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游资源体系?

如何进行旅游资源评价?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采用打分评价方法;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 (1) 在评价体系主要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

旅游资源体系?

如何进行旅游资源评价?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采用打分评价方法;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

(1) 在评价体系主要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分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2) 评价项目共设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

(3) 计分方法: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 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 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4) 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共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简述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

东北林海雪原区——黑、吉、辽:1.独特的北国冰雪风光2.自然奇景众多①独特的北极风光;②火山奇景:③动物奇观:④白山黑水:3.疗养避暑胜地众多4.灿烂的文化古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中原古文化区——京、津、冀、豫、晋、鲁、陕:1.人文旅游资源占有重要地位①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融为一体。

②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多种旅游资源分布密集。

2.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悠久3.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4.地域组合优良华东山水园林区——沪、苏、浙、皖、赣:1.在全国旅游资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人文旅游资源以园林、名城和宗教为代表3.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胜景为支柱华中名山峡谷区——川、渝、鄂、湘:1.自然保护区众多且自然风光秀丽2.峻岭名山各具风彩3.三峡风光驰名中外4.三国古迹遍布各地华南热带风光区——粤、闽、琼1.旅游资源热带特征明显2.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3.以近、现代旅游资源为主4.人文旅游资源的风格南北并蓄、中外兼采西南奇山异水风土人情区——滇、黔、桂1.岩溶景观分布广泛2.民族风情别具一格3.高山深谷蔚为壮观西北“丝路”文化区——新、宁、甘1.自然景观的特异性①以广阔沙漠戈壁、草原绿洲、雪山森林等构成了富有变化的自然景观;②独特的干旱区风貌,构成了“中国西部”的风光情趣;③自然风景反映出神秘、粗犷、奇异的特点。

2.丝绸之路引人入胜3.民族风情意趣浓郁4.景点集中且呈串珠状分布内蒙古草原风情区——内蒙1.草原风光独特2.民族风情浓郁3.文物古迹以元明清时代为主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区——青、藏1.冰雪险峰资源丰富2.宗教文化别具风彩3.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台港澳旅游资源区——台、港、澳1.热带—亚热带特色自然风光2.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人文旅游景观3.特殊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特殊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特征,成因

一、概念: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二、分类:1.成因。

是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原因、过程。

如,人文旅游资源是人为的原因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界赋存,天然原因形成的。

2.属性。

属性是指对象的特性、特征,包括状态、动作、关系等方面。

旅游资源的属性是指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形式、状态等。

例如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历史古迹、古建筑、陵墓、园林、宗教文化、城镇、社会风情、文学艺术等,因为它们的属性不同,因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3.功能。

所谓旅游资源的功能是指旅游资源能够满足开展旅游活动需求的作用和效能如观光功能、休闲功能、度假功能等。

有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开展多种旅游活动的需求,因而具有多种旅游功能。

根据旅游资源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观光游览型、保健疗养型、购物型、参与型等旅游资源。

4.时间。

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可以把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建筑类旅游资源依据其形成的时间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

5.其它。

根据分类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还可以有其它不同的分类依据如开发利用状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

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A.以旅游资源性质上的差异为依据分出8个主类。

分别是地文景观主类、水域风光主类、生物景观主类、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遗址遗迹主类、建筑与设施主类、旅游商品主类、人文活动主类。

B2.以旅游资源的性质、形态、功能特性、文化内涵等为依据进一步划分出31亚类和155类。

如地文景观类可分为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等5个亚类。

而地质地貌过程形迹亚类又可分为凸峰、独峰、峰丛、石(土)林、奇特与象形山石、岩壁与岩缝、峡谷段落、沟壑地、丹霞、雅丹、堆石洞等14个基本类型。

三、特点1.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如山岳景观是由高耸挺拔的山体与林地、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是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一些气象、天象景观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彩虹、夕阳、佛光等,都是阳光光线与一定质量的大气作用的结果。

由于这些景观形成因素都有相对不确定性,因此对其开发利用应注意不同因素作用条件的满足。

人文旅游资源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

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

由于单一资源的开发往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常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开发,以形成互补优势。

如西湖风景区虽然以湖泊为主,但还包括山丘、林地、古建、古桥等一系列资源类型。

这些资源类型上虽有所不同,但开发中都应服从于一致的主题,资源类型间达到协调统一。

综合性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都应具备整体的眼光,用联系的方法来看待问题。

开发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进行破坏式开发建设;保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由以下方面引起的:首先,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纬度、地貌、海陆位置等)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貌、水文、动植物出现地域分异,从而导致自然旅游资源出现地域性。

如赤道雨林景观、温带大陆内部的荒漠景观、南极的冰原景观等分别出现于不同的地表区域。

其次,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

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跨越空间限制前往异地游览。

现代旅游开发中,要求要充分挖掘资源特色,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因为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特色就是旅游产品拥有市场的法宝。

可见,正确认识和评价区域旅游资源条件,突出自身特色,是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内容。

旅游资源地域性也受到挑战,尤其是人文景观的地域性正在削弱。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工业生产中的标准化、规范化受到重视,而地方知识、地方技能、地方价值观遭到忽视。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的掀起,人文景观正在经历景观趋同...

简述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

东北林海雪原区——黑、吉、辽:1.独特的北国冰雪风光2.自然奇景众多①独特的北极风光;②火山奇景:③动物奇观:④白山黑水:3.疗养避暑胜地众多4.灿烂的文化古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中原古文化区——京、津、冀、豫、晋、鲁、陕:1.人文旅游资源占有重要地位①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融为一体。

②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多种旅游资源分布密集。

2.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悠久3.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4.地域组合优良华东山水园林区——沪、苏、浙、皖、赣:1.在全国旅游资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人文旅游资源以园林、名城和宗教为代表3.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胜景为支柱华中名山峡谷区——川、渝、鄂、湘:1.自然保护区众多且自然风光秀丽2.峻岭名山各具风彩3.三峡风光驰名中外4.三国古迹遍布各地华南热带风光区——粤、闽、琼1.旅游资源热带特征明显2.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3.以近、现代旅游资源为主4.人文旅游资源的风格南北并蓄、中外兼采西南奇山异水风土人情区——滇、黔、桂1.岩溶景观分布广泛2.民族风情别具一格3.高山深谷蔚为壮观西北“丝路”文化区——新、宁、甘1.自然景观的特异性①以广阔沙漠戈壁、草原绿洲、雪山森林等构成了富有变化的自然景观;②独特的干旱区风貌,构成了“中国西部”的风光情趣;③自然风景反映出神秘、粗犷、奇异的特点。

2.丝绸之路引人入胜3.民族风情意趣浓郁4.景点集中且呈串珠状分布内蒙古草原风情区——内蒙1.草原风光独特2.民族风情浓郁3.文物古迹以元明清时代为主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区——青、藏1.冰雪险峰资源丰富2.宗教文化别具风彩3.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台港澳旅游资源区——台、港、澳1.热带—亚热带特色自然风光2.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人文旅游景观3.特殊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特殊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都有哪些价值

1、旅游价值是旅游活动的效应。

对于旅游价值的研究,是基础旅游学和价值哲学的共同任务,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完善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界定了旅游价值的内涵,分析了旅游价值的本质特征,阐述了旅游价值的评价标准,探讨了旅游价值的实现过程。

2、旅游资源除了经济、 游览 等价值外还要看这个 旅游地 本身的特性去发现其他价值,比如历史研究价值、学习价值、养生价值等等。

比如那些历史遗迹、彰显历史人民智慧的所在的、与科技相关的、空气非常好且可以锻炼身体的,等等,因地制宜。

1、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

2、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