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钱币的旅行大班

今年民办学校的录取告一段落,在今年幼升小“公民同招”背景下,尝试报考民办小学的家长,是怎样的心态?做了怎样的准备?今天,上海升学与你分享被协和双语、逸夫小学录取的两个娃的成

今年民办学校的录取告一段落,在今年幼升小“公民同招”背景下,尝试报考民办小学的家长,是怎样的心态?做了怎样的准备?今天,上海升学与你分享被协和双语、逸夫小学录取的两个娃的成长经历,他们身上的素养和如今民办学校的考察要求契合程度怎样?一起来看看。

图 / 视觉中国

在采访民办小学家长时,小编能够感受到家长都是“有备而来”,这里的准备并不是指追求辅导班和孩子的知识准备,而是注重孩子学习力、行为习惯和个性上的培养,这些牛娃大多有这样的共同点:

牛娃的共同点

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习力

兴趣广泛、有探索欲

喜爱中英文阅读

性格开朗,喜欢与人沟通

学习的专注力,收放自如

爱运动、协调性好

口述者:豆豆妈妈

孩子录取学校:逸夫小学

被逸夫小学录取,对豆豆一家来说,多少有点“歪打正着”的运气。

选哪所民办,女儿自己拿的主意

校园开放日那天,原本豆豆和妈妈是去看徐汇一所心仪已久的民办小学,结束后时间还早,就和另一家小伙伴相约去逸夫探探校。一进校园,豆豆就被眼前的活动吸引了,乐高、科技小装置、平衡点实验、静电小实验、书法、折纸、跳舞……豆豆就像无意中“跌进米缸的小老鼠”,玩得不亦乐乎。

回到家,豆豆郑重其事地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考逸夫小学。”

豆豆一家是民主的家庭,家人经过一番考虑,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填报志愿那天,妈妈将逸夫小学填在了第一志愿,将另一所民办学校填在了第二志愿,然后由豆豆自己,亲手按下了“确认”按钮。

培养孩子因兴趣而学

有自发的探索欲

“有了目标,总要付诸努力。”豆豆妈妈说,虽然没有刻意的准备,但平时在与孩子的亲子陪伴中,家人注重引导孩子因兴趣而学,有自发的探索欲。

语文素养上,豆豆小时候就沉浸在亲子阅读的氛围中,从能听懂故事开始,就叫妈妈每天为她讲故事,渐渐地,过渡到可以自己阅读绘本。豆豆对成语故事和古诗尤其感兴趣,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豆豆非常喜欢,每次有“对诗”环节,豆豆都看得很认真。

循着孩子的兴趣点,家人找来有韵律的诗歌让豆豆诵读。渐渐地,家人发现豆豆的记忆力不错,朗朗上口的诗熟读几遍,就能背诵出来。现在豆豆几乎能背小学阶段所有的古诗,“从来没有强迫她背,她真的挺喜欢。”

英语素养上,豆豆也喜欢读英语绘本,“书写英语对于幼升小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难,不必强求。”豆豆妈说,相比于外面辅导班的英语培训,她更注重在生活场景中教女儿运用英语。妈妈在家里常常和豆豆用英语交流,吃饭、睡觉,到超市买棒棒糖……“英语口语融入生活,实际并没有那么难,关键是家长愿不愿意去陪伴。”妈妈说。

每年寒暑假,家人总会带着豆豆出去旅行,去往欧洲等可用英语交流的国家。豆豆试着在巴黎街头和法国小朋友打招呼,看到其他小朋友玩游戏也好奇地凑上去……去过法国、意大利后,豆豆回来和妈妈说,要学法语、要学意大利语。妈妈为豆豆铺垫了未来的可能,她想让豆豆懂得,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能帮助她更好地与人沟通,与这个世界打交道。

逻辑思维的准备方面,“女孩子大约天生在空间感方面比男娃稍微弱些,”妈妈说,其实生活中本身有很多“训练场”。比方说,豆豆特别喜欢搭乐高,家里的柜子几乎被各种主题的乐高积木占满了。而在不断的拼搭过程中,家人发现豆豆能够认真对照指导书来完成,渐渐对图形空间有了不错的想象力,空间感也更好。

通过繁琐的拼搭,她完成得更加细致严谨,自己有了解决问题的主意。此外,豆豆对幼儿园中的“机关王”游戏也颇感兴趣,家人们感慨,莫非将来能成个“理科女”?

注重培养广泛兴趣

运动技能终身受用

此外,在幼升小准备过程中,家人对豆豆的大动作协调、运动技能也很关注。“聪明的娃,运动技能不会差;反过来,运动好的娃,学习也不会落后。”妈妈说。

豆豆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在运动中尽显“女汉子”风范,除了跳舞,还喜欢踢足球、打羽毛球、乒乓球、溜冰、游泳等。目前豆豆以30秒跳绳69次成绩稳居幼儿园第一,也是幼儿园运动会上唯一得到个人单项奖状的孩子。

空闲的时候,妈妈会和豆豆一起在家进行亲子瑜伽,“体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竞技精神,学会坚持的品格。”同时,运动也让孩子知道,只有付出汗水,才有收获。“在过程中,家长也需要身体力行。”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正是因为每天的陪伴,豆豆妈妈摸索出孩子的生活规律,知道哪个时段孩子的专注力最好。

现在每天豆豆都会花30-40分钟来“学习”,在豆豆精神集中的时候,妈妈会给她读些中英文绘本,做些思维启蒙题;而当豆豆的情绪呈现“低谷”时,妈妈会和她一起游戏,比如玩大富翁,用来锻炼她的计算能力;或者读书、讲故事、看原版动画、搭乐高、玩益智迷宫游戏,或者做做亲子瑜伽。

“妈妈特别不喜欢磨洋工。”豆豆知道这一点,坐着学习的时候就专心学习,其余时间就痛痛快快玩。

相比于学科知识的积累来说,家人更希望豆豆在幼升小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妈妈说,“陪伴孩子的过程非常辛苦,但这是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必经之路。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无可取代的,如果仅仅把孩子交给祖父母辈,会造成孩子成长中的缺失和遗憾。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修的过程,因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不断地让父母自省,自我提高,成为更好的自己。所谓的和孩子一起成长,我想,其本质就在于此吧!”

“我觉得每个父母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长大,要离开自己的那刻,可以不用担心地目送她的背影,为了那刻的安心,我用18年的时间准备。”

口述者:Lucy妈妈

孩子被录取学校:协和双语学校

6岁的Lucy是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小姑娘,静时能写得一手娟秀的毛笔字,动时则在芭蕾、游泳、轮滑等方面样样在行。今年,Lucy被协和双语学校录取,妈妈觉得有这么几点是值得分享的。

面谈现场灵活应对

乐于接受新事物

对一些准备民办面谈的孩子来说,现场答题卡壳是一件挺糟心的事,而Lucy在这方面的应对,却出乎意外地好。这也缘于Lucy所在的幼儿园老师传授的经验,遇到不会答的题目时,不要耷拉着小脑袋半天没反应,而是要积极地让老师知道,自己即便不会,也乐于学习新事物。

面谈那天,Lucy进行得很愉快,碰到反义词配对环节时,老师需要小朋友们识别她手中所列词的反义词卡片,比方说“好”对应“坏”,可“坏”字Lucy不认识,一时没有答上来。老师讲解后,Lucy对老师说,其他四张卡片已经配对成功,所以剩下的这张“坏”对应“好”,我现在认识这个字了。

这样的回答让老师很欣喜。爱学习的孩子,哪个不喜欢?未来的知识学习量相当庞大,拥有对新事物的学习力,是一门法宝。

不用过早提前学

等待孩子花开时刻

Lucy妈妈分享,身边确实也有家长给孩子提前学不少东西,相对来说,Lucy算是“散养”状态了。相比于学科知识来说,Lucy妈妈更注重带孩子做一些寓教于乐的动手动脑训练。

在少年宫,Lucy学习了智乐课,通过唱歌跳舞来训练节奏感和协调性,Lucy还喜欢拼搭手工模型,也喜欢自己琢磨巧虎中的小教具;幼儿园的思维课上,她和小伙伴一起认识钱币,完成密码闯关、拼拼贴贴的游戏。

幼儿园时,妈妈让Lucy学习书法,一方面培养兴趣,一方面也锻炼她静心做事的习惯。而对“认字”的要求,妈妈并没有强求。

中班时,Lucy依照字帖一五一十地写书法,到了大班时,有一天,Lucy写着写着,突然向妈妈请教这个字读什么,换几笔可以变成另一个字;平时走到哪里,Lucy都对新鲜的字感兴趣,指着一个个字问妈妈,这个念什么,那个念什么……妈妈欣喜地发现,Lucy开始到了主动认字的这个“点”。“所以我感觉,不必过早对孩子提要求,有些事到了适当的年龄,自然有花开的一刻。”

给自己开“学习清单”

对自己负责

Lucy也是个爱好十分广泛的孩子,爱舞蹈,擅长芭蕾,也喜欢轮滑、游泳、骑自行车、讲故事、画画等。她表现欲强,在主持方面挺在行,曾经担任过教育台的少儿春晚小主持,乐观胆大,讲几句话就和别人“自来熟”,还总是想学新东西。

Lucy的绘画作品

妈妈与她冷静地分析,“可以尊重你的兴趣选择,但必须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如果Lucy提出要学一样新技能,妈妈会告诉她,是否等另一项学完了一个阶段再换。但如果已经做出了一样选择,就不能有惰性,必须坚持下去,“你要想好这是你的选择,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教会孩子自己梳理“学习清单”,这也是一种能力。妈妈鼓励Lucy的尝试欲,但也与她约法三章,该规矩做事的时候,不能自由散漫;在开放性场合,不妨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采访过程中,小编也对一位妈妈的感悟印象深刻,父母在孩子幼年成长时的陪伴非常重要,有些年轻的父母追求自己的生活质量,却忽略了亲子陪伴。要知道,错过了孩子最重要的这段成长期,怕会留有遗憾。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的自修过程,需要反复自省,方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