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鲁古旅行
与达尔文一起发现《物种起源》的艾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真的写...
岩井俊二是一个作家,文学内容要有专业的考证才可以下结论,本就是争议的问题,不好说。19世纪末,香港。相传
与达尔文一起发现《物种起源》的艾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真的写...
岩井俊二是一个作家,文学内容要有专业的考证才可以下结论,本就是争议的问题,不好说。
19世纪末,香港。
相传生物学家华莱士发现了一条怀孕的雌人鱼,对其进行研究。
好友之子海洲化却爱上了人鱼之女,与她缔结连理。
1913年,华莱士留下一部名叫《香港人鱼录》的奇书后与世长辞,人鱼的传说失落在历史的尘埃里。
一百年之后,一艘科学考察船正航行于茫茫太平洋,一条传说中的人鱼模样的东西围绕考察船久久徘徊。
未久,一个叫海原密的年轻男子遭遇海难,沉入海底三个月竟然平安生还……人鱼传说缓缓铺展,一扇通往另一个神秘世界的门由此打开……
印尼欲再造10个巴厘岛吗?
外媒称,中国今年很可能取代新加坡,首次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旅游市场。
今年头8个月,来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游客数量增长46%,达到140万人次。
据10月20日报道称,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希望通过这种需求将旅游业转变为未来几年的发展引擎。
为此,他想打造除巴厘岛之外的旅游目的地。
巴厘岛被称作“诸神之岛”,那里的热带沙滩、火山和著名的寺庙一直是印尼旅游的主要卖点。
印尼旅游部长阿里耶夫·叶海亚在雅加达接受采访时说:“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市场。
毫无疑问,增加游客数量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瞄准中国。
”报道称,印尼目前吸引了中国每年超过1.2亿人次出境游客的约1%,阿里耶夫打算将这一比例扩大一倍,准备在中国的一些重要地方进行宣传推广。
他说,这是一个会带来巨额收入的“金矿”,但也需要巨额投资。
报道表示,作为其开发印度尼西亚群岛(包含1.7万多个岛屿)设想的一部分,印尼总统已制定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还提出了一个把旅游业作为国家未来繁荣重要组成部分的计划。
他面临着为经济发展寻找新增长点的压力。
报道介绍说,印尼政府宣称要在2019年使外国游客人数增加一倍,达到每年2000万人次,同时在巴厘岛之外增加旅游目的地。
巴厘岛在今年头8个月吸引了近400万人次的游客,占同期赴印尼的900万人次游客的近一半。
为此,佐科打算建设10个新巴厘岛——这一战略包括开发从该国西部苏门答腊岛到东部马鲁古群岛的基础设施。
报道认为,对于一个仍严重依赖棕榈油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经济体而言,旅游业是一个扩大政府外汇收入的方法。
报道称,阿里耶夫表示,佐科的计划将使旅游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由去年的4.5%增加到2019年的7.5%。
同期的旅游收...
有什麽探险故事请发给我,字数不要太多.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6位神奇的探险家,他们的探险行动,也许改变了整个世界! 在今天看来,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经历更像一部系列剧(其中的一些,确实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还是在干旱炎热的沙漠里,这6位无畏的探险家,勇敢地面对一切,最终发现了地球上那些原来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你认为他们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有人与狮子搏斗,有人吞下老鼠……那么,如果有胆量的话,你也去探险吧! …… 庞斯·德·利昂:发现“阳光国度” 探险成果:发现佛罗里达 时 间:1513年 …… 曾经有一个传说,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个尝到不老泉的人,将得到财富、名誉和再次年轻的机会。
但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传说中的泉水到底在哪里。
西班牙探险家庞斯·德·利昂从南美洲启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岛和圣·萨瓦多岛,也没有找到。
虽然庞斯没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为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并将它命名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佛罗里达)的欧洲人,他的确获得了财富和名誉。
马克·波罗:走进中国 探险成果: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之一 时 间:始于1271年 在中世纪,当其他小伙伴还沉迷于弹子游戏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问他:要不要同他们一起骑马从意大利旅行到中国。
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不可思议的事吧:这个热爱冒险的17岁男孩,竟然毫不犹豫答应了! 马可说,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
但是,当他到达庞大而辉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一切都那么神奇:可以买东西的纸(币)、色彩艳丽的纹身,像神话中独角兽一样的犀牛… 马可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马可·波罗游记》。
后来,就是这本书唤起了另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险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伦布。
佛迪南·麦哲伦:环球旅行 ??探险成果: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时 间:始于1519年 在佛迪南·麦哲伦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通过环球旅行来证明这个事实。
于是,证明地球形状这件事,就成了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
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
3年过去了,只有5艘船胜利到达终点,就是这些船带回了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勇士们。
??大卫·立文斯顿:“闯”入非洲 探险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时 间:1841年至1873年 对于苏格兰博士、传教士大卫·立文斯顿来说,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着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
他曾与狮子搏斗并差点失去一条手臂;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
他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路上失明了。
5年后,新闻记者亨利·斯丹在一个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顿博士,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立文斯顿博士,我想我做!”这句口号,激励了无数后来的探险家。
??罗伯特·皮尔瑞:到达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北极 时 间:1909年 罗伯特·皮尔瑞和他信赖的伙伴马瑟·汉森(另一个天才探险家),以及其他4名队员一起向北前进。
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铲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着极其寒冷的天气,遭遇过漫无边际的大雾——那大雾仿佛是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冒出的黑烟。
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破烂的皮尔瑞激动万分,他挥舞着妻子亲手缝制的美国国旗,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顶端。
??罗德·阿蒙森:到达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南极 ??时 间:1911年 在向北极航行的途中,罗德·阿蒙森突然决定前往南极。
因为他认为,比起考察已经被开发的土地,成为首先到达南极的人更“酷”。
“我将在那里战胜你!”阿蒙森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他的竞争者——正在前往南极途中的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着雪橇在冰雪覆盖的荒原上滑行。
事实证明,这简直是绝妙的主意。
因为,斯科特选择了小马做交通工具,结果糟透了,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
最后,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个星期到达南极。
回答者:小雨石 - 试用期 一级 5-21 14:53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罗尔德-亚孟森征服了南极,从而两极的探索活动开始了一个伟大的纪元。
一个月之后,他的英国对手,罗伯特-斯科特也在一个月后到达南极点。
然而不幸的是,在回程的路上,斯科特和他同行的四人全部因为饥饿和严寒而牺牲,当时,他们离下一个供给站仅仅几英里的距离。
从此,斯科特成了一个传奇,一个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象征;而真正的胜利者,亚孟森却为人们轻蔑、不屑。
同样的经历,却带来如此强烈的反差。
或许,这个现实的故事也暗合了大多数故事中英雄必死的结局规律。
在下文中,挪威占星学家拉斯-维丁将就他们的出生盘对这两个传奇人物的生活、性格和成就加以分析和阐述。
斯科特的故事 1912年1月17日,斯科特和同行的四人悲伤而沮丧地站在南极大陆上。
他们已经在极度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行走了80天,只为了寻找亚孟森在一个月之前留下的帐篷。
里面有一封致给挪威国王的信笺,而斯科特曾经答应了亚孟森一定将信...
怎样和印尼人、泰国人相处?
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
民族语言和方言约300种。
与印尼商人打交道,应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这对于双方交往是很有帮助的,印尼人不喜欢别人问他的姓名。
一个种族繁杂的国家,其人民的风俗习惯也悬千差万别的,例如苏门答腊人通常喜欢睡在高地,而爪哇人都宁愿打地铺,印尼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重深交,讲旧情,老朋友在一起可以推心置腹,若是一般交情的商人客户或朋友,虽然也客客气气,甚至谈得相当的投机,那也只能是形式上的事,真正的心里话是不轻易掏出来的。
所以与印尼人交往,一两次见面是不能抱太大的希望的。
要着眼于将来,应把印尼商人当作你的朋友,充分责现出你的真诚,才能获得他的信赖。
加深与印尼人的交情,还必须记住的一点是,印尼人喜欢客人到他们的家中做客访问,而且在一天中任何一个时间去拜访他们,都是受欢迎的。
在印尼人家中作客,你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即使不是十分富裕的家庭,其客厅的摆设布置也是很讲究的。
到印尼人家中作客,可增加感情的交流,已成为与印尼人交往的一个诀窍。
商业谈判,如果能选择在印尼人的家中进行,那是最好不过的事,这可以消除主客之间的隔阂,交易洽谈的效果更佳。
如果你去的印尼人家里铺着地毯,那你在进屋前要把鞋脱掉。
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
印尼人很懂礼貌绝对不讲别人的坏话,自然也不喜欢那些讲别人坏话的人,与印尼人见面可以握手,也可以点点头。
在印尼,一般商务访问穿西服,打领带,穿长裤即可。
访问政府办公厅应穿西装,须事先须约,准时赴约。
印尼贸易事业是一种奇特的公私混淆的事业,大多数进出口业务由9个国营贸易公司(Niagas)经手。
印尼商人做决定甚慢,业务谈判一般都很长,为求好结果,最好准备停留一周以上,商界好礼,尤其好互赠礼物。
访问时宜准备一些小礼物给商人、官员及他们的妻子。
应邀做客时,可以给主人带上一束鲜花,客人不一定非要送礼不可,但最好说几句感谢的话,或写个便条表示谢意。
谈话时,避免谈论当地政治、社会主义和国外对他们的援助。
在印尼,伊斯兰教习俗的影响很大,目前,在全国各岛屿上,共有清真寺和小礼拜寺36.9万多座(据《印度尼西亚百科全书》),仅雅加达一地就有清真寺1000多座,小礼拜寺4000多座。
1978年,在雅加达市中心落成的伊斯蒂拉尔清真寺是东南亚最大、最华丽的清真寺,可容纳10万余人。
在印度尼西亚,有些清真寺不准进入,得严守当地规矩。
东南亚诸国的人民,一般说来都平易近人,和印尼人相处之道是不可愁眉苦脸,不要提起黛比夫人(日本有名的交际花,后嫁原总统苏加诺)。
印尼人最喜欢笑,心情舒坦就笑,顺利完成某件事就笑,笑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
他们也喜欢开玩笑,他们甚至认为“笑口常开”是社交上的一种礼貌。
在印尼,一个具有良好教养的商人,在彼此初次相识时,应马上把自己的名片送给对方。
不然,休怪对方冷眼相待。
与印尼人同座时,有打招呼的习惯,印尼人搭火车旅行碰到陌生人同坐,如果自己那份食物先送到,他一定向对方打个招呼:“我们一起来,如何?”对方就回答:“谢谢您,请用吧”。
印尼人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他们习惯用右手而忌用左手或双手去接食物及其他物品。
印尼人的习俗各异,爪哇人具有神秘的信仰,忌谈诞辰。
巴厘女子爱赤膊露背,以表示圣洁。
客人走进沙羌族的居凹区,必须大叫大喊,否则被认为来意不善。
印尼对于观光游客来说,是个好去处。
岛屿众多,风光秀丽,值得一游。
一般说来,东南亚地区的民族都很好客,当你前往访问某个家庭,有时候会遇到对方正在吃饭,在这种情况之下,印尼人一定会说:“来,跟我们一起吃饭”。
邀你吃饭时,你不必客气。
你若客气推辞,他们会认为你不懂礼貌。
在印尼人家里,当你看到长相可爱的小孩,切莫抚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商务活动,最好于9月至次年6月进行,7、8月多放假。
12月至次年2月阴雨连绵。
每年假日不同,宜于旅行前查问清楚,注意饮食卫生,别喝生水。
印尼服饰礼仪一、仪态礼仪 在印尼,当人们坐下来时,两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这样做,要把一条腿的膝盖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面。
在巴厘岛,坐下时两腿要平放在地板上。
如果把脚尖或鞋底对着别人,都认为是对别人的侮辱。
印尼人不喜欢外国人当众接吻。
人们如果召唤小孩和三轮车驾驶员,可以用手势,而在其他场合叫人,应将掌心向下伸出手指作内屈运动,便不要用一个手指。
印尼人不喜欢当面打呵欠,如果难以控制,要用右手将嘴捂上。
在同别人说话时,将手放在臀部会被认为对人不或不礼貌。
印尼人常用笑声来掩饰震惊,但他们反感嘲笑别人的错误,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动作,否则会伤害他们的感情。
印尼不在街道上或走路时吃东西,认为这是不礼貌的,也不用左手去握手、碰别人。
在印尼,与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都要摘下太阳镜。
二、相见礼仪 印尼人是友好的,容易接近的。
他们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习惯以握手为礼,与熟人或朋友相遇,传统礼节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好。
在作正式介绍时,对称...
印尼有哪些地方
展开全部 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别称“千岛之国”。
主要城市: 雅加达、玛琅、万隆 行政区划 共有一级行政区30个,包括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和亚齐达鲁萨兰2个地方特区,27个省即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廖内、占碑、朋古鲁、南苏门答腊、楠榜、邦加-勿里洞、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万丹、巴厘 、西努沙登加拉、东努沙登加拉、北马鲁古、南马鲁古、巴布亚、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哥伦打洛、东加里曼丹 、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
二级行政区(县/市)410个。
首都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Jakarta)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
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海。
人口有838.5万(2000年)。
大雅加达特区面积为650.4平方公里,分为五个市,即东、南、西、北、中雅加达市,其中东雅加达市面积最大,为178.07平方公里。
印尼有哪些地方
1。
古迹:婆罗浮屠佛干革命塔,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佛塔,为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素以“印尼的金字塔”之称。
2。
巴厘岛(BALI)则被公认为是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
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度假乐园、世界级的游览胜地以至于人们反而时常觉得印度尼西亚便是巴厘岛的一部分巴厘(BaLi)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区,是爪哇以东小巽他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约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
巴厘西距首都雅加达约1千多公里,与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隔海相望,相距仅1.6公里。
3。
雅加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
雅加达城区分为两个部分,北面滨海地区是旧城,为海运和商业中心。
南面是新区,为行政中心,今天已联成一片,难以区分,雅加达市中心的独立广场,绿草如茵,群芳争艳。
广场东面是国家宫,原是荷兰总督的官邸,现为印度尼西亚的总统府。
麦哲伦航行的目的是什么?
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
(1)起因麦哲伦是地圆说的信奉者,他在1517年就向葡萄牙提出了环球航行计划,但是没有得到支持。
西班牙国王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正想向海外发展。
西班牙国王支持麦哲伦进行航海探险,为麦哲伦装备远航探险船队。
麦哲伦的探险船队由5艘远洋海船、二百多名船员组成,旗舰“特里尼达”号排水量110吨,其他3艘不足百吨。
(2)经过麦哲伦探险船队出发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探险船队驶离了西班牙。
探险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在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中航行。
11月19日,探险船队利用东北季风和赤道海流,沿非洲西海岸南下。
当船队行驶麦哲伦航海路线图到佛得角群岛时,转向西行,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巴西海岸。
此时,麦哲伦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海岸南下,航行了四个月。
1520年3月31日,麦哲伦发现一个平静的港湾,麦哲伦把它命名为“圣胡利安”港,船队驶入港湾,在那里抛锚。
准备在这个港湾里过冬。
麦哲伦探险船队在“圣胡利安”港度过了一个冬天。
1520年5月中旬,为了找到通往太平洋的航线,麦哲伦派出一艘远洋帆船向南航行,探索航路,但不慎触礁受损。
这样,当麦哲伦探险船队再次扬帆起航时只剩下四艘远洋帆船。
通过“麦哲伦海峡”1520年10月21日,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发现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海峡。
海峡两岸峭壁林立,风急浪高。
船队冲向海峡,驶入一个比较宽阔的海港,穿过海港向前航行,又发现一条海峡,在海峡外又有一个宽阔的海港。
麦哲伦船队向南航行几天,接连穿过几个海港,发现两条水道,一条朝东南,另一条朝西南。
麦哲伦让“圣安东尼奥”号和一艘海船向东南航行,他自己乘坐的旗舰“特里尼达”带领另一艘海船向西南航行。
结果,朝西南航行的海船发现了一个海角和一片海洋。
在旗舰“特里尼达”上的麦哲伦高兴得掉下眼泪,并把这个海角命名为希望角。
而向东南航行的“圣安东尼奥”号却走进了死胡同,在返回途中又找不到船队,“圣安东尼奥”号船上的主舵手乘机哗变,驾驶了风帆船返回西班牙。
而麦哲伦却一无所知,以为它失踪了。
麦哲伦船队只剩了3艘风帆船继续在海峡里航行。
麦哲伦以顽强的意志,指挥船员们与风浪作斗争。
经过28天苦斗,终于在1520年11月28日,船队终于走到水道的尽头,前面是一片浩瀚的海洋。
这表明船已通过海峡,进入了太平洋。
后人为纪念麦哲伦,把这条海峡称为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客死他乡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了太平洋。
那年3月8日,麦哲伦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中的胡穆奴岛。
3月27日,船队到了马克坦岛,其后,又到了宿务岛。
麦哲伦想征服岛上的土著居民,把岛上的一个个小王国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
麦哲伦带领船员,手持火枪、利剑,强行登上陆岸,用血腥手段征服这个地区,并用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来命名这个地区,菲律宾的名称就这样由来。
但是,遭到了土著居民的反抗。
土著居民用箭、标枪对付入侵者。
一支毒箭射中麦哲伦,使得航海探险家客死他乡。
麦哲伦死后,他手下的人继续了麦哲伦未完成的航程,船队于1521年11月8日驶入马鲁古群岛,船员们与当地人交换货物。
12月21日,“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满载香料,离开了马鲁古群岛,而麦哲伦船队的旗舰“特里尼达”号因为船体漏水,无法继续航行。
(3)结果“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只剩下“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出发时的二百多名船员只剩下18名船员返回。
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
为此,人们称麦哲伦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
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
非洲、亚洲、南美洲。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
赤道半径6,378.2km,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24,901英里)。
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
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
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
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
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
赤道经过的行星级地貌: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赤道经过的山脉:安第斯山脉赤道经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岛屿(群岛):巴都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哈马黑拉岛、马尔代夫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赤道穿过的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地气候活动于赤道的天气系统:两信风带、赤道西风带、赤道辐合带等赤道穿过的河流、湖泊:非洲:刚果河、奥果韦河、朱巴河、维多利亚湖;南美洲:亚马逊河;亚洲:卡普阿斯河赤道经过的海:几内亚湾、赤道海峡、明打威海峡、望加锡海峡、托米尼湾、马鲁古海、哈马黑拉海国家城市赤道经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瑙鲁、基里巴斯、厄瓜多尔(以赤道命名的国家,Equator,是西班牙文)、哥伦比亚、巴西、加蓬、刚果 (布)、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
赤道附近的著名城市:基多、利伯维尔、内罗毕、新加坡。
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国家和地区生物物种赤道是物种的制造厂。
与其他未能这么幸运地享受到这一地理位置优势的物种相比,赤道动物简直是生活在一个近乎完美的环境中,无论从温度、湿度还是从可获取的食物来看,都是如此。
生活在这片乐土上的唯一不利因素,就是要与地球上半数以上的物种分享资源!在赤道,动植物比其他地方的动植物长得更快、更大,而且外形更怪异。
赤道地区的阳光是地球上最强劲的能量。
由于这里的阳光使海洋大量蒸发,这种冲击会在这样一个大范围中形成湿度柱,进而形成风和潜流,而风和潜流随后会最终给位于异常遥远的地方的生命提供能量。
赤道纪念碑赤道纪念碑(Equatorial Monument)在基多市北方95KM.开车要40分钟。
赤道正下方的纪念碑建于四面环山的盆地上,纪念碑旁有特产品店、餐厅。
往纪念碑的途中有尤加利森林和栽培葡萄柚、葡萄的农园。
赤道纪念碑凡是到厄瓜多尔旅行的人,无不要去观赏名闻遐迩的胜迹——赤道纪念碑,这里被看做是“地球的中心”。
赤道纪念碑分为新旧两座,旧碑位于圣安东尼奥镇,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城以北24公里处。
它三面被崇山峻岭环抱,海拔2483米。
这座赤道纪念碑高约10米,用赫红色花岗岩建成。
碑身呈正方形,四周刻有醒目的E、S、W、N 4个英文字母,分别表示东、南、西、北4个方位。
碑面上镌刻着西班牙碑文,以纪念那些对测量赤道、修建碑身做过贡献的法国和厄瓜多尔的科学家。
下端刻着“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的字样。
碑顶是一个大型的石雕地球仪,安放的方向是南极朝南,北极朝北。
地球仪的中腰,从东到西刻有一条十分清晰的白线,代表赤道线。
它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赤道实际环球一周为40075.13公里,从这里可把地球划分成南北两个完全相等的半球。
厄瓜多尔人称这纪念碑为“世界之半”。
每年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从赤道线上经过,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
这时,厄瓜多尔人总要在此举行盛大的迎接太阳神的活动,感谢太阳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
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们都喜欢在石阶上,两脚平踏在白线两边,摄影留念,以显示自己是脚踏两半球的人。
相关数据赤道长度: 40,076km子午线长度: 40,009km极半径长度: 6,356.8km赤道半径长度: 6,378.2km扁率: 1/298面积:510,000,000k㎡平均半径长度: 6,371km体积:1,083,230,000,000km³总体来看,从两极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6,356.8km,比从赤道上到地球中心的距离6378.2km短21.4km。
扁率为1/298。
赤道一带稍微凸出,赤道本身也有点扁,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表面凹凸不平,应该说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不过由于地球体积庞大,这些表面的起伏和整体比起来仍极其微小,所以在太空中看,仍是一个圆球。
但如降到低空,透过大气和海洋,这时看到的固体的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犹如一个干皱了的苹果。
古代解释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
现代天文学称为天球赤道。
《汉书·天文志》:“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
”《后汉书·律历志下》“黄道去极”刘昭注引汉张衡《浑仪》:“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去极九十一度十六分之五。
”《书·洪范》“...
快要灭绝的动物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 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种正在消失。
你是否知道地球上动物种类正在急剧减少,一个接一个,一种接一种都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链而互相依存.有人问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人类,人类还能支撑多久?请看令人忧心的近年动物灭绝记载:渡渡鸟(印度,1781),蓝马羚(南非,1799),马里恩象龟(舌塞尔,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欧洲野马(欧洲,1876),斑驴(亚洲,1883),白臀叶猴(中国,1893),旅鸽(北美,1914),佛罗里达猴(北美,1917),卡罗莱那鹦鹉(北美,1918),中国犀牛(中国,1922),高加索野牛(欧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红鸭(印度,1942),普氏野马(中国,1947),袋狼(澳洲,1948),冠麻鸭(亚洲,1964),爪哇虎(印尼,1972)……也有材料谈到我国频临灭绝的动物如:糜鹿(全世界3*!000头),华南虎(50头),雪豹(1*!000~2*!000头),扬子鳄(1*!500只),白暨豚(100只),大熊猫(1*!000只),黑犀牛(3*!500头)指猴(9只),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野金丝猴(700只),白眉长臂猴(70只). 1 动物有益于人类 地球上人类起源与动物起源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时间相隔不算太长.人类形成后依赖林果渔猎以生存和进化.后来发展了农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上去了,有剩余价值可以剥削,于是原始社会进步到奴隶社会.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接触频繁.一般按人类需要分其为6类: 1.1 食品动物(Food Animals) 供应人类丰富营养来源的肉、乳、禽、蛋、鱼等. 1.2 役用动物(Labor Animals) 马、驴、骡、骆驼等.骑、驮、拉,被誉为"不要能源”的动力,有战略意义. 1.3 经济动物(Economic Animals) 生产羊毛、裘皮、皮革等.如绵羊、长毛兔、海狸鼠、黄鼬、蓝狐等. 1.4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以科学实验为目的、定向培育出的特种动物,有严格遗传学和生物学要求,目前以小鼠、大鼠、豚鼠、仓鼠为代表. 1.5 医用动物(Medical Animals) 生物制品原料如血清马、鸡胚等;检测工具如家兔;中药原料如鹿(茸)、熊(胆)、牛(黄)、马(宝)、虎(骨)等. 1.6 观赏动物(宠物,Pet) 猫、狗、鹦鹉、金丝雀、金鱼等.动物园、马戏团动物皆属之. 2 动物对人类也有有害一面 动物约有200种传染病、80种寄生虫病,其中半数可以感染给人.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这类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定名为Zoonoses,原意是"动物源性病”,其后WHO/FAO联合专家委员会又把它界定为"在人类与脊椎动物之间可以自由传播的疾病”. 频临动物的 社会调查报告 全球近800种动物将绝种: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http://news.sohu.com/20051218/n241010902.shtml全球动物保护组织公布794个物种濒临灭绝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AllianceforZeroEx鄄tinction)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12月12日,两只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寒冬里翱翔。
这个世界的美好有很多就是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赋予我们的,因此保护濒危动物是我们对自然界应尽的责任。
“零灭绝联盟”的使命 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为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
近代灭绝的物种大部分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大量入侵,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动物都生活在山区或地势低平的地带。
“零灭绝联盟”是由13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发起的,包括伦敦动物学会、保护国际、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等。
目的是为了确认并且保护物种生存的地点,进而挽救濒危物种。
这些地点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濒危物种最后栖息地。
由于并没有对地球上所有的物种进行仔细研究,因此这794个物种只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松柏目植物和一些爬行动物。
该组织将全球分为七大块,每一块都有不少的濒危动物“热点”地区。
所谓“热点”的选择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这些地点一定要包含至少一个“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物种。
第二,这些地点在“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动物生存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比如有一定数量的物种生活于此地,或者在这里度过哺乳期或是冬眠期。
最后,这些地带都是相对于周边地区具有独立性的地方,必须与周边的地带有可定义的界限。
界限之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生活环境相近,而与周边地带的物种不甚相同。
在列出的这595个地点中,只有1/3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地方都被人类居住地所环绕,而且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
该研究的作者表示,保护这些地点是保...
古今中外著名探险家的故事
展开全部 1.麦哲伦的故事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
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
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被认为是第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出身于贵族家庭,1505年参加葡萄牙海军去印度作战。
虽然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战胜利,从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势力,也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海上贸易控制点,但没能控制马六甲,其成就还欠完美。
为此,1511年参加攻占马六甲之役。
东方的财富经过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掌握了通往马来西亚海域与港口的钥匙。
但还需要向香料群岛、产生财富的摩鹿加群岛探险。
因此于1511年12月作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
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1517年麦哲伦偕同宇宙学者法菜罗去西班牙,放弃葡萄牙国籍,转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服务。
1518年出任远征船队队长,前往为西班牙开辟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线。
麦哲伦自信能发现一条从大西洋通往南面的海的海峡。
1519年9月20日船队启航,270名水手来自9个国家。
9月26日到达特内里费岛,10月3日继续向巴西远航;曾在几内亚岸外停泊。
11月29日航行到圣奥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处(1里格约为5千米)。
绕过卡布弗里乌之后,12月13日,船队到达里约热内卢湾。
次年3月到达圣朱利安港。
在镇压了西班牙船长们发起的叛乱后,1520年8月24日离开圣利安港,船队继续南下,10月21日绕过维尔京角时,在南纬52度50分处进入他们要找的海峡(后以麦哲伦的名字命名)。
到达淘峡西端,船队只剩下3条船。
10月28日进入“南面的海”。
回海域风平浪静,被称为“太平洋”。
船员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借助于秘鲁洋流的推动,在麦哲伦无情的决定下,进行横渡太平洋的伟大航行。
12月18日船队从智利海岸向西北航行,1521年1月24日才看见陆地,可能是土阿莫图群岛的普卡普卡。
2月13日在西经158度处穿过赤道,3月6日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获得99天以来第一次弄到的新鲜食品。
3月9日起航,向西南方向进发。
后在今菲律宾群岛的马萨瓦登陆,为西班牙在太平洋找到第一个同盟者。
在宿务岛,使地方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皈依天主教。
不到两个月之后,4月27日麦哲伦在麦克坦岛上与当地人作战时被杀。
麦哲伦死后,只有两条船到达摩鹿加,而只有“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由埃尔卡诺指挥回到西班牙。
生还者还有另外17名欧洲人和4名印第安人。
埃尔卡诺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证明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
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
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
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2.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
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
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
1911年10月20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
罗阿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位探险家之一。
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乌姆伯托·诺毕尔乘飞艇绕行北极两圈。
在两年后另一次北极上空的飞行中,诺毕尔的飞艇与另一飞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则在寻找诺毕尔的过程中失踪。
3.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
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
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
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
张骞回来后,使大汉皇帝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的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
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4.玄奘的故事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
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
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主要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高山。
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
后来他又在印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