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野外旅行私处护理

野外旅行注意事项有哪些?
用报纸引火,不易引燃木柴,应事先准备好浸过打火机油的森悄,就可以引燃火苗。用石头起灶,灶口应朝风口,剩下的三面用石头围起来,空气流通越好,火苗就越旺

野外旅行私处护理

野外旅行注意事项有哪些?

用报纸引火,不易引燃木柴,应事先准备好浸过打火机油的森悄,就可以引燃火苗。

用石头起灶,灶口应朝风口,剩下的三面用石头围起来,空气流通越好,火苗就越旺。

必须注意的是绝对不要在禁止火种的地方用火。

灭火时,也要十分小心。

将火用水浇熄,确定火已全灭后,再仔细清扫灰烬残渣,然后覆上土,将它恢复原状,这是野餐最基本的道理准则。

不论是进行真正的徒步健身,对鞋子的选择都应讲究。

在不平的路面步行时,鞋子的舒适与否关系到脚疲劳的程度。

步行鞋既轻又软,十分具有机械性。

购买步行鞋时,该注意的要点如下:脚尖和脚后跟的强度要适中,应有防滑条纹;试穿时,脚尖最好能自由活动。

在大自然中,受伤或生病的发生率较高,为了预防万一,应随时携带备有常用药品及救护用品的急救箱。

被石头拦倒或被树枝刮伤是家常便饭,但撞击到的若是要害部位,就有可能演变成紧急事态。

若只是手脚轻微碰撞,可用水等冷敷,再将患部抬得比心脏高,这样的紧急处置已经足够。

头部受重撞后发生呕吐现象便有危险,必须尽快送医院。

做菜时或余火引燃衣服而烫伤时,先用水冷敷。

若有自来水,则用自来水缓缓地冲洗患部十分钟,如果引燃的衣服贴在皮肤上,同样先以水冷敷,不可将衣服撕下,待充分冷却之后,再请医生处置。

发生腹痛或腹泻是常事,这时,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先暂时保暖身体,躺下让腹部好好休息一下。

腹泻时要多喝水以补充水分,应事前装备好胃药以应付此时所需。

野外旅行中,免不了要在野外宿营,拥有一块好的宿营地将会使人得到良好的休息和集结供应。

野外宿营地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近水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

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避险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

防兽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

要有驱蚊、虫、蠍药品和防护措施。

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森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蠍、毒虫的侵扰。

日照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乾燥、清洁。

便於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

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这样会损坏装备或刺伤人员,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休息品质。

最后请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撒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

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可将垃圾挖坑掩埋。

野外独自旅行怎么吃?

野外的饮食独自旅行是很苦的,因为你无法象平时那样正常的饮食。

所以经常看到的现象就是在野外吃不如平时好反而运动和消耗还比平时大得多,而且在野外饮食卫生条件也差。

在野外吃什么和怎么吃便成了个大问题。

先让我们来看看人体究竟需要些什么,如果按对其依赖的程度来排列的话人体所需要的依此是水、糖、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下面就依此谈一谈在野外如何摄取这些元素。

1,水:水是生命除空气外最不可缺少的元素。

一般来讲除了沙漠戈壁大多数地方都是容易找到水的,但一定记住有几种水是不能饮用或不能直接饮用的:A,雪水,在雪山上一定得先把雪化掉有条件就烧烧没条件就放进怀里捂捂再喝,直接吃雪会使体温降低,而且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体温一旦过低便会神智不清,失去正常的思维能力和产生幻觉(很多冻死的人的表情并不痛苦便是这个原因);B,死水,这里死水是指周围没有生命如草、动物、树木等,水边没有生命的水是不能喝的,这通常意味着水里含有有毒物质;C,有异味的水,森林里尽管总有些树叶草根的腐味但受污染的水的气味与植物的腐烂气味还是有区别的;D,有异常颜色的水;F,不流动的水; G,浑浊的水; 有些地方的水同时具有以上列举的两项以上的特徵,反正B、C、D三项是万不能喝的(烧开也不行),F、G如没有B、C、D的特徵是可以在经过沉淀或过滤去掉杂质和煮沸后是能饮用的,瀑布的水和水边草木丰茂的流动的水则放心饮用。

建议带一支过滤吸管。

2,糖, A,糖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维持体温和产生工作活动能量都靠糖的分解,而脑组织的活动则完全依靠葡萄糖的氧化。

当糖的供应充足时身体对于蛋白质的需要量可相对减少,同时多余的糖类也可转化为脂肪储藏起来;B,糖的摄取是很方便的,淀粉食物就是一种常见且易于找到的含糖的食物,比如馒头、米饭、面条等,更方便的有糖果、巧克力等;C,在野外时能为你提供最快最方便的能量的元素是糖,通过蛋白质和脂肪提供则要经过更长过程,一块巧克力肯定比一块牛肉更快地给你热量;D,我通常在野外会带很多小块的巧克力,特别在寒冷的雪山遇险巧克力简直就是救命的东西;F,独自在野外多吃糖类食物是有好处和方便的,糖类食物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浪费的,它在为人体提供了热量后多余的便成了肝糖元、肌糖元和脂肪储存了起来,在遇险(尤其是在高寒地区)时维持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3,蛋白质, A,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主要成份,是构筑新组织和修复旧组织所必须的要素。

就营养价值而言,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的营养价值要高,在野外一定要注意对蛋白质的摄取;B,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每一种氨基酸都有它特有的功能,所以选择食物时不要认准一种主食,混合的主食能让你摄取到更多种类的氨基酸,所以很多时候有些营养价值并不高的食物一经混合便能得到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野外我常把大豆粉、小米粉、玉米粉和芝麻糊混合开水做成我自创的野外食品;C,能在野外吃到鸡蛋是很幸运的事,但如果到一连几天鲜见人烟的地方显然不可能背几打鸡蛋(背包已经够重了,独自旅行最大的苦就是负重太大,因为帐篷等集体装备无法让别人分担),所以得另想办法,我经常带一些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食物比如猪肝(超市很容易买到卤制的保鲜包装的猪肝)、鸡精、和鱼罐头等;D,在能吃到好东西的地方一定捡有营养的东西吃,别太挑味道;E,我经常带一些口服氨基酸胶囊,在无法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或肠胃出了问题而无法正常消化吸收时我便服用这药物,通常口服氨基酸还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实在是在条件艰苦的野外补充蛋白质的佳品。

4,维生素, A,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如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如维生素B族、C),每一种维生素都有它的特殊作用。

B,动物的肝脏和蛋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而绿色和红色的蔬菜中则含有维生素A、E、K,B族可通过蔬菜和药物摄取,C则在水果和蔬菜中常见。

野外的特性决定了要全面地摄取维生素是困难的,所以我常带一瓶“善存”片来弥补维生素的摄取不足。

5,微量元素,铁、锌、钙等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可从动物肝脏中摄取和服用上面提到的“善存”片(除维生素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总之在野外饮食一定要精,以下是我的一些野外饮食经验: 1,早上一定多饮水,因为夜晚人的水份丧失很厉害,同时吃些含糖丰富的淀粉食品如馒头,没有条件就吃糖和巧克力,再吃些消化起来很慢的东西,如很干的面饼、干肉,这些东西会使你行军一天也不会饿; 2,中午的饮食分两种情况,一是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允许时可以做些煮肉块(和着菜和调味品),记住喝汤,那里面是精华,没肉菜就烧开水冲大豆粉、小米粉、玉米粉和芝麻粉的混合食物,二是既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条件,比如登山途中,登山是没有午餐这一说的,只要危险地段没过你就得一直走,无论是几点钟,而且很多地方根本无法长时间停留,所以一般国际上都把早晚餐之间的一餐叫行动餐。

这一餐讲究的是效率,登山时行动食不要选太不好消化的食物,要知道上午...

女性私处护理什么牌子好?

1、到非洲旅行之前,一定要在国内打预防黄热病和疟疾的预防针并带上已打针的证明“黄皮书”,以及有关防治艾滋。

治疟疾的药一定要自己做好准备,在非洲很多国家治疗一次疟疾一般花费不低于800元人民币!且在非洲当地的零售药房是买不到很多种类的药的,或品种很少,建议出国前详细了解疟疾的发病原理或症状,一旦患病,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2、针对自己的常见病备常用药:如感冒,发烧,咳嗽,胃药,止泻药,口含片,止痛药,眼药水等……清凉消炎类的也带一些,还别忘了带红花油,风油精,清凉油,万金油,驱蚊花露水,驱蚊喷雾剂等,这些不仅是很好的消肿止痒**,还是很好的礼品,当作小费打发那些喜欢索要东西的黑人,特别受黑人朋友喜欢,他们相当喜欢那种过分清凉的感觉。

3、洗漱用品,如牙膏,牙刷,毛巾,化妆品,护理用品,沐浴露,洗发水等。

非洲的酒店一般不提供牙膏,牙刷等日用品,在当地购买的如用品因肤质和生活习惯不同使用起来颇有不便。

特别是护理用品:如卫生巾,护理液,护垫,卫生湿巾等,这些都是姐妹们生活的必需品,做足准备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非洲气候炎热干燥,当地卫生条件有限。

经常走动私处容易出汗,导致细菌滋生,私处清洁成为一大难题,外出旅游带上卫生湿巾、卫生护垫等私处护理用品对健康护理大有益处。

对于此类女性私密护理用品,还是向姐妹们推荐下ABC吧,个人觉得它家的东西还不错哦,更重要的是它含有健康配方,清爽、抑菌、护理一部到位。

4、维生素片/钙片:应该尽量避免因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适时补充维生素和钙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在当地此类物件不只贵,还不好买,品种也没有国内多。

5、防晒护扶品:遮阳帽,太阳镜,太阳伞,防晒霜等,推荐户外运动的薄型遮阳帽。

还需要了解中暑的急救常识。

在非洲太阳紫外线很强,室外环境比较炎热,不论是旅游还是工作要注意防暑。

6、轻便手电筒(最好是太阳能的)、火柴、蜡烛、打火机等,以备停电时照明之需。

到了当地要买一份地图,尽快熟悉情况。

7、一两个好的转换插头。

非洲的房屋建筑有着很多欧洲的特点,屋内的接线插口很多都是两个圆孔+一段圆形金属。

一般的转接插头根本就用不了。

市场上卖的大部分都是从国内弄来的劣质货,用时常冒火星,很不安全。

8、可密封的塑料或其他材质的水杯。

非洲很难买到密封杯,印象里我几个同事的杯子都用了至少一年以上,破得不行了还舍不丢。

可以用来泡中国带去的茶叶,必须要大容量的,1L以上的最好。

非洲气温高,出汗多,出门一定要带够水。

别指望能象在国内一样能每天以饮料、啤酒为水分补充来源,除非你的钱相当的多!

周公解梦旅游看到同行女性私处

野外旅行基本装备一览表 个人穿着用品: 一、 服装篇 1、 冲锋衣裤(户外活动必备,防风、防水、透气、耐磨……) 2、 抓绒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风、保暖) 3、 排汗内衣(户外运动后保持身体干燥) 4、 快干衣裤(夏天出行的必备,裤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脱卸的) 5、 羽绒衣裤(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带的保暖必备) 6、 其他个人衣物(一次性内裤、汗衫T恤……) 二、 鞋袜篇 1、 徒步登山鞋(适应性强、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帮的,可保护叫脚踝) 2、 轻便运动休闲鞋(适合一般的郊游活动,或开车时穿) 3、 运动凉鞋(可当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袜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脚汗,冬天可防冻伤) 5、 普通运动袜(棉的、穿着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泞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镜 1、 遮阳帽(圆边的、棒球帽式的、随便喜好,能挡太阳就行) 2、 抓绒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为了活动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处)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镜(运动型的更好一点,主要功能是遮阳,也可以用来摆酷) 个人装备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营或者长途旅行的必备,以背着舒适且能承重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长途备用,有一定的背负,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长途出行时放随身小东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壶的那种) 4、 摄影包(根据个人需要,斜挎的比较方便取用镜头) 二、 野营篇 1、 睡袋(长途宜带体积小的羽绒睡袋,节省空间,还有就是根据季节的需要带) 2、 睡袋内胆(长途旅行不露营的话,只要带个防脏的抓绒或者棉的睡袋内胆就可以了) 3、 帐篷(普通露营的话,一般的防水抗风帐篷就可以了,长途远行的话建议带体积小的轻便的帐篷) 4、 帐篷地席(保护你的帐篷底面,免受磨损) 5、 防潮垫(普通的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坐下躺下,冲气垫让你更舒服,) 6、 铝膜地席(携带轻巧方便,必要是时可以作为摄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头灯(可以让你双手腾出来,很方便) 2、 手电(作为备用的照明,还是比较可靠的) 3、 营灯(在营地用或者在帐篷内用,效果很好) 4、 荧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乱扔,不环保) 5、 防风打火机(用处不小,应急时做照明不错) 6、 防水火柴(也是应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炉头(让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热的东西,小资用品之一) 2、 气罐(配合炉头使用,注意携带安全) 3、 套锅(有灶台了,没锅可不行,烧饭、烧汤、煮面、煎蛋都靠他了) 4、 小钢杯(环保用品,喝什么都可以,早上还可作为洗漱杯) 5、 烧烤炉(自驾车活动可以携带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户外水壶(可以有效的防腐,颜色比较酷) 2、 军用水壶(带一个饭盒,这点比较实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时或自行车旅行时比较管用) 4、 保温水壶(冬天出去,喝一口热水是一种享受) 5、 净水器(比较专业,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净水药片(携带方便,净水效果一般,但可满足要求) 六、 通讯篇 1、 手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信号最关键、在野外经常没用) 2、 对讲机(团队活动中很管用的装备,前后呼应,在一定范围内逛街也很实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统,专业的玩具,可以帮忙定位、定线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携带方便,也可作为团队联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登山帐(使用得好,可以节省20%左右的体力,还可做为独脚架) 2、 洗漱包(用处不说了,井井有条而已) 3、 个人卫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纸,爽足粉,耳塞,防晒霜,唇膏,发热贴,指甲钳,净水器药品,个人药品,) 4、 背包雨罩(不仅可以防水,长途的话,是防尘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扎带(可用于背包外挂物件的固定,必要时可连接做保护绳) 6、 地图(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都用得着的工具) 7、 小快挂(方便在背包上随便挂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针(野外辨别方向、或迷路后寻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军刀(觉得男人身上都应该带一把,小到削苹果,大到砍数,都可以用) 10、 户外手表(可以测海拔、气温、气压、带电子罗盘、记时和闹钟等功能) 11、 头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围脖摆酷、御寒) 12、 防水袋(保护你的衣物,用品不湿,方便背包内的整理) 13、 证件袋(贴身放重要的证件或钱财) 14、 小型望远镜(增加你的视力所及范围) 15、 针线包(万一衣物坏了,缝缝补补总是要的) 16、 笔记本(记录你旅行的心情或帐务的需要) 17、 备用电池及充电器(很多东西用得到电池) 18、 充气枕(长途坐车或飞机时的理想伴侣) 19、 药品(感冒药、消炎药、防晒霜、好得快、黄连素、止血绷带、创可贴、维生素药片、眼药水、红花油……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携带) 20、 备用食品(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葡萄干、能量棒……)

野外徒步旅行需要带什么?

.二装备: 1.包,一个背包(带防水罩),一个腰包。

背包用来放置备用衣物及其他物品。

腰包放贵重物品和常用物品。

腰包置于身前。

钱包两个(一个只放足够一天开销的钱,在人前随时取用;其他放在另一钱包里,一般不在人前取出) 2.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可打折) 3.徒步鞋(防水透气型),遮阳帽,t恤,速干衬衣,薄外套,速干裤或牛仔裤; 如果是秋冬出行则需要带保暖内衣,毛衣,冲锋衣(带抓绒或羽绒的),冲锋裤(带抓绒或羽绒的),手套(带抓绒和防水层的),围巾,抓绒帽 4.帐篷,睡袋,防滑垫,防潮垫,充气睡枕 6.小型炉具和厨具,军用铲,军用水壶(可分开当锅用的那种),保暖水杯,汤勺 7.照相机(备用电池;清洁用品,如:软毛刷,球状吹球,镜纸等),足够的胶卷,望远镜,防紫外线墨镜,头灯 三.日用品 1.挂式漱洗包,收缩式漱口杯,速干毛巾,洗发水(小锡袋试用装),咖喱水,沐浴露,洗手液,肥皂,洗面奶,防晒霜,牙刷,牙膏(体积小的),梳子,唇膏(防晒型的),润肤露,卫生纸(独立小包的,卷纸/抽纸的),消毒的湿纸巾 2. 换洗衣服,袜子,头巾(可做围脖),拖鞋,凉鞋,针线包,指甲刀,驱蚊水(如:花露水等) 3. 备用塑料袋若干,垃圾袋,密结袋,橡皮筋 4.绳子(可捆包也可晾衣或救生用),浴巾(可铺床用),大塑料布(可当雨衣;累了可坐困了可躺), 雨衣或雨伞 5.防风火机(飞机上不能带),防水火柴,蜡烛,手电筒(备用电池),多用刀,剪刀 四.文具 1.笔记本,电话本,笔(签字笔,圆珠笔,铅笔),手机充电器,手机备用电池,电吹风(不仅为吹头发,还可在雨天/淌水后用来弄干衣物/鞋袜) 2.指南针,地图,哨子,荧光棒,激光棒(救生用),信封,信纸,固体浆糊棒,白色的便签纸 3.封口胶(宽的那种),双面胶,别针(大小不同规格的) 五.食品 足够的食品:巧克力,牛肉干,小袋装奶粉,方便面,袋装肉食,榨菜,盐,干果,水果(干果,如:葡萄干;水果,如:苹果),水果糖或棉花糖,矿泉水,小型塑料盒(装散装的的食品既方便又卫生) 六.药品: 药箱/包,21金维它,感冒药,胃肠药,高原反映药(红景天口服液),散利痛,外伤药(云南白药,创可贴,白花油,红花油),晕车药,纱布,棉签,胶带,驱虫药(风油精,息斯敏),藿香正气丸或黄连素,止血贴,氨水(被昆虫叮咬或蛰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涂抹氨水;被蜜蜂蛰了,用镊子等将刺拨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 其他: 1. 小礼物,带上小礼物容易受欢迎 2.去到当地,可先买一张20—30元的ip卡(如:201卡等),打长途会很便宜。

3.驴友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旅行季节/路线来准备装备,不一定把以上所有用品都带上。

徒步旅行中的注意事项 比起其他形式的旅游,徒步旅游受自然界的影响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

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2.出发前就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3.夏季徒步旅游时,要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而且要戴草帽,水壶灌满水,以免中暑。

4.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

每天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

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5.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6.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旅游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对大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也可以穿半新半旧的胶鞋。

7.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

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8.每天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

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

9.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10.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

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11.绕远路也有一番乐趣。

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

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

12.徒步旅游个人服饰徒步旅游个人行装除了应携带上述基本物品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自己认为穿着舒适而便于远行的鞋子,鞋底不能太薄,切忌穿新皮鞋。

去野外旅行需要带什么东西????

背囊 背囊容量的大小与野外生存的天数有直接关系,一般不应小于50升。

美军原品LC-2军用背包,容积49升。

其优点是采用外框架式结构,包与人体背部散热,可调肩带和S腰带使该包容易掌握平衡。

外框架也方便加挂睡袋等物品,定点存放的基本方法。

登山鞋 说到野外生存用鞋,好多朋友会想到运动鞋,有些地方干脆把运动鞋叫做“旅游鞋”。

其实,运动鞋分篮球鞋、网球鞋、跑鞋、多功能鞋和户外鞋等许多种,除户外品越战丛林战靴,橡胶底加防刺钢板,真皮鞋面全棉鞋腰,防滑透气,能很好地保护脚部和踝骨。

绳索 纵横野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而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此时绳索就显得极为重要。

专用樊岩绳和锁扣最好,但价格偏高,不过可以到附近的建材店看一看,建筑工人使用的安全绳和锁扣是物美价廉的代用品。

一般登山绳索长20m左右即可。

登山不同于樊岩,超过10m的悬崖峭壁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禁区”。

电筒及荧光棒 电筒的功用不说大家也知道,野外生存用的电筒要求照射距离不小于50m,电池使用时间不小于5小时,电筒自身至少达到30m深能防水,电筒配有备用灯泡。

PETZL电筒不仅满足不了上述要求,还可以通过附件把电筒戴在头上,使夜行者的双手解放出来做其他的事情,十分方便。

发光2小时以上的荧光棒可以作为辅助光源在野外使用。

指北针 目前,几乎每一家军品店都有不同制式的指北针出售,小到可戴在手表上的充液式简易指北针,大到地质勘探用的水平式指北针。

去野外探险,建议还是使用专用指北针为好。

军用65式指北针,具有指向、测距、量角、地图比例尺测距等多种功能。

其实指北针同相应的地图配合使用时作用最大,出发前应充分掌握指北针的使用方法。

求生哨 一个普通的军用哨子,但在荒郊野外,遇险者如果采取喊“救命”的方式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的话,不到15分钟就会喊得声嘶力竭,而一个小小的塑料哨子,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能吹响它,而且,在探查出路,寻找水源时,事先约定好的哨间长短和不同组合,都是野外近距离联络时最方便和最简捷的通信方法。

求生刀具 首推“丛林之王”一号野外求生专用刀具,它几乎囊括了所有小型用品,全部刀具有九大附件,能衍生出数十种野外求生功能。

如果有条件,还推荐团队中的队员携带一把猎斧。

美国巴克公司生产的猎斧,在野外进行砍柴生火、搭帐篷、制作路标、开挖排水沟等工作时,猎斧往往比求生刀具更加有用。

求生小型组合工具 美国莱则曼WAVE组合工具钳是野外作业的上上之选。

“瑞士冠军”万用工具刀,具有42项功能,被称为野外工作者的“百宝箱”,建议配合原厂的皮革刀套一起使用,因其尺寸不大,完全可以挂在腰间,以免野外急需使用组合工具时在背囊中翻来翻去。

手表 相对于一般的手表,野外生存用表除精确还应至少做到防水和具有夜光功能。

手表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具有即时方向测量功能,每隔2小时自动气压测量功能(260hpa~1 100hpa, 即0。

26~1。

1大气压),根据气压变化记忆图了解未来气候变化的功能,-10~60度气温测量功能,-700~10 000m高度测量功能,1/100秒表功能等多项功能,因此该表也被称为“脘式登山计算机”。

通信工具 现在手机在我国比较普遍,但作为野外探险活动,活动范围多在人烟稀少的地区,手机信号未必覆盖得到,同时频繁的野外通信联络使用手机也不经济。

建议使用对讲机! 帐篷 在野外,帐篷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御寒、避免昆虫及小动物滋扰,保证使用者能够得到良好充分的睡眠,对保持使用者的体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野外帐篷常见的有“人”字型。

圆顶型等多种款式,使用者应按所要前往地区的季节和气候等情况选择适用的类型,并要在出发前学会怎样搭建。

睡袋及防潮垫 睡袋通过内里的填充材料不同,以达到不同的保温效果,使用者应根据所要到达的地区的气温来选择不同保温效果的睡袋。

野外生存用的睡袋至少要达到防潮、保潮透气、质量轻、体积小的基本功能要求。

生火工具 在野外,生火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把望远镜的凸透镜卸下,在阳光明媚的郊外,可以用它轻易地点燃报纸,野外用的生火工具主要还是火柴或打火机, 水壶 有人做过测试,一个普通人,在断粮的情况下大约可以存活30天,而在同时断水的情况下最多只可以存活7天,足见水对于野外生存者的重要性,一个普通人每天至少要消耗掉2升的饮用水,这也是野外活动准备食水的基本依据。

望远镜 置身野外,观察野生动植物,寻找水源,判定行动方向等都少不了望远镜,而野外观察用望远镜倍数一般应在7-12倍之间,且最大物镜直径不应小于35mm,因为小于7倍的望远镜观察距离有限,大于12倍的望远镜在手持观察时晃动太大。

收音机 在野外,小小的收音机可能是你了解身后文明世界相关信息的唯一渠道,新闻和天气都应该是你所关心的内容,午夜的帐篷内,收音机里传出的歌声,也许会令你终生难忘, 照相机 无限风光在险峰,随着照相技术的普及,大家都希望把野外探险的过程拍成照片或DV(数字化视频)录象,以便日后同朋友们共享这段美好时光,出行前应确认照相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