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两个闲荡徒弟的旅行

关于孔子和弟子谈论出游的故事!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

两个闲荡徒弟的旅行

关于孔子和弟子谈论出游的故事!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选自《论语·先进》,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分析: 《侍坐》一开始,孔子就开门见山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说:“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就明确地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也是文章的中心是论志。

论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谈理想。

《论语》的大部分篇幅固然是用来谈仁、义,谈礼、智、信的,但也有不少篇幅是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的。

本篇就是孔子启发弟子们谈自己的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和态度,表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子路是个急性人,孔子话音刚落,他就抢先发言。

“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出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

子路所说的“千乘之国”,在当时大约是中等偏小的国家,万乘之国如晋、楚、齐、秦等才是大国。

子路认为:凭自己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

即使是这个国家处在外有侵侮,内有饥荒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用不了几年功夫,就可使这个国家强盛起来,使那里的百姓都懂得礼义。

冉有、公西华则是在孔子点了名以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

他们两人所说的都是诸侯邦国之事,本质上和子路所说的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态度要谦虚谨慎得多,语气要委婉得多。

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这样一个小诸侯国或大夫封地里做点具体工作;或使百姓富足,或可折衷樽俎。

至于礼乐方面的熏陶和教育,那是只能另请贤明了。

冉有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说“愿为小相”。

显得那样平易、谦和,称得上是孔门弟子中的彬彬君子了。

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

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

国学大师,范曾讲孔子带哪个徒弟出游,讲母子连心的故事

《旅行的意义》——由陈绮贞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民谣歌曲,于2004年3月24日以单曲专辑形式发布木吉他版,后改编为弦乐版收录于陈绮贞2005年9月25日发行的专辑《华丽的冒险》中。

该曲被选为电影《渺渺》的插曲。

《分开旅行 》 ——是由姚谦作词,David Usher、Jeff Pearce作曲,陈伟编曲,刘若英、黄立行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刘若英2003年11月21日发行的专辑《我的失败与伟大》中 ,也收录于黄立行2003年11月28日发行的新歌+精选专辑《音浪》中。

《旅行》——是许巍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许巍作词、作曲。

收录在其2004年发行的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中。

2014年该曲成为电影《后会无期》的插曲之一。

《眼睛想旅行》——个人专辑为黎明走电音路线的比较典型的一张作品,突出了黎式电音,跟MARK的合作天衣无缝。

《一个人旅行》——是张惠雅演唱歌曲,由Supper Moment作词,Edward Chan / T-ma监制。

《天使旅行箱》——是赵薇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林乔、李泉作词,李泉作曲,收录于赵薇2007年9月1日发行的同名专辑《天使旅行箱》中。

拓展资料:《天使旅行箱》是安栋和李泉为赵薇量身打造的一首歌曲,这首歌表达的是现代青年自强不息与百折不挠的精神 。

作为赵薇好友的李泉,抓住了赵薇都市文艺女青年的一面,将创作赋予了赵薇与众不同的气质和个性,完成赵薇作为一个歌手的真正梦想 。

从音乐录影带的脚本创意到成品推出,赵薇充分参与每一个细小步骤,包括录影带的画面剪辑、串联、特效制作等环节。

在制作过程中,李泉与赵薇也会经常发生争执,但经过了多次沟通与修改,最终出炉了成品 。

旅行的意义 百度百科分开旅行 百度百科旅行 百度百科眼睛想旅行 百度百科天使旅行箱 百度百科一个人旅行 百度百科

徒弟旅游结婚想借师傅带薪年假,行不行?

师傅虽不能转让年休假但可在休假期间为徒弟顶班 《劳动法》对于带薪休假可否出卖、转让没有明确规定。

劳动力是商品,但在我国是不准买卖的。

一般认为,带薪休假具有人身属性不可以出卖、转让。

《劳动法》第44条,国务院发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5条均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确因工作需要单位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实践中,虽然带薪年休假不可转让,但休假工人可以替班。

很多企业的内部制度也规定,休假工人,可以顶岗、替班。

因此,于某在自己的带薪年休假期间顶替别人的工作,完成被顶替人岗位上的工作,单位可依据情况不算被顶替人误工,当然,此时单位可以不支付于某相应的加班费。

某车间出产一批机器零件,第一天2名师傅和3名徒弟生产了125个零...

那个原文是这样的: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