


前助理追忆报人金庸:一句“我能替身 家打工吗”,侠气逼人


牙膏里的机密


网红是怎么变“Low”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