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百度自行车旅行

长途旅行自行车
首先很佩服你的想法,这个想法很多人有,但是并不是谁都能实现。第二这个跟有钱没钱关系不大,有时间体能是关键,主要是看人的毅力,骑1000美利达勇士一样行,甚至还见

百度自行车旅行

长途旅行自行车

首先很佩服你的想法,这个想法很多人有,但是并不是谁都能实现。

第二这个跟有钱没钱关系不大,有时间体能是关键,主要是看人的毅力,骑1000美利达勇士一样行,甚至还见过骑飞鸽28的老自行车,没有其它任何装备的一女,从新藏线成功进藏,又从青藏线成功出藏。

最后推荐你买个Merida勇士,美利达公爵,Ucc德曼特1.0,Ucc韦伯斯特2.0,骑行者的假行僧2或者Giant的Trooper3100,美利达野狼1之。

(后两者的车胎规格是700C,路上不太好配,好多路边的修车摊没有……)可以上有关的网站了解一下路线,要带的东西和其他知识,比如说骑行者,chinabike之类的~...

旅行车与山地车有什么不同?还要要什么牌子好?

山地车:山地车适合多种复杂的路况。

车身结实,控制灵活,轮胎宽大,通过性好,可变速,胎粗抓地力好适合越野,山地车整体强度较大、抗冲击能力强,骑行较舒适,相比其它自行车强力骑行时更不易损坏。

适合用途:山地竞赛,挑战自我,骑行坏境:山地,林道,多种路况。

旅行车:由山地车演变而来,专门为长途旅行而设计的,强调的是骑行的舒适性,采用类似于公路车但有所加强的车架,轻减震的和无减震的都有,公路车圈,但是轮胎为稍宽些的细纹胎,蝶形车把,具有更好的舒适性,车座也较宽,采用山地变速套件,有挡泥板,有前后行李架,有衣架,高档些的也用碟刹,一般无自锁,配备最少两个水壶架,适合长途骑行使用。

但旅行车太笨重、爬坡和下坡性能差、缺乏运动感,骑行姿势固定,无法发力,那种姿势只能慢慢悠悠的骑。

旅行车更强调舒适性,而山地车则更着重于对崎岖路面的通过性。

适合用途:如果用于长途骑行,建议选择旅行车,因为旅行车的定位在于长途骑行,比较山地车来说,较轻便、舒适,较公路车车身强度与车身强度较高,通常使用大众化配件,便于维护,驮载功能客观,可适应大多数地形,且易加装骑行安全配件,握把舒适。

旅行自行车牌子,surly、开朗都是不错的选择,要性价比的话就开朗318旅行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牌子,美利达、捷安特、喜德盛、ucc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

骑自行车长途旅行要带什么?

呵呵 我也是高三哦 毕业后也打算骑行川藏。

对于车子 我推荐入门级别的 勇士550 2012款的 有快拆 骑游修车方便哦~ 价格在1300左右 ~ 至于大概需要多少钱,这很难跟你说哦。

你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判断的~~以下内容摘自 《骑行天下》论坛:我们的旅行要求的是必备,而且携带的工具数量越少、重量越轻才是最好的。

那么哪些工具才是公路自行车旅行外出的必备工具呢?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1、备用内胎:一个或两个适合你自行车使用的内胎2、翘胎棒:一般是两根,可以帮助你把外胎扒下来,换上备用的内胎3、冷补胶片:至少带上五个,这是一种不用打磨、剪切的产品,快捷使用4、冷补胶水:把你内胎上的伤痕不平的得力帮手5、打磨片:打磨你的内胎,使它符合粘接条件6、便携气筒:让你的车轮在跌倒的时候重新站起来7、截链器:在你掉链子的时候,可以帮助你继续前进8、组合工具:它是个多功能的利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帮手我们按照上述的八种工具来详细的说明一下,先来说说备用内胎,在你扎胎的时候,你没有备用内胎,那么你只能是不好现在被扎的内胎,然后继续前进,如果你使用备用轮胎你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体力,换下被扎的内胎,留到你回家或者是夜间住宿的地方修补,当然如果你很不幸的话,遇到第二次、第三次扎胎,你就要在路上来修补它们了。

备用内胎在选用的时候,你需要注意它的规格是否符合你的自行车,气嘴是否可以符合你的便携气筒,不同规格的车轮、外胎会有不同规格的内胎来和它相兼容,只要你按照你自己的自行车内胎来购买,那就不会有错了。

气嘴的选择上,在其形式上,有三种,一种是法式的,第二种是英式的,这种形式的气嘴是我们最常见的,普通的自行车都是这样的气嘴,配备橡胶的气门芯,另一种是美式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汽车嘴,不同的气嘴配备不同的车轮、不同的气筒,所以你要选择的气嘴形式也要和你的车轮相符合。

再有就是气嘴的长度,因为不同的车轮,车圈的高度是不同的,这也就需要配备不同长度的气嘴。

一般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内胎主要是台湾的正新和建大轮胎,当然还有米其林这样的国外品牌。

只要选择到可以符合你自己使用的内胎就完全可以了。

翘胎棒,为什么是两个呢?因为在你扒外胎的时候,外胎和轮圈的边缘结合得很紧密,需要用其中一个把外胎翘开固定,下一步再用另一根来继续后面的工作,这样你就可以顺利、轻松的将外胎扒下来了。

翘胎棒,一般来说,其材质优工程塑料、金属(钢)两种,工程塑料的优点是重量轻,缺点是没有金属的力量大;钢制的翘胎棒,自然是重一些,但是从力量的角度来看,更占优。

翘胎棒的作用是独立的,后面的内容会介绍一种可以替代它的。

冷补胶片,这种胶片是用于冷补的粘结,所以叫它冷补胶片,这是一种厂家处理完善的产品,你可以不用打磨它,因为它是干净的,不需要再打磨,它的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保护纸,起到隔离的作用,在你使用它之前,这张纸是用来隔离其它异物的,在你使用之后,你不要撕开它,因为它可以很有效的隔离冷补胶片和外胎衬里之间的粘合的。

第二层就是冷补胶片自身了,它在隔离层的保护之下保持自身的清洁,本身也是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韧性。

第三层,锡纸,和第一层的保护纸一样,其作用也是隔离、保护冷补胶片,使用的时候,当你在准备粘结的时候,将这一层的锡纸轻轻的撕掉就可以了。

冷补胶水,用来粘结你的冷补胶片和打磨好伤处的内胎,一般都是在你购买盒装冷补胶片的时候,盒子里面附带的,在你使用完之后,也可以单独购买,一般都是铝制管状结构,携带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能过分的挤压,如果出现泄漏可是糟糕的事情。

使用的时候,根据打磨的面积大小挤出适量的胶水,然后用干净的手指将其抹匀,等待晾干之后,即可将冷补胶片的第三层锡纸撕掉,将其均匀的粘结在内胎的伤处。

打磨片,作用就是将你的内胎伤处打磨到适于粘结的程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粗砂纸,另一种是钢制的,当然为了使用更加方便,你可以选择自制,把钢制的打磨片固定在某一个得手的物体上,例如:木头块。

便携气筒,虽然是便携的,但是只要使用得当,也完全可以胜任充足气的工作。

便携气筒一般都具有全兼容的功能,也就是说可以对付美式和法式气嘴,他们的转换形式有推拉式和拆换式,常见品牌有法国的Zefal和德国的Sigma。

材质主要是在气筒筒身上,有工程塑料和铝合金两种。

充气方式上,有脚踩式和手揣式,你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

便携气筒的固定方式,多为水壶架侧面安装配套管夹,也有直接固定在车架上,最新款的还有使用橡胶带捆扎固定的。

截链器,作用是可以拆开你的链条,当然也可以安装。

选择的关键在于顶针,因为使用的时候,顶针承受的力量很大,需要具备足够的硬度、韧性,一般的选择会有台湾LIFU、日本SHIMANO、美国PARKTOOL。

组合工具,这是一种多功能的工具,将很多的小工具功能都集为一身,大大的减少了繁琐性,更加便于携带,所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利器。

它集合了常见尺寸的内六角扳手,一字、十字改锥...

哪位知道山地自行车有关的网站啊!

一:骑友。

二:山地自行车适合长途。

三:需要准备头盔、手套、眼镜、口罩或魔术头巾、足够的钱、手机、详细的地图一张、换洗的衣裤一套(穿一套带一套),医用品要带好,(比如创口贴,纱布,青霉素),驮包(或背包)(驮包防雨罩,雨衣)。

修车工具:1.内六角:6mm、5mm、4mm足够;2.扳手:开16mm、15mm 螺帽;3.钳子:4.十字螺丝刀:通用型5.一字螺丝刀:通用型6.补胎工具一套7.拆链器一副8.后备内胎:2条最好,一般山地车为1.75-2.1内径的26寸山地胎。

旅行用自行车与山地车、公路车有什么不同?

公路车只适合短距离而且在道路平坦的路程中骑行 你如果旅行的话当然会经历很多不同的路况 公路车的车胎那么细当然不适合 而且长时间骑行公路车会很不舒服的 公路车不适合旅行这应该是公认的山地车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最适合长途旅行的了 又能不减速骑行崎岖多变的山路又能在平坦的公路上骑行 而且车身较轻 进藏的大部分都是山地车旅行车 他就是为旅行制定的 舒适的蝴蝶把 能放载较多行李的车架 旅行车说白了就是在山地车的基础上换了蝴蝶把 换了公路与山地都兼备的700c轮胎 然后在车架上装上了能方便载行李的架子而已 就是为了旅行而用的 其实山地车也能改的 呵呵公路车我想没必要改成旅行车 因为公路车天生就是竞速用的 如果说山地车那就是全能王了 可以说长的又帅 适应能力又广 体力又好 不用改装就可以旅行 不然进藏的那么多骑山地车去得 其实楼主如果想旅行的话 我建议买个山地车就行 美利达和捷安特的都不错 长途旅行要的不是车的好坏 要的是个人的修车技能与好的野外生存能力与体格!...

旅行自行车哪个牌子比较好

我目前使用的是一款开朗的318旅行车,这款车性价比很好,主要是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购入到专业的旅行自行车着实可喜,做工各方面都属上乘,开朗是一家注重载的旅行车品牌,以前看上他们家的一款环球旅行者,不过标配也得6800,故放弃,退而求其次,318低价旅行车刚一出来,第一批就入手了,拉练的也可以了,发动机还好,接下来骑一次中国的景观大道318. 1、预算不多的话,就选择台湾的国际大牌:美利达(Merida)、捷安特(Giant)就可以了。

这两家的山地车、 旅行车都不错,适合长途旅行。

2、如果是土豪骑手的话,不考虑价格问题烦人话,可以选择美国的崔克(trek)、闪电(specialized)、佳能戴尔(Cannondale)。

3、一般来说选山地车、需要走自己动手改装货架啥的,比较麻烦,适合屌丝骑手,没钱,啥都可以自己解决,一切追求性价比。

4、 选择旅行车的,适合普通小白领,比较省事,整车自带货架、驮包了。

准备好补给和装备,学会补胎和基本修车技术,就可以出门了。

4、如果是土豪骑手,还可以选择最轻量化的公路车出行,备齐破风保镖车、保姆房车、修车技师等等随行人员。

土豪,只需要轻装骑上公路车,跟在破风保镖车后面骑行就可以了。

...

一个人骑自行车旅行应该准备些什么?

带上旅途中有用的物品,原则上应少面精。

1.各有用证件,如身份证、旅行介绍信、自行车证及其它各自有用的证件。

2.经费,据本人及熟悉的车友那里了解到,一般自行车旅行的费用为每公里1.0-1.2元(包括吃、住、日常用费、沿途旅游、买少量纪念品等基本消费),沿途的小旅店到处都有,约平均每人每宿10元左右。

最好少带现金,并分开安放, 建议用信用卡,这样比较安全。

当然能多备些经费,以应付路途可能得病、意外情况发生及其它费用则更好。

3.衣物 外套及长裤两套也够了,内衣裤可多带上些,以宽大为佳,我喜欢衣色深一些,多穿几天也不觉脏。

还有个经验是把穿旧了将要扔掉的内衣裤如背心、短裤、短袜多带些,每穿几天扔一件,省得没处洗衣服 (主要是没地方烘干或没时间晒干)。

4.自行车修理工具及配件:如板手、螺丝刀、钳子、气筒和各种易损坏的备用零件,如滚珠、车条、内胎、气门芯、闸皮、镙丝、镙帽等。

最好事先学会修车及补胎技术,旅途中一定用得上。

5.药物 原有疾病者应带足有关药品。

一般人带些感冒药,止泻药,抗生素、损伤用药如创口贴,止痛膏等就可以了。

有人喜欢带上防裂膏、防晒霜、风油精等也是有用的。

6.照相器材,相机和胶卷应带质量好的(我因怕震坏好的相机,带了个差的相机,结果照片质量不高,还损失了许多珍贵的资料,真有点后悔),有摄象机更好。

地图(公路交通、地形图)也一定要带上。

水壶要用大的,装水1000ml以上,进入沙漠 需再加水壶或矿泉水,一次带水至少在2000ml以上 (我和车友曾在甘肃西部因带水少而又遇逆风,路途又无地方补给,结果饥、渴、累了一整天,到21:30才到达目的地红柳园)。

还有毛巾、牙刷、 牙膏、太阳帽、墨镜、雨衣、自行车包等。

7.其它 手机、帐篷、运动鞋、针线、笔、本子、纸、信封、邮票、绳子、指南针、刀、卫生纸、手电筒、电池、塑料布、塑料袋、手表等也有用,是否要带由旅行者自定 ,有些东西路上也可添补(2000年4月我骑车经沈阳时遇上在风雪,就在当地买了两件棉毛衫,一双皮手套,穿上全部衣服来御寒)。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