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面包旅行 png

面包旅行是什么?腾讯领投的最大原因
旅游行业的投资在快速升温。国内移动旅行社区面包旅行CEO彭韬今日向腾讯科技宣布,总计5000万美元C轮融资全部到账。此轮融资用于技术团队

面包旅行 png

面包旅行是什么?腾讯领投的最大原因

旅游行业的投资在快速升温。

国内移动旅行社区面包旅行CEO彭韬今日向腾讯科技宣布,总计5000万美元C轮融资全部到账。

此轮融资用于技术团队扩招及更多海外目的地拓展。

腾讯方面表示,面包旅行高品质的产品、海量结构化的数据以及团队的创新能力是促成这次投资的最大原因。

面包旅行的创始人兼CEO彭韬: 面包旅行做的是非标准化的产品,未来希望能以社交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通过社交关系做出推荐,而腾讯最大的优势就是“关系链”,强社交基因能够帮助用户做出有价值的决策。

我们很多时候对于旅游的决定是在社交中产生的,关于去哪儿玩儿、住什么地方、什么东西好吃等问题我们都跟向去过的朋友询问,最后再做出决定。

所以,彭韬希望未来这样的过程能够发生在线上——用户不再是通过搜索引擎、系统的个性化推荐,而是通过社交场景找到旅行产品——比如当朋友间讨论去一个地方、分享目的地的图片,系统会将文字或图片链接到面包旅行的相关内容,促使用户将旅行决策落地。

QQ 和微信(含 Wechat)的月活跃用户分别达 5.42 亿和 4.68 亿,此次面包旅行与微信平台在业务上的合作将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后者不仅能提供大量流量还营造了天然的社交场景。

面包旅行成立于 2012 年初,是一款记录和分享的旅行类 App,多次被苹果应用市场 (App Store) 推荐,还获得过年度最佳应用和 App Store 精华,目前活跃用户超过 3000 万。

通过两年多的积累,可以说面包旅行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内容和品牌。

今年4月,面包旅行收购山水国际旅行社,从内容分享到售卖体验打造商业闭环,7月又推出“泰国自由行”的行程规划工具,将内容结构化、工具化。

彭韬告诉我们,其实面包旅行应该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最大的价值也在于技术。

接下来,面包旅行将会应用到图片识别技术,仍专注于内容结构化以及数据挖掘,让信息变得更加有效率。

其实,很多人更倾向于上传一张照片而不是去写一个故事,一张图片所包含的信息也可能比文字更加直接,所以面包旅行要做图片识别。

彭韬提到,他们的图片识别技术是和中科院联合开发,经测试识别率达 99% 以上,比如根据肤色能够判断是不是亚裔人,餐厅的布置或茶具的样式判断出是什么风格。

如果你经常看游记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写的更多的是当时的心情感悟,如果面包旅行能够自行识别出地点是在沙滩、有人在冲浪,那么这些图片就有了更多的“标签”,当我们在检索的时候就能出现这些有价值的结果,也就是彭韬所说的让信息更有效率。

腾讯战略投资面包旅行,可以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观BAT三大巨头在旅游板块的布局,腾讯可以说已经落在后面。

阿里拥有独立品牌“去啊”,将航旅事业部也升级为了航旅事业群,上市后 28 亿入股石基并占有 15% 的股份,推出过“旅游宝”,也曾战略投资佰程、在路上和穷游。

从资源到客源,阿里的旅游生态圈可谓日趋完善。

百度控股去哪儿,去哪儿上市后虽然一直在亏损,但是其市场份额在不断增长,而在线旅游的决胜关键也正在于市场份额。

另外,庄辰超在最近一篇分享中也提到了他对于在线旅游的竞争与亏损的看法。

腾讯此前投资了艺龙、同程。

但近年来艺龙一直不被看好,2014 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 3.235 亿元,同比增长仅 2%,而净亏损同比扩大,处境可谓有目共睹。

百度和Uber合作之后,三大巨头在打车应用上各占一席,那么在旅游板块上,腾讯是不是也要抓紧了呢?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艺龙和同程都是标准化的产品,而面包旅行强调其产品是非标准化的,这贴合当下旅游趋势,不知这一点是否也是腾讯的考虑?面包旅行和在路上可以说是比较相似的产品,此次投资后,我也很好奇腾讯接下来是否还会投另外什么旅游产品。

为什么我放弃使用'面包旅行'

面包旅行商标总申请量9件展开全部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1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面包旅行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第23类(纱、线、丝)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第34类(烟草、烟具)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有没有人了解面包旅行的运营现状

完全不是一种感觉的软件,我个人更喜欢面包旅行,在路上感觉上面的游记屌丝了一些。

不去旅行的时候翻翻面包旅行也是一种享受啊。

另外上面的照片真心好看,还有很多非常有感觉的作者。

然后出去玩的时候面包旅行能不需要网络就记录我的路线,这个在路上是做不到的

面包旅行为什么上传不了非本手机拍的相片

携程和去哪儿们其实都在烧钱穷开心作者:周鹏2015-06-03 12:02导读昨日(2日)去哪儿发布了新一季的财报——亏损仍然是不变的主题,且亏损面再次放大,当然整个行业都是这个主题,颇有一种谁亏得更多谁才是赢家的玩法。

同日去哪儿还透露了在上个月,携程曾发出收购要约,但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深思熟虑”之后,去哪儿还是拒绝了这一“婚约”——战争还要继续,或是等待下一次更好的收购出价,或是苦熬至对手出局。

说到旅游行业,大家一点都不陌生。

平时经常接触的携程、艺龙叫OTA;去哪儿以前是旅游垂直搜索,现在也是OTA了;蚂蜂窝、穷游叫旅游UGC;另外还有同程、途牛,这些都是市场上提供旅游服务的主流服务商。

大家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旅游行业的PR文章,但是这种信息其实真正有用的不足1%。

今天我稍微深入地给大家讲讲,旅游行业的业务及各主流公司背后经营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然后再给大家讲讲我看到的旅游行业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这样大家就明白我为什么说旅游行业其实就是穷开心。

一、在线旅游的起家史,从携程、艺龙说起 携程起家大概是在1999年,通过呼叫中心订酒店起家。

在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的发展跟今天没法比,携程还不算主流互联网公司。

携程的模式:帮助客人预订酒店,客人入住后酒店给携程返佣,这个叫前台返佣模式。

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种科技结合传统行业的模式,只能自己埋头苦哈哈地经营,要是放到现在,这O2O的概念早就吸引大量的资本来个高估值了。

这个生意开始做以后发现挺挣钱的,2002年月交易额就破亿,03年就去美国上市了。

艺龙也是成立在1999年,但艺龙定位是城市生活资讯,很烧钱,买了好几家公司,其中花了几百万人民币买的百德勤是其中一家。

艺龙老板唐越是个资本高手,2000年行情好,以2000万美金卖给了美国人,2001年互联网泡泡破了后他花300万美金又把艺龙买了回来。

这个时候发现,不经意买的原办公室边上的订房公司百德勤还能挣点钱,于是就开始专注酒店预订业务,用当时的话说叫旅游电子商务。

这么算艺龙只比携程晚1年半,艺龙于04年也在美国上市,当时在线旅游市场,只有2个玩家,携程第一,艺龙第二。

那个时候携程的规模还不超过艺龙的两倍。

在线旅游被携程和艺龙由预订酒店起步,到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证明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领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玩家。

但是携程始终保持着领军优势,并且最近迈入了百亿美金俱乐部。

而艺龙一直呈追赶模式,但是越追越掉队,从原来规模差距不到2倍,逐渐越拉越大,到十多倍的差距,现在彻底卖给携程。

唏嘘之余,抛去资本层和管理层的因素,我的结论是:旅游行业这样业务成熟的领域,企业的成功拼的是埋头苦干的运营能力,而不是所谓的战略能力。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说的再牛逼,也敌不过管理层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线旅游的生态也越来越成熟,业务也由酒店预订发展到机票预订、自由行预订、跟团线路预订、门票预订、游轮预订、签证办理、地接陪同、租车接送、攻略游记,涵盖旅游价值链的方方面面。

大家注意到没有,携程叫旅行网,艺龙叫旅行网,而不是叫旅游网,同程,途牛叫旅游网,为什么不一样?旅行和旅游还是很不一样的,2000年的时候个人出行还是很少的行为,大部分是商务出行,因公出行订酒店,所以他们不能叫旅游,叫旅行。

而现在私人出行越来越多,客人来源结构不一样了,现在提供出行服务的网站基本都是针对因私出行的客人为主,所以旅游网多了。

现在在线旅游这个概念才名副其实。

二、在线旅游这么多公司,为什么都不挣钱?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说旅游行业就是穷开心,为什么?麻烦各位看看,在线旅游那么多公司,那个热闹啊,有哪一家是赚钱的吗?去哪儿2015年Q1净亏7亿元,20114年亏损了23.64亿元。

途牛2015年Q1净亏损2.331亿元,携程2015年Q1净亏损为1.26亿元。

原来携程还是唯一一家盈利的,从2014年Q4开始也亏损了。

更别提艺龙,亏了那么多年,还有没上市的同程,马蜂窝等,哪个不在赔钱呢? 那在线旅游行业为什么这么容易赔钱呢,因为这跟业务模式相关。

旅游的6要素,吃、住、行、游、娱、购。

而在线旅游行业并不掌控旅游要素的资源,在线旅游行业本质是一个服务业,轻资产、重运营。

而要保障业务顺利进行又必须对旅游要素资源进行掌控。

因此整个旅游行业业务模式就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重资源,重运营。

导致毛利率极低,赚的都是辛苦钱,稍微一折腾,就赔钱了。

拿携程举例,用酒店来说,酒店资源分布在全国各地,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客栈、招待所、家庭旅馆。

如果要保证用户体验,让每个用户都能在携程订到酒店,那酒店的城市覆盖率要全、价格区间要大、数量要多。

03年的时候携程可以预订全国5千家酒店,现在可以预订国内大概5万家酒店,这些酒店可是一家一家谈下来的,一家一家的要预留房。

如果酒店资源谈不好,用户订房没有保障,订不到,用户还会选择携程吗?这就是所谓的重资源。

酒店还好,自由行、线路更复杂。

不仅仅要考虑目的地,还有考虑出发地,途牛是卖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