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旅行法
通过“台湾旅行法”有什么意义?
展开全部 3月2日电 28日,参议院无异议通过所谓“台湾旅行法”,一旦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其将成为正式法律,此草案严重挑战“一中”底线。随后,有大
通过“台湾旅行法”有什么意义?
展开全部 3月2日电 28日,参议院无异议通过所谓“台湾旅行法”,一旦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其将成为正式法律,此草案严重挑战“一中”底线。
随后,有大陆媒体批评这是“摧毁台湾法”,称“大陆采取行动,全面打压岛内‘台独’倾向,如遭到狂妄抵制,会发动武力解放台湾的全面军事行动,一举完成统一大业。
”台当局对“武统”十分在意,并自我壮胆放话称“中国大陆常强调武统,这都是‘武吓’的方式。
” 据台媒3月1日报道,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于2月7日无异议通过“台湾旅行法”,让法案顺利进入全院投票阶段,“台湾旅行法”28日是在与其他提案共同包装下,于参院无异议过关。
然而,在3月2日,针对联邦参议院通过“台湾旅行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策不变,仍信守“一中政策”;行政部门与国会为独立部门,两者不能控制或代表对方发言。
这部鼓吹为美台高层互访解禁的“台湾旅行法”早在今年1月10日就在美国众议院通过,2月7日,又获参议院外委会通过,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对此,环球网援引环球时报1月10的社评发出警告,“能有效操控台海的美国,根本不用在这里下猛药。
如果华盛顿最终要用在白宫给台湾地区领导人铺红地毯来表达对华意志的话,说明它只能通过押上绝大部分赌本,来试图赢取一个普通回合。
” 评论警示台当局,“大陆会全面打压岛内“台独”倾向,如遭到狂妄抵制,会发动武力解放台湾的全面军事行动,一举完成统一大业。
”文章分析,“美国是赤裸裸准备‘害台湾’‘卖台湾’,给自己捞一点零花钱。
”文章直指,大陆采取行动,全面打压岛内“台独”倾向。
在这个过程中遭到台当局的狂妄抵制,或者发生台美公然的政治军事联手,大陆一不做二不休,发动武力解放台湾的全面军事行动,一举完成统一大业。
其实早前国台办曾明确指出:之所以造成最近两岸“武统”声浪升高,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台湾岛内日益猖獗的形形色色的“台独”分裂活动。
因不满蔡当局,许多台湾民众甚至直呼,“建议大陆直接‘武统’,一劳永逸”。
针对美国国会参议院外委会日前审议通过相关涉台法案一事,早前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表示,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再次指出,所谓的“台湾旅行法”违反了一中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
为何说“台湾旅行法”戏耍台湾?
展开全部 近日,白宫发布声明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于美国时间16日签署“与台湾交往法案”(Taiwan Travel Act,H.R.535,又译“台湾旅行法案”)。
原本特朗普即使不签署该法案,按照美国相关立法程序规定,法案在送交国会10日后,如果特朗普未动用否决权,法案也将于美东时间16日自动生效。
外界原预计白宫可能会以此不动声色的方式让其生效,没想到特朗普最终是以总统签署的方式让该法案生效,这更显示出特朗普未来有意提升美台关系、对华政策更趋强硬的立场。
法案宣示美对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此次“与台湾交往法案”不是国会过去通过的没有立法作用的“决议案”,而是级别上和“与台湾关系法”相当的法案,法案是美国国会各项议案中法律层级最高者,其“政策声明”部分一旦生效,对行政部门具有法律约束力。
所以“与台湾交往法案”可以说是美台“断交”以来,继“与台湾关系法”后政治象征意义和实质意义最高的一项法案,将严重冲击中美关系的基础和台海和平的基础。
法案做出3点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声明”:其一,允许美国政府所有级别官员,包括内阁级的国安官员、将官和其他行政部门官员访台并与其对口官员会面;其二,允许“台湾高阶官员”享受“礼遇”入境美国,并进入华盛顿与包括国务院与国防部官员在内的美官员会面;其三,鼓励台“驻美代表处”等在美机构在美开展活动,并允许美国国会成员、联邦及各州政府官员参加。
自1979年“美台断交”以来,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外事部门负责人、防务部门负责人至今都无法“访问”华盛顿,而美国派官员赴台,也会避开敏感的军事防务部门,多以商务、教育部门之间的交流为主。
“与台湾交往法案”就是对这种“受限的”高层级官员“互访”进行全面解禁。
法案正式生效后,无论行政部门未来如何解读和执行,其立法进程和签署生效本身皆是宣示美国对华政策的政治前提出现重大调整,明显体现要求美国政府以“官方”乃至“国与国”的定位处理美台关系的立场,严重背离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极易引发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出现难以预知的动荡。
台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法案第一原则仍然是以美国自身利益优先,也就是说,“与台湾交往法案”生效并非美国真“挺台”,而是美国强行将台湾纳入其对华政策,将其作为一枚棋子。
如果未来美国的行政部门真的对台湾进行高层访问,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履行国会立法,而是借台湾问题之势向中方要价。
美国不断通过诸如“与台湾交往法案”、“军舰互泊”条款等严重挑战“一中”红线的所谓“亲台”法案,其实是在“戏耍台湾,挑衅中国”。
台湾在其中完全处于被动位置,美国一旦依据法案做出一些实质性举动,台湾不仅没有丝毫反应与应对空间,还将被推入危局之中,台湾也必将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去台湾旅游法规及规定有哪些?
1) 赴台旅游应当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旅游签注和入台证,参团旅游,整团往返。
2)赴台旅游应当妥善保管个人旅行证件,并将证件复印备份,可将复印件连同证件照片与证件原件分别存放。
一旦发生遗失或被盗抢等意外,应当立即报告领队并同时报警、报知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
3)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期间,应当遵守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服从领队人员的统一管理,随团活动,不得擅自脱团,不得滞留不归。
自由活动时,应向领队人员说明去向,并征得领队人员的同意;回程时,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需分团入境的,应当及时向领队报告。
4)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应当规范个人行为。
不得参加有损两岸关系的活动和集会,不得发表有损两岸关系的言论,不得携带和传播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宣传资料,不得参加涉及赌博、色情、毒品等内容的活动。
与台湾交往法和与台湾旅行法一样吗
展开全部 从美国白宫传来的消息坐实,美总统特朗普已签署“台湾旅行法”,当地时间3月16日起“生效”。
“台湾旅行法”是个什么鬼?说白了,它认为,美国的政策应当允许美方所有层级的官员访问台湾,允许台湾高阶官员在“受尊敬的条件”下来到美国,与包括美国国防部、国务院的高官会见,并鼓励台湾驻美经济文化代表在美展开业务。
据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办公室16日下午发布的声明,特朗普当天签署了5个法案,其中就包括这个法案。
也就是说,法案不是单独签署的,而是打包过关的。
在岛叔看来,这多少有避免过度扎眼、刺激中国的考量。
按照美国立法程序,总统签署国会通过的法案后才成为法律。
如果总统否决,国会能再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的话,法案自动成为法律;如果总统既不签署,也不否决,则法案在国会10个工作日之后自动生效。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既没有动用否决权,也没有乐见其成,让法案被动生效,而是主动签署。
这也是一种表态。
“台湾旅行法”表达的是美国国会支持美台高层交往的意愿,虽然是立法而不是决议案,但并没有强制要求行政部门一定要执行。
因此这个“授权给行政当局已有权利”的法律,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如果步子迈的太大,无疑会打破美国政府此前在涉台问题上的承诺,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中方的强烈不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上述议案有关条款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如获通过实施,将对中美关系及台海局势造成严重干扰。
可见“台旅法”的通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国国会和某些势力对大陆这些年迅速发展和向外拓展的一种打压,“台旅法”“国防授权法”只是打压的手段而已。
二是台湾在面对大陆压力时的主动出击。
两者一拍即可,是极为不好的苗头。
有人说,特朗普上台后兑现了大多数选前承诺,但制裁中国上却未见具体动作,这主要原因是希望在朝核问题上得到中国的帮助。
如今,朝核出现缓和迹象,中美在贸易问题上再度关系紧张。
如果中美关系趋于对抗,那特朗普就可能利用此法邀请台高层访美,给大陆制造困难。
围绕涉台问题的博弈,是中美大博弈的其中一环而已。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