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自制旅行小册子

制作旅游地理宣传小册子
L:Good afternoon sir.Can i help you B:Good afternoon!I am thinking of taking a tour in zhejiang in the coming summer.L:How long about you

自制旅行小册子

制作旅游地理宣传小册子

L:Good afternoon sir.Can i help you B:Good afternoon!I am thinking of taking a tour in zhejiang in the coming summer.L:How long about your holiday B:Three days.L:OK.We have a three-day touring package in Yiwu of Zhejiang province.B:Great.And would you like to give me a tour brochure L:Of course.Here you are..B:Thank you very much.L:That's my pleasure.

...你收到一位顾客的来信,信中说他来信索取“中国10日游”的小册...

dear sir,first of all please kindly accept my sincere apologizes,i am really sorry for the problem we bring to u,for the brochures of ten days travel in china i will sent to u as soon as possible,u will receipt it in a week at least,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with me if u have any question,i am with a big honor to assist u sir,i hope can hear your voice sooner,and i wish u have a good time if u come to china in the future,i am really appreciate your breadth being to me .best regards,sales manager *****

自由职业有哪些?

自由职业 定义“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 1、根据《韦氏大词典》,自由职业者是:独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人;不向任何雇主做长期承诺而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2、比较准确的定义:是脑力劳动者(作家、编辑、会计等)或服务提供者,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自己找工作做,经常但不是一律在家里工作。

3、别名:顾问、临时工(contingency worker)、承包人、自由代理人、单飞雁(lone eagle)、独行侠(lone ranger)、单干户、自由工(open-collar worker)、唱独角戏的(soloist solo operator)、靠电话联系进行工作的人(telecommuter)、电信通(teleworker指精通电子的人,尤流行于欧洲)、虚拟雇员(virtual employee)、虚拟企业主(virtual-business owner目前非常流行)。

定义SOHO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头一个字母的拼写,指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

互联网是SOHO的根本。

一些优秀的网页设计SOHO族几乎都有自己的个人网站;每天在家中更新网页,是这类SOHO族的主要工作内容。

这些优秀的个人网站逐渐引起IT公司的关注,于是,个人网站与大网络公司合作或被其收购的新闻在IT业界层出不穷,这些SOHO族们又开始了新的事业。

也有不少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始了网上信息和咨询服务的尝试,成为信息服务这门行业的SOHO族。

最常见的SOHO职业还有音乐创作、产品销售员、平面设计、广告制作、服装设计、商务代理、做期货、炒股票等等。

SOHO族这样自由而又浪漫的工作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加入这个行列,在这片天空里,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露。

SOHO跟传统上班族最大的不同是可不拘地点,时间自由,收入高低由自己来决定。

同样也正是因为它自由,所以它极有挑战性。

特别适合SOHO的是一些基于信息的制造、加工、传播类的工作,如编辑记者、自由撰稿人、软件设计人员、网站设计、美术、音乐等艺术工作者、财务工作者、广告、咨询等,因为他们的大部分工作或者主要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家中独立完成或通过在网上与他人的协同工作来完成。

SOHO对于人的素质要求会更高。

最重要的是自制力,也就是说你自己能否在时间上管理把握好你自己。

其次,是由于SOHO后每个月没有一笔固定的薪水,你的收入结构会改变,所以如何管理好你的钱袋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事实上,一方面,国际上这一群落的人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办公自动化、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分工的细化将会导致为数众多的SOHO人的出现;另一方面,SOHO群的存在,也是在客观上缓解了就业压力这一越来越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而如何将这一群落有意识地纳入社会分工体系,并从身份、立法、税收和保障等方面予以确认、规范和保护,是摆在各机构眼前的现实问题。

自由职业包括什么 传统上讲:作家、演员、摄影师、艺术家、顾问,等“创造性”的工作者。

现在大大拓宽了:环境美化师、占星术家、书刊索引编者、医疗抄录员、木工、按工程项目受聘的建筑工、管风琴技术人员、真空系统安装人员、舞台设备管理人员、机修人员。

还有:会计师、代理人、分析师、管理人员、审计员、藏书家、经纪人、数据录入人员、计算机编程员、计算机维修人员、工程师、私人购物助手、研究人员、保险顾问、税务代理、电信营销员、文字处理员。

主要的职业工作 写作、编辑和出版类工作 技术撰稿人、自由职业编辑、编剧、自传撰稿人、宣传小册子撰写人、自由职业的新闻工作者、 生活管理类 色彩顾问、礼品经营、形象顾问、家庭护理员、理疗师、医疗助理、宠物饲养服务、个人购物服务、私人侦探、自尊教练、旅行顾问、包办伙食服务、迪斯科指导、化妆艺术家、摄影师、花草养护、维修服务、个人培训员、团聚联谊策划、瑜伽功教练 咨询服务类: 零售业咨询内容包括:店址特色、租约谈判、店貌策划、信用建立、广告与营销策划 形象顾问类:形象设计、商业礼仪、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艺术 市场开发和推销类:例如:T恤衫、桑拿设备、狗食、餐具刀叉 清洁类: 打扫房间、整理物品、采购礼品、食品采购、安排婚礼、洗衣服、遛狗、做饭、备车

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主要内容

展开全部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作家笛福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18世纪,长篇小说兴起,笛福作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创作开辟了以写实为风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道路。

自14至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航海成为一种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

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丹尼尔・笛福, 1660年生于英国,父亲是伦敦的一名商人。

1674年,年轻的笛福就开始学习当一名牧师。

但他并不适合牧师这种工作,因为,正如他所创造出来的英雄鲁宾孙一样,他的生活充满了冒险与刺激。

1683年,笛福曾被海盗俘虏过。

这次的经历,再加上一名曾经在海上遇难的苏格兰水手的叙述,提供了笛福写作《鲁宾孙漂流记》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题材。

虽然《鲁宾孙漂流记》一直到笛福将近六十岁时才出版,它依然为笛福带来历久不衰的声誉。

还为笛福带来历久不表的声誉。

继《鲁宾孙漂流记》的成功之后,接下来的五年之中,笛福又陆续写了四本书,包括《生命》、《冒险》、《红牌船长的海盗生涯》及《疫年大事记》。

笛福逝世于1731年4月,享年70岁。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出生于伦敦。

父亲营屠宰业,信奉不同于国教的长老会。

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

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

他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

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大陆各国经商。

1685年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

1692年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

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

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办女学等。

1701年他发表一首讽刺诗《真正英国人》,认为没有纯种的英国人,反对贵族天主教势力,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辩护。

此诗连印9版。

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用反讽手法,反对国教压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笔巧妙,开始竟未被人识破是反对国教。

后被发觉,受到罚款和坐牢的惩罚,入狱6个月,枷示3次,却被伦敦市民奉为英雄。

在狱中他仿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颂歌体写了一首《立枷颂》(1703),讽刺法律不公。

1704年他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主要为哈利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策争取支持。

此后11年间他一直往来于英格兰、苏格兰之间,充当哈利及其继任者托利派戈多尔芬的秘密情报员,搜集舆论。

在此期间,他又因写文章而短期入狱。

但从未终止为辉格党当政者搜集情报,办报,写文章。

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

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发表,大受欢迎。

同年又出版了续篇。

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

此后,他写了4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均1722)和《罗克萨娜》(1724)。

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1720)、《彼得大帝纪》(1723);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1724)、《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1726)、《不列颠全岛纪游》(1724~1727,3卷,导游性质)。

他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如《经商全书》(1726)、《英国商业方略》(1728)和《使伦敦成为世界最繁荣都市之道》(1728)。

他的《英国绅士全书》则在他死后于1890年刊印。

据说笛福曾与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250种,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写城市中产阶级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

如《维尔夫人显灵纪实》(1706)对一个流行的鬼故事作了逼真的报道;《瘟疫年纪事》(1722)写1665年伦敦大瘟疫,把这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人心惶惶,以及死亡数字、逃疫的景况写得如身临其境。

当时法国马赛鼠疫流行,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笛福的作品满足了市民对鼠疫的好奇心。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的代表作。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叛变,被抛到智利海外荒岛,度过5年,最后得救,笛福受到这一事件的启发,写成此书。

鲁滨孙不听父亲劝戒,出海经商贩卖黑奴,在海上遇难,流落荒岛28年,在岛上与自然斗争,收留了野人星期五,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致富。

此外还有续集。

第二部写他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又视察巴西种植园,接着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

第三部则是一部道德说教的作品。

《辛格尔顿船长》写主人公幼年被绑架,当了海盗,在非洲和东方冒险致富的故事。

《摩尔...

格列夫游记 概括

一六九九年五月四日,格列佛应“羚羊号”船长的雇请,乘船到太平洋一带航海,因遇风暴,“羚羊号”触礁沉没了。

格列佛只身被风浪刮到利立浦特岛上。

待他醒来时,他觉得全身都动弹不得,他的四肢、身体被紧紧捆缚住了,连他的头发也一根根地被缚牢在地上。

一个不到六英寸的小人,两手执着弓箭,背着箭壶,神气傲然地领头走着,后面跟着四十几个小人,全是戎装打扮。

小人在他右耳约三、四码的地方,搭起了一座高台,一位很体面的长官模样的人站在高台上,向他发布演说,意思是要他投降。

格列佛别无出路,只好表示归顺。

格列佛为了表示对利立浦特的忠心,他跨过海面,用绳子把敌方的战舰全部拉了过来。

为此,国王赐给他尊贵的爵位。

海军大臣嫉妒他的功劳,财政大臣又怀疑他的妻子和格列佛私通,于是国王召开了一次密谋会,要给格列佛定叛国罪,并把他的双眼剌瞎。

格列佛得知后,慌忙逃到不来夫斯古国。

再从那儿找到了一只小船,便乘船离去。

他在公海上遇到一只英国商船。

他便搭乘这只商船,于是一七○二年回到伦敦。

从而结束了他的第一次游历。

一七○二年六月二十日,他乘坐“冒险号”往北美航海。

他乘坐“冒险号”往北美航海。

他和水手们到岛上找淡水,被一巨人追赶,格列佛躲在一块象森林一样的麦子地里,不一会儿,他看见一个巨人从田间走来俯下身,将拇指和食指把格列佛夹了起来,放在眼前他仔细端详着。

那位富农把格列佛带回家去。

交给他的九岁女儿葛兰达克利赤照管。

主人便把他装在一个箱子里,带他到各城镇去展览。

后来,他被带进王宫,皇后很高兴,便从富农那里把他买了下来。

一次,他和国王出外旅行时,装他的箱子被老鹰叼到半空中,然后又掉到海里,幸好遇见一只英国海轮搭救了他。

于是他在一七○六年六月回到了伦敦。

结束了他的大人国旅行。

一七○六年八月五日,他乘坐大商船“好望号”到印度支那和马来亚一带航海。

受到海盗袭击,海浪把他送上了陆地。

登崖岸后,空中飞来了一座住满了人的岛屿,那飞岛降落到地面,格列佛便乘机爬了上去。

飞岛上的人面貌和服饰都很奇特。

格列佛在飞岛上遭到冷遇。

他没住多久,国王便把他发遣到下界首都拉格多去。

在这里,他结识了贵族孟诺第,访问了国家科学院和学校。

后来他乘船到了日本。

一七○九年四月,他搭乘荷兰船回到英国。

一七一○年九月,他担任了商船“冒险家号”船长。

当他航行到北美时,新招募来的水手劫夺船只,他被扔到一个荒岛上。

上岸后,被一群类似猿猴的动物所包围。

正在危急之际,来了一匹灰色的马救了他。

马比较了格列佛和野胡(类似猿猴的动物)的形状,也把他叫做野胡。

格列佛感到很羞愧。

在马的国家里,它们都很友爱,它们共同遵守的格言是发扬理性,并以理性来治理国家,教育下一代。

在马的代表大会上,马们因发现灰色马养了格列佛这样的耶胡,它们责备灰色马,要它把格列佛放走。

于是格列佛自制了一只小船,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马主人,离开了马国。

在海上,他遇见了一艘葡萄牙商船,于一七一五年十二月返回英国。

格列佛前后四次游历奇遇,历时十六年零七个月。

28

安徒生短篇童话

1 打火匣 2 皇帝的新装 3 飞箱 4 丑小鸭 5 没有画的画册 6 跳高者 7 红鞋 8 衬衫领子 9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10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11 守塔人奥列 12 蝴蝶 13 贝脱、比脱和比尔 14 烂布片 15 织补针 16 拇指姑娘 17 跳蚤和教授 18 区别 19 一本不说话的书 20 夏日痴 21 笔和墨水壶 22 风车 23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24 甲虫 25 幸福的家庭 26 最后的一天 27 完全是真的 28 蓟的遭遇 29 新世纪的女神 30 各得其所 海的女儿 坚定的锡兵 小意达的花 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 玫瑰花精 拇指姑娘 豌豆上的公主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野天鹅 牧猪人 夜莺 皇帝的新装 枞树 一个豆荚的五粒豆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雏菊 鹳鸟 笨汉汉斯 打火匣 旅伴 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 一年的故事 幸福的家庭 飞箱 乘邮车来的十二位旅客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 31 一星期的日子 32 钱猪 33 在辽远的海极 34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35 野天鹅 36 母亲的故事 37 犹太女子 38 牙痛姑妈 39 金黄的宝贝 40 民歌的鸟儿 41 接骨木树妈妈 42 沙丘的故事 1846年,安徒生全集于德国出版。

1849年,丹麦以本民族文字印行了《安徒生童话全集》。

1958年和1978年,我国曾两次出版叶君健从丹麦文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

此后,还有各种选集出版。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

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的童话不单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了启发成年人,因此,它不仅为儿童,也为成人所喜爱。

而他的童话具有一般成人文学所欠缺的特点:丰富的幻想,天真烂漫的构思和朴素的幽默感。

这些都植根于现实生活。

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童话都具有这种特色。

如《夜鹰》、《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装》、《牧羊女》、《扫烟囱的人》等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他的童话中,他以满腔热情表达了他对人间的爱,对人间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对人类进步的赞颂。

如《海的女儿》等。

参考资料:http://yn99.363.net/mz9.htm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的童话不单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了启发成年人,因此,它不仅为儿童,也为成人所喜爱。

而他的童话具有一般成人文学所欠缺的特点:丰富的幻想,天真烂漫的构思和朴素的幽默感。

这些都植根于现实生活。

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童话都具有这种特色。

如《夜鹰》、《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装》、《牧羊女》、《扫烟囱的人》等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他的童话中,他以满腔热情表达了他对人间的爱,对人间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对人类进步的赞颂。

如《海的女儿》等。

忧郁的丹麦人---安徒生 黛安娜·弗/文 他长相丑陋,出身卑微,一辈子都梦想着出人头地。

他生性敏感,饱受摧折,不敢谈婚论嫁,到头来反被视作同性恋。

他的童话是给全世界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仍然只是一个有趣的作家,而非文学巨匠。

这样一个外表古怪,内心忧郁的安徒生,又是如何写出了如此灿烂的纯真梦想呢? 1874年,也即安徒生去世前一年,他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出自一位美国女学童之手,随信附有一张一美元的钞票,以及一份登载着安徒生身体病弱及所谓穷困潦倒的报纸剪报。

没多久,别的孩子也开始寄来小额钱款,用以偿还费城一家报纸所谓欠这位丹麦作家的“儿童债”,后来,连美国大使也亲自给他送来了200个丹麦银元。

还没有穷得揭不开锅的安徒生想加以阻止。

他写信给发起这一慈善募捐活动的《费城晚报》发行人吉布森·皮科克,说他尽管很乐于见到“我以小语种...

格列佛游记 的写作背景

格列佛游记 [英]约拿旦·斯威夫特 著 ??[作者简介] 约拿旦·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靠叔父抚养长大。

1686、1692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

此间曾任邓波尔爵士私人秘书、英国国教会教士以及乡村牧师等。

1710年到1714年为托利党内阁大臣主编《考察报》,托利党人失势后,他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作圣帕特尼克大教堂的副主教。

斯威夫特以大量政论和讽刺诗等抨击地主豪绅和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而他的讽刺小说则影响更为深广,所以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奇书,它不是单纯的少儿读物,而是饱寓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了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在这本书中,斯威夫特的叙事技巧和讽刺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

作品的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后升任船长;他受过良好教育,为祖国而自豪,在职业和政治两方面似乎都颇有见识,可是他本质上却是一个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局限达到了最充分的讽刺效果。

全书由四卷组成,在每一卷中格列佛都要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情况。

第一卷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普特)的遭遇,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十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

起先他被小人们捆了起来,但后来由于他表现温顺并答应接受某些条件,小人国国王同意恢复他的自由。

此时,该国正遭到另一小人国(布莱夫斯库)入侵,格列佛涉过海峡把敌国舰队的大部分船只掳来,迫使敌国遣使求和。

尽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后来因在几件事情上得罪了国王,国王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将他活活饿死。

格列佛得知消息,仓皇逃向邻国,修好一只小船,起航回家。

第二卷描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

在这一卷里,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船被刮至一片陌生的陆地。

这陆地叫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

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

格列佛一到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变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普特(小人国)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一比十二。

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

为了赚钱,农夫竟把他带到市镇,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

后来他被王后买去,得以与大人国的国王相处。

逐渐地,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

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

后来木箱落入大海,被路过的船只发现,里面的格列佛获救,终于又回到英国。

第三卷写的是飞岛国。

这一卷比较松散,铺得较开,写格列佛以勒皮他(飞岛)游历为中心,兼及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游记。

第四卷描述了格列佛在贤马国(“慧骃国”)的所见所闻。

这是历来最为争议的部分。

在那里,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骃的放逐,满心怅惘地回到那块生他养他如今却叫他厌恶的故土,愤怒而又无可奈何地与一帮“野胡”在一起度过自己的余生。

在这些虚构的国度里可以找到当时英国社会的痕迹。

作品集中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对英国政治制度作了辛辣的讽刺。

如小人国里的高跟鞋代表的是当时的辉格党,而低跟鞋代表的是托利党,关于打破鸡蛋是从大的一头打还是从小的一头打的争论反映了宗教战争。

主人公格列佛勤劳、勇敢、机智、善良。

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

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

首版在一周内售完,并立即被译成法文和荷兰文。

18世纪末叶出现了改编的小册子。

伦敦塔巴特出版社于1805年首次出版了专门的儿童版本,并附有三幅彩色铜板插画。

迄今的儿童版本一般只涉及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的奇遇。

《格列佛游记》对英国和世界儿童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其勾想手法、离奇描写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有开拓意义。

格列佛游记〉用“大人国”“小人国”(国名)讽刺了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喜剧的色彩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她第四次出游来到了(慧骃国) 格列佛游记 的主要内容 乔纳森·斯威夫待(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 主派的创始人,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

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 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

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著 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命名)。

在当时,担任教会的神职 是穷孩子的最稳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厌恶神学和那些烦琐的哲学课程,他的志趣 在于历史及文学。

凭着一纸表示不堪深造(其实他后来还是取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 的“特许文凭”,他只好到母亲的远亲邓波尔爵士家去作私人秘书,...

格列佛游记精彩情节简介

格列佛游记》故事梗概 格列佛是英国一个酷爱航海旅行的人。

他年青时学医,后来在海轮上担任外科医生,多次环游世界,到过许多地方,有过不少的奇遇。

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四次游历。

下面便是他的游历见闻。

一六九九年五月四日,格列佛应“羚羊号”船长的雇请,乘船到太平洋一带航海,因遇风暴,“羚羊号”触礁沉没了。

他和五个水手跳入救生艇中逃生,可是半途那艇也翻了。

格列佛只身被风浪刮到利立浦特岛上。

上岸后,他由于过度疲乏,躺在草地上酣睡了一觉。

待他醒来时,他觉得全身都动弹不得,他的四肢、身体被紧紧捆缚住了,连他的头发也一根根地被缚牢在地上。

他只能仰天躺着,太阳晒得他睁不开眼睛。

这是,他听到四周有一种轻微的嘈杂的响声。

同时,他感到他的左腿上有生物在爬动。

那东西渐渐爬上他的身体,走到他胸膛,又去到他的下颔边。

格列佛略略把眼光朝下一看,只见一个不到六英寸的小人,两手执着弓箭,背着箭壶,神气傲然地领头走着,后面跟着四十几个小人,全是戎装打扮。

格列佛大喊了一声,吓得他们拼命奔逃。

有的从他身上滚落到地面,有的自相践踏负了伤。

过了一会儿,小人又围拢过来。

格列佛感到不耐烦了,把左手略微一翻动,便有几百支箭向他射来,他觉得被针剌一般。

格列佛只好躺着不动。

小人在他右耳约三、四码的地方,搭起了一座高台,一位很体面的长官模样的人站在高台上,向他发布演说,意思是要他投降。

格列佛别无出路,只好表示归顺。

于是有五十个小人跑上前来,割断了绳索,给他松了绑。

格列佛用手指了指口,表示他饿得要命了。

小人便在他身体两侧,安放了几把梯子,上百个小人挑着篮子,把一篮一篮的食物轮流往他的口里倒下去。

格列佛一口得吞食二、三篮的食物,小人应接不暇地倒。

他们为格列佛食量之大,惊奇不已。

接着小人用了一万五千匹御马把他拉进京城。

皇帝(他比他的臣民高一指甲)带领他的大臣们站在一座高塔上瞻仰格列佛的风采。

小人国的居民也络绎不绝地跑来观看,因为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巨人。

皇帝召开大臣会议,讨论如何处置格列佛的问题。

有人担心格列佛的食量太大,他一人的伙食,可供一千七百二十个小人的食用。

光饮食一项,就有可能引起国内的饥荒;有人主张把格列佛弄死,但又担心他的庞大的尸体发臭后,会造成京城的瘟疫。

最后,皇帝决定暂时让格列佛留着,派了五百人给他当差,还叫了三百个裁缝,按国内最时兴的样式,给他赶制了一件衣服。

一天,格列佛得到国王的允许,让他参观皇城和皇宫。

那皇城四周是城墙,高二英尺半,阔十一寸,每十尺之间筑一雉堡。

格列佛从西门跨进了城,他小心翼翼地在街上走着,生怕踩伤了市民。

他身上穿着短衣,因为他怕衣襟挂坏了屋脊和房檐。

街道两旁的房屋都是三层至五层,每幢房子窗口和阳台都挤满了看热闹的市民。

两条主要街道有五尺开阔,那些巷子只能容纳格列佛的一只脚。

皇宫在城市中央,有一带高二尺的御墙。

国王希望格列佛参观他宏大的宫阙,但格列佛无法进去。

后来,他想出一个妙法:在御园中选了最大的几棵树木,用小刀把它削制成三尺来高的两张椅子。

一张放在外庭,一张放在内庭,他踩着椅子进入了宫殿,躺在宫内一块空地上,抬头仔细观看宫殿。

在那儿,他看到了豪华的陈设和簇拥着婢仆的皇后和公主。

小人国的幅员并不大。

他们有着奇特的风俗。

国王在选拔官吏时,让人们在绳上跳舞,谁跳得高便可以当大官。

财政大臣被认为是全国跳得最高的人(超出别人一英寸)。

在盛大的节日里,官员们还在皇帝执着的横杆上下表演特技。

按表演技艺的高低,分别赏给不同颜色的丝带。

这个国家有两个政党。

他们的区别是一党穿的鞋跟高些,另一党的鞋跟低些。

高跟党自认为是合乎古代制度的,而国王则偏向低跟党。

因此,政府的官员都是低跟党的人担任。

两党仇恨很深。

皇太子则两边讨好。

为此,他的鞋跟一只高,一只低。

这个国家常和邻近岛国不来夫斯古发生战争。

战争起因是利立浦特岛国改变了吃鸡蛋的习惯,不先磕破大端,而是要人们先磕破小端。

国内那些惯于遵循古制的人不服,分成在“大端派”和“小端派”。

他们互相攻击对方是“异端邪说”。

“大端派”在国内遭到镇压,他们便逃亡到不来夫斯古,引起两个帝国的战争。

不久前,不来夫斯古新造了一批战舰,准备再度和利立浦特国开战。

格列佛为了表示对利立浦特的忠心,他跨过海面,用绳子把敌方的战舰全部拉了过来。

为此,国王赐给他尊贵的爵位。

接着,国王又命令他把不来夫斯古灭掉,把它沦为自己的一个行省。

格列佛不同意,他对皇帝说:“我永运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

”国王和大臣便对他不满起来,要加害于他。

一次,皇宫失火。

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大火。

这使皇后十分反感。

加上海军大臣嫉妒他的功劳,财政大臣又怀疑他的妻子和格列佛私通,于是国王召开了一次密谋会,要给格列佛定叛国罪,并把他的双眼剌瞎。

格列佛得知后,慌忙逃到不来夫斯古国。

再从那儿找到了一只小船,便乘船离去。

他在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