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兰州到三亚旅行团报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短短一周,东北从雪乡宰客到毛振华怒斥  谁曾想,短短一周时间不到,东北就两次被推到了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且这两次都是极其负面的。  一则是1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短短一周,东北从雪乡宰客到毛振华怒斥

  谁曾想,短短一周时间不到,东北就两次被推到了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且这两次都是极其负面的。

  一则是12月29日,网友“一木行”的一篇文章《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了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一经发出,随即就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爸爸去哪儿》宣传的雪乡

  因为房屋价格从276元涨到800—1000元一晚,作者一家人便被早前预订的三人火坑房无辜调整到很多人一起睡的大通铺,期间并对游客口头威胁。

  一时间,天南海北的各路网友纷纷发声,从历数在雪乡同样遭遇的宰客经历,最后竟然逐渐上升到对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的地域文化的抨击。

  一则是1月2日,同样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毛振华视频事件,截止今天,依旧霸占着各大传媒网站的头版头条。

毛振华控诉亚布力管委会。视频截图

  一个奔60的企业家,一个曾经的人大教授,面对镜头,不管不顾,破口大骂。

  亚布力管委会非法侵占自己23万平方米的土地;

  来了八年,每年投资1亿多,,结果分为未取;

  动不动就拿执法来威胁我们,不是今天查这个,就是明天查那个,又是公安,又是食品检查,又是查锅炉,没有给我们办一件事,天天找我们麻烦;

  我堂堂一个企业家,被欺负、被愚弄,搞得跟窦娥一样。这是我们最黑暗的时光,这样的败类如果不清除,黑龙江怎么搞得起来!

  不管是雪乡的宰客,还是毛振华的控诉,最终,东北再次被全国人民摆上了桌面。

  二:东北经济下滑的最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失衡

  近两年来,因为GDP断崖式下滑的原因,东北似乎很容易就会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早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东北就因为林毅夫的振兴吉林计划被全民热议过,东北的土著更是直言,,东北今天的问题,并非是产业结构不行,是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产业结构不行。

  一时间,好像东北的什么问题都是政商环境的问题,有人甚至开始喊出是东北人的问题,这显然对东北以偏概全,也不利于我们对东北的全面了解。

  首先,我们从东北各省的经济来看,政商环境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在2006年~2008年的时候,东北经济也曾盛极一时。在2007年的时候,吉林省的GDP增速还一度站上了全国第二的位置。

  东北经济真正的下滑,是始于2011年,从此东北每况愈下,截止到2017年一季度,黑吉辽依旧徘徊在全国倒数前五的位置。辽宁省也成为了2014年截止到目前,资本市场上债务违约最多的省份。

  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东北的产业结构上面,而且正如林毅夫在《吉林振兴计划》中所说,东北必须补齐短板,扩宽其它产业。

  否则,只要有经济周期的存在,东北明天还会遭遇同样的阵痛。

  由于自然的禀赋和历史的原因,在能源价格下降,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水泥、石油化工等全面过剩的情况下。

  在建国初期就被定位为重工业,对能源输出比较依赖的东三省来说,冲击要远远大于其它省份。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原油价格从每桶一百多美元下降到四十多美元,整个黑龙江的能源产值就减少了1587亿元。

  而2016年黑龙江总的GDP产值是1.538万亿,这也就是说,单能源产值的缺口占到了10%,即使其它领域补上这个缺口,那也相当于这年的GDP增速没有了。

  所以,我们一提到东北这两年的经济下滑,既不要过度悲观,也不能唯营商环境论。

  三:营商环境差影响东北经济的方方面面

  那是不是营商环境差对经济的影响有限呢?

  非也,虽然东北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不是营商环境导致的,但营商环境对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影响非常大。

  比如最直接的投融资这块,在当地企业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资金供给越少,资金融资的成本就会越高。

  而一个地区的声誉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的信用,信用越好,融资成本越低。而声誉越差,融资的利率就越高。

  这块在东北三省反映就非常明显,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在40人金融论坛期间做了个调研,结果得出的数据是,黑龙江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涉农贷款利率高达7.36%,竟然比全国平均涉农利率高出2.75%。

  由于资本天生就是逐利的,越是投资不过山海关,越是营商环境差,越是企业无法生存,反而资本流出的越快,越是贷款难和贷款利率高。

  另一方面,因为政企不分,管理部门过多的干预企业经营,并通过手上的权利不断地吃拿卡要,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本身北京对东北就有一定的虹吸效应,同样的工作在东北只有4000元,但到了北京可能就变成了8000元,有抱负的年轻人会选择用脚投票。

  同时有活力的民营企业生存不下去,工作机会减少,必然又导致年轻人继续流失。官方数据显示,从2000-2010年,十年间东北净流出180万人。

  而人口的流失又让东北的消费市场萎靡,如此恶性循环,可以说是没有尽头。

  就像毛振华事件,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出在政企合一,管委会自己办的企业和毛振华的阳光度假村发生了同质竞争。管委会又当裁判,还是运动员,这样民营企业还怎么生存。

  经济不好是差的问题,而营商环境是烂的问题,差还可以理解,而烂怎么接受。

  希望雪乡和毛振华事件之后,东北能再次正视自己的顽疾,更好的实现转型,完善自己的产业结构。

  有钱人才敢去东北雪乡看雪,穷人只敢去北海道

  不求回头客,能宰一个是一个

  东北又爆火了。

  两件事。一是去雪乡旅游被坑,一是成功企业家毛振华视频控诉。很多网友感慨:“投资不能过山海关。”现在,“旅游好像也不能过山海关了。”

  雪乡宰客,来自游客“一木行”的爆料,他们去之前做足了功课:旺季房价贵所以提前很久订房、不报旅游团、食物很贵还自备了干粮。然而准备如此充分,依旧被坑了。

  到了旅店,他们被告知定好的三人炕只能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必须去睡大通铺,除非补差价。(他们花276元预定的房间,当时在携程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1000+)

经过交涉,老板嫌他们脾气差,也不让他们补差价,直接退钱不让他们住。

一木行同意退钱后,老板却表示为防止他们给差评,三天后,才会把钱给他们。

  这篇文章瞬间爆火。南北网友纷纷现身说法:

  被坑的不是一个人,还有我!

  包车黑夜半路涨价,预定的房间被野蛮取消。

5人炕3000一晚上。

不给小费,就在天寒地冻里给你关暖气的司机。

看见这么多人被坑,东北人都坐不住了,纷纷开口劝:你们真的别来了!

  这件事爆出来以后,大家都在说东北,东北其他两省的人就不服了:你们骂黑龙江就骂黑龙江,别把我们捎带上。

很快有人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直接喷黑龙江。

但是接着黑龙江的哈尔滨人,也不服:雪乡是牡丹江,跟我们哈尔滨没关系!

但长春的东北人表示不服:你们不能光说黑龙江坑!你们应该来长春看看,我们坑得不一样!

也有人突然欣慰:原来我曾经在其他旅游景点掉过的坑,都不叫坑!

  那么雪乡究竟有多黑?为什么黑?

  我们来仔细地看一下这个问题。

  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大海林林业局林场。那么,雪乡的地理位置,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大山沟里。

  雪乡地理位置偏僻,能够进出雪乡的,只有一条公路。

  山多,路远,漫长的冬季里大雪封山,天然适合占山为王,所以自古以来盛产土匪,这就是雪乡所属的海林市的自然地理人文情况。

  雪乡宰客并不是什么新鲜新闻。当年雪乡是被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炒红的。但就算是《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在雪乡的经历也并不愉快。

  湖南卫视资深编导,微博用户“芒果pk"离开雪乡后,曾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噩梦般的经历”“希望大家平安返回”。这位编导究竟经历了什么?

  这件事,极为讽刺:

  《爸爸去哪儿》剧组在雪乡是“噩梦般的经历”,结果节目一播出,形成了巨大的广告效应,吸引了海量的游客来到雪乡来经历一遍遍“噩梦般的经历”。

  当然也不是所有游客都会被宰,雪乡作为一个红红火火的AAAA级旅游景点,还是有很多人在这里留下了美好回忆的。能在此处够留下美好回忆的,一般分为三种:

  1.不差钱。

  2.东北人。

  3.年轻力壮。

  只要有钱在哪都可以留下美好的回忆。

  而东北人从小在故乡的话语环境中浸淫,自然熟知自家人坑起人来的套路。这就像义乌人不会在丽江买手串一样,无关高低好坏,就是一种本地优势。

  至于年轻体壮为什么能留下美好回忆呢?因为雪乡到最近的城镇——长汀镇,距离在8公里左右。只要你体力好,可以住在长汀镇,一大早打个车到雪乡里溜达一圈,再步行回镇上。

  一路上仿佛置身于《智取威虎山》里的林海雪原,非常值得。不过由于最近这一带出现了野生东北虎,建议量力而为

  在东北,南方口音是原罪

  从哈尔滨天价鱼到雪乡天价火炕,东北的宰客之风上承山东大虾,下起三亚海鲜,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在一些景区,司机、本地人、工作人员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会在私下沟通游客的信息。

  无论你是在旅游大巴车上,火车上,还是出租车、小饭馆里,只要你开口,就会被听到。然后他们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宰客,主要原则是有钱人要宰、好欺负的要宰,南方人普遍有钱又脾气好,尤其要宰。

  知乎网友也分享了在雪乡经历的看人下菜碟的经历:

  哈尔滨曾经曝出的天价鱼事件中,游客就是被导游带到了数百元一斤鱼的店家。“一木行”的文章里也曝光了这样的现象:

  就在我用手机在雪乡的游客中心打下这些文字的同时,坐在对面的两个当地人的对话是这样的:“哥你说得没错,那广东四个人真是有钱的主,你忽悠那些游玩项目,他们全买了!”

  只有哈尔滨的出租车司机打破了这种歧视。在哈尔滨打车,不管是南方口音还是兰州口音还是正宗的哈尔滨口音,司机都有可能被宰。

  雪乡并不是唯一一个宰客的景点。毛振华所痛斥的亚布力,也不只是对企业家苛刻。

  如果你是一个能跟马云谈笑风生的企业家,那么亚布力只是玩玩是个不错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个社会经验不是很足的散客,那么亚布力等待你的项目有:绿皮小火车,野生动物园等特色项目。

  穷人看雪去北海道,富人看雪去雪乡

  雪是南方人的梦想,是刚需。所以雪乡的差评再多,也挡不住一波又一波的南方人涌向黑龙江,躺上两千一宿的六人火炕。

  但其实渴雪的南方人大可不必在中国东北这一棵树上吊死,多开眼看看世界,能发现更多机会。

比如说去北海道旅行,就未必比去雪乡花钱多。

冬季北海道

  假设王女士是一位广东大姐,最大的愿望就是躺在雪地上打滚,堆一个不必放进冰箱、体积就比真人小一点的雪人。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王女士分别在

  雪乡和北海道

  实现梦想的成本。

  首先是路费,广州到札幌(北海道首府)和到哈尔滨的价格对比:

  基本上不相上下。

  再来对比一下住宿的费用。

  408元的北海道整套公寓:

1009元的东北雪乡火炕:

北海道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小例子。中国的看雪之地,也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东北其他地方的人表示:东北这么大,黑龙江这么大,为什么非要死磕一个雪乡呢?

  东北一些尚未被严重商业化的地方还是值得一看的。比如说漠河的北极村,优点是够冷,缺点是太冷。
北极村,另一个雪很厚的乡

  再比如说,吉林的雾凇,到处都是,随便看,不要钱。就像下面这样,你就说美不美吧!

如果去长白山看雪景,可以考虑租住我们同事的核景房。看看核景房能看见是什么样的雪景。
  同事在自家小区门口拍摄的照片,可以看见远处的长白山,山顶是皑皑白雪。

  每年冬天都有人来这里向空中泼开水,等开水变成冰掉下来砸到自己……

  真是搞不懂你们南方人的冰雪梦

    免责申明:文章只提供股友讨论,不得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比特港大数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