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青蛙吃的放不进去

在你转身之后,我才敢哭出来

前天下午五点,我突然想吃梁记糕点的红糖饼,我妈二话没说就去开车,半个小时车程,就为了买五块钱两个的红糖饼。
临近我要走的这几天,家里面气氛一直

在你转身之后,我才敢哭出来

前天下午五点,我突然想吃梁记糕点的红糖饼,我妈二话没说就去开车,半个小时车程,就为了买五块钱两个的红糖饼。

临近我要走的这几天,家里面气氛一直没对,很沉重,一点儿也不轻盈,像是溺水之人刚刚被捞起来,带着些湿哒哒的意味。

“你啊,在外面什么事情都要谨慎一些,现在女大学生很容易被骗的,你知道吧。”在车上,我妈看似无意间又给我敲了安全意识的警钟,“你不要觉得我烦,我是为了你好,你都不知道现在多少女大学生无缘无故消失。”

“我知道啦,没有觉得你烦啊,我都快20啦,我又不是小孩子,我在外面机灵着呢~”我尽量把语气放轻快,两个人的车子里面,空气敏感得让我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

梁记是我们那边做糕点的老字号,铺面很小,装修也不精美,不过味道却很能抓人心,酥脆的外皮下是黏糊糊的红糖,我抱着饼子啃,芝麻粘在了嘴角,我妈给我递了张纸巾:“你看看你这个样子,吃个饼都吃不好,你在外面怎么照顾自己啊。”

“我这一年半在外面过得还不错,不是吗?你看看我,小日子也挺滋润的呢。”说这话时,是有些小骄傲的,总感觉自己这一年半在南京,虽算不上有多大的成就,可是能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就是很自豪的事情。

“我知道你在外面过得不错,可是.......”我妈顿了一下,右手从方向盘上拿起来揉了揉眼睛,她和我说的是眼睛很痒,“可是你离我太远了,我就是很担心。”

“多远算离你远啊,我这不是照样回来吗?”最后一口红糖饼被我吃完,我捏着剩下的袋子,脑袋向左偏了偏,问我妈这个问题。

高考毕业的时候,我爸妈三番五次和我讲,你就留在四川,每个周末我们开车来接你,想吃什么就可以回家吃,多方便啊。

我是有些犟的,那个时候考虑过武汉,上海,浙江,能有多远就走多远,以前老是被爸妈管教着,周末出去玩,六点之前是必须要回家的,从来不许在别人家过夜,同学生日得先问问是男同学女同学,什么关系,在哪吃饭,吃完饭之后干嘛,得到允许之后才能去的,高考之后好不容易能逃脱他们的“魔爪”,自然不想留在川内。

四川高考填报是有六个平行志愿的,说是平行,其实还是按照你的顺序依次来,最后定在了南京,前三个志愿都是南京的,后来有两个浙江的,最后一个川内的学校保底。

爸妈看了我的志愿,纵使内心在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他们也没有很明显的表示出来,这方面来说,爸妈虽然平时看我看得紧,但是很多大事情也是完全尊重我的意见的。

一千四百五十公里,这算不算远呢?

“只要你一离开我能照顾你的范围,我就觉得很远。”

我没想过我妈会说出如此煽情的话,像是一颗隐藏在身体很久的按钮,被突如其来的摁下,你连原因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被一颗颗硕大的泪包围,还好是裹着皮儿的那种,不轻易被人发现。

昨天在机场我妈陪我换好登机牌,行李办好托运,离登机还有些时间,她非要拉着我去买些吃的,我说我不饿,而且我不想拎,挺麻烦的。

“你就在飞机上吃啊,你不是不爱吃飞机上的盒饭吗,水果又不新鲜。”她这个拿起来看一下问我要不要,那个拿起来看一下问我买不买,“你看看你早饭吃那么一点,给你买这些,你就在机上吃完,不耽误你拎着的。”

最后实在无奈,我只能顺着她的意买了一些。

每次都是这样。

我过安检的时候,她要在栏线后面一直看着我,直到我都走进去了,马上要转弯找登机口了,她还是站在那边和我挥手。

我向左转去找39号登机口,确定我妈妈看不到我了,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其实在南京也没什么不好的,自己过得挺好,办事情也方便,那一刻就是不想走,就想留在家里面,家里面有爸妈比什么都好。

我爸没送过我几次,每次一到我走他就找各种理由说他脱不开身,说他自己很忙,要不然就是身体不适,其实我很明白,他比谁都怕分别时的场景。

“爸,我走了啊。”上车时,我对他挥挥手。

就在那个时候,我都已经看到了他眼睛红了一片。

前两天,微博上有条热搜叫:我妈可能觉得我在外面会饿死。

说是假期进入尾声,大家陆续返程,不少网友晒出妈妈给装的后备箱和行李箱:鸡鸭,香肠,糕点,大米,菜籽油........东西可能不一样,但是特点都一样----装得满!

看到有网友说,他记得去年九月份开学的时候,妈妈帮她带了一袋生姜(医生说要吃),这没啥,关键是,妈妈还帮他带了一块大石头,生怕孩子在学校没东西把生姜捣碎。

能被父母如此深切且细腻的爱着,真的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了吧。

去年九月份,大一新生入校,我第一次当学姐,内心自然的兴奋不已的,自告奋勇要去当迎新志愿者。

我穿着校青协特有的红马甲,站在后面的宿舍区,帮学弟学妹引导指路,有时候帮忙拉拉行李。

一大家子,七八个人都来了,学弟考到了我们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

既和我同一个院,又是我的四川老乡,所以记忆很深刻,他妈妈用蹩脚的普通话和我交流,意思是他们一大家子开了两辆车,从四川绵阳到江苏南京,大概是两三天,我记不太清了。

“你在学校里面怎么样,还适应吗?”他妈妈问我,试图想了解一下四川人在南京的生活状态。

“还可以,我还挺适应的,只是刚开始吃的话可能不太习惯,但是后来就好了,学校里面的话,水果比较贵,肯定没家里吃水果吃得多嘛。但是其他方面我觉得都可以,氛围还是不错的。”我把我这一年的生活感受如实的告诉学弟妈妈,也想让她放心。

那天学弟妈妈帮学弟铺好床,然后拉着我出宿舍,问我周围哪有卖水果的,她怕孩子自己一个人生活时,心疼钱,舍不得吃。

我带她去了学校里面比较实惠的超市,她买了苹果,梨子,西瓜,葡萄...最后,我们两个人一起拎了一大包回学弟寝室。

他们要赶着回家,临走时,拜托我有时间照顾照顾老乡学弟。

后来中秋,我知道学弟没回家,我去给他送了两块月饼,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和他谈起新生报到那天,他和我说:“学姐你知道吗?我是一个特别坚强的男生,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没哭过了,可是那天他们走了之后,我站在校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家长和孩子,我眼泪一下子就掉了出来,那一刻真真切切有点怕距离这个东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长大越希望独立,也越希望父母留给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多一些,再多一些。

恨不得自己能与全世界对抗,在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也能独自撑起一片天,有自己小小的成就。

殊不知,就在我们极力挣脱父母的安全屋时,岁月已经雕刻出层层叠叠的皱纹了,从身体到心理上的成长,我们得到是内心的舒展,可是关于我们的每一份跨度,在父母眼中,都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

班上有位男同学大一时据说和他妈妈是每晚都要视频聊天,大到这一学期自己的计划,小到今天晚饭吃了什么都要和妈妈讲上一通。

刚进校的日子很多新鲜的东西扑面而来,对于家里面的不舍很快就被烟消云散了,那个时候我是很不理解,为什么每天吃了什么,穿的什么衣服都要告诉父母呢?未必也太幼稚了吧。

我妈常常对我讲的那句话就是:“你现在没有孩子,没有当过父母,你根本不懂。”

现在回忆起来,我当时的想法倒是幼稚得可笑。

独自在离家这么远的城市生活,我妈妈说,凭借每次聊天时的“我挺好的。”,她想象不出我在学校过着怎样的日子,她其实很想把生活和我“同步”起来,她每天都会看南京的天气如何,下午两点准时看我公众号的推送,很长一段时间,她埋怨我,她自己从我这边得到的生活状况还没有从公众号里面了解得多。

某天看了一部温情的电影,好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会主动的去分享我在学校的生活,比如我会告诉我父母“今天买了一盒蓝莓,很大一颗颗的,好甜啊。”;我会和他们分享“今天在图书馆看到一个帅气的小学弟,超可爱的。”;我也会在吃饭时随手拍上一张照片用微信传给他们,让他们知道我有好好吃饭。

前两个月在手机上面养青蛙,我的青蛙去旅行了,虽然是虚拟的游戏,可我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着它,想知道它在外面干嘛,也没有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或许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可以和我分享。

那个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与孩子时间空间的同步对于父母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你放不开手的,其实是爱。

李敬泽先生在评价蔡崇达的《皮囊》中,有这么一句话:父亲被照亮了。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挂念,艰难的照亮。在这个过程中,蔡崇达长大了。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子,受父母的影响,把身边的事情一件一件地照亮。

我不知道你现在的状态是假期余额不足,在家享受最后的狂欢,还是和我一样,已经在离家千里的地方怀念着“妈妈的味道”。

不管怎么样,我都想和你讲,二十出头的年纪,你可以活得坚硬,哪怕向全世界展开你尖锐的刺都没有问题,每一对亲子都是过命的交情,所以你要学会每次对待家人都要拿出最柔软的一面。

你记得在学校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好好学习,定期吃水果,然后把你充沛一天的状态展示在父母面前,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追逐着你的影子,你要记得不时回过头来看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