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3500字
旅行青蛙听说玩一周送的那个3500字的信是什么
一些媒体声称,《旅行青蛙》是日本生育部门联合游戏公司开发的一款游戏,设计的初衷是因为日本生育率太低,所以要挖掘发现生育意向
旅行青蛙听说玩一周送的那个3500字的信是什么
一些媒体声称,《旅行青蛙》是日本生育部门联合游戏公司开发的一款游戏,设计的初衷是因为日本生育率太低,所以要挖掘发现生育意向强的年轻人。
如果连续玩这款游戏超过一周,会被默认为生育意向8级以上,后台会发给你一封3500字的长信,鼓励你亲自生一个孩子。
经过媒体调查发现,原来段话的出处是以编造啼笑皆非的假新闻来娱乐大众的洋葱日报社。
怎么就这么快被人信以为真了呢?除了话题奇葩外,还有一点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过年的时点上,又是一轮青年们被家里老人、亲戚逼婚、逼生孩子的煎熬时刻了。
...
旅行青蛙游戏里青蛙和人有什么共同点?
“佛系蛙”又去旅行了,急坏了一群慈祥的老母亲,于是朋友圈就被刷爆了——展开全部儿啊,你去哪了,怎么还不回家?天了噜!儿子给我明信片了,照片里披着我给它的小毯子嘤嘤嘤!我儿砸随我,天天不出门,出门也没朋友。
下载游戏发现,这是一只有点高冷任性的小青蛙,他喜欢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安静的读书,一个人背对着你拿着羽毛笔写日记,一个人走走停停。
他并不喜欢跟你交流,也总是对你爱答不理。
即便这样,他还是成功成为了免费游戏排行榜的第一名,成功的让你忍不住想他,想他,想他。
因为你发现,你在哪些方面跟他一模一样,并且,你开始忍不住沉思,为什么你会跟青蛙一个德行。
跟小蛙一样,喜欢一个人宅着。
一个人在屋里也没有闲着,会看书,会写东西,不让我妈看的那种。
然后就会听到她在屋外自言自语:“你在给谁写情书吗?”“崽啊,要劳逸结合!”“老师是不是布置了很多作业?”“一直坐着对身体不好。
”“儿啊,一直看书会看傻了的。
”跟小蛙一样,喜欢一个人说走就走,回家会给爹妈带特产。
一个人说走就走的时候,我妈会很担心,说“走路不要看手机要注意安全。
”又说“我给你发微信你要回我,不然我会担心。
”我:“那你在我走路的时候给我发微信,我要不要低头看手机回你?”有一次从哈尔滨回来,给爹妈带了哈尔滨的特产——两斤重的大列巴(一种俄罗斯手工发酵面包),我妈会说,你跑这么远就带个面包回来?跟小蛙一样,偶尔会交朋友。
小蛙会有小蝴蝶,小蜻蜓做朋友。
我虽然总是一个人练习一个人,并不是不会交朋友,也会有很好的朋友,不远万里相聚一场,来一块吃个饭,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喜欢互相在朋友圈点赞,这样谁都不干扰谁。
这样的你看起来会有点内向和孤僻吗?不,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能开玩笑能暖场,这一刻的你,绝对和内向没有半点联想。
跟小蛙不一样,我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小蛙挺厉害的,你在一边疯狂的想他的时候,并不能左右他的日程,他仍然任性的对你爱答不理,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你怪他简直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年轻人渴望远方,开开心心的在外面流浪,是因为总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那就是家。
你知道不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人在家等你。
所以走再远,还是会有牵挂。
《旅行青蛙》被爆是一款“生育意愿测试器”,据日媒爆料,青蛙旅行是日本生育部门联合游戏公司开发的一款游戏,因日本生育率太低,为挖掘发现生育意向强的年轻人而设计了这款游戏。
如果连续玩这款游戏超过一周,会被默认为生育意向8级以上,后台会给你发送一封3500字的长信,鼓励你亲自生一个娃。
这样一个游戏都可以玩嗨的人,大概可以被作为“生育意向强的年轻人”挖掘出来吧。
因为很明显已经具备了以下特质的某一条:喜欢独处;我从不会在独处中感到孤独,我享受一个人的时刻。
回想那些令我觉得无趣的时刻,反而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ella DePaulo独处是愿意花费大把的时间跟自己相处,独处不是孤独,是一种很享受的状态。
孤独感是自生自灭的,不是因为他人导致的,一方面,这样想可以解除大家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保有孤独的自由。
珍惜这种自由,就可以再有身边的人的同时,感受幸福;又可以安心自由。
一个人在家里,可能是这样的:看上去健谈,其实内心却认为任何形式的社交都是极耗费体力的;在社交场合也会很健谈,这样的人并不都是真心喜欢和享受社交,社交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工作。
这种感觉的人多是出现在大龄青年中,在家中一人放松的生活,反而会有更多的愉悦 和满足。
“佛系”随和;之前定义的“佛系青年”的人生态度很随和,行,都可以,没关系。
佛系人生养蛙也是一样的态度,小蛙不理睬也没关系,小蛙开心就好;小蛙好久不回家也OK,回来了就好;小蛙没有儿子,好吧,我也没有。
在模拟养蛙中,体会着养儿的喜乐心酸。
之前有姑娘说,养不起娃所以养青蛙过瘾,在和小蛙相处的日子里,逐渐体会到养儿的喜乐心酸。
所以会动了养儿子的念头,可以说日本为提高生育率想尽了各种办法。
大龄青年们过年回家又要被催婚催生,也好有一个青蛙儿子陪着,也不算一个人在战斗了。
当然,除了喜欢独处又随和的大龄青年喜欢养蛙,从人格特质上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相似之处。
心理学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来描述人格特征。
最早从奥尔波特的开拓性工作,到卡特尔提出的16种根源特质,再到可以涵盖人格所有方面的大五人格理论(Five-Factor Model)。
特质性人格是比较成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
大五人格模型包含五个特质:意志力、外向性、宜人性、控制力和情绪性。
其中,情绪性是人格因素中的“影响性”变量,它能够影响其它因素的强弱表现。
每个特质都是对立两端联系起来构成的一个维度,任何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个确定的位置,高低不同则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亦是大相径庭。
喜欢养蛙的人,不过是喜欢从独处时获得快乐,我们称之为“内向性格”。
外向性低的人,即内向的人,比较沉默寡言,注重隐私,喜欢待在安静的环境中自得其乐,她们在专注的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