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旅行
一首耳熟能详的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张各种表情的玉米图:
带我们走进玉米和其种植人的世界,认真旅游一番。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清新自然
一首耳熟能详的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张各种表情的玉米图:
带我们走进玉米和其种植人的世界,认真旅游一番。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清新自然的空气、泥土的气息、各种植物淡淡的香、玉米作物那独特的清香、满满的金秋味混杂着。好不怡神。
玉米,它有很多名字:包谷、包芦、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稀麦、玉豆、六谷、芦黍、珍珠米、红颜麦、薏米包;粤语称为粟米,上海话和台湾话称作番麦。
万物形成都有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人物一理,人一辈子是不容易的,从出生到老去。同样玉米的成长也有一个说起来简单而做起来复杂的过程,更有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并呵护着它。这人的名字叫农民。
一颗颗种子播进土壤,不多时日,又钻出土壤长成一排排一行行的幼苗。
每一步都倾注了庄稼人的汗水与辛劳。顶着烈日浇水、施肥,起早贪黑。
除草、打农药,好不辛苦。它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他们辛勤的维护。
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是玉米的步伐。
玉米吐着红须,在一片绿色中显得格外娇美,它预示着在往后不多时日里,将是丰收的季节。
那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带着人们的喜悦,吸收着甘甜的雨露,在绿皮的包裹下,一步步走向成熟。剥开玉米皮,金灿灿的微笑,格外喜人。
金秋时节,收获的季节,也是庄稼人最自豪和满足的季节,一个个辛勤劳作的结晶是回报他们最好的礼物。
掰玉米:一个一个掰下来放袋子里,背到地头,再用车装回家。再把玉米秸杆用扬镐斧头从根部捣下来,摆好捆成捆装回家。或者先不掰玉米下来。把整棵的玉米都搬回家再掰。至于用什么车搬运,人力车、牛车、马车、拖拉机、三轮车、货车等都行。
当然这有些都是古老的方法了,现在从耕种到收获全都机械化了,省时省力。
将玉米皮扒掉,在屋顶上晒,在水泥地上晒,能晒的地方各种晒。
在扒玉米时留几条玉米皮,各个玉米之间用玉米皮相互系起,然后挂在各种能挂的地方晒起。
晒好之后用各种脱粒机脱粒;
图为手工脱粒:一个改锥,一个簸箩,改锥从玉米的顶部到尾部沿着玉米粒和玉米瓤分界处穿下去,然后隔几排再穿下去,依次这样就有了间隙,再用手或者借其它物体来回搓扭就能把玉米粒脱下来;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适量的玉米装进袋子里,然后用铁棒、木棒之类的东西砸,因为晒的很干,玉米粒很容易砸下来,觉得差不多行了就倒出来,再把未砸好的搓一下就行了。
同样现在这些老方法也很少用了。
然后再把脱下来的玉米粒晒的足够干,最后装仓入库。
现在种庄稼一切都机械化了,比以前轻松得多,将来或许都有机器人来种了,人们就在家里喝着茶水,看着报纸,远程遥控就行了。
成熟之前的嫩玉米可以用来煮、烤,相当美味,大家基本都吃过吧。
煮玉米
烤玉米
还可以作诸多菜品,味道极佳。
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且玉米有减肥长寿等功效。
玉米广泛用作不发酵的玉米饼。除了做成煮(或烤)玉米棒子、菜品以外,还可制作成奶油玉米片、玉米糁、玉米布丁、玉米糊、玉米粥、烤饼、玉米肉饼、爆玉米花、糕饼等各式食品。
玉米的叶、茎、皮可以制作饲料。玉米皮还可以做编织品。玉米瓤子以前当柴火用;现在据说可以做为制作生化产品的原料;还有治疗肾结石的功效等等。也可谓全身都是宝。
一次特别的旅行:劳动创造万物,万物形成皆不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