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旅行能不能让人代去
工会旅行名额能不能转让给家属
单位的做法是合理的,理由如下:1、单位使用工会经费组织旅游的,属于单位工会活动,职工可以选择是否参加。2、工会活动不等同于单位放假,如果是在工
工会旅行名额能不能转让给家属
单位的做法是合理的,理由如下:1、单位使用工会经费组织旅游的,属于单位工会活动,职工可以选择是否参加。
2、工会活动不等同于单位放假,如果是在工作时间内组织工会活动的,单位要求不参加工会活动的职工正常上班并不违法。
3、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
对于不参加工会活动的职工,属于自己放弃权利,要求将工会费直接支付给职工没有法律依据。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所在单位同意不参加工会活动的职工自由活动,或给予一定的补贴也是可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十二条 工会经费的来源:(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四)人民政府的补助;(五)其他收入。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拨缴的经费在税前列支。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
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学校工会组织春游,我不能去,我家属能代替参加吗?
不行!工会和教代会的职责是不同的!教代会是一个机构,是教师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代表。
工会是一个群众性组织,每个职工都可以自由加入。
它的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里的合法权益是指因为劳动关系的存在而发生的权益),关心会员疾苦,扶贫帮困。
一个人去旅行可以让人变得成熟吗?
展开全部 企业为加强员工凝聚力,保持旺盛的团队战斗力,难免会利用各种经费举办一些野外拓展训练,那么企业因此所支出的职工旅游费,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吗?企业所得税税前能否扣除?如果为非本单位雇员支付旅游费呢?此种问题想必困扰着不少企业财务人员,为此,笔者结合现有政策分析如下。
个人所得税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界定,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第十条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可以理解,带有拓展训练性质的员工免费旅游属于“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因此应当按规定由单位按照“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另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1号)规定,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其中,对企业雇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另一方面说,如果是组织非本单位雇员免费旅游又当如何扣缴个人所得税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现对企业和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以下简称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以折扣折让、赠品、抽奖等方式,向个人赠送现金、消费券、物品、服务等(以下简称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二、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取得该项所得的个人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赠送礼品的企业代扣代缴:……2.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企业赠送的礼品是自产产品(服务)的,按该产品(服务)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是外购商品(服务)的,按该商品(服务)的实际购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
该文件明确了向个人赠送礼品,包括现金、消费券、物品、服务等,且赠送礼品与产品销售无直接关系,应按 “其他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但是“管理费用”中列支的旅游费,即便已经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原则上也不得作为工资、薪金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明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企业“管理费用”中列支的旅游支出不具有相对的固定性,是临时决定,没有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执行,没有按工资、薪金的调整有序进行。
不属于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因此,旅游费用不能按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扣除。
那么“职工福利费”是否能够列支旅游费用呢?国税函〔2009〕3号同样明确了职工福利费扣除范围,包括以下内容:(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该文包括项下没有将旅游费用纳入其中,是否真的不能扣除呢?我们可以参考《苏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