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前助理追忆报人金庸:一句“我能替人家打工吗”,侠气逼人

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金庸曾在喷鼻 港报业江湖里独领风流 图/图虫创意 报业年夜 侠金庸本刊记者/ 徐方清本年 60岁的符俊杰自称不是金庸师长教师 的小说迷,倒是 “报业年夜

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

金庸曾在喷鼻 港报业江湖里独领风流

图/图虫创意 


报业年夜 侠金庸

本刊记者/ 徐方清


本年 60岁的符俊杰自称不是金庸师长教师 的小说迷,倒是 “报业年夜 侠查师长教师 ”的铁杆粉丝。1988年至1993年,他在《明报》给金庸当了五年的助理。


1959年,34岁的金庸(本名查良镛)在喷鼻 港创建 《明报》。此后数十年里,金庸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在喷鼻 港报业江湖里独领风流 。金庸担负 社历久 间的《明报》,也被以为 是喷鼻 港人心目中最可托 赖的传媒机构之一。


金庸本人也常以“报人”自夸 。即便在分开 《明报》后,金庸在演讲中也称本身 为“消息 工作者”,平生 重要 从事消息 工作。



上世纪80年月 初,喷鼻 港中文年夜 学的卒业 生符俊杰,从《明报》的练习 生转为正式记者。1982年9月,时任英国辅弼 撒切尔夫人访华,就喷鼻 港前程 问题与邓小平进行谈判 。符俊佳构 为特派记者来京报道,在拿到中英两边 的谈判 传递 后,他和多半 同业 一样,发还 去一篇主题为“中英谈判 取得积极结果 ”的很例行公事 的报道。


但符俊杰很快向报社提出从新 发稿的请求 ,他在进一步研读中英方面的谈判 传递 后,发明 两边 的传递 其实是“各自表述”。他据此断定 ,中英关于喷鼻 港前程 问题的会谈 可能须要 分几个阶段能力 完成。作为社长的金庸承认 了符俊杰的断定 ,《明报》次日发出了一篇其时 可贵 一见的以为 中英会谈 两边 存在不合 的报道。


“经由过程 此次 阅历 ,我感触感染 到了査师长教师 对于时事的精准断定 力和对年青 人的信赖 。”符俊杰在接收 《中国消息 周刊》采访时回想 称。那一年,符俊杰24岁。

 

上世纪90年月 初,符俊杰和金庸的合影。



符俊杰同金庸有了比拟 多的直接接触和来往 ,始于1988年。半途 分开 《明报》的他回归报社,出任社长助理和社长办公室主任。


其时 的金庸,还有一个身份是喷鼻 港特殊 行政区根本 法草拟 委员会委员、政制小组组长。因为和喷鼻 港有名 实业家、后来创建 的“求是科技基金会”的查济平易近 一路 提出“政制调和 计划 ”(又称“双查计划 ”),陷入伟大 的舆论漩涡。


有一天,金庸一瘸一拐地来到报社办公室。符俊杰后来听金庸夫人林乐怡说起,“査师长教师 是被气着了”。


一段时光 里,《明报》持续 揭橥 文章,批评 “双查计划 ”。但作为社长的金庸没有对编纂 部工作进行干涉 ,“即便看着文章本身 朝气 ”。


“如许 的报人气宇 和风骨,称得上是标杆。”符俊杰说。


喷鼻 港回归前,金庸又在《明报》和《明报月刊》上年夜 力宣扬 喷鼻 港回归故国 以及“恢复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坚持 繁华 ”的16字方针。


因为在社评中的光鲜 立场,金庸赓续 受到“阁下 扭捏 ”的质疑,但在符俊杰看来,变更 的是形势,不变的是金庸作为常识 分子的人文和家国情怀。


符俊杰在做《明报》社办主任时代 ,他和办公室同事还有一项工作内容:帮金庸答复 读者来信。平日 天天 都有几十封来信,多半 是从内地寄曩昔 ,有些连地址都没有,就写着“金庸收”几个字,但“可以说是无人不知金庸”,不影响邮递局将信件送到。


“尽量做到每封必回,并且 金庸每封回信他都要本身 看过,然后签上名。”符俊杰回想 道。

 


年夜 约做了两年社办主任后,30岁出头的符俊杰兼任报社副履行 总编,负责《明报》副刊的工作。


从没有做过副刊的符俊杰,对于此次 职务调剂 很是不测 。但很快,他明确 了金庸的设法主意 。


金庸在找符俊杰谈话时,指出了《明报》的转型偏向 :消息 副刊化,副刊消息 化。这之后,《明报》有了专职的副刊记者,这算得上是在喷鼻 港报业中开了先河。


对于报纸文章的请求 ,金庸还给符俊杰写了五个字:短、趣、近、物、图。符俊杰向《中国消息 周刊》说明 :短,是文章要尽量简短,一般要在800字以内;趣,是要有趣、不死板 ;近,是要有切近 性;物,是指要言之有物,不无病**;图,是文字要有图像、画面感。


符俊杰曾经问金庸是否写小说前要有长时光 的预备 ,好比 整顿 素材、搭好框架等,金庸答复 称,他最重要 的预备 是要将小说中人物的性情 设定清晰 ,后面的故工作 节就跟着人物的性情 天然 往下走。


金庸在识人用人上也是如许 的思绪 。“査师长教师 确是高人。看准了人,就根本 上不干涉 具体工作,没见他骂过人。”

 


1991 年 3 月,“明報企業有限公司”正式在喷鼻 港聯合生意业务 所上市,昔时 团体 实现盈利接近一亿元。


但两年后,几乎是在《明报》团体 的巅峰时刻,年近七旬的金庸辞去团体 董事局主席职务,将公司出售给喷鼻 港传媒业年夜 亨于品海。自此,符俊杰也停止 了作为金庸助理的工作,与金庸接洽 渐少。


其时 有意收购《明报》的买家还有消息 团体 总裁、世界报业年夜 亨默多克,出了更高的价。不外 ,金庸予以婉拒。


晚些时日,金庸和符俊杰谈起此事时,他说谢绝 是因为默多克提出了一个前提 :收购《明报》后,金庸在报社再做三年。


符俊杰问为何不准许 ,一贯 慎言少语的金庸给出了一句侠气实足 的答复 :我能替身 家打工吗?


世事参透、往来来往 自如的金庸,这一次回身 分开 ,也带走了《明报》甚至 喷鼻 港报业的一个时期 。此后的喷鼻 港报业,渐逐滑向一个非左即右的扯破 局势 。

 

值班编纂 :张茹

▼ 

推举 浏览


网红是怎么变“Low”的?


牙膏里的机密


27岁年夜 学生软禁 精力 病院134天:被强行灌药,遭护工殴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