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常用英语口语app

主题:英语口语学习大概阅读时间:8分钟也可以直接拖到文章后半部分看具体方法.由于职业原因,很多我的同学,朋友,甚至网络上不认识的人经常会问我"英语口语到底应该怎么学呢?"这个问题

主题:英语口语学习

大概阅读时间:8分钟

也可以直接拖到文章后半部分看具体方法.

由于职业原因,很多我的同学,朋友,甚至网络上不认识的人经常会问我"英语口语到底应该怎么学呢?"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在回答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另一个问题:口语真的只是靠练出来的吗?

答案是:not really并不是.

对于那些口语不太好的朋友,一个最常见的解释是,“我口语不好,说英语时头脑一片空白,一定是因为我练得太少了。”

这样说既对也不对.

其一,你口语不好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说得太少,反而有可能是听得太少了。语言的本质是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听力和阅读属于输入,而口语和写作则属于输出。如果没有大量的听力,你的口语将是无源之水,根本得不到有效提升(这也是为什么”英语口语500句”这一类的书没卵用的原因,忽略口头交流中”听”的重要性而谈”说”,简直是倒行逆施)。

其二,还有些朋友平时也很注意口语的训练,不管是背单词还是背课文,或者背诵考试常见话题的答案,都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一上考场面对考官,或者生活中碰到鬼佬交流就会磕磕巴巴吱吱呜呜,排除掉心理因素,这种情况的出现则是与平时训练的方法不对有关

当然,有的人也会说,我们都知道要多练多说,可是关键是缺少渠道啊。要么我身边没有歪果仁也没有口语好的国人,要么我就是天生很内向不喜欢跟(陌生)人说话,更别说英语了......呵呵,后面会讲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提升口语最重要的两条基本原则大量的有效听力输入是有效提升口语的前提,而正确的训练方法则是事半功倍的法宝


确定了基本原则之后,我们还需要讨论细节的东西,比如按照口语的使用场景分类,我们可以把口语粗略地分为两类:

一类叫General English(生活英语,也就是雅思考试中的移民类考试,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用英语生存的能力);

另一种叫Academic English(学术英语,也就是去英语国家求学需要通过的考试,换句话说,能否用英语应付学术场景)。

生活英语非常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三五好友之间的扯谈闲聊,同事私底下之间的八卦,购物旅游时的砍价问路,都属于生活英语的范畴;

而学术英语则应用在相对正式的场合,比如你和教授之间深层次的交流,课堂学术讨论,学校举办的演讲,辩论,各类presentation等。

这么区分是为了帮助朋友们快速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因为不同的使用场景对于语言难度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日常问好就要比课堂讨论难度小很多,而后者则又小于演讲比赛/辩论/presentation的难度.

我们再来看一条学习曲线:口语的提升是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我们没有硬性的客观要求(比如出国留学考试,外企工作要求等),学习英语的目标可能就是应付各种日常生活场景,比如出国旅行沟通无障碍。

对于这些特别想从零基础提升到能够用英语满足自身表达需求的朋友:我建议先掌握基本英语(比较简单的词汇和比较简单的句子),然后再慢慢过渡到中级英语(更加准确的表达,比如native speakers常用的collocations,更加复杂的句式比如从句的使用)就够了.

简单来说:即先满足口语的交际层面,再达到口语的表达层面;如果能够精通第二层,雅思口语起码能够在7.5分以上,在很多城市已经可以通过英语来混饭吃了.

至于高阶的口语,其实已经与语言表达没有多少关系了,更多的是思想深度和专业程度,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


怎样提升基本英语口语能力?

假如我:平时几乎没开口说过英语,词汇小得可怜,欠缺基本的语音知识,一说英语时就头脑一片空白,对于语法完全没有概念,好不容易挤出来的一句英语可能还是" I name is XXX." .....如果要让自己达到能够日常生活沟通基本无障碍的程度,我需要做些什么?

在初期,口语提升的关键是听力,词汇和语法的积累和熟练。也就是说,你说不出什么像样的内容来最根本的原因不只是口语不好,是听说读写都不行,一个简单句就要在脑海中组织半天,碰到单词变形就头疼。

还有人问“我能不能先通过背单词书,使用APP记单词的形式快速积累单词,然后再开口说?”

确实,刷过单词的同学们可能会发现,短期内随着词汇量的快速上涨,口语水平也会有所提升,至少可以在忽略语法的前提下,通过简单的单词拼凑来表意.但这可以算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语学习的误区:通过背单词书得到的词汇还不是你的,它们只能算消极词汇(只是认识,还不会用),更何况还有烦人的语法,难道每一次使用一个单词时都要在脑海中想一遍句子结构和语法?

我一直提倡通过语境来记单词,在听力和阅读的具体场景中记单词,并使用英英词典来加深对单词的理解,这种方法效果最好。只有结合听力阅读重现才可能让单词真正变成你的东西(能听会说能读会写)。

如何操作?

<赖世雄美语从头学>初级和中级;每天大概花40分钟到1个小时;

注意:一定要有个靠谱的英文老师/朋友/英语学习社区/微信群/或者任何英文很厉害的人能够帮你答疑(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相信这一定不成问题)

步骤:

1.打开音频文件,在不看文本的前提下,正常语速播放课文音频一遍,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标准是大概第一遍能听懂70%左右就差不多;不用担心生词;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可多听两次);

2.精听.所谓精听,就是把一篇文章听到极致。每篇文章都要反复的听直到完全听清楚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而检验是否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听写。具体办法:音频文件每读完一句后暂停,把自己听到的内容写下来,一般建议每句话重复一到两次,实在听不出来的内容没必要纠结,直接跳过听下一句,后面会修正;初级阶段一定不要偷懒用其他方法代替,要坚持听写,因为这是对自己最诚实的方式.

3.对答案.打开文本对照文章,这时会发现有的内容听错了或者没有听写出来。把这些内容圈出来.为什么听错呢?是因为这个词不认识?那就赶紧把这个单词做好记录,包括词性和意思,再看看书中的解答和例句.是因为读音不熟悉还是自己本来这个音就读错了?那就跟着音频的读音多读几遍自我纠正,防止以后有类似音的词搞错。如果是某个句子看不懂不理解,那就看看中文和配套的语法讲解(如果有看不懂的语法知识点,可以去查阅<赖世雄经典美语语法>),做好记录.听写只是找出自己的弱点,而之后的修正才是最最重要的地方。

4.跟读练习.打开音频,看着文章,音频读一句后暂停,大声跟读,如此重复直到看着中文能够条件反射出英文句子(不要在脑海中翻译中文,而是直接靠直觉说出来,这个过程大概需要跟读20遍左右的跟读,因人而异)

5.学以致用.将每次课的知识点马上应用到自己的身上,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比如第一课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可以马上运用到自己身上,在这个过程中,说每句话时不用管语法,但一定要强调流利度,不要在说的时候停下来纠正语法,说完整段话之后再想想有没有哪里有语法错误,如果想不起来也不要紧.比起强调语法的绝对正确性,初级阶段培养流利度才是核心.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开始慢慢在生活中用所学知识描述你身边的东西和发生的事情。走在路上可以做,坐在车上也可以做。不想被人当神经病的话,就小声点说。一开始可以很简单的比如 “a man is driving a bus" 看到任何东西都可以描述,而且自言自语也不怕犯错,没压力。然后每天晚上睡前,你可以尝试说说你今天都干了什么,流水账也无所谓,又不是要打分。比如说说自己今天对什么事情比较感恩:"I am thankful that my mom did my laundry today, and I am grateful that my dad cooked us a delicious dinner."

如果担心有不会的单词,就试着用比较宽泛的小词来代替具体的大词.这是因为词汇的扩展就好比一棵大树,最初的小词就是树的主干、次主干,然后才长出树枝、更小的树枝以及树叶。

这些最初的单词依然有着强大的表达功能,不但能代替其他单词,而且能代替很多由其发展而来的单词。拿语言学的专业术语来说,这些最初形成的词叫上义词,而在这些词的基础上创造的词叫下义词

举个个例子来讲,get就是inherit的上义词,inherit就是get的下义词,get是小词,inherit是大词。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小词可以代替大词使用,而大词却不可以逆向代替小词。

举个例子,get这一小词能代替的大词其实非常多,如下:

I get a lot of E-mails every day.

我每天都收到很多邮件。(代替receive)

The policeman finally got him.

警察最终抓住了他。(代替catch)

I'll get the doctor.

我去叫医生。(代替call)

Let's get some fresh air.

让我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代替breathe)

She gets $19 an hour.

她一小时挣19美元。(代替earn)

He didn't get the joke.

他没听懂这个笑话。(代替understand)

Can you get the phone, please?I'm making dinner.

请接下电话好吗,我在做饭。(代替answer)

What time will we get there?

我们到那儿得几点了?(代替arrive)

这个自言自语的过程,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可以让你熟悉自己已知的单词,句型,和培养说英语的习惯。这样在以后需要表达这些意思的时候,你至少可以自如的运用自己本来有的东西。


当学完初级教材打下了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后,我们就要向中级过渡了.在这个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姿势水平,除了继续按照初级教材方法学习中级教材,还必须要增加语言输入的多样性

这个很容易理解,没有输入,怎么有更好的输出呢。但如果只局限于教材的输入,不管这本教材有多优秀都会限制学习者的进步。如果在教材的基础上广泛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输入内容,那么对于英文学习将大有脾益。

这里首先推荐通过带音频的分级读物来作为对教材的补充.还是按照先听再看的原则(每个故事先听3遍,再看2遍,睡前再听一遍),不过因为是作为补充材料,分级读物的处理不用像教材一样字斟句酌,把它们当做休闲阅读即可。

同时推荐使用ESLPOD.ESLPOD语速适中,材料多为口语体,基本上可以现学现用,实用性很高(现在音频需要付费了,不过可以搜到往期免费资源);而且执笔和主讲人都是语言学家,材料内容不光贴近生活也代表了现代美国英语的权威。

另外,为了让自身的语言表达更加地道,推荐一套教材

书中的每一个单词都配有常用的固定搭配,要认真学习每一个单词并且背诵每一个例句


最后讲一讲通过美剧和电影来特别补充口语学习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丰富的影视材料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生活口语素材来源。但并不是所有的影视资料都适合用来提高生活口语,要选择那些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故事情节较强的影视材料(初中级阶段一定要选择儿童向的影视资料,如迪士尼的动画片或者是全家皆可观看的电影/肥皂剧)。诸如生活大爆炸或者福尔摩斯这类的呢,第一是实在语速太快,不看字幕根本跟不上节奏......再就是,就算你听到可以倒背如流了,又有多少场合可以用到这些用法呢?还是儿童向或者偏向生活化的如老友记,摩登家庭,老爸老妈......这种最好。

比如Desperate 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该剧的语言比较简单规范地道,而且没有像情景剧那么多的惯用法、流行语和俚语,非常适合入门。

当然,利用美剧学英语也有科学的方法。很多人想通过看美剧学英语,结果经常把持不住,只顾着追剧情去了,根本没心思放在英语学习上。同时也不要妄想只看美剧就能学好,高屋建瓴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套用赖世雄老师的一句话: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因此,如果你准备通过影视剧资料来补充英语学习,参考方法如下:

1.挑选自己喜欢看的影视剧(一定要自己喜欢,不然很容易无聊,经典的东西真的是百看不厌),先看一遍带字幕的版本,一遍不够看两遍,两遍不够看三遍直到扫清剧情,以便让自己接下来的关注点落在对白上;

2.挑选一个电影/电视片段,不要太长,最多10分钟左右,一句一句去看去听,学习对应的台词,把实用的台词/表达记下来,做好笔记(推荐电子版笔记,方便查阅),遇到不懂的生词除了查字典了解中文含义,还要看看英文释义和例句;

3.把这一个片段整体再看一遍,看的时候遮掉字幕或者有意识不看字幕,遇到听不出来的地方就停下看看对应的英文字幕;

4.前三步走完后你应该对剧情和对白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尝试进行跟读练习.如果一开始跟不上也不要紧,可以暂停,然后再读;建议能读出声就尽量读出来,因为这样效果会好很多。如果条件允许自己又是戏精的话,可以跟着剧中角色一边读一边表演,就是容易累......如果发现听了几遍还是没怎么懂,那就再跟着中英字幕看几次。

最后达到什么程度?基本上人家说上一句你能接下一句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最后需要听30次才能达到效果,那就听30次甚至更多。我还有个习惯,会把喜欢看的影视剧转换为音频素材,平时坐车或者走路就听,没有图像耳朵反而会更加灵敏!

关键是,宁愿你听100遍然后把这一集完完全全背下来,也不要去听100集然后发现自己就知道谁睡了谁,谁又和谁出轨了,最后复仇者联盟拯救了地球却救不了你的英语。


写到这里应该差不多了,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耍个流氓:任何学习方法都是有效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再好,自己坚持不下去也是白搭!

2018,大家一起加油提高英文水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