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中班音乐 信的旅行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大全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

中班音乐 信的旅行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大全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

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

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的家有几个人

中班音乐:我的家有几口人中班音乐:我的家有几口人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大意。

2、结合自己的一家,尝试用演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准备:幼儿已了解并能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过程:一、节奏练习:1、说一说,自己的家里有些谁呢?教师:你的 家有 几个 人? 幼儿:有爸爸 有妈妈 还有我这个 小宝宝(或介绍爷爷奶奶)2、数一数,他的家有几个人?(请其他幼儿根据他的回答来数数、猜猜他家有几个人。

)二、欣赏:1、教师清唱歌曲:听一听,老师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掌握节奏*** | ** *| ** *** | ** * |)2、说说歌里还唱了什么。

三、熟悉歌曲:1、再次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2、请幼儿尝试演唱歌曲。

(主要唱三口之家)...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这是什么乐器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

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

(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6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八只小狗抬花轿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初步了解我国民间婚礼习俗--坐花轿。

3,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红纱巾、红盖头、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马兰开花"的游戏。

二、导入课题: 出示纱巾盖头上提问,我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见新娘子是这样的?新娘子结婚要坐什么? 三、学习游戏"抬花轿"。

(一)分段练习动作。

1、抬轿子一步一蹲稳稳地走。

2、往前冲(碎步向前快走3步)、往后退(碎步向后快退3步)。

3、颠轿(走两步,扭一扭)。

4、看新娘子(快跑4步,做两个开心的动作)。

5、下轿(做邀请的动作)。

(二)、配音乐进行游戏。

1、完整听音乐。

2、随音乐做动作。

3、听音乐完整游戏。

四、分组游戏。

1、老师扮新娘子,幼儿集体抬花轿。

2、请个别幼儿扮新娘子,集体抬花轿。

五、幼儿自主游戏。

三人一组,幼儿自由组合,一人扮新娘,两人一前一后抬花轿。

7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活动目标: 1、 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2、 把积累的生活动作变做律动动作时,需要夸张。

3、 做较大动作时,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2、 事先玩国泡泡糖,对泡泡糖有感性的认识。

活动过程: 1、 听故事,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老师讲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的溜出去玩。

他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的东西。

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赶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象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

一只大猫冲了过来,小老鼠象个雪球似的飞快的滚回家。

(2)按故事情节做玩泡泡糖的动作2、幼儿听音乐,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教师:"现在我请你们听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用动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节作动作。

(2)幼儿在座位上做动作,教师用小幅度的动作提示。

在b段音乐开始处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提示。

(3)玩游戏第一遍游戏: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第一遍游戏: 用教师的律动动作与幼儿生活动作相比较来提示幼儿注意夸张。

第二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一同听音乐做动作。

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各个不同的部位! (4)听音乐,按故事的情节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戏。

家庭称呼歌中班音乐的教案

活动目标:展开全部 1、熟记长辈的称呼并理解这些长辈和自己的关系。

2、和同伴分享自己关于称呼的经验。

3、懂得见到长辈要礼貌称呼并问好。

活动准备: 挂图60-6、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称呼的含义。

1、教师: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谁?你们怎么称呼?你们怎么称呼?(幼儿与同伴自由交流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 2、小结:小朋友说的都是对家里长辈的称呼,称呼是人们对他人的一种礼貌的称谓。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称呼歌》,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儿歌里说了哪些称呼? 二、学习儿歌《称呼歌》。

1、播放磁带,请幼儿认真倾听。

2、提问: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说了哪些称呼? 3、结合挂图,帮助幼儿理解。

这些称呼你们都听过吗?知道是什么意思称呼谁的吗? 4、请幼儿轻声地跟着老师学念儿歌两遍。

5、请幼儿尝试独立朗诵儿歌。

三、游戏:看谁说得对。

1、教师说出前面的提示,幼儿很快地回答出正确的称呼,看谁说得快又对。

2、教师说出称呼,幼儿回答他是谁。

...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什么乐器在歌唱》的反思

音乐活动一向是我害怕,外加最没自信的课!我一直觉得对于音乐活动我总上不好,所以心里总有一点障碍!今天胡园长说要来听我的随堂课,还是音乐活动,着时把我吓了一跳! 心理有点害怕又有点紧张!还好沈老师在我身旁给我加油给我帮助!下面我就说一下我对这个活动的课后反思! 《什么乐器在歌唱》是一个音乐活动,活动中有四种好玩的乐曲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使孩子们很感兴趣。

但犹豫我出示这些乐器时有点乱,使孩子们在学习这些会发声的乐器时掌握的不是很好!也导致到后面的坏节受到影响!在学唱部分我只轻唱了两遍在孩子们还没熟悉歌词理解歌词的情况下我就边弹琴边让幼儿学唱,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的距离比较疏远也导致了孩子在学唱时的分心!如果我能在学唱这一环节多唱几遍,外加做几个动作,那样孩子学习的兴趣应该会更积极!也更能掌握熟悉这首歌。

在请幼儿上来敲打这些乐曲并同时演唱这一环节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对于新些的事物孩子们总抱着好玩,好奇的心态来对待,这一环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就向课后胡老师说的,一堂课要注意的细节真的很多,好的细节能给一堂课增添光彩!在这个活动中,我就欠缺了这些细节!上好一堂课不容易,但我想我会掌握每一次的机会使自己有所进步!认真的去对待每一个活动,做到细心有心让每一个活动都能取得好的收获!...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猫捉小鸟)

幼儿园教案:猫捉老鼠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轻松、愉快的氛围。

2、通过游戏的形式和动作模仿,记忆歌词顺序。

3、在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注意避免与同伴碰撞。

活动准备: 图片:小老鼠、大猫,以及小老鼠和大猫的头饰各一个。

图片:马、鸟、虫、鱼,幼儿会念儿歌《谁会跑》。

活动过程: 一、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1、分别出示动物图片,采用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2、仿编问答歌,引出会跑的小老鼠。

(1)师:还有什么动物会跑?根据幼儿的讲述创编第一段问答歌。

(2)出示老鼠图片: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会跑的小动物,你们看看他是谁?他跑起来是怎样的呢? (3)教师问幼儿答,仿编老鼠跑的儿歌。

二、幼儿倾听教师有节奏地念前三段歌词。

1、师:小老鼠跑来跑去做什么呢? 2、教师扮演小老鼠,有节奏地边念前三段歌词边做动作。

3、加入音乐,教师合着音乐的节奏边说边做小老鼠的动作。

三、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念歌词。

四、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尝试着音乐的旋律演唱歌曲的前三段。

2、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1)师:小老鼠跑呀跑,吃呀吃,现在睡觉了。

这时候,又来了一只会跑的小动物,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动物是谁呢? (2)教师随着音乐范唱歌曲的最后一段(大猫捉老鼠)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歌唱两遍,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五、游戏活动:猫捉老鼠. 1、教师与幼儿共同建立游戏规则。

(1)师:什么小老鼠什么时候跑回家呢? (2)师幼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当唱到“来捉老鼠了”的时候,小老鼠们就跑回家。

2、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更多优秀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的家有几个人

中班音乐:我的家有几口人中班音乐:我的家有几口人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大意。

2、结合自己的一家,尝试用演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准备:幼儿已了解并能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过程:一、节奏练习:1、说一说,自己的家里有些谁呢?教师:你的 家有 几个 人? 幼儿:有爸爸 有妈妈 还有我这个 小宝宝(或介绍爷爷奶奶)2、数一数,他的家有几个人?(请其他幼儿根据他的回答来数数、猜猜他家有几个人。

)二、欣赏:1、教师清唱歌曲:听一听,老师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掌握节奏*** | ** *| ** *** | ** * |)2、说说歌里还唱了什么。

三、熟悉歌曲:1、再次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2、请幼儿尝试演唱歌曲。

(主要唱三口之家)

求幼儿园中班音乐课《小毛驴》的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小毛驴 [设计意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

《小毛驴》这首童谣诙谐、幽默、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选择这节音乐课,就是让幼儿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音乐特点。

奥尔夫音乐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教学中着重发展幼儿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这节课中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各种练习为幼儿学习增添了浓厚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够看着节奏谱正确地拍出相应节奏,并在教师的歌声引导下准确的表现节奏的强弱、轻重等音乐要素。

2、利用卡农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多声部节奏练习,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3、引导幼儿将节奏型自然的过渡到乐器演奏,能够看指挥随机的进行乐器演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4、通过《小毛驴》游戏表演让幼儿学会分享空间,享受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学会演唱歌曲。

2、欣赏《聪明的阿凡提》故事片,让幼儿体验片中阿凡提对小毛驴的深厚情感,了解维吾尔族人们的穿着、风俗习惯。

3、打击乐器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演唱歌曲,让幼儿体验音乐的民族特点。

(1)复习歌曲,指出歌曲中的演唱要求。

(2)对幼儿进行提问,加深幼儿对新疆维吾尔族民族风格特点的了解。

2、教师出示相应节奏型,让幼儿能够准确拍出。

(1)教师出示第一个节奏让幼儿学习,练习幼儿一边拍节奏一边唱歌的能力。

(2)教师出示第二组节奏型,让幼儿拍出节奏并与歌曲一起练习。

3、运用节奏卡农的形式巩固幼儿练习。

(1)把幼儿分成两个声部,引导幼儿拍自己的节奏和谐唱歌。

(2)交换节奏型,巩固并掌握对多声部的认识。

4、教师引导幼儿为歌曲节奏配上相应的乐器演奏。

(1)教师引导幼儿选择配器方案。

(2)教幼儿使用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3)运用音条乐器丰富歌曲的伴奏,并提醒幼儿注意倾听音响效果的变化。

5、 幼儿创编相应动作,随音乐进行游...

中班音乐演奏乐器快乐波尔卡教案

波尔卡,打击乐器,中班"是本教案的主要话题,今天生育网编辑特意整理了"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有趣的石头打击乐器----波尔卡 》"这篇中班音乐教案教案来分享"波尔卡,打击乐器,中班"等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幼儿园老师,家长有所帮助,谢谢。

活动目标: 通过搜集各种石头及辅助材料制作石头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自制打击乐器的快乐。

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石头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选择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活动准备: 、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石头。

、各种纸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与音乐匹配的节奏卡一张。

...

中班音乐教案感觉自己萌萌哒教案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导入新课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五)作业安排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