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儿童占床位

请问旅游社收费里的“儿童占床位价”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这样的,因为一般的酒店是按铺位交住宿费的,规定的标准都是按大人的标准,如果是带小孩的,有些大人不希望小孩单独睡一间,

旅行儿童占床位

请问旅游社收费里的“儿童占床位价”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这样的,因为一般的酒店是按铺位交住宿费的,规定的标准都是按大人的标准,如果是带小孩的,有些大人不希望小孩单独睡一间,希望和自己一起住,他们可以选择1个大人带1小孩开一个双人房和2大人带1小孩开三人房,这是按标准收费的,也可以选择2大人带1小孩子开双人间然后加个小的活动床,这时候对小孩子收取的就是“儿童占床位价”,稍微比第1种方式便宜些。

...

旅游事项上所说的,占不占床位啊!是什么意思呢?

占不占床通常指12岁以下的孩子说的,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单独一个人报名参团,所以你追问中举的例子是不成立的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某条线路,在外就住一晚酒店,酒店收费400/间夜,那么就意味着一张床200,因为旅行社通常都是定双人标准间,这时候算旅游费用的时候,比如成人收费1000,/人,那么这1000里含了这个人这200的住宿费,因为旅行社是默认2人一间房,一人一张床的,这时就有些特殊情况了,比如2大1小,小孩12岁以下,这时候通常父母希望3人挤一挤,就要求小孩不占床了,那么如果没有别的特殊情况,旅行社会收大人1000/人,而这个小孩就800了;再比如1大1小,他们不希望房间里再多其他不认识的人,那么小孩就得占床,跟大人一样收1000/人;再比如,1个成年人单独报团,那么他有以下几种选择,一是多付200把房间里的另外一张空床买了,那他付1200就可以自己谁一个房间了,二是他还付1000,旅行社帮忙安排另外一个跟他同性的客人和他一起住,三是跟另外2位同性客人一起住三人间或加床给他,他也是付1000,没有你说的第四种情况,就是他也付800,然后没有床,言外之意超过12岁,怎么都得占床,不能不占床不知道你看明白了没有...

青海湖莲度假客栈1.1米的儿童必须要算人头,占床位吗?

不要费用。

因为国家有明文规定。

具体规定如下。

1、4岁的小孩出行座飞机按身份证和户口本来查看,座飞机是半票(只要不超过12岁都是半票)2、座火车,国家的有关规定,在1、1米以下是免票,超过1.1米到1.4米以下是半价,超过1.4米是全价了3、景点门票,和上面的标准一样,1.1米以下可以免票(这是指国家管理的景点,有些已承包出去的了除外)1.1米到1.4米是半票,1.4米以上的全价,还有索道,都是不免的,我建议你最好还是采取包干式的方法与组团社全包这样要好的多。

4、车费:按照一般的规定达到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在旅游中都要有车位的,你的孩子只有4岁,肯定是不要车位费的。

5、出行中的住酒店,我认为4岁可以不占床位,与大人同床是可以的,这样还可以省一点,如果您跟旅行社提出小孩不点床位,旅行社是没有意见的,如果您要床位那就另行别论了,您要按大人来付小孩的房费。

带四岁的小孩去旅游必备什么用品

展开全部 目前各旅行社对于儿童的团费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而是依照不同的目的地和不同的天数以及各个航空公司的不同规定来制定儿童价。

一些旅行社会针对相关产品对宝宝在成人价的基础上再收取一定费用,而有些产品则会对宝宝减免一定费用,在参团前一定要询问清楚。

宝宝乘飞机未满2周岁的婴儿按成人全票价的10%购票,不单独占一座位。

如需要单独占用座位时,应购买儿童票;已满2周岁而未满12周岁的儿童按成人全票价的50%购票。

每一位成人旅客只能有一个儿童享受这种票价,购买时应提供儿童、婴儿出生年月的有效证件,如出生证、户口簿等。

宝宝乘火车身高不到1.1米的儿童有成人监护,可免费乘坐火车,可允许与成人共用一个卧铺。

如超过一名儿童时,超过人数只购买儿童票。

身高不满1.1米的小孩如要单独使用卧铺,只需购买卧铺票,不需购买客票。

身高1.1至1.4米的儿童,可随同成人购买座别相同的儿童票,其客票按同行成人的1/2票价购买。

铁路部门允许儿童携带10公斤行李,不另收费。

宝宝看景点依照各景点的具体规定,多数是儿童免票,或者优惠票。

特别提醒在以下情况下,儿童将可能无法享受费用减免:A.携带宝宝乘坐包机、专列出游;B.携带宝宝出国(境)旅游。

另外,铁路客运规定中所指的“儿童”必须具备“小孩”和“身高”两个条件,如果成人身高不够1.4米,或小孩身高超过1.4米,都不能视为儿童收费。

宝宝防病宝典为避免“趁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旅游遗憾,在行前不仅要了解宝宝可能发生的疾病,而且还必须掌握临时自助和求助方法。

对付晕动病(有些儿童在坐车、船、飞机时,由于内耳的平衡系统对运动特别敏感而产生眩晕、恶心、呕吐、头晕、脸色苍白、腹泻等晕车症状)乘车前不喂油炸的或高脂肪的食物;保持车内空气畅通,不要有浓烈的食物味道或香烟、汽油味等,远离吸烟者;坐在前面靠司机旁边的座位上,以减少颠簸;可给宝宝吃点饼干、糖果或榨菜,喝少量的饮料以防脱水,如果呕吐应少吃食物。

为宝宝准备好塑料袋、卫生纸和水,呕吐时让其将污物吐在里面,用水漱口,消除不良气味,擦净嘴角。

对付胃肠病(最常见的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初到时应保证充分休息,消除疲劳,应根据环境变化常给孩子更换衣服;注意饮食卫生,少吃难消化的地方特色食品,饮食尽量规律并有节制,不暴饮暴食,养成饮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如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喂些含盐食物或米粥,补充液体流失;症状较轻时可服些肠道消炎药,如症状严重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对付感冒(表现为持续高烧、流鼻涕、咽痛、咳嗽、鼻塞等)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如果出现感冒症状,应让宝宝多休息,保持身体温暖,多喝温开水,用温水擦前额,并斟酌服用退烧或止痛药,若发烧超过24小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对付传染病如果在流感流行季节外出,应事前进行预防接种;如果发现旅游地区有传染病,如水痘、麻疹等,应立即转移或终止旅游。

对付意外小伤害出游时,儿童常常因为兴奋而出现跌倒、扭伤等小意外。

如果淤青红肿了,应赶紧热敷或冰敷。

有些小伤虽并不严重,但如果处理不当,也有导致终身伤害的危险。

因此要特别注意避免使宝宝烧伤、烫伤、跌倒、溺水、误服药物或接触有毒化学品。

宝宝行前准备 报名准备:您在携带宝宝报名参团前,一定要将儿童的年龄、身高及住宿是否单独占床位等信息如实告知旅行社;将儿童享受费用的有关信息写入旅游合同中。

心理准备:爸爸妈妈事先给宝宝以外出的心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您可以事先描述旅游的趣事,让宝宝对旅游充满期待。

整理行装:让宝宝也参与帮忙,可把他(她)平时喜爱的玩具带在身边,使他(她)更放心。

儿童的衣物、食品、药品、手推车等,要在行前准备好。

平时喝牛奶的宝宝,要携带多个奶瓶准备替换。

必备医药:止痛药或退烧药、止泻药、胃药、止咳祛痰药、抗生素、晕车药、外伤药水、纱布、酒精棉、棉花棒、绷带、创可贴、防虫药膏,并带上熟识医生的电话。

照料宝贝 乘坐交通工具:在飞机上一定要为宝宝系好安全带;低龄宝宝要抱在怀里,不要让宝宝随便走动,防止颠簸时引起碰撞而受伤。

儿童的情绪波动大,哭闹有可能妨碍他人休息,所以应做好安排,如让他(她)看图书、听故事。

飞机起降时,儿童会感到耳朵痛,让他们喝奶、咬奶嘴、嚼糖果有助减轻症状。

就餐:旅途中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不食用不卫生、不合格的食品和饮料,不喝泉水、塘水和河水,不要让宝宝吃生冷的食物,如沙律、冰水之类。

宝宝的奶瓶晚上回酒店要用热水消毒洗净。

安全:旅行时,婴幼儿可怀抱或坐推车,行走的低龄宝宝要由成人搀扶。

旅游时要时时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走失、溺水或受到意外伤害。

自驾游保护宝宝须知随着自驾游成为一种时尚,儿童的乘坐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很多方面的关注。

原则上,汽车的安全带是给1.5米以上的成人使用的。

身高低于1.5米的儿童禁止只佩带安全带而不使用儿童约束装置,原因是可能在腹部或颈部造成伤害。

那么,如何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对宝宝的...

跟团旅游,带个小孩要钱吗?

不要费用。

因为国家有明文规定。

具体规定如下。

1、4岁的小孩出行座飞机按身份证和户口本来查看,座飞机是半票(只要不超过12岁都是半票)2、座火车,国家的有关规定,在1、1米以下是免票,超过1.1米到1.4米以下是半价,超过1.4米是全价了3、景点门票,和上面的标准一样,1.1米以下可以免票(这是指国家管理的景点,有些已承包出去的了除外)1.1米到1.4米是半票,1.4米以上的全价,还有索道,都是不免的,我建议你最好还是采取包干式的方法与组团社全包这样要好的多。

4、车费:按照一般的规定达到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在旅游中都要有车位的,你的孩子只有4岁,肯定是不要车位费的。

5、出行中的住酒店,我认为4岁可以不占床位,与大人同床是可以的,这样还可以省一点,如果您跟旅行社提出小孩不点床位,旅行社是没有意见的,如果您要床位那就另行别论了,您要按大人来付小孩的房费。

想报团出去旅游,小孩怎么收费?

展开全部 正常来说:1、2周岁以下儿童,只收团费的10%或者和旅行社协商,收个固定必要产生的费用。

2、2-12岁按儿童价收费,一般是团费的6折,也有旅行社是按额定的小童价计收费用的。

不占床位、如果占床,要另外交单房差。

含儿童门票费,如果到了景点由于因儿童身高超高需要买成人票时,还需要补交门票钱。

3、12岁以上按成人收费。

(来源:青驿网)...

旅行社行规12岁以上的孩子不占床不会减钱,算成人吗?

■宝宝参团目前各旅行社对于儿童的团费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而是依照不同的目的地和不同的天数以及各个航空公司的不同规定来制定儿童价。

一些旅行社会针对相关产品对宝宝在成人价的基础上再收取一定费用,而有些产品则会对宝宝减免一定费用,在参团前一定要询问清楚。

■宝宝乘飞机未满2周岁的婴儿按成人全票价的10%购票,不单独占一座位。

如需要单独占用座位时,应购买儿童票;已满2周岁而未满12周岁的儿童按成人全票价的50%购票。

每一位成人旅客只能有一个儿童享受这种票价,购买时应提供儿童、婴儿出生年月的有效证件,如出生证、户口簿等。

■宝宝乘火车身高不到1.1米的儿童有成人监护,可免费乘坐火车,可允许与成人共用一个卧铺。

如超过一名儿童时,超过人数只购买儿童票。

身高不满1.1米的小孩如要单独使用卧铺,只需购买卧铺票,不需购买客票。

身高1.1至1.4米的儿童,可随同成人购买座别相同的儿童票,其客票按同行成人的1/2票价购买。

铁路部门允许儿童携带10公斤行李,不另收费。

■宝宝看景点依照各景点的具体规定,多数是儿童免票,或者优惠票。

■特别提醒在以下情况下,儿童将可能无法享受费用减免:A.携带宝宝乘坐包机、专列出游;B.携带宝宝出国(境)旅游。

另外,铁路客运规定中所指的“儿童”必须具备“小孩”和“身高”两个条件,如果成人身高不够1.4米,或小孩身高超过1.4米,都不能视为儿童收费。

宝宝防病宝典为避免“趁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旅游遗憾,在行前不仅要了解宝宝可能发生的疾病,而且还必须掌握临时自助和求助方法。

■对付晕动病(有些儿童在坐车、船、飞机时,由于内耳的平衡系统对运动特别敏感而产生眩晕、恶心、呕吐、头晕、脸色苍白、腹泻等晕车症状)乘车前不喂油炸的或高脂肪的食物;保持车内空气畅通,不要有浓烈的食物味道或香烟、汽油味等,远离吸烟者;坐在前面靠司机旁边的座位上,以减少颠簸;可给宝宝吃点饼干、糖果或榨菜,喝少量的饮料以防脱水,如果呕吐应少吃食物。

为宝宝准备好塑料袋、卫生纸和水,呕吐时让其将污物吐在里面,用水漱口,消除不良气味,擦净嘴角。

■对付胃肠病(最常见的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初到时应保证充分休息,消除疲劳,应根据环境变化常给孩子更换衣服;注意饮食卫生,少吃难消化的地方特色食品,饮食尽量规律并有节制,不暴饮暴食,养成饮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如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喂些含盐食物或米粥,补充液体流失;症状较轻时可服些肠道消炎药,如症状严重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对付感冒(表现为持续高烧、流鼻涕、咽痛、咳嗽、鼻塞等)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如果出现感冒症状,应让宝宝多休息,保持身体温暖,多喝温开水,用温水擦前额,并斟酌服用退烧或止痛药,若发烧超过24小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对付传染病如果在流感流行季节外出,应事前进行预防接种;如果发现旅游地区有传染病,如水痘、麻疹等,应立即转移或终止旅游。

■对付意外小伤害出游时,儿童常常因为兴奋而出现跌倒、扭伤等小意外。

如果淤青红肿了,应赶紧热敷或冰敷。

有些小伤虽并不严重,但如果处理不当,也有导致终身伤害的危险。

因此要特别注意避免使宝宝烧伤、烫伤、跌倒、溺水、误服药物或接触有毒化学品。

宝宝行前准备■报名准备:您在携带宝宝报名参团前,一定要将儿童的年龄、身高及住宿是否单独占床位等信息如实告知旅行社;将儿童享受费用的有关信息写入旅游合同中。

■心理准备:爸爸妈妈事先给宝宝以外出的心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您可以事先描述旅游的趣事,让宝宝对旅游充满期待。

■整理行装:让宝宝也参与帮忙,可把他(她)平时喜爱的玩具带在身边,使他(她)更放心。

儿童的衣物、食品、药品、手推车等,要在行前准备好。

平时喝牛奶的宝宝,要携带多个奶瓶准备替换。

■必备医药:止痛药或退烧药、止泻药、胃药、止咳祛痰药、抗生素、晕车药、外伤药水、纱布、酒精棉、棉花棒、绷带、创可贴、防虫药膏,并带上熟识医生的电话。

照料宝贝■乘坐交通工具:在飞机上一定要为宝宝系好安全带;低龄宝宝要抱在怀里,不要让宝宝随便走动,防止颠簸时引起碰撞而受伤。

儿童的情绪波动大,哭闹有可能妨碍他人休息,所以应做好安排,如让他(她)看图书、听故事。

飞机起降时,儿童会感到耳朵痛,让他们喝奶、咬奶嘴、嚼糖果有助减轻症状。

■就餐:旅途中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不食用不卫生、不合格的食品和饮料,不喝泉水、塘水和河水,不要让宝宝吃生冷的食物,如沙律、冰水之类。

宝宝的奶瓶晚上回酒店要用热水消毒洗净。

■安全:旅行时,婴幼儿可怀抱或坐推车,行走的低龄宝宝要由成人搀扶。

旅游时要时时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走失、溺水或受到意外伤害。

自驾游保护宝宝须知随着自驾游成为一种时尚,儿童的乘坐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很多方面的关注。

原则上,汽车的安全带是给1.5米以上的成人使用的。

身高低于1.5米的儿童禁止只佩带安全带而不使用儿童约束装置,原因是可能在腹部或颈部造成伤害。

那么,如何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对宝宝的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