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巴友谊公路
中巴友谊公路上有什么样的故事?
展开全部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的边境县,“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区位优势,塔什库尔干也吸引了一批巴基
中巴友谊公路上有什么样的故事?
展开全部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的边境县,“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区位优势,塔什库尔干也吸引了一批巴基斯坦商人在此经商。
在塔什库尔干客运站前的一条主街上,不少游客在这里逛街“扫店”,在一家名为“巴基斯坦・中国友谊珠宝店”的商铺里,21岁的巴基斯坦青年哈力提正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向顾客介绍各色宝石。
哈力提的店和其他巴基斯坦商铺一样,店内摆满了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国的宝石和手工艺品。
这些商品正是中国游客的最爱。
长沙游客陈女士面对各式宝石镶嵌戒指,已经挑花了眼。
最终她挑选了一只产自巴基斯坦的碧玺戒指,和一条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项链。
经过一番讨价,陈女士对1400元(人民币,下同)的价格比较满意。
哈力提提醒她,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4年前,哈力提来到了中国,开始在叔叔的店里帮忙。
如今他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叔叔也在喀什市开了一家分店。
他的叔叔和塔县其他巴基斯坦商人一样,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来往中国经商。
在这里,随处可以看到中巴两国经贸往来的痕迹,像哈力提家这样的巴基斯坦手工艺品店有4、5家,还有两家巴基斯坦餐馆。
在塔什库尔干客运站,每天都能看到等车的巴基斯坦商人,这些往来于中巴两国之间的商人数量众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公路
喀喇昆仑公路(中巴国际公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西部与巴基斯坦的公路,英文简称为KKH。
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城市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224公里。
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
喀喇昆仑公路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交通纽带,是通往首都伊斯兰堡及南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对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喀喇昆仑公路也是巴基斯坦国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对于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
同时这条公路还是亚洲公路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地区及南亚次大陆的交通要道。
一、公路建设 喀喇昆仑公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
1965年印巴战争快结束时,巴基斯坦方面和中国政府进行了接触,经过商讨,双方很快签订了共同建设喀喇昆仑公路的协议。
1966年两国工人在帕米尔高原炸响了开山第一炮。
根据协议,中巴双方从两国边界海拔4700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向各自方向修建公路,1969年开始,原本由巴方负责建设的红其拉甫到哈里格希路段改由中方施工,哈里格希至塔科特的路段上的十余座桥梁也由中方建设,塔科特到伊斯兰堡的路段则由巴方建设。
中国工程人员援助巴方建设了北起中巴边界的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塔科特大桥的路段,全长613公里。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喀喇昆仑公路1979年正式宣告建成,198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整条公路共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个,建设中使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
中方建设的路段最南端为塔科特大桥,于2004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
喀喇昆仑公路被称为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二、地质灾害及维护 公路全线海拔最低点为600米,最高点为4694米,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沿途路面和桥梁设施经常遭到破坏,许多路段难以通车。
公路建成后,因地质情况极其复杂,需要常年养护,巴基斯坦军队特别成立了军队工程师专门负责公路的维修抢险。
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公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
中巴友谊公路上哈力提的店有何看点?
展开全部 4年前,哈力提来到了中国,开始在叔叔的店里帮忙。
如今他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叔叔也在喀什市开了一家分店。
他的叔叔和塔县其他巴基斯坦商人一样,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来往中国经商。
哈力提的店和其他巴基斯坦商铺一样,店内摆满了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国的宝石和手工艺品。
这些商品正是中国游客的最爱。
长沙游客陈女士面对各式宝石镶嵌戒指,已经挑花了眼。
最终她挑选了一只产自巴基斯坦的碧玺戒指,和一条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项链。
经过一番讨价,陈女士对1400元(人民币,下同)的价格比较满意。
哈力提提醒她,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由于塔县地处高原,冬季漫长寒冷,店家们的生意也有淡季和旺季之分。
“我的哥哥去上海和昆明考察过,我们的主要客人都来自中国内地,现在我们想把生意开到内地去。
”木拉提在塔县和巴基斯坦国内各经营着一家珠宝店。
现在正是他生意兴隆的季节,一个月的纯利润能超过3万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巴友谊,怎么没有去巴路线
展开全部 中巴友谊就是中国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之间的最真诚、最纯粹的友谊关系。
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与印度是一对死对头。
在美国抛弃巴基斯坦,而去拉拢印度后,印度从美国进口大量先进军火,这让巴差点呗印度吞并,失去国家。
关键时刻,中国为其提供了自主生产的歼击机,使其起死回生。
从此中巴友谊开始孕育。
巴基斯坦也曾多次支持中国,89制裁中,全世界,就她和古巴投了反对票,最后被美国狠狠的制裁了,但其支持中国的态势有赠无减。
据小道消息,89后,西方对中国禁止军售,中国有海无军。
巴在法国买了核潜艇,然后给中国做试用,最后中国宋级潜艇诞生。
巴是聪明的,她预测到了中国在21世纪成为世界强国是个必然,结交中国就是为自己铺平强国之路!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我国的国家之一。
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进展顺利。
(一)中巴建交初期,由于巴是西方阵营的盟国,与我关系较为冷淡。
两国间交往较少,仅保持一般关系。
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两国总理的会谈对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隆会议后,两国高层往来逐渐增多。
1956年10月,巴总理苏拉瓦底应邀正式访华。
12月,周恩来总理访巴。
一年内两国总理的成功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
(二)1957至1969年是中巴关系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巴从对华敌视国家变为对华友好国家,揭开了中巴关系的新篇章。
从1957至1960年,巴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以及台湾、西藏等问题上追随西方,两国政治关系受挫。
1961年,巴政府在改善中巴关系上迈出了一步,在联大会议表决恢复我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投票赞成。
1962年,两国通过友好谈判就中巴边界位置和走向达成原则协议。
1963年3月,两国签订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
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巴。
同年12月,巴总统阿尤布·汗访华。
1966年3月,刘少奇主席访巴。
1965至1971年,巴在历届联大都作为提案国,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三)70年代的中巴关系稳定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不断加深。
1970年11月,巴总统叶海亚·汗应邀访华。
佐·阿·布托当政期间于1972年、1974年、1976年三次访华。
1974年11月,中国民航北京----卡拉奇----巴黎航线开航。
齐亚·哈克执政后于1977年12月访华。
(四)80年代,中巴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
1980年5月,巴总统齐亚·哈克访华。
1981年6月,中国总理访巴。
1982年8月,两国签署开放中巴交界的红其拉甫山口的议定书。
同年10月,齐亚·哈克总统再次访华。
1984年3月,李先念主席访巴。
1985年11月,巴总理居内久访华。
1987年6月,中国总理再次访巴。
1988年5月,居内久总理再度访华。
1989年2月,贝·布托总理访华。
11月,李鹏总理访巴。
(五)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变,但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中巴友好合作关系却未受到国际风云变幻的影响,继续向前发展。
1990年5月,万里委员长访巴。
同年9月,巴总统伊沙克·汗访华,并作为主宾参加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
1991年2月,巴总理谢里夫访华。
同年10月,杨尚昆主席访巴。
1992年10月,谢里夫总理再度访华。
1993年12月,李瑞环主席访巴。
同月,贝·布托总理再次访华。
1994年12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
1995年9月,贝·布托总理作为中国政府的特邀嘉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同年11月,乔石委员长访巴。
1996年12月,江泽民主席应邀对巴进行国事访问。
此访是中巴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两国领导人确定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江泽民主席还在巴发表了题为“世代睦邻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中国的南亚政策。
1997年4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
1998年2月,谢里夫总理访华。
1999年4月,李鹏委员长访巴。
同年6月,谢里夫总理再次访华。
2000年1月,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5月,巴基斯坦外秘哈克来华参加两国外交部年度磋商。
7月,唐家璇外长应邀对巴进行正式访问。
9月,江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
(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
双方高层接触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2001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5月,朱镕基总理应邀访巴。
12月,穆沙拉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1年12月和2002年2月,江泽民主席先后两次与穆沙拉夫总统通电话,双方就“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
2002年1月,穆沙拉夫总统在赴尼泊尔出席“南盟”峰会途中过境北京。
3月,吴邦国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巴,并出席中巴合作建设的瓜达尔港...
为什么会有破坏中巴友谊罪
这是出于巴基斯坦对我们的友好关系,自从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但那个时候巴国还是亲美国家,所以双方关系并没有较大的突破,趋于冷淡,到1965年,印巴第二次战争期间,巴国被美国抛弃,军事上处于劣势,关键时刻,中国除了为巴基斯坦提供了飞机,坦克大炮外, 毛主席几乎决定派兵增援巴基斯坦, 挽救了巴基斯坦,帮巴基斯坦保住了巴占克什米尔地区。
而做为巴国方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遭到外部封锁的困难时期,是巴基斯坦为中国提供了通往世界的空中走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是巴基斯坦为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架起了桥梁,还有在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合法权利上,巴国也做出了不少贡献。
可以说中巴友谊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印度视中国为敌人,一直在挑衅中国,而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设米尔地区的纠纷,特别是印度取得核武器技术后,巴基斯坦迫切需要一个有力的伙伴。
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巴基斯坦取得利益一致,大家相互合作,中国提供必要的物资,援助,技术,而巴基斯坦则保证中国在西部的安定,双方渐渐合作。
至于中巴友谊,因为中国对外援助,一般都是不干涉他国内政而且基本都是说到做到,给巴基斯坦不少援助,所以时间一长,大家就越来越熟悉,关系也就越密切。
这就是中巴友谊罪的原因,都是因为中巴之间的友好关系决定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家有这种关于与中国友谊有关系的法律 展开全部...
对于中巴友谊大家有什么看法
中巴关系不是基于个人,而是基于国家利益,是共同的战备利益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中国需要巴基斯坦来牵制印度(印度是中国西部边界的主要对手),而巴基斯坦更需要中国来制平衡印度(就象台湾需要美国一样)。
同时,在美国的战略棋盘上,印度的地位要高于巴基斯坦,因为美国要用印度来平衡中国的力量,而印度又是巴基斯坦的死敌,美国不可能同时拉拢印度和巴勒斯坦,只能放弃一个,而巴勒斯坦也别无选择,只能求助于中国 印度才是巴基斯坦不共戴天的死敌。
事情的起因是: 原来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一个国家,1947年6月3日,英国公布了印巴分治方案,即“蒙巴顿方案”。
随后,一位对印度一无所知的英国勋爵西里尔拉德克里夫被指定在36天之内用一支笔在地图上划出了印巴两国的国界,丝毫没有考虑当地的民族宗教构成,结果在独立日午夜即爆发了延续多日的大规模教派冲突,造成50多万人死亡。
印巴分治50多年来,两国因领土争夺和信仰冲突发生了无数起暴力事件。
50年间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因素都与50年前的那次分治密不可分,两国因此花费了大量的军费,国防开支占据了本不富裕的国民收入的很大比例,严重影响了两国经济发展以及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国交界地区,面积22.8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其中穆斯林人占人口总数的67%,印度教人占30%,还有少数锡克族人。
在历史上,该地区在14世纪前为印度教人所控制,从14世纪至1819年为穆斯林所统治,后随南亚次大陆一起沦为英国殖民地。
1947年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地位悬而未决,两国随后即为这块领土的主权爆发武装冲突。
1949年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团进驻该地区实施停火计划并且宣布就克什米尔前途问题举行全民公决,但是至今未能执行。
1965年和1972年,印巴两国为了克什米尔问题两次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
自1989年至今,该地区的武装冲突一直没有真正平息过,已经造成2万多人死亡。
目前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分别为60%和40%。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两国均声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
巴基斯坦曾多次提出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在克什米尔就其地位问题举行全民公决,但是由于该地区近七成为穆斯林,因此印度自然不会答应。
克什米尔问题就此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并且严重影响了印巴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永远解不开的死结,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巴基斯坦对中国的需求就不会减少。
印巴分治后,两国磨擦不断,先后发生了三次战争,1971因东巴基斯坦(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原来与现在的巴基斯坦是一个国家,都是巴基斯坦的领土)要求独立而引起印度干涉,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直接导致了巴基斯坦被肢解(分为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因此,巴基斯坦无论谁当政,中巴友谊的大局都不会根本改变,那样对他们的国家利益不利,而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这点,不管穆沙拉夫还是前任谢里夫、布贝托等,中巴关系一直都是沿着一个轨迹发展的。
展开全部
关于中巴友谊, 真实经历.
展开全部 林子大什么鸟都有,你如果有机会能去巴基斯坦生活你会感受到,中国人到那里是有形态上的特权的,什么叫形态上的特权呢?就是说人民自发的友好行为,就好像我打心里高呼:毛主席万岁!谁也没规定我这么喊一样。
你在英国念书的,巴基斯坦也有很多幼稚的年轻人,就好像卡扎菲的儿子一样,被西方人假给蒙蔽了双眼,(西方人一直给他说不会制裁他们,让他父亲不要和东方人做生意,不要发展军力,)反对他父亲发展军力的结果,到现在打仗了,他父亲只能用小米加步枪了。
...
中巴友谊是怎么建立的如此固若金汤?
自从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但那个时候巴国还是亲美国家,所以双方关系并没有较大的突破,趋于冷淡,到1965年,印巴第二次战争期间,巴国被美国抛弃,军事上处于劣势,关键时刻,中国除了为巴基斯坦提供了飞机,坦克大炮外, 毛主席几乎决定派兵增援巴基斯坦, 挽救了巴基斯坦,帮巴基斯坦保住了巴占克什米尔地区。
而做为巴国方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遭到外部封锁的困难时期,是巴基斯坦为中国提供了通往世界的空中走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是巴基斯坦为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架起了桥梁,还有在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合法权利上,巴国也做出了不少贡献。
可以说中巴友谊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的。
巴基斯坦法律的这项罪名是真的,存在的。
巴基斯坦的法律里是否真的有“破坏中巴友谊罪”
展开全部 巴基斯坦专门规定了一项“破坏中巴友谊罪”,以法律形式保护中巴人民的友谊。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家针对两国友好关系所确定的一部法律。
出于巴基斯坦对我们的友好关系,自从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但那个时候巴国还是亲美国家,所以双方关系并没有较大的突破,趋于冷淡,到1965年,印巴第二次战争期间,巴国被美国抛弃,军事上处于劣势,关键时刻,中国除了为巴基斯坦提供了飞机,坦克大炮外, 毛主席几乎决定派兵增援巴基斯坦, 挽救了巴基斯坦,帮巴基斯坦保住了巴占克什米尔地区。
而做为巴国方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遭到外部封锁的困难时期,是巴基斯坦为中国提供了通往世界的空中走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是巴基斯坦为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架起了桥梁,还有在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合法权利上,巴国也做出了不少贡献。
可以说中巴友谊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印度视中国为敌人,一直在挑衅中国,而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设米尔地区的纠纷,特别是印度取得核武器技术后,巴基斯坦迫切需要一个有力的伙伴。
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巴基斯坦取得利益一致,大家相互合作,中国提供必要的物资,援助,技术,而巴基斯坦则保证中国在西部的安定,双方渐渐合作。
至于中巴友谊,因为中国对外援助,一般都是不干涉他国内政而且基本都是说到做到,给巴基斯坦不少援助,所以时间一长,大家就越来越熟悉,关系也就越密切。
这就是中巴友谊罪的原因,都是因为中巴之间的友好关系决定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家有这种关于与中国友谊有关系的法律。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