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小说知道
太空旅行的利弊或意义有谁知道?求!
其实, 《科学世界》:众说时间旅行 本刊第9期《时间机器何时启程》一文中留下3个问题,读者对这些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讨论:到平行
太空旅行的利弊或意义有谁知道?求!
其实, 《科学世界》:众说时间旅行 本刊第9期《时间机器何时启程》一文中留下3个问题,读者对这些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讨论:到平行宇宙去旅行,成立一家时间旅行社;利用闪电的能量,或变成电磁幽灵。
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解决往返穿梭于过去和未来可能引起的悖论了。
在等待科学家保罗·戴维斯设计的机器带我们去未来旅行的同时,让我们先看一看读者们异想天开的想法吧! 关于第一个问题:坐飞机变年轻 运用所提到的公式,可以得出:每一秒里可以赚得15*10-14秒。
时间确实短得很!一个人乘飞机不间断地旅行一整年,时间才会慢约5微秒。
这个问题许多读者都算出来了。
可以想象在通常情况下,每天以我们所能达到的最快的速度旅行,一生也年轻不了多少。
关于第二个问题:回到未来 对于在过去时间中的旅行,保罗·戴维斯提供的解答依据是虫洞,大部分读者认为这种设想非常新颖。
但是,不可能利用一个虫洞到它被制造出来之前的时间中去旅行。
如果我们今天建造一个虫洞,两端之间时间跨度相差100年,那么一个世纪之后,有人就可以回到2003年来旅行。
技术问题 许多读者同意这样的想法:到未来旅行是可能的,之所以没能成行只是由于一些技术细节问题。
有读者说:“不可能有‘未来人’闯进来,因为时间机器不可能回到它还未问世时的时代。
”也有人认为:“到过去旅行的人无法再回到未来,因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还无法到时间中旅行,这样旅行者就无法回到他的时代了。
” 有读者明确地表示,“我们现在没有时间机器,未来的旅行家也就没有这么一站,他们就无法拜访我们。
” 还有人认为存在着我们被时间旅行家光顾的可能性,“不过只有当我们将来在时间中旅行时才会知道。
” 有人觉得,这个问题更加深刻:“用戴维斯构想的时间机器,我们只能到达过去的信息还未到达的一个点,而不是信息发出的源头!因此,后世根本不可能与信息源相互影响,我们不会遇上过去的‘他’。
” 有人认为,只有不折返的未来旅行才是可能的,所以“我们能够遇到两类时间旅行家:地球上的时间旅行家和地外时间旅行家,但仅限来自过去的旅行家。
”如果由于技术问题我们没能遇到第一批旅行者,那么对于第二批来说,可能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既然他们造出时间机器是为了前往未来,也许和我们的文明存在着差距,而且他们的文明程度要高出许多,那这种努力就不值了。
” 要是“汽油”耗完了怎么办 针对到未来旅行,戴维斯提出的问题之一是能源。
有读者认为这是个无法克服的障碍,“只要稍加计算,我就知道,如果利用氢作为飞船的推进剂,那么用量几乎是1立方公里。
” 不过有人对于降低成本的可能性比较乐观:“为什么不利用闪电或飓风的能量?” 我们不知道保罗·戴维斯是怎么想的,不过我们应该问一问拿什么容器来盛下这些能量! 是疯狂还是……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因为说自己来自未来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而我的疑虑是就算有来自未来的时间旅行家,他会不会说实话呢?”有人在信中这样说道,“如果有一天有人敲我们的门,说他是我们的后代,我们中有谁会相信呢?” 还有人也有同样的看法:“也许我们现在已经有未来的旅行者了,而我们没有发现。
那我们该如何区分呢?就算是他说他来自未来,又有谁会相信呢?” 有人想得更远:“我们设想自己就是时间旅行者,我们来到1930年。
如果我们这么对人说话,他们会把我们当成疯子,把我们关进疯人院的!” 要疯一起疯 有读者更有想象力: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遥远的将来,时空旅行成了家常便饭。
到那时,需要一家世界级的旅行社为我们安排一切。
“旅行社得分成两个具体的小组。
一部分人搞行政,负责公关宣传和策划,另一组负责陪同科学家们和其他旅游团,不让未来的居民与他们过去的亲戚或其他什么人接触。
” 有人想到了法律问题:“要有不干涉原则,避免时间旅行者被人认出来。
” 有人提醒人们要谨慎:“时间旅行者要有预防措施,不要与要去的时间完全混淆起来。
比如,一位时间旅行者决定要去中世纪,那他就要准备一身骑士盔甲,学点骑士风度,而且还要很健谈。
” 有读者天真地认为,要有一些规则以避免冒失的时间旅行者干扰到他们正在访问的时代。
“我觉得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干扰,避免通过较短的旅行与其他人见面。
或许只需劝说过去的科学界设法避免旅行者们与其祖先直接接触。
” 悲观人士 假如时间旅行不可能呢?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过去所处的是一个和我们的宇宙平行的宇宙。
有人对此很信服,认为,“如果有人想要作时间旅行,巨大的磁场变形会令他记忆尽失。
”还有读者认为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
如果承认悖论,那就意味着不存在一个真实的宇宙,也就谈不上有科学理性的秩序。
有人认为没有那么复杂吧,“宇宙的每一时刻中的所有东西都以绝对意义的现在时存在着。
没有任何时间旅行!” 平行的宇宙 斯蒂芬·霍金提出的平行宇宙构想吸引了许多读者。
有读者认为,“来自未来的旅行者只能进到一个平行宇宙的过去或现在,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现在”。
有的读者的想法更有趣:“一旦我...
有人曾在太空旅行过吗?
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行项目是由俄罗斯联邦航天署提出来的,第一个实现太空旅行的人是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
在2001年,蒂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太空旅行。
而他的这趟旅行费用远远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甚至可以用天价来形容。
他曾在“太空日记”中感慨:“第7天,假期结束了,2000万美元也结束了!回到正常重力状态,拖着沉重的胳膊和腿,唯一变轻的是钱包!”向左转|向右转蒂托的太空之旅被认为是商业太空旅行的开端。
媒体报道显示,截至目前,7名被送上国际空间站的游客全都为此付出了“天价”。
这意味着,太空游还只是富豪的旅游项目,普通人太空旅游的梦想仍然遥不可及。
向左转|向右转通俗来说,“太空旅行”分为三种:亚太空高空飞行、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
亚太空飞行,严格意义来说并未达到太空,目的地位于太空下面的气流层,这里的“景色”、体感与太空类似;亚轨道飞行,能够感受到失重,也能看到地球大概的全貌;轨道飞行,类似国际空间站那种轨道高度。
向左转|向右转虽然这三种“太空游”观感不同,但都需要国家航天技术的支撑和不菲的费用。
换言之,和旅行团类似,你的太空旅游能否成行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航天技术是否有能力把你“送上天”;第二,你的钱包能不能付得起“油钱”。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人的“太空梦”越来越近。
从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到2017年天舟一号、天宫二号成功对接,14年航天探索取得的种种成就,无不在展现中国强大的航天实力。
...
人类什么时候能去太空旅游
普通人什么时候能去太空旅游: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对太空旅游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价格问题始终是发展太空旅游业的一个很高的门槛。
2000万美元的代价,足以使大多数普通人对此不敢奢想。
潘厚任说,太空旅游之所以昂贵,是由于要把飞船送上近地轨道需要消耗数以百万吨计的昂贵燃料,因此无论是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把每公斤重量送上近地轨道的价格都在2万美元以上。
配合飞船发射、跟踪联络及返回地面设施的费用也不低。
价格降不下来太空旅游的普及就无从谈起。
不过世界各国也一直都在想方设法降低太空活动的费用。
美国国家宇航局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开发的称为“闯险星”的单级入轨新型太空飞机,希望能把这一价格降低到航天飞机的1/10。
有人估计,10年之后由于技术的进步,若能将一次太空旅游的价格降到5万美元、甚至一两万美元,则全世界每年可能会有50万人到太空旅游。
从目前的情况看,潘厚任介绍,比较便宜的是花5400美元乘坐飞机进行抛物线弹道飞行,体验一下微重力飞行的感受;或者乘坐俄罗斯米格-25飞机飞达25千米高度,包括在莫斯科两天的食宿共收费12500美元。
曾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宇航员阿尔特林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用发行太空旅游彩票的办法,使更多的人都有机会中奖,圆昂贵的太空旅游之梦。
要降低价格,就得进行市场竞争。
目前,太空旅游的业务主要由美国“太空冒险”公司完成。
而其他国家的一些商业机构也开始准备参与太空旅游业的竞争。
日本“金城日本旅行社”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分社,专门开发太空旅游市场。
未来的太空旅游可望向旅游者提供灵活的服务项目,包括从10分钟的低轨道飞行到为期一周的随所居住的太空旅馆在近地轨道上遨游等。
更为诱人的是,他们将每个人的太空旅行费用降低到不超过2000英镑。
打算资助霍金进行太空旅行的理查德·布兰森也在2004年表示,他的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开通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太空航线。
除参与市场竞争,美国在立法方面也先走一步,率先推出了管理太空旅游的相关法规。
美国政府2005年12月发布了长达120页的太空旅游管理规则,用来管理规范未来的太空旅游。
2006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出台了第一部针对太空旅游业务的条例。
...
以假如我到太空旅行的作文有哪些
展开全部星期天,小文通又来到公园里。
突然,他眼前一亮,呀,是飞碟,一定是外星朋友来了!小文通高兴得跳了起来。
这时,从大树后走出一位外星人:“嗨,小文通,我们又见面了!”小文通听,飞快地跑了过去,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上次分别时,我说要带你去太空旅行,今天,我是特地来接你的!”“呀,太棒了!去太 !我们现在就走吧。
”“好。
”说完,两人便手拉着手走上飞碟,小文通坐在飞碟里,飞碟渐渐升高,越过了摩天大楼,进入了云层。
小文通向四周一看,眼前一片白茫茫。
小文通穿上宇航服,对外星人说:“可以出去吗?”外星人说:“来吧!”小文通走出了飞碟,哇!他顿时感到自己好像没了重量,轻飘飘的,内心的激动简直没法形容。
小文通看见深蓝色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真想伸手摘一颗下来。
他遥望着地球,那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波纹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他望着慈祥的地球母亲,又看看可爱的月亮阿姨,顿时感到地球是那么庞大,月亮是那么小巧。
小文通在太空中看到了水星、金星、木星和许多不知名的小行星,还看到了陨石、流星,还有许多人造卫星。
他还在月球上采集了石头做标本。
这次旅行真使他受益匪浅。
傍晚,外星朋友送小文通回家,小文通送给他一个精美的记事本,上面有他的签名。
他对外星朋友说:“这次旅行真有意思!”
人类能长时间的进行太空旅行吗
就现在的科技水平来看是不能的首先,太空是处于失重状态的,人们到达太空之后,就会持续处于失重状态之下,不会感觉到任何的重力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骨骼和肌肉会因为没有重力而退化甚至萎缩。
因为在太空中想去任何一个地方都只需要漂浮过去,你只要掌控好方向即可。
在太空生活的时间中,你的手部会因为要搬运各种东西而得到锻炼,不得不说手部将是你在太空中运用最多的身体部位。
而腿几乎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变得可有可无。
所以腿部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航天员除了完成任务之外,还会在太空舱内进行腿部的运动锻炼,这样才能防止腿部肌肉的萎缩。
而除了腿部的问题,失重也会减缓消化道的功能,从而引起进餐问题的发生。
在失重状态下,你的消化系统会短暂的停摆,你不能吃也不能喝,直到你重新开始消化为止。
这起码要耽误几个小时,严重时甚至几天的时间。
所以这意味着到了太空后,你可能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不能立即享受你带来的美食,糟糕的时候也许可能几天后才可以开始吃东西。
而除了失重这个问题,你还会面临着太空辐射的威胁,并且这两个危险因素有时会结合起来对人体造成危害。
在太空中,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会像在地球上一样起到强大的作用,而偏偏细菌在太空的繁殖速度将会是在地球上的50倍,病毒也会在辐射的条件下产生变异,这样我们平常能够承受的许多细菌和病毒在太空中就显得十分危险了。
而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人类在太空中短时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那么长时间的旅行更不用说了。
...
求太空旅行电影资源
《阿波罗13号》《2001太空漫游》《农民宇航员》、《陨石大冲撞》Armageddon 又名绝世天劫》虽然不是写月球的但是依然是太空人,非常的精彩。
我给的是同类电影中最出色的,如果你只想看月球而不是登月之类的太空人种种 那我只能推荐你看科教频道的视频了。
这些电影很振奋人,也都是大牌主演的、 同名电影和书都有,非常精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