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龙游石窟旅行团
从上海到龙游石窟,走杭新景高速的话,全程过路费是多少?
可以走高速,下了杭金衢高速龙游出口向左转,一直走一公里左右,在大转盘向城区方向一直向前,在第一个岔路口靠左行驶,在前面
从上海到龙游石窟,走杭新景高速的话,全程过路费是多少?
可以走高速,下了杭金衢高速龙游出口向左转,一直走一公里左右,在大转盘向城区方向一直向前,在第一个岔路口靠左行驶,在前面800米左右,看见大桥,不用上桥,直接左转,就看见牌子,直走就行。
前面一公里不到就是停车场。
可以把车子开进去,也可以停在停车场。
建议开车进去,收费和停车场一样。
龙游客运中心到龙游石窟坐几路公交车
如果自己坐车的话:汽车:金华到龙游的汽车(在汽车西站),到达龙游后坐1路公交车直接坐到终点站。
火车:金华到龙游的火车(在火车西站)。
(火车比较快)然后在火车站坐公交车坐到公交车总站之后还是找1路公交车。
自驾的话请百度地图,可以走金衢高速到龙游,龙游其实不大,不会迷路的。
龙游石窟在哪里?
龙游在哪里?在石窟被发现之前,恐怕大多数人都没地理概念。
作为浙江衢州地区的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县,没有名川秀水,没有人文达观,普通的再普通不过了。
然而石窟的出现,大大提升了龙游的知名度。
那4位满怀好奇的农民怕是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忙活了半个多月的结果:没有半条鱼,却有一个宝藏!!! 龙游县郊小南海乡的凤凰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小山包而已。
山上有座小庙,庙后有2座成排的平房,曾是小南海中学所在。
50年代,山下村民为避洪水迁至山上。
村民发现山间有众多水潭,均深不见底,故这些水潭均被称为“无底塘”。
水潭成了村民长年用水的水源;潭中有鱼,常可为村民佐餐。
一次,一村民在水潭中捕得一条37斤重的鱼,此事引发了村民吴阿奶等人的兴趣,何不将潭中水抽干捕鱼!1992年6月9日,吴阿奶等四位村民选中了水面面积仅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
抽水机开始日夜作业,水在下降,一道石壁渐渐显露。
然而越往下水面越往里倾斜,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一行台阶!水泵加至四台,第九天,两截巨大的鱼脊状石柱显露!17天后,水落洞出,一座气势恢宏的地下石室展现在他们眼前。
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17天劳作竟连鱼腥味都未闻到——鱼一条也不见了。
几个农民一鼓作气,共抽干了7个石窟(其中2个灌水回填),个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令人惊异的是,这7个石窟的布局竟呈北斗七星的形状。
在1号洞的石壁上,农民发现了一幅神秘的图画: 石壁上刻有马、鸟、鱼;而在另外的石洞里多处发现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
在这7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而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
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
然而,在7个洞内除发现一尊无头石像外,并未发现一件文物。
龙游石窟马上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有专家考察后评价:龙游石窟是继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等世界八大奇迹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国内考古界、建筑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纷纷到龙游县来探秘。
打开下面的网址有几张龙游石窟的照片
怎么从衢州到龙游石窟??
衢州东方商厦有到龙游的出租车,拼车的人很多,15块钱一个人很划算。
到龙游20到30分钟左右,到了龙游交易城,在再坐龙游的出租车去龙游石窟,15到20块钱。
慢点的办法就到衢州汽车站坐快客到龙游6块钱车费。
同样是龙游交易城下车,有直接到石窟的公交车,1块钱就可以。
但车少很难等。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龙游石窟的故事?
龙游石窟探秘云帆(笔名)浙江省西部地区有个龙游县,在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公里处的凤凰山麓,有一个谜团百结的地下巨型石窟群。
石窟群以其幽深宏大、气势磅礴、精致绝伦,被人们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关注。
当4个村民用水泵抽干了一个“无底潭”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在衢江与灵山江交汇处的小南海镇凤凰山上有一个石岩背村,村里散布着许多矩形小水池。
这些水池常年积着深绿色的水,是村民们唯一的生活水源。
一直来,当地的村民只知道水池的水天旱不浅,天涝不溢,取之不竭,深不可测,称之为“无底潭”。
1992年6月9日,当地村民吴阿奶等4人,出于“开发溶洞赚旅游钱”的奇想,集资租借四台水泵,决定要将其中一个水池的水抽干。
在连续抽水17个昼夜后,眼前的奇景把他们惊呆了:20平方米的小洞口下,竟然是一个气势恢宏、构造奇特的人工开凿石洞窟。
石窟高20多米,面积达12叩多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电影院。
这一发现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紧邻的6个石洞窟很快相继开发。
这些石窟,全都呈倒扣过来的簸箕形。
每个洞都有凿成的石梯通到地面,洞内没发现泉涌的源头。
整个石窟无论洞顶、洞底,还是石柱上,都有均匀、平坦的纹理。
洞顶成45度斜下延伸,每洞一般都有鼎立状三角石柱支撑。
每个洞面积小的几百平方米,大的两千多平方米,最大的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米,不完全高度30米左右,若将已测出的5至8米厚的淤积泥土清除,最高空间可高达40米左右。
经进一步勘查,在石岩背村方圆几公里内,已发现类似地下石窟有24个。
这些石窟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即使紧邻也并行不悖。
从后来打通的5个石窟发现,有两个石窟仅半米厚的石壁相隔,石壁两面完全平行,可见施工测量定位之精确。
相对于巨大的洞体空间而言,这些石窟的出入口开口都较小,且口开在石窟的西南隅顶部。
当一天之中日照最强的过午“昃”位,窟内光线充足,相当明亮。
1号窟的内壁接近顶部位置,刻有马、鸟、兽等浮雕,2号窟入口处高壁上有类似花草的线刻符号图形。
据专家考察认为,这些石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国内人工开凿的最大地下建筑群,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建筑群。
这一中华乃至世界奇观,被村民发现以来的较长时间里,基本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状态,直到近年开始通过组织专家考证和一些传媒的介入,才渐渐为世人所知。
石窟形成于哪个年代?史料无记载,民间也无传说或口碑流传…… 石窟群的几何形状和内壁的线状条纹装饰表明它们非天然溶洞,而是由人工所开凿。
在当地的方言中,“岩”就是“石洞”的意思,可见石岩背村这一村名与地下石窟群有一定的关联。
然而至今无人知晓石岩背村村名的由来。
令人不解的是,这么一群奇特的人工开凿地下洞窟,形成于何年,既无史料记载,也无相关的民间传说或口碑流传,那些祖祖辈辈居住在它上面的村民对其一无所知,十分神秘。
已发现的石窟摩崖文字,较为早期并见于文献记载的,当属 “翠光岩”摩崖。
南宋末年诗人张正道写有一首《翠光岩》诗,诗中有“千年尽露波涛色,万古犹存斧凿痕”的句子,可见尚在南宋年间,此类石窟就已被认为是千古之谜了。
从石窟开凿的痕迹来看,石窟无疑是用金属工具施工的。
有专家考察后认为,由于所有洞窟中均有的支撑鱼尾状石柱明显属汉代风格,且只有汉代的冶炼技术,才产生了钢铁、凿子、锤子等先进的开采工具,所以石窟群可能形成于汉代。
也有专家认为,石窟打凿的沟槽断面绝大部分是圆弧形下凹,绝少有扁方凿刃所遗留棱角分明的折凹沟槽。
也就是说,施工所用的工具,即使加工质地较松软,也很容易磨损。
而未经氧化的红砂岩质地较为松软,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说,开采如“切豆腐”,因此可推测,这种工具可能是铜制的而非钢制的。
换言之,石窟群可能为青铜器时代的遗物。
也有专家考察认为,“翠光岩”石刻的字形形成时期,正处于甲骨文到豢朝大篆的转变时期,有很深的原始象形文字的印痕。
因此龙游石窟群的形成应在秦汉之前的远古时期。
由于尚没有足够的史料,这些堪称中华一绝的人工开凿石窟群,其准确的开凿年代,依然是个难解的谜。
采石场遗址?古仓储?帝皇陵墓?姑蔑国宫殿?抑或是外星人的杰作…… 古人为何要开凿这么一大群地下石窟?1997年9月,龙游县政府曾邀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了一次论证。
因目前未发现相应的史料记载,也未从已开放游览的石窟内发现任何出土文物,对石窟成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持五代吴越国钱王时期的一个官方大型地下采石场遗址观点者认为,石窟群石头断面与采石形状比较吻合,石窟的四壁陡峭笔直,棱角分明,符合采石取料的特征,且洞窟所在地离衙江很近,便于石料的运输,所采石块运杭州构筑钱氏捍海石塘。
只是这浩大的开采工程,属当时的“国家级重点工程”。
与这一观点相左者认为,石窟遁壁刻饰线状条纹,极为规范与认真,工整程度堪称一丝不苟。
鱼背状竹节形撑柱亦用线刻条纹通体装饰。
这些凿饰的作用,是艺术地凿出表面的粗糙度来增强红砂岩抗风化力,是防止表面成片剥...
龙游石窟的历史介绍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
龙游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是至今被发现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州市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公里处的凤凰山麓,距杭州180公里,距金华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距千岛湖1小时车程,距大慈岩、诸葛八卦村、灵栖洞半小时车程。
龙游石窟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
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国家AAAA级景区。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龙游地区的地下石窟群,自从1992年被发现以来, 经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界、旅游界以及有关方面的关注。
从金华市区出发,行车一个多小时大约70余公里的路程到达目的地。
此地处浙江中部,属衢州境内,一个叫石岩背的小山村,这个坐北向南、背山面水的小村落,自古就有“风水宝地'之说。
站在村前眺望远处,一条衢江环绕而过,视野开阔,颇有神往缥逸的感觉。
村边临江处有一座竹林禅寺,寺中香火袅袅,佛音阵阵。
1992年6月9日,吴阿奶与其他三个村民动用四台抽水泵连续17个昼夜的抽水,终于为人类展现出又一个可以与UFO相提并论的世界之迷。
在吴阿奶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宏伟壮观的气势,扑朔迷离的奇迹。
令人惊叹叫绝,也让人百思不解。
半天时间的寻秘却让人终身难忘。
一个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自从20年前被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后,至今仍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竖立在史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和游客的眼前。
这就是被观者惊呼为“旷世奇窟”的龙游石窟拥有良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中国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在其境内的钱塘江上游、衢江、灵山江交汇处 ,有个并不起眼的小县城,县名“龙游”。
县虽小,但其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当时叫“姑蔑”,迄今为2500余年,堪称浙江省第二大古都。
龙游石窟便位于该县城北3公里处的一个临江小山中,当地人称此山为“童坛山”,方圆不过数里,但山腹内竟容藏着24个大小不一、布局精妙的人工洞窟。
在被发现前,它们均被水淹土埋,加上洞口岩块崩塌,所以难见真容。
当地政府如今已开发出其中的5个洞窟供游人参观。
这些洞窟的形制、规模大体相当——洞厅面积小则数百平方米,大则逾千平方米;洞高在20至40米不等;洞口均呈矩形;洞壁陡峭,洞顶则呈圆弧形斜伸;洞中有2至5个粗大石柱撑顶,其横截面均为熨斗状,大者需5人合抱;洞顶、洞壁和石柱的表面无一例外地凿刻着细密的斜纹,状若虎斑;从洞口至洞底均有一条宽大石阶,石阶呈波流形;每个洞窟的底部均有一至两个凿挖而成的石池和人工斜坡。
大批专家和学者纷纷对石窟形成的年代及用途提出各种不同的推想和论证: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储冰库、巨石文化、“道家福地”、“造反的采矿人安身之处”等等,众说纷纭。
龙游石窟在了现之初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因而甫一发现并未造成轰动,默默无闻达长6年之久。
直到1998年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今人们发现,在衢江北岸,类似的石窟星罗棋布,附近2.88平方公里的地下至少有50个洞窟。
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实在让今天的人们匪夷所思。
而窟中的重重谜团,更使得观者“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
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在10多次实在考察并搜寻各方面的史料之后,提出:龙游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汉宣帝“边郡皆筑仓”时,其功能是储备粮食、货物及战备物资,并经历代尤其是隋朝时就叫“北常平仓”,在那时就已被列入“古迹”。
褚博士还发现了 两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洞窟,一个是在童坛山上游不远处的簸箕洞(宋代有记载,称其“千古万年”),另一个是在下游不远处的石岩洞(洞口有3个,洞前有防水石堤)。
但目前至少可以断定,龙游石窟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另外,它还为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凿洞术”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证据。
笼罩龙游石窟的迷雾正在渐渐散去,一个具有巨大文物与考古价值的中国古代地下工作正展露在世人面前。
令人欣慰的是,龙游石窟现已被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加以保护,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议事日程。
毕竟,龙游石窟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见证。
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
龙游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
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这一偶然发现,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龙游石窟一个谜团百结的地下建筑群。
在方...
想知道:衢州市 从龙游火车站到龙游石窟怎么坐公交?
在衢州火车站下车,乘坐以下班车比较方便:发车站 终点 发车时间 里程 票价 衢州汽车南站 龙游石窟 07:20 38 11.0 衢州汽车南站 龙游石窟 08:35 38 11.0 衢州汽车南站 龙游石窟 09:50 38 11.0 衢州汽车南站 龙游石窟 11:05 38 11.0 衢州汽车南站 龙游石窟 12:20 38 11.0 衢州汽车南站 龙游石窟 13:35 38 11.0 衢州汽车南站 龙游石窟 14:50 38 11.0 衢州汽车南站 龙游石窟 16:05 38 11.0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