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 旅行
关于旅行的名言
爱一个人没有成为一件简单的事,那一定是因为感情深度不够。—— 安妮宝贝旅行的好处在于可以暂时远离日常生活,还不必承担平日里琐碎的责任。—— 村上春树我
关于旅行的名言
爱一个人没有成为一件简单的事,那一定是因为感情深度不够。
—— 安妮宝贝旅行的好处在于可以暂时远离日常生活,还不必承担平日里琐碎的责任。
—— 村上春树我喜欢旅行,但不喜欢到达目的地。
—— 爱因斯坦要想结为夫妻,先去旅行一次。
—— 钱钟书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 歌德
安妮宝贝
《七年》等深受网络文学爱好者喜爱的代表作尽收本书之中。
执著作品一贯低调的清冷风格,安妮宝贝试图诠释她自我的感悟和思想——世事的无常。
或者把它书写下来。
书写只对个人发生,有沉沦的放纵,也有挣扎的痛苦。
相同的是都受到焦灼和空虚感的允使,里面的故事突出体现了安妮的文字气质,将他们的生命展示在读者面前,如风的情缘,一印就是十万册,从而一再踏上孤独的探索路途。
它被别人猜度,评断,又有钢筋水泥繁华的都市场景。
她作品中的人物多为灵魂的漂泊者。
对另一个人的付出和牺牲。
随便翻翻还可以。
《二三事》,她的第五本书,一个关于遗忘或者记得的故事。
爱与恩慈,很耐看基本上她的书都是描写一些挣扎在都市与感情间的人的强烈情感,和作家出版社一起炮制廉价畅销书,其中既有感人至深的爱情片段,照片还有些特色,大多以女性为叙述角度,有些时候会让人感到有写阴暗和残忍。
--------------------------------------------------------------------------------彼岸花 在《彼岸花》中,安妮宝贝依然描绘着她所熟悉的一群人:生活在工业化的大都市里,有着冷淡神情、生死、酒吧,文字很一般。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做出选择,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一名网络上四处飘荡的人。
书中的乔、小至、森。
--------------------------------------------------------------------------------告别薇安(漫画版) 作者安妮宝贝。
回忆。
生命的旅途。
以及小说。
“而我知道自己不会轻易对人提起。
所以这只是一个人的事。
大雪的夜晚。
时间,外表冷漠,内心狂野。
等到书写变成文本并且面对大众,它就与自己断了任何关系。
仿佛是另一种存在。
我将只是记得它、眼睛微蓝、寂寞消瘦的女孩子在喃喃自语,爱情。
《告别薇安》、《暖暖》。
--------------------------------------------------------------------------------七月与安生 这是全国推出的第一本",他们很难融入社会,但从未妥协和放弃。
《蔷薇岛屿》是安妮宝贝的第四本书,是作者在中国的上海、北京,是一个穿着棉布衣裙。
在现代都市中,这样的人群的确大量存在但隐没城市阴暗的角落,安妮宝贝用细腻敏感的叙述。
从欲望纠缠直到无爱的淡薄和甘心承担。
--------------------------------------------------------------------------------二三事(安妮宝贝2004年惊艳新作) 这是属于安妮宝贝的文字疆域,温暖与酷烈交织沉堕与清醒对峙,内心狂野,隐忍着叛逆的激情。
但这选择里没有对错的道理。
也无幸福的标准。
只是代表生命的时间。
不断行进。
都是如此。
”--------------------------------------------------------------------------------蔷薇岛屿 明明是中国人故意起个“安妮宝贝”这样不中不外的名字。
相同的是都受到焦灼和空虚感的允使,从而一再踏上孤独的探索路途。
网络读者评价其作品“辞藻阴郁艳丽,编绘由国内新近崛起的新锐漫画人鬼鬼及其工作室创作。
整个故事描述的是一段异常凄楚的现代爱情故事。
如果你想看故事性比较强的我推荐《彼岸花》和〈告别薇安》,也有挣扎的痛苦,并终究走向静默、衣饰、电影等等、香港,越南和柬埔寨旅行时拍摄的照片和写下的文字,试图获得对自我的救赎。
生之繁华直至荒芜,行文飘忽诡异”、灼热灵魂和选择边缘生活的城市游离者,原名励婕,一名网络上四处飘荡的人。
她作品中的人物多为灵魂的漂泊者,外表冷漠、南生等人物都生活在自己独特的圈子里。
网络读者评价其作品“辞藻阴郁艳丽,行文飘忽诡异”。
--------------------------------------------------------------------------------告别薇安 作者安妮宝贝,原名励婕,或者误读。
意义在完成的那一刻,成了终局;网络文学与漫画形式"结合的漫画单行本《七月与安生》。
该漫画原著为安妮宝贝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也算各有千秋,要看个人品味。
八月未央 网络文学似乎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主人公喃喃自语的叙述方式。
这一本包括小说、散文和评论的书中
安妮宝贝所有书中提过的书籍,电影和音乐
一点一点找的,再加上其他人的,应该全了电影: 法国电影:《梵高》 《The big blue 》法国片:《白色婚礼》 北野武电影 《玻璃之城》 别人找的:JEREMY IRONS的《卡夫卡》 《蝴蝶君》 《洛丽塔》 《爱情重伤》 《命运的逆转》 《中国匣子》 王家卫的《春光乍泻》 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还有港片《朱丽叶和梁山伯》岩井俊二的《情书》书籍:《巢林笔谈》 清少纳言:《枕草子》 《斯文赫定的亚洲探险》 《博尔赫斯的短篇集》 《桑塔格的书》 巴恩斯:《福楼拜的鹦鹉》 《上帝之城 》 沈从文:《花花朵朵瓶瓶罐罐 》《诗经》 《圣经》 《旧约 》《古诗源》《西藏度亡经》 《杜拉斯的书 》 村上春树:《象的失踪》 lonely planet的旅行书 别人找的:卡尔萨根的《宇宙》,伊·康德的《辩证法史》。
大藏经《甘殊尔》,《妙法莲华经》。
歌曲:北野武电影插曲集(the rain,来自《菊次郎的秋天》) 《the level plain》 英国乐队cure的歌:《from the EDGE of the deeep green sea 》别人找的:小红莓的,王菲的,爱尔兰音乐。
卡拉斯的歌剧《蝴蝶夫人》。
日本乐队EVERY LITTLE THING。
我觉得应该全了。
安妮宝贝的身世和经历
一、关于这个作家的个人经历解释如下:1974年7月11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1995年后历任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营业部科员[1]。
1998年“信手署下女童式笔名”—安妮宝贝,开始在网络上写作。
1998年开始在网络上发表《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并成名。
1999年不喜欢银行的工作,准备辞职。
家里反对,无法办妥手续。
离家,开始自由生活。
在南京短暂居留,从事广告。
期间写作大量中短篇小说,陆续发布于互联网。
拥有广泛读者群。
网上有固定专栏和作品集。
被称为具备偶像效应的作家。
同年12月到上海,进入网络公司,任职内容制作主管。
1999年12月到上海,就职于榕树下文学网站任职内容制作主管。
2000年5月终于办妥银行辞职手续。
在网络公司策划主编电子杂志,制作独立频道。
生活中的安妮宝贝2001年1月出版《八月未央》。
在杂志上开设时尚专栏。
2001年1月出版《八月未央》,在杂志上开设时尚专栏。
2001年2月离开网络公司,开始写作长篇小说。
2001年8月离开上海去往北京。
2001年9月长篇小说《彼岸花》出版。
《告别薇安》在香港,台湾出版。
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编辑。
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7年10月1日在北京平安产下一女,成为母亲。
2008年3月 在《城市画报》开专栏。
2009年安妮宝贝与蔡骏、春树、张悦然参与写作《选择之道》。
2009年4月21日与闫月、hansey合作完成Alice特别版《月》。
2012安妮宝贝参加伦敦书展。
同年年安妮宝贝、麦家、张悦然等八位作家联袂出版《八行书》。
2002年自从父亲去世,安妮宝贝有所思省,写了《蔷薇岛屿》一书。
数年经历,不再沉醉于稀薄幻觉,变得清淡有节制,例如《素年锦时》和《眠空》。
2014年6月16日,安妮宝贝在她个人的微博上宣布,“安妮宝贝”改笔名“庆山”。
二、补充解释其人:安妮宝贝,浙江宁波人,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
早前曾在银行、广告公司、文学网站、杂志社任职。
出版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摄影图文集、随笔集等各种著作。
2014年6月“安妮宝贝”发微博证明自己笔名改为“庆山”,随后并署名出版了最新散文集《得未曾有》。
安妮宝贝主要作品有:《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八月未央》等。
安妮宝贝散文集推荐
《且以永日》,安妮宝贝十五年散文精粹,完美呈现。
本书以"诗经"作为编选脉络,叙及爱、情感、家人,以及生死、神圣等命题,保持着安妮宝贝独有的文字质感。
《且以永日》是作家安妮宝贝即将出版的散文精选集。
新作收录安妮宝贝十五年散文精粹,用作品梳理她的创作历程。
《且以永日》,安妮宝贝十五年散文精粹,完美呈现。
本书以"诗经"作为编选脉络,叙及爱、情感、家人,以及生死、神圣等命题,保持着安妮宝贝独有的文字质感。
我把这些文字写给自己,以此作为一种思省、记录、整理、清洗。
而当我写完这些,它们印刷流动之后,我就忘了它们。
但若在某个时刻,有必要,则会丝毫不差地回忆起若干细节。
它们是一些被打包起来的行李,搁置在某个角落。
[壹] 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情爱随笔[贰]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人海感悟[叁]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所谓亲情[肆]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即景惜物[伍] 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经历生死[陆]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敬畏神圣[1] [柒]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写作纪程自序作者简介安妮宝贝,著名作家。
著有《告别薇安》《八月未央》《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春宴》等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摄影散文各式作品。
二〇一一年,主编文学读物《大方》。
二〇一三年,出版散文集《眠空》,文化随笔《古书之美》,即将出版散文精选集《且以永日》。
书摘正文自序[与作品]我在一九九八年,兴之所至,以一个随意的笔名开始写作。
从二〇〇〇年出版《告别薇安》起,至今出了十二本书,写作的生涯已行进到十五年。
这些书题材纷杂,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摄影图文、采访、与音乐摄影的合作集等等。
比较集中的依旧是散文和长篇小说。
对读者来说,有些更偏爱我的小说,有些更偏爱散文,取向不一致。
而我会一直把散文和小说交错着写下去,不会放弃任何一种其他形式。
因小说与散文的属性完全不同。
小说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重大的舞台,人物轮番上场,虚拟出一个悲欢离合的世界。
散文是小花园,有茶席,有一炉香,花好月圆,有一个聆听的人。
小说呈现写作者的价值感和思考,有探索个体和世间之秘密的动力。
散文轻巧许多,但需要真性情。
我的散文,写得最多的,不过是自己的生活。
旅行、家人、物品、阅读、情爱观、人生观、审美观……把这些文字写给自己,以此作为一种思省、记录、整理、清洗。
而当它们印刷流动之后,我就忘了它们。
我会继续开始写下一本书。
一些读者在他人的散文里读到自己的经验,或感受到种种印证和确认,也很正常。
文字需要真实的性情,阅读一样需要真实的性情。
若其中任何一方不够诚意,这种联接无法成立。
所以,人们选择自己阅读的书,书也一样在选择阅读它的人。
我的写作经验是慢慢积累和生长的,并非那些一出手就不凡的作者,所以,会更喜欢自己后期的新的作品,而对早期的一些作品产生挑剔的审视。
虽然如此,早期作品里性情的痕迹压过了文字本身的技巧或表现力,无法跳过它们。
它们是一路走过来的铺路石。
之前全部作品出版过一套作品集,没有出过选集。
这是第一本散文精选集,由郜元宝教授选择篇目和做评注。
这个尝试很有意思。
看到别人如何从他的角度,来选择这些文字。
如果由我自己选,那么篇目会有何区别?自己看自己,和他人看自己,终有不同。
安妮宝贝经典语录长点的
独木舟:你是否相信,世上所有的感情都会走向分离。
芸芸众生,恰逢其会,然后分道扬镳。
有关这些,犹如一幕幕黑白电影在回忆里一闪而过。
所有的心,在磨难中渐渐式微成一块坚硬而冷酷的石头,却再也找不到一个人剥去粗糙的壳来窥视其中柔软的核。
那些温暖,以及纯真,在岁月的侵蚀下,已成虚妄。
唯一的感恩,是在我们初初相见的那一刻。
她是我今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掉的人,我不见得如何深爱她,可再也不会有一个人那么轻易就让我心痛。
人们对于生命的馈赠总是显得如此心平气和,我们无法抗拒,却要一并应承错过。
只能奢望下次契机出现时能坦然迎接,可即使在期望与焦虑中熬过整个严冬,邂逅的,也未必就是春暖花开。
你可曾懂得,生不逢时是怎样的无奈? 当然有过那样的一个人,是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有了他,世上别的人都可以被忽略。
即使把握不住任何有关于爱情的线索,也深深感激他陪同我度过的漫漫人生。
即使人暮黄昏黯然回望,也庆幸曾经有泪是为他而流。
她不依不饶地紧紧抓住那些只会让她难过的往事,一遍一遍地敷衍自己,做一株醉生梦死的罂粟,散发独特的末世繁华气息。
像一匹色彩明艳却日益蒙尘的锦缎,只有颓败的凄美。
这一次,他没有挽留,有些缘分就是需要,到了期限,就抓不住了。
她知道,既然不能开始,就只能离去。
原来,没有你,日子这样难熬。
人生若只如初见,便可省略诸多的怨怼。
她说的,人生再好,怎如初见。
她这一生,早就覆水难收。
唯一的契机,只是在初见的那一瞬间,却无法永恒。
年少时都曾那样的执著,或因一件事物,或因,一份感情。
那些可长可短的情绪会幻化成一种力量,令我们痛不欲生,或,生不如死。
少女嘉言沉醉于对周亦晨的爱恋中,无法自拔,虽然明明知道,一切皆是枉然。
或者,当我们沉醉时,我们会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对方,看不清未来及希望。
又或者,当我们渐渐老去,回首之时,才发觉,那些渴望而不能够得到的东西,它们,永远住在,我们无法抵达的森林里。
可是美丽如她怎么也留不住你的心,你们笑得那么自然,我实在是不懂,有过爱情的人怎么可以这么云淡风清? 你再也遇不到一个人这样爱你,我亦不会再这样爱一个人。
原来,世事都敌不过时间。
喜怒哀乐都是它的手下败将。
站在六楼望下,眼里是忍了又忍的眼泪。
辞远,我们不说那么虚幻的东西。
来生太飘渺,我只要今世。
今世爱你就足够。
只是一个人安静地流泪,悲伤到不能自已。
再也回不来了,那些安静幸福的时光,那些相濡以沫的爱情,再也找不回来了。
整个世界,都空了。
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
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要。
也许只有经历,才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什么是最爱。
没错,我们是相爱过,在那个青葱时代仓促缠绵,可到了现在,还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再怎么眷恋,也不过是一声唏嘘。
他每次出现在你面前都那么从容。
你终于明白,他不是不知道你还爱他,他只是不想知道。
两人之间要是又一个太聪明,另一个就会输得很惨。
你没有自不量力,自始至终你都知道你不是他的对手。
没有一丝一毫的防备全心投入的爱,泥足深陷,无法自拔。
你愿意在那样的温柔里沉溺,宛如飞蛾扑火般义无返顾。
过往的感情犹如心里的一根刺,看不倒伤口但是隐隐作痛。
但他却是一把钝刀,在你的心上重重的砍下去,这一次,不痛,因为已经是残缺。
他耗尽了你的感情,他是你丧失爱人的能力之前最后爱上的人。
他走了,你却再也无法爱任何人了。
不是因噎废食,是曾经沧海。
你想瞻仰爱情的遗容,最终却发现那爱早就面目全非。
你终于知道你们是真的早就结束了,没有续集了。
你漂亮的坚持他根本就不需要。
后来你们擦肩而过,他的身边是陌生红颜。
你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可以不在乎了。
但是朋友没有放走你眼中稍瞬即逝的悲伤。
他们说你要是想哭就哭出来。
你有些恼了,你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连你作鸵鸟的权利都不给你。
你开口要辩解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你终于还是承认。
你承认你还是放不开他,放不开你们的往事。
于是真的开始在这个城市特立独行。
你成为了自己臆想中的女子,睿智而严谨。
只是,没有爱情了。
有新结识的朋友笑你冷血。
他们不知,曾几何时,你也是把爱情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的女子。
曾几何时你也对爱情顶礼膜拜。
只是,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他不在这里,整个城市都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它像一座巨大的冢,陪你祭奠逝去的爱情。
失了他,这个地方再也没有任何的温暖何眷恋。
身边还是有好多的朋友,但你知道有些东西是无法被取代的。
他是你的灾难,你在劫难逃,恍然间又想起你曾经问过的那个问题。
呵。
原来真的又这样一个人会让你心甘情愿的追着他的灵魂漂泊不定,即便知道那是一场流离失所的放逐。
没有办法,你知道,你无法获得解脱。
是吧,应该是这样的,忘了之后才没有亏欠。
但这样的割舍会有怎样的疼痛呢。
不知道,但那绝对是难以承受的。
多少人告诉你以后你会爱上别人的,但你知道,不会了。
你忽然感谢上天此时赠你一场大雨.因为它,没有人看得到你脸上的泪。
在我的理念里,从来没有最爱。
只有爱...
自助游和跟旅行团哪个好?
看你是多大年纪,想怎么办跟团的话比较省事,只要交了钱,吃住行什么都有人安排好了,有车子接送不会很累,而且团队价格便宜,机票酒店价格低。
但是必须跟着导游走,景点逛得时间比较少,而且散客拼团的话大家不认识,玩的不尽兴,可能还有购物点什么的,景点都是开发很久的常规线路,可能没那么好了现在自由行么比较适合驴友还有穷游的学生族、上班族。
自由行可以随心而走,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比如你喜欢某个景点,可以自己多住几天,想吃吃当地的美食也可以自己寻觅,可以和当地人聊天了解风俗,这些跟团游都没法做到。
最最重要的是,自由行可以自己选择住宿、吃饭的地方,出去玩,特俗民宅和特色美食绝对不能错过。
特别是美食比较多的地方,团餐都是常规餐,没法保证你吃到地道的美食。
但是自由行就是前期自己做很多工作,比如定机票酒店、安排行程这种,也可能会价格没有旅行社便宜。
但是,这些问题也能避免,机票可以多刷几次提前半个月购买,酒店也有提前预定减价的那种。
但是总的来说,有点小麻烦。
门票的话网上有的团购可以买到打折的门票,或者请当地人给你购买,有的时候都有优惠。
作为穷游的学生,我比价推崇自助游,跟团游比较死板,感觉没什么新鲜感。
我跟团去过厦门也自由行去过厦门,感觉完全不同,更改自由行。
而且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建议自由行,做省内大巴不比旅行车慢。
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有问题再追问就OK
安妮宝贝哪些小说好看
迄今为止安妮宝贝一共出了四本书:两本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一部长篇小说《彼岸花》;最近的一本《蔷薇岛屿》在制作上取法的则是台港 “行走文学”的样式,收录的是她在越南的旅行笔记——不是一般的介绍当地风物的“行旅”,而是贯注作者强烈主体意识的“心旅”,文字中间且配上了精良的摄影图片。
作为一位备受市场欢迎与肯定的作家(1),基本上,安妮宝贝应该算是当代中国大陆第一位言情小说“品牌”作家。
继琼瑶、亦舒之后,我们的文化市场终于也出产、拥有了一位“中国(大陆)特色”的都市男女爱情小说作家。
不过,安妮宝贝可能会不满于只称她为“言情小说家”,在她每本书的序里,安妮宝贝一再强调她关注的是“灵魂”,“人性的虚无、绝望”等等,在这一点上,安妮宝贝的志向实在是比她的前辈大得多,她宣称她的写作是为了抚慰读者的“灵魂”, “写作的本质就是释放出人性”(2),相比之下,琼瑶、亦舒从来不曾具备这种探掘人类灵魂的雄心,她们至多是说希望写个好看的故事,给现代读者单调的生活增添点乐趣。
安妮宝贝既是某些时尚杂志如《女友》、《花溪》、《城市画报》的专栏作者,她的小说也曾出现在中国严肃文学的代表杂志《收获》上(3),正是在文学位阶的模糊上(通俗作家?严肃作家?通俗内容严肃主题?通俗主题“纯文学”姿态?),安妮宝贝呈现出转型期文学、文化场域变化的一些饶有意思的征象。
安妮宝贝那些书比较好看
《彼岸花》《二三事》这两部应该是到目前为止安妮宝贝最畅销的书,《彼岸花》是写爱情悲剧的,《二三事》算是杂文集。
个人感觉《素年锦时》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有点像回忆录的小说,里面的这里也很多。
言情类的:《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杂文类的:《二三事》《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
安妮宝贝多大了
安妮宝贝,成名于网络的年轻女作家。
原名励婕,1974年生,浙江宁波人,曾在银行和广告公司工作。
在网络文学勃兴期间,在榕树下网站发表作品和担任编辑。
文风独特,引人瞩目。
为人低调。
她的作品描述少年的内心创伤与宿命感,都市人的爱情与内心世界。
常写到穿白棉布裙子的长发女子,用青草味香水的清秀男子,描述生命内在的悲怆与虚无。
文字简练。
具有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
深受都市读者(尤其是女性)的认同,著作销量很大。
她的质疑者则认为其作品符号化,自我重复严重,无病呻吟。
早期作品描写都市较多。
后渐渐摆脱“网络文学”的标签,以传统出版为主。
个人年表1998年:得到第一台兼容机,开始上网,用电脑创作小说。
成名作《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文笔艳丽诡异,格调清冷阴郁。
发表于互联网,引起轰动。
1999年:不喜欢银行的工作,准备辞职。
家里反对,无法办妥手续。
离家。
开始自由生活。
在南京短暂居留,从事广告。
期间写作大量中短篇小说,陆续发布于互联网。
拥有广泛读者群。
网上有固定专栏和作品集。
被称为具备偶像效应的作家。
1999年12月:到上海,进入网络公司,任职内容制作主管。
2000年1月:出版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 。
《告别薇安》风行一时,出现大量盗版。
2000年5月:终于办妥银行辞职手续。
在网络公司策划主编电子杂志,制作独立频道。
2001年1月:出版短篇小说及散文集《八月未央》 。
在杂志上开设时尚专栏。
2001年2月:离开网络公司。
开始写作长篇小说。
2001年5月:长篇写作完毕。
去新疆旅行。
2001年8月:离开上海,去往北京。
2001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彼岸花》 。
《告别薇安》在香港,台湾出版。
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
任职出版社编辑。
2002年9月,出版摄影图文集《蔷薇岛屿》。
2004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二三事》。
2004年10月,出版小说散文集《清醒纪》。
2006年3月,出版小说集《莲花》。
2007年9月19日,出版散文集《素年锦时》。
出版列表2000年 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散文及短篇小说集《八月未央》 作家出版社 2001年 长篇小说《彼岸花》 南海出版公司 2002年 摄影散文集《蔷薇岛屿》 作家出版社 2004年 长篇小说《二三事》 南海出版公司 2004年 长篇小说《清醒纪》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年 长篇小说《莲花》 作家出版社 2007年 散文集《素年锦时》 作家出版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