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邮轮旅行线路
从2012年到2017年短短5年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迅速跻身国际五大邮轮母港行列。在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后,目前中国邮轮市场的发展开始进入瓶颈期和调整期,但仍潜力巨大。如何
从2012年到2017年短短5年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迅速跻身国际五大邮轮母港行列。在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后,目前中国邮轮市场的发展开始进入瓶颈期和调整期,但仍潜力巨大。如何将上海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吸引更多国际邮轮停靠上海,迎来上海邮轮产业的下一个“黄金十年”?今天的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国际研讨会上,多名邮轮行业专家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全球最大的邮轮集团嘉年华集团中国区主席陈然峰表示,纵观迈阿密等国际知名邮轮母港城市可以发现,要成为国际邮轮母港必须具备五方面的条件:其一是港口条件较好,具有现代化的邮轮码头、配套设施、以及邮轮维修基地;其二是便捷的口岸、通关程序;三是供给能力强,能够满足邮轮补给需求;四是交通便利,航空、陆路等全方位交通网络完善;五是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本身以及周边旅游资源丰富,能够满足乘客住宿、观光、购物等消费需求。
对照这些条件可以看出,上海当前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国际一流母港的条件,但要比肩迈阿密等城市,仍需从几个方面努力。首先,需要加大邮轮文化普及力度,吸引更多游客选择邮轮作为休闲旅游最佳形式。2017年中国邮轮市场渗透率不足0.2%,而美国邮轮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3.6%。邮轮旅游在中国仍然属于比较新型的度假形式,尚未被广大中国游客所熟知。推广邮轮文化,让更多的消费者将邮轮旅游作为出行的选择,需要政府、邮轮公司、旅行社等各方共同努力。从上海而言,可以加大与内陆以及其他城市的联动,结合上海及周边旅游资源,开发“邮轮+”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上海乘坐邮轮。
从邮轮航线上来说,上海出发的邮轮产品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受东北亚区邮轮目的地相对缺乏、中国带薪假期较短以及旅游消费承受力等因素的限制,从上海出发的邮轮航线大都为4-6天的航线,多以日韩港口为目的地,邮轮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自2017年3月中旬以来,受韩国事件的影响,这一问题更为严峻。丰富以上海为母港的邮轮航线将成为上海邮轮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此外,邮轮线路的低价竞争、价格体系混乱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和提升。陈然峰说,在过去几年爆发式的增长过程中,上海邮轮市场出现了低价竞争等问题,导致邮轮市场价格体系混乱,邮轮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上海邮轮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考虑到邮轮产业尚处于初期培育阶段,建议政府、邮轮公司以及旅行社共同努力,稳定价格。邮轮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升邮轮产品品质,培育上海邮轮旅游品牌。
皇家加勒比游轮中国及北亚太区总裁刘淄楠提出,邮轮能否在区域市场扎根发展不断壮大,除了提升消费者对邮轮产品和文化的认知,完备的邮轮母港及航道设施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作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兼具邮轮客运及集装箱货运任务,通航船只多,航道繁忙;超大型邮轮和超大型集装箱船通行吴淞港时,由于船身过宽,往往会使原本的“双向车道”无奈变成“单向车道”。而超大型船舶走“单行道”互相避让,意味着有一艘船要增加3小时等候时间。这样一来,航道拥堵对邮轮船舶进岀港造成了很大影响,加大了邮轮船舶进港延误或早到的概率,从而消费者体验下降,投诉增多。改善目前航道拥挤状况,提升消费者登轮体验,对中国邮轮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吸引邮轮入境游客上,刘淄楠认为要吸引国际游客入境,需要开放快速便捷的签证政策,加强城市形象宣传,完善邮轮产品设施,同时完善港口及码头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为国际游客入境邮轮度假提供完善的出行环境。
陈然峰表示,打造上海成为更具国际吸引力的邮轮旅游目的地:一方面,可以通过有影响力的国际平台,加大上海本身的对外宣传力度,提升上海作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国际形象;整合上海及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以上海为中心的精品旅游项目,提升上海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号召力。
另一方面,在吸引跨洲跨洋的国际长航线布局上海的同时,需要将更多的努力放在以上海为访问港的区域邮轮航线的发展,使上海成为区域邮轮中心。因此,陈然峰建议上海加大与东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城市的联动,培养当地面向上海的客源市场;各级政府也可以考虑出台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邮轮公司和旅行社共同进行航线创新,以互为母港、多母港、飞机+邮轮等多种形式开发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邮轮产品,调动东北亚以及东南亚市场乘客的需求,以吸引更多的乘客选择上海作为邮轮旅游目的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