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百年语文第一书”,3000个字道尽中国文化,胡适、茅盾读它长大

在浙江乌镇茅盾的旧居 摆设 室里,寄存 着一部书。晚年时茅盾回想 童年生涯 经常说,说是这本书给了他最初的常识 和快活 。无独有偶,胡适小时刻 也曾读过这么一部书,中年时他还专


在浙江乌镇茅盾的旧居 摆设 室里,寄存 着一部书。晚年时茅盾回想 童年生涯 经常说,说是这本书给了他最初的常识 和快活 。


无独有偶,胡适小时刻 也曾读过这么一部书,中年时他还专门向人探听 ,念叨那书还可否 寻得。


这部书,就是 被称作“百年语文第一书”的《澄衷蒙私塾 发蒙 读本》



它是中国自有黉舍 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教科书,也是胡适、茅盾、丰子恺、梁漱溟、竺可桢、李四光等一代平易近 国粹 界巨头 年少时的必读教材。


这是中国自有黉舍 以来,第一部教科书,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导 史上,有着汗青 性的价值。

——胡适       


我童年所用的发蒙 教材是由我母亲为我选定的《澄衷蒙私塾 字课图说》,回想 童年生涯 ,它带给我常识 和快活 。

——茅盾       


有名 学者余世存曾说:中国人的文化尺度 中有一条等于 认字,故传统教导 中能认字就是有文化的人,因为汉字中有做人的事理 ,有哲学、心理学、医学……



《澄衷蒙私塾 字课图说》就保存 着中国人最优良 的认字传统。


而编著它的进程 ,也是一个传奇。


《澄衷蒙学字课图说》中的“澄衷”,是取自其时 宁波商团的首脑 叶澄衷的名字。


叶公小时刻 因为家道 清贫 ,只读了半年私塾。念及少时掉 学之痛,他在1901年兴建起其时 中国第一所私立新式黉舍 ,取名为澄衷私塾



黉舍 聘任 刘树屏为第一任校长(进士出生 ,有见闻广博 之学问,办过中学也当过年夜 黉舍 长),并聘蔡元培任教诲 主任(后为北京年夜 黉舍 长、中华平易近 国教导 部长)。

▲左起依次为,叶澄衷、刘树屏、蔡元培


办校伊始,没有现成的教材,刘树屏便自任主编,组织教员开端 自编教材


他们对中国文字泉源 进行了体系 梳理,以图文解字,收录内容普遍 ,解读入微。不经意间,这群年夜 师编制的《澄衷蒙私塾 字课图说》成了一部中汉文 化百科全书。 


连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师长教师 都感慨 :“在这本书面前,我像个文盲。


此原书是繁体,而今天,诗词君推举 的这套《澄衷蒙私塾 字课图说》白话全解版,在完整 保存 原书内容基本 上,现代人也能无障碍浏览


《澄衷蒙私塾 字课图说》

白话全解版

(全二册)


全书3291个汉字,762幅配图,内容巨大 渊博 。


书中文字涵盖了天文地舆 、日用器物、人事万象,不仅讲授 了字形、读音和字义,还更深条理 解读了每个字背后的起源 典故、文化配景 、思惟 意识……



白话版上册,收录原书卷一、卷二:


【卷一】涵盖寰宇 时节、天然 现象、各地小志等各方面,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上知天文下知地舆 。

【卷二】包含 了人事物性、乐器兵器 、金属矿物等文字,它们的起源 、寄意 都一一获得 解读。


 雨 :“雨”字傍边 的“—”像天,“丨”则表现 水汽向上升腾,而“冂”是天上水汽降低 的意思。不仅讲出“雨”的意义,还从字形上表示 出下雨的道理 ,展示 了前人 的聪明 。


 琴 相传,琴是由神农氏用梧桐木削制而成的。“琴”用来制止 杂念 、正直 人心。是以 ,古代琴瑟之音,是最为尊贵的。


白话版下册,收录原书卷三、卷四:


【卷三】讲述有关器量 衡、日常生涯 、动物植物等的汉字,百科文化常识 让人过瘾。

【卷四】抽象的运动 和说话 文字,都收录在卷四中,人们的日常运动 、情绪 思惟 都在个中 表现 。


  :“蓬”就是篙类植物,风起时,它会四处缭乱 飘摇。《诗经》中描写 一小我 头发纷乱 ,用“首如飞蓬”。李白年夜 呼“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是这一用法。解释 前人 用词,许多 会在天然 界中获得灵感。


 婚 :迎娶妇女称为婚,“婚”字本义是妇家。《礼记》中记录 ,古时迎亲是在傍晚 时分,所以“婚”字,既表达了婚嫁的寄义 ,也表示 出古时的习俗。


白话版完整 保存 原书版式,

从浅到深,全方位了了 汉字。


完整 遵守 原书的宫格版式,保存 原书汉字书法和插画,从形、声、义、图四方面,全方位解读汉字。




书后还附有现代人习用 的字母检字表,查阅加倍 便利



这套书白话全解,好读易懂,合适 各个年纪 段的读者浏览 。不仅是一部识字字典,更是一部靠得住 适用 的文化百科全书。


经典之作重现昔时 风度 ,是中汉文 化的幸事,更是现代读者的福音。




  ▼邀您参加 我们▼

文化·生涯 ·家 发明 好生涯

诗享生涯 馆现推出尊享VIP会员卡


▼扫描二维码,立刻 进级 会员▼

▼ 点击浏览 原文,拜读百年语文第一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