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这游戏里面有什么学问
2018年伊始,恋爱游戏《恋与制作人》的余热还未散去,另一款游戏就带着摧枯拉朽之力席卷了朋友圈。没错,就是这款让万千少女跨越语言障碍喜当妈的游戏---《旅行青蛙》。随着游戏
2018年伊始,恋爱游戏《恋与制作人》的余热还未散去,另一款游戏就带着摧枯拉朽之力席卷了朋友圈。没错,就是这款让万千少女跨越语言障碍喜当妈的游戏---《旅行青蛙》。
随着游戏的大火也产生了许多蛙崽儿的周边。
▲雪人“手办”
▲仿真卧室
《旅行青蛙》游戏本身非常简单,游戏的基本场景只有两个,即庭院和屋内。
玩家所有的操作就是在庭院内收割三叶草并且帮助自己的蛙崽准备行李,而所养的青蛙也会在出去旅行的同时,寄回来沿途的特产和自己的照片。
看起来如此简单无聊的游戏,却备受玩家的青睐,对此,游戏的主创们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解。
那么,到底是什么带来了《旅行青蛙》游戏的大火呢?你养的蛙崽儿可是透漏了不少成功的营销知识,也许你还不知道呢。
简化外在形式,突出产品核心
《旅行青蛙》简单的故事背景和操作界面使得这款游戏十分容易上手,游戏没有多余的形式化的东西,直白的把养青蛙作为游戏的目标。这些特征也成功的将它和那些烧脑费时的游戏区别开来。恰恰迎合了当代消费者的需要。每次游戏时间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合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
同样的,品牌想引起用户注意,往往挖空心思制作一个冗长的故事介绍自己。但其实,碎片化的时间里,消费者是不会静下心来慢慢阅读了解的。此时,正确的营销思路就是把品牌故事精简再精简,提炼再提炼,突出中心,在5秒内抓住用户眼球。
抓住玩家的情绪,寻求情感共鸣
很多玩家玩这个游戏的感慨都是:终于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自己的蛙崽出门在外,担心却也不能做什么,就像父母对待长大后的子女。而一人出行的蛙崽,何尝不是我们自己。《旅行青蛙》可以说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了。
同样的,成功的营销也应该如此,结合社会需求,抓住受众的心理,使品牌和情感紧密结合,而受众产生的共鸣就是营销得以成功的最大理由。
营销学是一门有趣又实用的学问,不止是《旅行青蛙》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营销学的影子,最常见的就是市面上各种广告和传单了。学好营销学,我们不但能看透这些营销手段和方法,也能利用这些方法来包装自己或自己的产品,从而实现增值与推广。
不知道您养的蛙有没有加入传销大军呢?
你想学习营销知识吗?
言职课堂等你来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