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国际义工旅行知乎

“我真心希望,中国对于他们来说,不只是一堆字母,而是真实的,令人心动的存在。”Z同学从小心里就有一个“志愿者”梦,但因种种原因申请各种国际赛事的志愿者都没有成功,后来她经同

“我真心希望,中国对于他们来说,不只是一堆字母,而是真实的,令人心动的存在。”

Z同学从小心里就有一个“志愿者”梦,但因种种原因申请各种国际赛事的志愿者都没有成功,后来她经同学介绍,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对志愿者要求较宽松的“义工项目”。

Z同学提供的在尼泊尔支教时照片。

尽管没有教学经验,她还是成功获得了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为期一周的支教项目。

原计划的课程是教授中文,但在小朋友们兴高采烈的问她“你的家在中国哪里?中国是不是有大熊猫?大熊猫都住在哪?”之后,她还为孩子们讲解了一些国家的基本信息。比如,首都,国旗,官方语言,货币等。

对于Z同学来说,这次旅行是圆满的,既完成了一直以来想实现的梦想,又在尼泊尔结实了外国友人,他们在陌生国度一起徒步、跳伞、畅谈未来。

什么是义工旅行?

去斯里兰卡给海龟当“铲屎官”、去肯尼亚支教,见证野生动物迁徙、去坦桑尼亚做一个粉刷匠……这种做志愿者与旅行相结合的体验,被称作义工旅行Voluntourism,意味着公益和旅游的双重属性。

东南大学的赵政原教授接受记者采访说,在欧美国家,年轻人一般将义工旅行视作一种国际公益活动,希望能真正帮助一些落后国家的民众,或者获得与自己日常生活不同的体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

义工旅行的概念传入我国相对较晚,就赵政原看来,国内目前所谓的义工旅行市场不是太成熟,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比如获得志愿者证书,或者获得相对廉价旅行的机会等等)。

据调查,在中国“义工旅行”每个项目明码标价几千甚至上万元不等。这还只是项目费和食宿费,每个参加者都要自付往返交通费用。

一些项目参与者依然认为这个收费“很值”。就像花费2万左右人民币去摩洛哥做义工的C同学所说:“我觉得义工旅行比普通旅游更有意义,是一种深度游,可以接触不同的文化,看看别人的生活。”

这边白天砌墙,那边晚上返工

不可否认,现阶段国人对义工旅行的理解是模糊的。不同的参与者期望不同,要求也就不同。

义工与旅行到底什么关系:作为志愿者,有没有给当地人带来帮助?达到文化交流目的或只是一种特别的旅游方式?

美国小姐姐皮帕·贝特尔就分享了自己在2014年参与的在多米尼加共和国修筑图书馆的经历:与她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学生对建筑,铺设结构一无所知。

贝特尔发现每天晚上都会有当地的技术人员拆除她们不合格的砖墙并重新搭建,基本上还是当地人自己重建了学校。而其他志愿者每天早上醒来,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失败。

贝特尔回国之后,就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反对这种形式上的义工旅行,阅读量超过百万,掀起了对这类义工旅行的热议。

志愿者们花费数千美元漂洋过海到了另一个国家,做一份当地瓦工明明可以做得更快的工作。如果他们直接捐赠了这笔机票钱,可以帮助当地人建造多少个教室,又或许当地泥瓦匠可以找到几周的临时工作。但外国志愿者一来,至少有几天,当地人失业了。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的旅游管理学博士陈钢华副教授认为,义工旅行,“义工”在前,“旅行”在后;义工的开展,借助“旅行”的机会和条件。本质上,义工旅行是义工,是帮助当地人,帮助当地社区。这种行为本身本质上就是一种人生的旅行和经历。

陈钢华说,志愿者必须要深入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目的地社区和人们的影响,尤其是最大化正面的帮助,最小化负面的社会文化影响。

模糊的边界 脆弱的安全

不同于一般旅行,义工旅行需要在异国他乡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接触。志愿者的安全保障始终是组织者绕不开,实际上又无法负责的重要问题。

埃及女生L同学在做志愿者第一周的一个夜晚就遇到了两个男人持刀抢劫。她的同伴手被歹徒划伤。而事故发生地的附近本来就有一家警察局,但荒谬的是当时竟然没有开门。无奈去医院处理伤口后她们又去了另一家警察局,被盘问了几个小时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所幸L同学并没有受到人身伤害,但她包里的现金、手机、信用卡、以及在国外最重要的护照都丢失了。L同学的室友知道这件事之后直接改签机票回国了。

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除了事后安慰、帮她们换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街区的公寓之外,并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只是警告她们不要太晚出门。

在天涯和知乎等网站上,因为义工旅游“被坑”,曝出安全隐患的帖子就有几十篇。

专家表示,义工旅行与单纯的旅游不同,因其还有劳动关系的内容,由此产生的很多问题都属于劳务纠纷。鉴于我国的相关措施和行业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义工旅行很容易成为少数店家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方式。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主任韩宾娜提醒,义工旅行本身是年轻人接触社会、锻炼自身的好机会,但千万别“说走就走”。在此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店家进行了解,多方面掌握当地情况和劳务信息,如有可能要与店家签订劳动合同,对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划分。同时,旅游部门也应建立机制,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