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摆酒还是旅行

最近我妈总是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想半天也摸不着头脑,遂去问她老人家怎么了。她叹了口气,掐指算着离发退休工资还有多少天,说着:“十一月份三场酒,一场满月酒,两场喜酒,光是份子钱就

最近我妈总是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想半天也摸不着头脑,遂去问她老人家怎么了。

她叹了口气,掐指算着离发退休工资还有多少天,说着:“十一月份三场酒,一场满月酒,两场喜酒,光是份子钱就把我和你爸两人一个月的工资给搭进去了……”

我惊道:“现在湖州的份子钱已经这么可怕了??”

我记得刚毕业那阵子和一个已经毕业工作一年的学长聊天,他说他国庆节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不知道份子钱出多少好,一直在苦恼。

我说:“在我的印象里,份子钱出个七八百已经很多了吧……”

他拍大腿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啊,想着出个八百已经很不错了,然而还是太天真,问了一圈连我妈都说现在八百的份子钱已经拿不出手了……”

“时代不同了啊。”

啊,真叫人怀疑人生啊……

我爸我妈俩退休工人的工资加起来六千出头,按照一场酒两三千的份子钱这样算,真的是累得够呛,这个月想要有那么点结余也只能是说说而已了。

“十一月头上你爸老同事的女儿结婚,份子钱两千多,中旬你表姐的儿子满月酒份子一千多,再加上前几天你爸杭州舅公那边亲戚结婚,又出了两千多。”

“那什么乱七八糟的亲戚和我们家没有很频繁往来的联系啊?为啥这都要出两千多??”

“没办法,现在一千多去当喝喜酒的份子钱已经不好意思了。”

……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份子钱开始成为了一种用来衡量人情关系的“面子钱”。

我不知道其他大城市到底是拿怎样的“标准”去随份子钱的,但在湖州这个三四线小城市,人均收入其实并不高,人们生活追求“百坦”舒适,光是听着这个两千多的份子钱就要消耗掉我大半个月还多的工资,就挺让人肉疼的。

并且份子钱这种东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些人把随礼当成了展示自己经济条件的舞台,无论大家各自出了多少钱,你送出去的数目在别人心里总会有个比较,到了最后,你不配合表演都不行。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觉得这一个个红色的请柬堪比一枚枚红色炸弹了。

我觉得不是我一个人不喜欢“我给你随礼,下次我办宴席你再回给我”这种无聊的礼尚往来吧。

曾经我和我妈说如果以后结婚的话我想要旅行结婚,我妈说你喜欢就好,回来了再摆个酒就行了,我说我旅行结婚就是不想摆喜酒,太累了。

她老人家激动地快跳起来:“你不摆酒,我们拿什么收回份子钱啊?!”

这种硬着头皮的“收钱”典礼,真的相当矛盾了。

还有的人,直接把份子钱当成赚钱的工具。孩子生日,请客收钱,爸妈大寿,请客收钱……

其实交份子钱的风俗大概在明代就有了,朱元璋发过一篇告示:“乡里人民,贫富不等。婚姻死伤吉凶等事,谁家无之。今后本里人户,凡遇此等,互相周给。且如某家子弟婚姻,某家贫窘,一时难办,一里人户,每户或出钞一贯,每里百户,便是百贯,每户五贯,便是五百贯。如此资助,岂不成就。”

意思是谁家在遇事的时候,互相帮忙,你家给一块,100家就是100块,你家给五块钱,100家就是500块。这样,不仅别人家的困难能及时解决,如果你家有困难,大家也会帮助你,刚好相亲相爱。那会儿份子钱的意义更像是穷人间的众筹。

但现在看,却颇有些有些“相爱相杀”的味道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