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小学科学研学旅行

读万卷书,易;行万里路,难。所谓的“研学旅行”,是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课堂教育同实践体验有机融合,使得学生更好地在旅行中学习,旅行中成长。这种区别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新型

读万卷书,易;行万里路,难。所谓的“研学旅行”,是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课堂教育同实践体验有机融合,使得学生更好地在旅行中学习,旅行中成长。这种区别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新型方式备受年轻家长的认可。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中小学研学旅行纳入到了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为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着力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石家庄市教育局以“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为原则,全面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不能只游不学

研学旅行是区别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新型教育方式,也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一些研学旅行流于形式化,“只游不学”或“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的现象较为突出,使研学旅行“体验多样性文化”的目的一度成为空谈。

石家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目前,石家庄市各中小学已将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并对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精心设计,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除此之外,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遴选建设了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并以此为重要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真正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研学旅行要以安全第一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多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通过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也会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有些学校会吸收少数家长作为志愿者,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各个方面的沟通准备,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真正做到了“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坚持安全第一,确保学生安全。

研学旅行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目前组织研学旅行,部分学校通过委托企业或者机构进行。而这些企业和机构针对不同的研学线路收费标准不一,其中不乏高收费、乱收费的现象。

在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有专家建议,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交通部门、铁路部门、文化、旅游等部门通过执行儿童票价、减免门票等方式支持研学旅行开展。

(燕赵都市报记者刘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