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熊旅行
其实,大多数人的童年都具备相同的经历,比如在说话的时候,孩子的说法往往得不到认可,而一定要搬出父母和老师,再大一点,搬出权威,什么引经据典,参考文献,就连招聘或择偶时,也以对方的口
其实,大多数人的童年都具备相同的经历,比如在说话的时候,孩子的说法往往得不到认可,而一定要搬出父母和老师,再大一点,搬出权威,什么引经据典,参考文献,就连招聘或择偶时,也以对方的口碑、标签和外人评价为主……是的,我们很难相信自己的判断,具有自己的主见,因为早在童年,我们就必须遵从大人的指令:不能相信自己,别人的评价要比自我认知可靠得多。
本能的自我评价,早在童年阶段就被剥夺了。从而导致长大成人后,我们很难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观点和兴趣,自己的情绪和目标,也很难有耐心去接纳别人的缺点,因为不接纳自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接纳别人。

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并非戏言,心理学认为:攀比心就是分别心,它会强化高低贵贱的失衡心理,这就是不安定因素的根源。
因此,健康的爱是提供孩子一种良性的评价机制:对自己,要扬长避短,对朋友,要取长补短。即要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力不从心时,请朋友协助。而不是放大别人的长处而轻视自己的长处。由此,孩子才能产生自信和自爱,也才能自尊和自立起来。
作为家长,我们不应当把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各位亲爱的家长,我们务必要清醒的看待孩子的成长,在统计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正态分布",它的曲线是类似倒U形的统计图,通俗说就是越靠近两极,出现的概率越低;覆盖范围最广的部分是中间的平均数量。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有70%的家长和70%的儿童,都属于普通人。既然如此,孩子属于这70%恐怕也无可厚非吧。讲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会有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做普通人,我们就要像别人家孩子那样,要进清华,要冲北大,要成为人中龙凤,各位家长稍安勿躁,我们这里说的普通人可不是说这一生就碌碌无为,普通人做出不普通的业绩,这也比比皆是,比如日本的新津春子,国宝级匠人,羽田机场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机场,太普通的一个人,但是却干出了不普通的业绩。全世界比她学历高,所谓的能力高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够像她这样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的却不多,所以做一个普通人未必不能有不平凡的业绩。

网上有一篇传播很广的文章,叫做《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读完之后的真的是非常的感动。故事中的小女孩是个永远的23名,妈妈原本也想施压,但看到女儿那么快乐,就索性让她快乐地学。这个考试成绩一般的女孩子,在大家一起出游的时候,给大家叠纸制作礼物,还把她在刊物上学来的笑话讲给全车人听,逗得大家一路上笑个不停,平时常常帮助其他孩子。在选班长的时候,她得到了最多的票数,连老师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因为她乐于助人、守信用、不发脾气,是大家公认的"做人优秀"。面对妈妈对自己英雄的称号,这个小女孩淡淡的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其实有多少人,年少时曾经梦想过要当英雄,然而又有多少人会成为真正的英雄呢?孩子未来的发展只要是快乐的,开心的,难道不是我们家长最希望实现的愿望吗?

所以说各位亲爱的家长,我们不要总是拿别人家孩子来框定自己家孩子,你家孩子永远变不成别人家孩子,除了学习,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孩子的下列品质:
1.懂礼貌的孩子受欢迎
有些小朋友见到老师,见到其他小朋友就会主动打招呼,而也有一些小朋友,会熟视无睹地从别人身边经过。当孩子还处于1岁多的时候,那是很自然的认生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爸妈们要开始教孩子一些礼仪。这个时候,不要强迫孩子去问好,而是本身主动大声地见到他的老师、小朋友甚至家长都去问好。这样,在孩子眼里,他就会看到,原来和大家打招呼不是件难事,而且得到大家的回应也是很快乐的事情。从打招呼开始,孩子逐渐知道,不仅要和老师问好,也要向所有与我们相关的人问好,比如门卫、电梯员、清洁工……这个看似简单的打招呼行为,可以为孩子赢得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欣赏,帮助孩子成为团体中受欢迎的人。然后再慢慢教会孩子,在大人说话时;家里来了客人时;到外面参加各种活动时的各种礼仪。当宝贝可以不插嘴说话,大方有礼地招待小朋友,不当众发脾气的时候,这些良好的行为举止,都能为他的性格加分。
2.自信的孩子有价值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在班里考试的时候只得了9分,这离及格线显然太远太远,他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最后一名。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斥责他,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相信你下次能提高10分。"孩子看父亲没有骂他,特别感动,下次的成绩虽然还是最后一名,但是考了30分。这一次,父亲还是说相信他能提高10分。这个孩子就在父亲的信任下,每次成绩的提高都比父亲的期望高很多。终于,他考到了全班第一,考到了全校第一。这个例子正是在告诉我们,当孩子真的做了最后一名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能打击他的自尊,要给孩子希望和信念,相信他能行。一个被成人充分信任和鼓励的孩子,内心会充满自信,这份自信的力量能够帮助孩子相信自己有价值,帮助他构建做事的能力。

3.热爱生活的孩子最快乐
英国《儿童十大宣言》中有一条:"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是对生命的全面尊重,是对儿童的真正热爱和人性教育。与生命相比,成功是次要的。我们不乏听到这样的故事,有些孩子考试不好而离家出走,还有的孩子一旦别人不夸奖自己就会生气。所以,我们要重视儿童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尊重我们只能有一次的生命历程。当你的孩子爱劳动,养鱼浇花,做手工,甚至能用笔画出美妙的图画时,要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当他有充实多样的兴趣和爱好时,就可以在所从事的音乐、艺术、体育、科学等活动中,积攒出一种力量和能力,这就是他热爱生命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生活更和谐,让世界更美好。拥有对生命热爱的孩子,才会在其他小朋友为了争抢玩具而面红耳赤时,上前解决小朋友的纷争;在旅行途中因为堵车大家情绪都不好时,不生气,而去给大家解闷。这样的孩子足以让我们为他的善良而感到欣慰。
4.只要努力的孩子就可爱
享誉全球的贝贝熊生命之光系列丛书中,其中有一本是《你真可爱》。熊妹妹和哥哥报名参加学校的表演队和篮球队,他们精心准备,为比赛尽了最大的努力,满心欢喜地去看张榜通知,却是妹妹得到了剧务的工作,哥哥是球队的后勤管理员。当他们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中时,妈妈拥抱了他们。我们需要传递给孩子怎样的概念?当第一才最好吗?还是说只有努力了,就是最可爱的人?也许,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配角,但是做妈妈的无论怎样,都会爱他。

5.助人的孩子得天助
当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各种才华的时候,那位23名的小女孩最大的爱好就是帮助别人,为别人鼓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英雄,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注目的焦点。有些孩子,怀着恬淡的心境,愿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鼓掌。这是他的人生,他可以选择自己爱走的路。那些善良助人的孩子,就好比故事中的小女孩,终会得到大家的欣赏和认可,有幸福,有关爱,他们自会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感。
好的各位亲爱的家长,不要拿别人家孩子跟自己家孩子比,我们需要做的是要读懂我们自己的孩子,非常重要的是要承认孩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都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父母们的基因不同、妈妈孕期的经历不同、出生时的身体素质不同,后天的父母养育的方式不同、入学的成长环境不同,甚至孩子出生地域的不同……都使孩子们成长为不同的个体。

比如有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存在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从小就存在。男孩的额叶(负责注意力和自我控制的脑区)发育速度比女孩慢。因此,男孩比较冲动、经常管不住自己;相对而言,女孩能遵守规则,做到知行一致。因此,相比于女孩子,家长和老师对男孩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耐心,给予更多的引导,绝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每个孩子都有其成长的轨迹,都有其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首先要承认差异,然后去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并进一步了解这种优势和不足是如何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去扬长补短。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线。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场战争,是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优于故我、胜于昨日"。人的一生都会参与竞争,而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才可能正确面对竞争、有能力跟别人竞争。因此,父母要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