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旅行难忘
公元一九九四年九月,有幸在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参加校长培训,十月中旬,参加了培训中心组织的教育考察旅行。这是平生最难忘的一次出外远游。作者:郝建会十月七日 星期一 阴
公元一九九四年九月,有幸在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参加校长培训,十月中旬,参加了培训中心组织的教育考察旅行。这是平生最难忘的一次出外远游。
作者:郝建会
十月七日 星期一 阴转晴
早,雨停了,但天仍阴着。在旅店的餐厅里吃过早点,9点40分,我们乘坐185路公共汽车离开无锡向苏州行进。无锡市区的道路并不宽敞,车辆拥挤,汽车走走停停,好容易才出了市区。路两旁是一座座这样那样的建筑物,远处是绿里透黄的一块块整齐的稻田。乡村的房子表现出江南特有的样式,错落有致的两层楼阁,红的墙,白的墙,青的墙,蓝的瓦,铅的瓦,煞是好看,极易使人产生享受田园风光的向往。
十一点,汽车经吴县进入苏州市区。
自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要到“人间天堂”了,大家的心情具有难以形容的愉悦和渴望。江南是中华大地上的锦绣之区,苏州是这片锦绣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苏州有众多的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西园、沧浪亭、网师园等,体现着非凡的艺术匠心与自然造化的完美结合,可谓“苏州园林甲天下”,在我的心里苏州和园林是紧密相连的。
车在行驶,我看到了苏州的锦绣繁华,现代化的楼房,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行人,纵横交错的河流水巷,行驶在水道上的船只。艳阳照耀下的天空分外明净,临水而建的房屋,加上街道上的鲜花绿树,构成了江南水乡独具的特色。
十一点半,车到苏州南关汽车站,我们住进了“南雅旅馆”,离汽车站不远,距苏州轮船渡口也不过一、二百米。
下午一点,开始了苏州第一天的旅游。我们小组七人,决定到虎丘去。
我们乘7路公共汽车由城西“盘门路”、“阊胥路”到南新桥,改乘5 路车经“留园路”、“虎丘路”到达虎丘。由于没有导游,我们只是“按图索骥”,耽误了不少时间。说真的,我们许多人连东西南北都搞不清,只是跟着人家走。
虎丘在苏州城西北,原名海涌山,高仅34、3米,因“丘如蹲虎”,又传说吴王阖闾葬此后三月,“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虎丘的景色幽奇,林遮木盖,竹修花艳,筑以寺院,以“山藏寺里”而闻名。
踏进虎丘的山门拾级而上,沿路游客真不少。导游一一向我们介绍迎面而来憨憨泉,真娘墓,试剑石,千人石,点头石,剑池。
憨憨泉与试剑石分列山路两边。憨憨泉是南朝梁时遗迹,有叫石韫玉者《憨憨泉》诗说:“粤稽响响师,生在梁武年。卓锡此山住,凿石逢清泉。”试剑石是一块大石,中间开裂。此石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吴王试剑所开,一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掘吴王殉剑试之所开,也有人说是唐朝时秦琼与尉迟敬德“三鞭换两锏”遗迹。我想,不管是干将莫邪,鱼肠湛卢,还是金锏铜鞭,一劈即开此石,谈何容易!
过试剑石,便是“古真娘庙”,真娘是唐代名妓,事不甚详。只见不少青年女纷纷在此照相留念,想必千年真娘不会孤独寂寞吧!
从这里上去,就是千人石和点头石。“顽石点头”典故盖出于处。千人石就是生公讲经处,现留有“生公讲堂”四字。生公何许人也,据说,生公叫“神僧竺道生”,东晋时人,姓魏,是巨鹿(今河北平乡)的贵族,后出了家,改姓竺。他是主张“顿悟成佛”的,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传说生公讲经,没人相信,于是就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点头”。为人师者到此,想必有些心得吧!
千人石边上是剑池,传说是当年吴王铸剑时淬剑之处,石壁上刻有“虎丘剑池”,为唐人颜真卿所书。另有“风壑云泉”四字,是北宋米芾所书。
再上就到了虎丘塔。虎丘塔,又名云岩寺塔,为北宋所建,成为苏州的标志。
虎丘塔高大雄伟,十分壮观,塔前香烟缭绕,游人纷纷摄影留念。
丘腰一片空地上,一群穿红戴绿的男子,为游客做颠轿游乐活动,敲打鼓吹,热闹非凡,游客或坐或看,围得密不透风。虎丘归来已近傍晚,尚感游兴未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