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行的看法
对旅游资源评价的认识
1.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1)旅游资源特性和特色 任何类型的旅游资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即使完全同类的旅游资源.由于分布的地域环境差异,往往也各具特
对旅游资源评价的认识
1.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1)旅游资源特性和特色 任何类型的旅游资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即使完全同类的旅游资源.由于分布的地域环境差异,往往也各具特色。
旅游资源特征和特色是该区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的独到之处,是衡量其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决定条件之一。
(2)旅游资源价值和功能 旅游资源价值包括美学、历史文化、科学考察等价值,也包括商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价值。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体现出不同的主体价值,它是资源质量和品位的反映。
旅游资源的功能是指旅游者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特殊功用,它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具体体现。
对现代旅游业而言,旅游资源可以包括观光、度假、娱乐、健身、体育、商务等多种功能。
(3)旅游资源数量、密度和布局 旅游资源数量是指旅游区内可供观赏的景观资源的多少。
旅游资源密度又称旅游资源丰度,是指在一定地域上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
旅游资源布局则指景观资源的分布和组合特征,它是资源优势和特色的重要表现。
景观数量大、相对集中并且布局巧妙、合理的地区是理想的旅游开发区。
(4)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是指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也就是指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环境要求时,旅游资源的特质和空间规模所能连续维持的最高旅游利用水平,又称为旅游承载力或饱和度。
一般以容人量或容时量来度量。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区位条件 即旅游资源所处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旅游资源与其所在区域内的其他旅游资源、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关系等。
它决定了旅游资源所在区域游客的可进入性,进而影响到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规模、层次、市场指向等。
这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首位因素。
(2)客源条件 客源数量是维持旅游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并与旅游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是提高旅游资源开发效益的重要因素。
因此,它决定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的客源条件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同时与旅游资源的价值、区位条件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
(3)环境条件 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投资环境等。
自然生态环境是构成旅游资源区整体感知形象的一个因素,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外部环境条件之一。
良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游客和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
同时,一个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
此外,政治安定、各民族和睦相处、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友善热情、政府给予投资优惠条件等都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
(4)建设施工条件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有一定的设施场地。
开发旅游资源还要考虑建设施工条件即工程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因为施工场地的地质、地形、气候等自然基础条件和供水、供电、材料等工程建设供应条件影响着施工进度、投资大小及受益早晚。
人们对旅游的看法
1、(1)2个月1次(2)6个月1次(3)境内:6个月1次,境外:没有去过2、(1)(2)回答同上 (3) 境内:6个月1次,境外:2年一次3、b4、c5、b6、(1)c-b-a (2)a c7 旅游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旅游让我享受生活 年龄27 性别:女
谈一谈你对旅游的看法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待旅游。
首先,旅游的好处是:1、把钱花掉; 2、把时间用掉; 3、知道要赚更多的钱,知道没有钱是不好过di; 4、多走路、爬山才知道自己身体没想象的那么好; 5、知道很多城市、乡村不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好,知足; 6、知道很多城市、乡村比我们居住的地方好,不知足,需努力; 7、知道有些窝囊气是可以用投诉、官司来解决的; 8、知道有些窝囊气是不可以用投诉、官司来解决的; 9、可能可以得到爱情; 10、得到亲情。
11、走了四面八方,分不清东南西北,才想起小时候地理课不爱上是不对的; 12、看了名胜古迹,听了解说还满头雾水,才发现小时候历史课没读好是有点后悔; 13、观光观光,观后忘光,想写篇游记愣是找不着边,才想起小时候作文用抄,老师很生气后果真的很严重; 14、出国旅游像睁眼瞎,才知道小时候上英语逃课是多么的不该; 15、没什么文化,旅游回来也只能瞎掰。
其次旅游的坏处是,旅游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谈谈你对中国旅游业的看法
朋友,你好,针对你说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的旅游市场要管,并且一定要想办法管好,要引导旅游经营者,走国外旅游市场的模式,学习国外旅游管理的模式,这样中国的旅游市场才有活力。
不然,中国的旅游市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第二,中国的旅游市场很大要如何管理好现有的旅游市场,景点,又如何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和市场,我认为要与地方一级政府挂勾,与地方政府责任挂勾。
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如期的目的,否则现有的旅游市场要不了多久就会损坏并且更严重。
第三,旅游法规实施以后,要对旅游局,旅游公司,旅游社,(含国际,国内社)要做好基础教育,对员工素质,基础建设,作全面的整顿,提高一个新的面貌,这样对保证旅游法规的实施才有新的保证。
对旅游资源评价的认识
展开全部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角度出发,选择某些因子,运用科学方法,对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本身的规模、质量、分级及开发前景和外部开发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鉴定的过程。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①通过对旅游资源类型、质量、数量、等级、功能、结构等的评价,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以便于评估其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地位,指导旅游资源开发。
②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规模水平的鉴定,确定旅游地的性质,为旅游地的等级评定提供依据。
③通过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条件的评价,为合理利用、保护资源及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旅游资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的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其意义在于,通过评价,可以为旅游区开发规模、开发主题、开发阶段和管理规划提供科学的判断标准,同时也为投资、目标市场定位、配套设施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
所以,旅游资源评价是正确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地的前提,它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地开发利用的程度和前途。
客观而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区综合开发规划的重要环节。
...
对旅游文化的认识
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
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
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
”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
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
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它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
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
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
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
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和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
谈谈你对中国旅游业的看法
我们正一天天走近2l世纪。
当新世纪的帷幕就要拉开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正处于这样的时代,遍及全球的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凡是能为人们提供娱乐、休憩、游玩的地方,大多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来临、世界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产业的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至1990年,全世界进行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总人数就已超过50亿,总收入已达到2.9万亿美元,占当年世界商品和劳务总消费的12.3%。
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发表的年度报告,自1992年起,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不论从它的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和纳税等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由于国际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具有广泛前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国都在努力探零并积极参与这一领域的竞争。
当前的状况与世界经济总格局一致,国际旅游业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这一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一般占世界旅游者总数的80%以上。
如西班牙、美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占有明显的优势。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
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1990年为例,我国旅游收入为286亿元,仅相当于同年世界旅游总收入的0.12%;1990年我国有组织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为425万人,也仅相当于同年国际旅游人数的1%,两者为数都是微乎其微。
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行列中的排位,按旅游收入计,1978年居世界第41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80年代后期,跃升至第25位左右。
但在同一时期内,与部分亚洲国家(地区)相比,韩国排位由第38位上升至第13位,泰国由第24位上升至第14位,香港由第17位上升至第10位。
上述情况,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旅游业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发展速度不快,地位仍较滞后。
与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很不相称。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我国的旅游市场长期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始终处于封闭状态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投入少、利润高、创汇多的行业,国家以垄断手段实行保护,如对作为旅游业龙头的旅行社不准外资染指,一直未允许外资以中外合资和外方独资方式经营,导致旅游市场迄今为止仍处于封闭状态。
众所周知,要发展国际旅游业,关键在于客源,客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而客源主要依赖旅行社想方设法去组织。
目前,我国主要经营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在世界范围内既缺少网络,实力又单薄,“守株待兔”,办法不多,以致统而不活。
(二)我国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落后,国家投资少,“软”“硬”环境都不够完善 由于财政困难,我国对旅游设施的物质投入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
以致设施不全,位于我国中西部的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民航不能直接到达,或由于航班限制,客运能力差;铁路也经常处于超载状态运营;加上邮电传递、信息通讯也欠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有人说,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江山如此多娇,不愁无人问津。
但事实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旅游及相关服务设施和完善的软、硬环境,是难以大量吸引客源的。
(三)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个要素。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
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
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前几年有一外籍老妇游客,由于景点内厕所恶臭而晕倒在里面。
此外,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内的通病。
收费往往缺乏统一标准,且中外旅客有别。
旅游消费品则品种单调,缺乏高质量的新颖产品,货架上还常是景泰兰花瓶、红木雕刻等一些老面孔,不能引导旅游消费。
(四)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我国国际旅游业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国有企业享有经营特权,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且在体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旅游企业没有真正走入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制约企业的自我发展。
同时,由于我国在财政制度上各地分灶吃饭,地区间在为数不多的旅游投资上各自为政,市场分割,重复建设,并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在这种情况下,更使旅游业分散竞争力,在国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
展开全部
对旅游的认识 老师叫我写一篇对什么是旅游的作文800字、求高手。
求...
突然想去到一个远远的地方,那就泰山吧。
山东,四千里。
下火车后,身体不适,在泰安连跑三家医院。
幸亏有朋友一路相伴,不然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生病,会是怎样的凄惶。
2号早起登山。
天气不错,心情甚好。
在科大附近的小摊买了豆腐馅的煎饼,就着小米粥吃了个大饱。
依照传统路线,从红门开始登山。
登山前拐到旁边看望了那株汉柏,盘根错节,被铁丝网和支架固定着,但已不成树形。
一路上都有人卖长长的红色的布条,上面写着“登上泰山,全家平安”之类的话。
游客们买来系在手腕,绑在额头,点缀在帽子上,捆在腰间,或是打成领带,花样层出不穷。
没几步就来到孔子登临处,旁边几块古碑,自此开始,泰山的人文气息渐浓。
过了红门买了门票,正式登山。
沿途石碑林立,大多来自清末民初,来不及细看。
印象深刻的是石刻“虫二”,意为“风月无边”,当初是为避讳(因为乾隆题过风月无边),灵机一动写下“虫二”二字,妙极。
这一段,山路好走,一路都有摊贩,累了停一停,逛一逛,凉风习习,很是惬意。
在路边摊个煎饼卷大葱,坐下休息休息。
旁边巨石上有游客睡得正酣,好不自在。
然而我们在斗母宫过后,却因为路边小摊贩的误导,错过了大名鼎鼎的经石峪。
我是从大学时代,朋友给我寄来俯拍他躺在经石峪的照片后,就很想去膜拜一下这篇巨石上的金刚经。
这次错过,不知还有没有机缘再见啊。
遗憾。
壶天阁回马岭步天桥之后,终于气喘吁吁来到中天门,历时4小时,这是送我们到红门的那个的士司机跟我们说的能爬到山顶的时间,哈哈。
在中天门的旅馆放下行李,休整片刻,轻装上阵,继续攀登。
中天门附近的若干纪念品商店,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边走边逛,不知不觉来到“快活三”。
快活三又叫快活三里,因为这一段“路平景幽,林茂风清,游人登山至此,忽遇坦途,好不快活。
”快活三这一段,是摩崖石刻密集地段,一处接着一处,目不暇接。
各种字体的石刻,大多表达了对泰山的赞美之情,有些是记录某年某月和某人到此一游,有一篇名为“泉”的小议论文,表达了作者在一阵大病之后,对于“阿堵物”的看法。
还有一篇,鼓励游人继续努力攀登,说前方风景美好。
沿途的食品价格看涨。
细细的黄瓜两三块一根,一块西瓜二十五块,最搞笑是菠萝,吆喝一块钱一块,心想不贵亚,再看那片菠萝,喷,这小贩简直能把一个菠萝劈成十八片,高人高人。
再往上,就是一个菠萝劈成三十六片了,价格还是一块钱一片,哈哈。
过了云步桥、五大夫松,对松亭,来到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十八盘。
站在十八盘起始处抬头看,那直上的几千级天梯,通向半空中位于山顶的终点,就是南天门了。
抬头看,低头行,休息,再抬头,或回顾一下走过的路,用小小的成就感鼓励自己再继续。
这五十分钟内,很少说话,力气全用在向上攀登。
目标清清楚楚的在前方,每向上一步,就更靠近一步。
要登天,岂止一步之遥?在天街附近转转,拍照若干之后,天色已暗,风大好冷,赶紧下山。
此时的摊贩们已将主打商品换成热鸡蛋和军大衣,迎接夜登泰山的人们。
下到中天门饿得不行,赶紧吃饭。
其中一碗啥也没有的青菜汤,至今回想起来,都是无比的香甜。
3号四点起床,在中天门的观日亭看日出。
此时双腿又沉又酸,登上观日亭的二十分钟,是此次爬泰山最辛苦的一段。
没有人,没有光,又怕错过了日出,不敢放慢速度,硬撑着爬到顶。
上去时,观日亭一个人也没有,而前方的玉皇顶,一定是人头攒动,接踵摩肩。
松涛阵阵中,安静地看完日出,收拾收拾,打包下山。
本来打算从西线步行游览下山,研究了一下,路途太遥远,体力和时间都无法支撑,只能放弃,坐车下山。
西线路上郁郁葱葱,野花遍布,小溪淙淙,景色宜人。
如果有时间徒步,想必也是很值得的。
附上一首诗岱上几重至, 往来如御风。
晴天望东海, 雨至赏龙鸣。
足下层云起, 身边烟雾生。
伸臂摘皓月, 俯首可拾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